羅斯福多次強調:未來世界秩序,需要靠三個國家維護,美蘇在列

2020-12-05 驢軍師

二戰結束後,和平與發展成為人類社會主旋律,兩次世界大戰給世界各國帶來了巨大的經濟損失以及心靈創傷,同時也改變了世界秩序,以英、德為中心的歐洲逐步衰落,讓位於通過第二次工業革命迅速崛起的美國,美國成為世界頭號強國,沒有之一。

羅斯福就任美國總統後,刺激經濟帶領美國走出經濟危機,成為美國當之無愧的救世主,同時讓美國率先擁有建立世界新秩序發言權,因此在確立世界秩序時,羅斯福作為美國總統,吸取了國聯的教訓,於1943年,提出了舉世聞名的「四(三)警察」思想,即未來的世界秩序,要靠這四個國家來維護。

第一個,美國。作為世界上最年輕的國家之一,美國通過兩次世界大戰,大發橫財,二戰結束後,一躍成為世界頭號強國,二戰後聯合國等國際機構都設在美國,也證明了美國的影響力。

第二個,蘇聯。作為世界最大的國家,蘇聯國土遼闊、資源豐富,不僅為二戰做出巨大犧牲,著名的莫斯科保衛戰就是最好的證明,假如沒有蘇聯,德、意、法法西斯聯盟不會被短時間消滅。

