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地球的形成與演化

2021-01-15 山海地理



課標要求:要描述地球的演化過程。

學習目標:

1、通過對化石和地質年代表的學習,了解認識地球歷史的途徑及地球的歷史。

2、了解地質年代的劃分,能夠運用地質年代表簡要描述地球的演化過程。 

3、通過對地球演化歷程的學習,了解地球發展的歷史。

4、通過了解生物演化的過程,獨立分析生物演化的規律。

5、通過本節課的學習,簡單敘述地球的海陸變遷、構造運動。



聯想故事:長相憨厚,名叫陶子的小朋友,今年十二歲了,(忘記餵豬了),把家裡三頭豬餓壞了,他姑姑心疼死了。於是姑姑大吼:憨陶子,你十二了;三豬餓 , 姑心死。

大陸漂移學說:

      1910年的一天,魏格納留意到非洲大陸西岸和南美洲東岸的海岸線很相似,因此推測大陸原本是相連的。為此,魏格納從古生物學、地質學、古氣候學三方面收集了大量的證據。

  魏格納的大陸漂移說是劃時代的。他在當時傳統的「固定論」根深蒂固的情況下,提出了一個面目全新的地殼運動假說,不能不引起學術界的轟動和震驚。

板塊構造學說:

       在大陸漂移學說和海底擴張學說的基礎上提出的。根據這一新學說,地球表面覆蓋著不變形且堅固的板塊(巖石圈),這些板塊確實在以每年1釐米到10釐米的速度在移動。由於地球表面積是有限的,地球板塊分類為三種狀態:其一為彼此接近的匯聚型板塊邊界;其二為彼此遠離的分離型板塊邊界;其三為彼此交錯的轉換型板塊邊界。板塊本身是不會變形的,地球表面活動便都在這三種狀態下集中發生的


Long-press QR code to transfer me a reward

As required by Apple's new policy, the Reward feature has been disabled on Weixin for iOS. You can still reward an Official Account by transferring money via QR code.