第三個,英國。英國作為老牌資本主義國家,率先完成工業革命,為世界發展作出了巨大貢獻,此外,英國號稱「日不落帝國」,取得兩次世界大戰勝利,影響力不言而喻。

相關焦點

  • 中美戰略競爭與未來國際秩序的轉換
    核武器恐怖的毀傷效應使一切軍事戰略的目的從此前的打贏戰爭轉為防止戰爭,世界也由此進入了一個「大國無戰爭」時代。由於大國之間無法通過霸權戰爭來決定實力趕超和秩序領導權的轉換,因此崛起國能否在現行國際秩序內實現國際秩序的轉換就成為一個值得思考的問題。  1945年之後,美蘇冷戰實際上是兩個超級大國首次試圖以非戰爭方式決定國際秩序的轉換。
  • 傅瑩:國際秩序未來的方向
    在第七屆世界和平論壇上,不少嘉賓都談到對國際形勢的看法和對未來的判斷,一些觀點令人印象深刻。首先,世界政治權力分散化的趨勢比較明確。大家都承認,已經不可能由哪個大國獨霸世界,即便是最強大的國家也必須同其他國家合作處理國際事務。與此同時,國家權力受到國際組織和其他非國家行為體的削弱和掣肘。以聯合國及其相關機構為基礎的國際秩序雖然存在這樣那樣的問題,但仍然得到國際社會的普遍支持。
  • 羅斯福歐洲均勢外交|一場為維護利益的「門戶開放」政策
    1898年,美國戰爭的隆隆的轟炮聲音宣告世界經濟強國美國走上了帝國主義瓜分的世界的競技場,海外擴張在這之後成為美國外交的主流。西奧多羅斯福就是在這個時候憑藉強烈的擴張氣氛走上了美國最高政治舞臺,羅斯福大力支持日本對沙俄發動戰爭後,殫精竭慮地調停日本和俄國的戰爭,國際關係結構發生了非常巨大的變化。
  • 馮玉軍:俄戰略界縱論「後疫情時代」國際格局與世界秩序
    與此同時,新冠疫情引發的危機也正在加速世界格局的轉型進程,「美國的全球領導地位遭受衝擊且轉向關注國內發展,歐盟無力應對危機且內部矛盾加深,中國積極推行全球外交且民族主義持續高漲」。未來,「世界將主要存在兩種相互競爭的政治經濟模式:一種是以西方為代表的自由主義,另一種是以俄羅斯為代表的國家資本主義。
  • ...偉大衛國戰爭期間史達林與羅斯福和邱吉爾往來書信:文獻研究...
    雅爾達會議對緩和反法西斯盟國之間的矛盾、加強反法西斯統一戰線、協調對德日法西斯的作戰行動、加速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進程,以及二戰後懲處戰爭罪犯、清除納粹主義和軍國主義勢力影響等,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但圍繞波蘭政府組成、協調美蘇對日軍事行動計劃、美軍司令部希望獲得在濱海地區駐紮空軍的權利,以及美國私下在伯爾尼與德國單獨接觸等事,三方互不相讓,並進行了激烈的交鋒。
  • 「法不能向不法讓步」與法秩序維護說
    他主張,正當防衛權的來源不在於個人而在於國家,正當防衛不過是在國家無法及時保護個體的場合下由公民代行國家公權力的行為。此後,揚卡和馮·布裡均強調,正當防衛的本質在於彰顯了公共的意志和利益,所以,在正當防衛的情形下,無需向不法侵害屈服的並不是「主觀權利」,而是「客觀的法」。這種觀點對後世刑法理論產生了巨大的影響。
  • 二戰,三巨頭合影,為何總是羅斯福坐在中間?
    三個人代表著當時世界影響力最大的三個國家,實際上也是巴黎和會的操作者。 與此相同,二戰時期產生的三巨頭,也是代表著反法西斯同盟中,實力最強大的三個國家。分別是羅斯福、史達林、邱吉爾,羅斯福去世後,由杜魯門頂替。
  • 築牢支部戰鬥堡壘 維護無線電波秩序
    兩位黨員幹部在2019年新中國成立70周年無線電安全保障中因成績突出,受到工信部及國家無線電辦公室的表彰。2020年年初,黑龍江省無線電管理局黨支部精心製作了2019年工作成績突出的黨員幹部事跡短片,在全省範圍內宣傳,營造了弘揚先進、樹立典型的濃厚氛圍。
  • 中美在南海:兩種秩序想像的碰撞
    美國並未視自己為域外國家,或者如歐巴馬在2011年11月在澳大利亞國會演講時所說: 「美國一再強調自己是亞太國家」;南海爭端採取何種解決方式,也是美國所關切的。這些表述背後的潛臺詞相當明顯:首先,美國的戰略利益是全球性而非領土性的,它希望在亞太地區擁有地緣利益;其次,美國的戰略利益包括國際應然秩序或者國際法秩序,它的地緣利益要靠國際法來支撐;其三,這種國際法秩序要求打破中國主張的特裡佩爾式國際/國內法二元論,從而將主權問題置於國際法的管轄之下。所以總的來說,美國的秩序想像和中國完全不同。
  • 開羅會議,羅斯福提出把越南和琉球歸還給中國,蔣介石為何拒絕?
    於是,羅斯福於1943年6月致電蔣介石,表示希望邀請蔣介石、邱吉爾和史達林舉行四方會談。但此時中國抗日戰爭正處於緊要關頭,蔣介石多次婉言拒絕。直到11月2日,蔣介石打電話給羅斯福,表示願意前往埃及會見羅斯福和邱吉爾。
  • 周邊秩序進入變革關鍵期
    內外環境變化疊加推進周邊秩序加速調整 我國周邊形勢的演變歷程,同世界秩序的演變十分相似。周邊力量對比在過去10年發生了顯著變化,2010年中國經濟規模超過日本成為亞洲最大經濟體,加上中國在政治和安全領域原本就具有的影響力,對周邊的綜合影響一下子就顯現出來,引起包括日本在內的周邊國家、包括美國在內的域外國家的極大不適應。
  • 美國女預言家,靠著非凡能力,多次預言成功,臨終還預言了中國?
    在美國有這樣一個女預言家,靠著她驚人的預言能力書寫了她一生的傳奇。晚年,她更是語出驚人地對古老而神秘的中國作出了她一生中最後的一個預測,這個人就是珍妮·狄克遜。  東西方的預言術  預言是對未來發生的事的預測或預判,一般都不是經過科學的推演而是通過預言者的個人超常的能力和靈感而得出的。
  • 維護無線電波秩序 築牢首都「空中護城河」
    河北省人民政府副秘書長郝竹山、國家無線電監測中心總工程師黃標、中國移動河北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楊朝暉出席啟動儀式並致辭,河北省工業和信息化廳副廳長郝莉笑主持啟動儀式。高度重視冬奧練兵  「希望通過此次練兵,無線電管理機構展示出無線電管理職能、技術設施建設、人員裝備力量及重大活動無線電安全保障成果。」河北省人民政府高度重視此次活動,副秘書長郝竹山親臨啟動儀式。
  • 二戰三巨頭合影,為什麼總是羅斯福坐在正中間?原因不簡單!
    在二戰結束之時,美國,英國,還有蘇聯三個國家在雅爾達地區召開了一次會議,他們在研究戰爭結束之後的國家秩序問題。這次會議結束之後,三國的領導在一起合影,通過一些照片發現,他們三個人在一起合影總是美國的總統羅斯福坐在正中間。
  • 維護國家經濟安全: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新國安法強調,國家維護國家基本經濟制度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秩序,保障關係國民經濟命脈的重要行業和關鍵領域、重點產業、重大基礎設施和重大建設項目以及其他重大經濟利益安全。該法同時明確,國家建立國家安全審查和監管的制度和機制,對影響或可能影響國家安全的外商投資、特定物項和關鍵技術等進行國家安全審查。
  • 維護國際法為基礎國際秩序 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賈桂德強調,五項原則還載入了中國憲法,同時也寫入了中國與160多個國家的建交公報和雙邊條約,成為中國獨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基石。例如賦予特區一定程度的對外締約權,在多邊條約適用方面,考慮港澳特區的實際需要作出特殊安排,包括允許一些中央政府尚未加入、回歸前已在港澳適用的條約在回歸後繼續適用,一些條約以中央政府名義加入但僅適用於港澳。這都豐富和發展了國際法。
  • 【理上網來】焦兵:維護國家網絡安全的根本遵循
    「共同性」意味著網絡安全是一種多主體共同參與的安全治理,網際網路技術的應用規律決定了作為網絡軟硬體供應方和消費方的企業和個人,都在維護網絡安全上扮演著重要角色。第二,為國家安全的內涵外延植入了新的維度。傳統國家安全理論強調,國家安全的宗旨是維護主權獨立和領土完整,為此,就需要在陸、海、空、天等空間建立強大的國防,以保障國家的軍事安全。
  • 聯合國五常有哪些權利,其它國家為了入常擠破了頭
    聯合國五常的由來勝利的天平開始倒向同盟國的時候,羅斯福就已經開始構想戰後世界格局了,按照羅斯福的想法未來世界需要英美蘇中四個軍事大國來維護。對於羅斯福的想法,史達林和邱吉爾認為未來只需要美英蘇來維護即可,但是羅斯福還是堅定地讓中國加入,後面英國還拉來了法國。一是中國人口眾多不容忽視,二是羅斯福想拉攏當時的民國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