相關焦點

  • 必修一知識點總結 | 地球的形成與演化
    描述地球歷史事件發生早晚或者先後順序的時間單位,由大到小依次是宙、代、紀等,分別對應於地層單位宇、界、系等。新生第四新古紀,中生白堊侏疊三;古生二疊石炭泥,志留奧陶寒武紀;(1)原始地球:地球起源於大約46億年以前的原始太陽星雲。星雲盤內的物質經碰撞吸積,逐漸演化成原始地球。
  • 地球的形成和演化
    藍色的地球是我們唯一的家園。可是她的前生後世、她的家族成員有哪些呢?上下四方曰宇,往古來今曰宙,宇宙是怎麼回事?universe和university有什麼關係?宇宙怎麼起源的?如果宇宙在膨脹的話,那麼最開始是什麼狀態?我們怎麼知道它在膨脹的?什麼是都卜勒效應?紅移又是怎麼回事?太陽的星雲假說是怎麼講的?
  • 了解地球的形成與演化
    近些年來,科學家對地球形成和演化的研究熱情持續高漲,但很多時候,關於這方面的研究,更像是一場科學偵探故事,它讓天文學家和行星科學家花了大量的研究來想要弄清楚。在科學家了解我們的世界的形成過程中,不僅使我們對它的結構和形成有了新的認識,而且打開了恆星周圍的行星的創造打開了新的視野。
  • 地球的形成與演化——初期發展
    眾所周知,地球是太陽系眾多恆星中的一員,因此我們可以根據恆星演變的一般規律來推測地球的起源和早期演變史。一顆恆星的演化大體上可以分成三個階段:第一階段為引力收縮階段,即瀰漫星雲間的相互引力而集中成一團團星雲,這是恆星形成的基礎物質。
  • 火星地殼的形成比地球早1億年
    日前,丹麥等國的研究小組在英國《自然》雜誌上發表的一篇論文稱,以覆蓋在行星表面的巖石來推論形成生命可能出現的地殼,較之地球,火星早形成了1億年以上,亦即比此前所了解到的更早的時候形成了地殼
  • 歷史連載——地球生命演化歷程(1)
    大叔我之前寫過一些關於人類早期歷史的連載,在這裡打算再發幾篇關於地球生命演化歷程的文章,作為之前連載的補充。首先,讓我們來談談關於我們人類唯一的家園——地球,的一些情況吧。形成生命並維持其存在與發展的條件非常嚴苛,地球能滿足這一系列的條件是極難得的偶然事件,而相對於整個宇宙龐大的星球總量來說,這種偶然可能又成了必然發生的事實。
  • 簡聊世界史第二節地球的形成、發展及生物的演化過程
    雨人簡聊世界史第一章/第二節/地球的形成、發展及生物的演化過程138億年前宇宙從奇點誕生,46億年前一大團氫分子聚變爆炸形成了太陽,地球隨之誕生,還包括太陽系中的其他固態行星火星、水星、金星及氣態星球土星和木星等。
  • 非傳統穩定同位素探索地球形成與演化之謎
    stable isotopes」為題撰文,系統綜述了非傳統穩定同位素在地球的形成與演化眾多地質過程中的應用,既是近幾十年來非傳統穩定同位素地球化學發展的縮影,也為今後該研究領域的進一步發展提供了指導方向。
  • 人類源流——恆星演化1
    一、恆星演化的概念恆星演化就是一顆恆星誕生、成長成熟到衰老死亡的過程,恆星演化是是十分緩慢的過程。
  • 我的太陽系形成——(四)(1)月球是地球引力俘獲的
    然後簡要說明當代行星演化理論的基本內容,從而闡明當代行星演化理論只能解釋太陽系三大特徵之外和類地(類似於地球的行星)和類木行星(類似於木星的行星)的形成之外,對於太陽系中的其他內容沒有任何解釋的現狀。對比旋轉宇宙模型理論不僅能夠解釋太陽系三大特徵,而且,對於太陽系行星的所有特徵可以系統的解釋。
  • 天天學普地||地球形成與生物演化
    地球形成至今約有4600Ma,大致可以分為三個階段。地球上基本未保留這一時期的地質體,當時的地質情況主要是從現有的地質知識出發,結合對月球和其他行星的考察進行推論的。太古宙-元古宙時期太古宙-元古宙時期(Archean- Proterozoic Eon)距今3500-590Ma。
  • 一、從大爆炸到地球的形成-1(我們都是星塵)
    研究人員已經建立了一個爆炸發生後宇宙演化的模型。在大爆炸後的幾秒鐘內,開始形成最小的原子:氫原子。幾分鐘後,當宇宙的溫度降至10億攝氏度以下,其直徑增長到5000萬公裡以上時,現今存在的大部分氫原子已經形成。在接下來的幾分鐘裡,一些氫原子發生碰撞並進行了核聚變,產生的主要是氫(質量74%)和氦(質量24%)。到宇宙誕生僅20分鐘時,幾乎所有可能出現的新原子核都已經形成。
  • 地球的形成和演化過程,誕生之初!
    地球並不是憑空而來,萬物的形成總需要一個過程,地球也不例外。下面就跟奎哥一起來看看地球的形成與演化過程吧。在宇宙之中,並不是空無一物,而是布滿了氣體和塵埃的混合物,這些不發光的星際塵雲, 就是形成恆星的基本材料.
  • 距離地球1.3萬光年!形成於80億年前!銀河系發現最大恆星團
    科學家發現在距離地球1.3萬光年的位置距離了大量的恆星,它們形成於80億年前,這些恆星數量佔據銀河系中恆星數量的絕大部分,在80億年前,這裡也是銀河系中最大的恆星團集聚地。地球所在的太陽系位於銀河系獵戶座旋臂上,這裡處於銀河系的郊區、外圍,我們遠離了中心附近的龐大恆星集群,也遠離了銀河系中最大的黑洞人馬座A。
  • 曾經地球上的霸主,統治1.4億年,恐龍為何沒演化出文明?
    那麼在此之前,曾經一度統治整個地球幾億年的恐龍,為何沒有演化出像人類這樣的智慧?換句話說,在恐龍的歲月裡,為什麼沒有產生文明的痕跡?恐龍的誕生時間乃是距離今天2億年前的三疊紀,在經歷一次物種大滅絕之後,距離今天6,500萬年前的白堊紀恐龍,突然之間從地球上銷聲匿跡。
  • 曾經地球上的霸主,統治1.4億年,恐龍為何沒演化出文明?
    時至今日,人類對這個世界的了解越來越深刻,也明白在地球上經歷過5次極為慘烈的物種大滅絕事件。不過與整個宇宙相比,人類的文明依舊處於非常弱小的結果。但是地球的壽命已經46億歲,而人類成為地球上的霸主,也不過才數10萬年的時間。那麼在此之前,曾經一度統治整個地球幾億年的恐龍,為何沒有演化出像人類這樣的智慧?
  • 你知道​地球的形成與演化是怎樣的嗎?用一個有趣的故事告訴你!
    你知道地球的形成與演化是怎樣的嗎?用一個有趣的故事告訴你!你知道地球的形成與演化是怎樣的嗎?用一個有趣的故事告訴你,一起來看看吧!「星雲假說」認為,宇宙大爆炸後91億年,太陽星雲逐漸形成。星雲核心部分的物質聚集、升溫、熱核反應,形成太陽。
  • 大陸、海洋和大氣的形成,地球演化概論,是事實還是幻想
    大陸、海洋和大氣的形成,地球演化概論,是事實還是幻想!哈嘍大家好,歡迎來到晨曦威風講科技!你們對大陸、海洋和大氣的形成,地球演化概論,是事實還是幻想有多少了解呢?今天小編帶大家了解一下!如果我們以這樣一個前提開始,即地球是從冷的微星增生而成的,那麼海洋則是由內部形成的,是加熱和分異過程的產物。原來水是被封閉起來的,通過化學成鍵,形成了諸如鉀鋁雲母這類礦物中的氧和氫。當地球變熱發生部分熔融時。水就被釋放出來並隨熔巖一道被帶到了地表。當熔巖到達地表時,大部分水都以熱蒸氣雲逃逸掉了。
  • 地球生命演化的環境之思
    《地球生命的歷程》共分為六章十八個小節,這十八個小節分別對應於十八個主要的地質時期,每個小節中,對於一個地質時期重要的地質和生物演化事件進行了詳實的敘述。46億年,是一個極其漫長的地質過程,伴隨著地球內部和外部環境的巨大變化,生命從無到有在時刻演化,而地球上的生命,一方面在適應著地球的環境,同時物種也在改造著生態環境。在不同的地質時期,曾經有不同的新物種出現,同時也有不同的物種走向滅絕。
  • 地球科普|地球演化:三個階段
    地球演化大致可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為地球圈層形成時期,其時限大致距今4600至4200Ma。地球形成之初是一個由熾熱液體物質(主要為巖漿)組成的熾熱的球。隨著時間的推移,地表的溫度不斷下降,固態的地核逐漸形成。密度大的物質向地心移動,密度小的物質(巖石等)浮在地球表面,這就形成了一個表面主要由巖石組成的地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