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唯一有發明專利的早餐,2元一大根,老闆還上過CCTV和湖南臺

2020-12-06 尋味果城

成都,一個適宜居住的好地方,在這裡不僅有多元化的悠閒娛樂方式,更有讓人為之流連忘返的美食。

都說,一天之計在於晨,可見早餐對於人的一天至關重要。今天小尋就來和大家說說人們常吃的油條。

油條,是一種古老的漢族麵食,長條形中空的油炸食品,口感鬆脆有韌勁,中國傳統的早點之一。

在成都街頭有著一家名氣非常大的2元早餐店,準確來說應該是2元油條店,因為他們主要的早餐就是油條。

其實,無論是在成都街頭,還是在其他城市的街頭,2元早餐都隨處可見,但唯一只有成都的這家早餐店不一樣。據說,這家早餐的油條是成都唯一一家獲得了發明專利的早餐,因此還上過CCTV和湖南衛視的天天向上呢!

你可能會感到納悶,一根普普通通的油條居然還申請了專利,居然還登上電視臺,究竟有什麼特別之處呢!

據老闆說,他家的油條用料都非常普通,用雞蛋和面,然後再擀成大小均勻的長條,兩條疊合在一起,用筷子一壓,直接下鍋油炸即可。

炸出來的油條金黃酥脆,而且還比普通的油條稍長一點,從外觀上和別的油條並不同。那最主要的區別是在於這家油條沒有添加明礬,主要配料就是雞蛋和麵粉。

眾所周知,要想油條炸得金黃且鬆軟,一般都會添加明礬或者泡打粉,但這家油條卻偏偏「劍走偏鋒」,經過自己的反覆琢磨與研究,發明了不明明礬也能炸出油條的方法。

那麼沒有添加明礬的油條吃起口感又是怎樣的呢?

油條從手感來講會比普通稍結實一點,一口咬下去首先感受到的是外面這一層的酥香,油條中間也比較實誠,吃起來口感比較糯,可以用外焦裡嫩來形容該油條了。

一般大街上買的油條都是空心,吃起來口感比較綿軟一點,而這家油條吃起來更容易有飽腹感。

從健康上來講,這家油條也比一般的油條更乾淨健康,沒有過多的添加劑,所以吃起來也安心。平時住在油條店附近的居民都會來吃上一根油條,再喝上一碗豆漿,一頓早餐3塊5就輕鬆解決了。

最關鍵的是,這家早餐店的豆漿是每天早上現榨的,喝起來還能品嘗出濃濃的黃豆味,喝完碗底還會有黃豆渣兒呢!

有些不敢時間的食客,就會坐在店裡一口油條一口豆漿慢慢吃,有的人還喜歡把油條直接撕成小塊泡在豆漿裡,吃起來也是別有一番風味呢!

這家油條早餐店,平時除了炸油條,也會炸一些傳統的麻球,也算是豐富了早餐店的生意。

油條作為「快餐式」早餐,吃起來方便且味美,是很多上班族早餐必吃的食物之一。

油條其實做法都相差無異,不過各地叫法卻花樣百出,山西人一般人稱之為麻葉,東北地區又喜叫餜子,安徽一些地區又稱為「油果子」,在你們那裡又稱油條為什麼呢?

這樣零添加的油條你喜歡吃嗎?歡迎和小尋分享更多關於你和美食的故事。

(長按文末大拇指,一鍵三連真方便

(部分圖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電子科大成都學院影像學肺炎判別算法獲國家發明專利授權
    近日,由電子科技大學成都學院計算機學院教師、大數據智能實驗室負責人鄒倩穎等3人申請的專利《用於影像學肺炎判別的仿生模式識別改進方法》獲得國家發明專利授權。據悉,該校獲得發明專利授權的《用於影像學肺炎判別的仿生模式識別改進方法》,公開了一種結合卷積神經網絡和仿生模式識別的改進判別算法,算法以仿生模式識別為基礎,首先構建一個基於卷積神經網絡的特徵提取網絡,將圖像特徵提取之後,利用仿生模式識別構建並訓練一個分類網絡用於圖像的分類。
  • 陝西上榜全國每萬人口發明專利擁有量排名前十位
    動輒上百萬元的報警探測裝置曾是某些國外企業憑專利獲利的重要手段,北京升哲科技有限公司依靠平均年齡僅有28歲的團隊,4年時間研發出擁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消防預警系統,用幾百元一個的袖珍傳感器配合物聯網基站,大大降低了防火設備的成本。  專利就像這消防預警系統一樣,看不見摸不著,卻影響著無數人的生活。
  • 湖南好人吳鑫成連續三年請環衛工和城管協管員吃免費早餐
    湖南好人吳鑫成連續三年請環衛工和城管協管員吃免費早餐,賣包子12年不漲價, 他自信「兩不虧」—— 做生意不虧本,做人不虧心 長沙晚報全媒體記者 李卓 「『好人包子』好呷!」憑剛領到的愛心早餐卡,環衛工姚春蓮吃了頓韻味的免費早餐。
  • 冰箱是誰發明的?我國古代就有了,愛因斯坦也申請過專利
    ,我們在夏天能吃上冰棍也是冰箱的功勞,但是你知道冰箱是誰發明的嗎?,蘇格蘭醫生威廉·庫倫在1720年觀察到乙醚具有冷卻作用,於是他根據伊本·西納在11 世紀發明了冷藏盤管,這是冰箱發明的一項重要進步,而冷藏盤管用於冷凝蒸汽,而威廉·庫倫也正是利用了這個原理與乙醚的特性發明了世界上第一套人工製冷系統,也就是蒸汽製冷系統,但是它的這項發明僅僅只是用作了展示,而沒有實際用途。
  • 歷史上唯一最接近「神」的男子,只因發明一物,最終被教科書去掉
    神明對於每一個人來說意義都是不一樣的,但在一些人的心中,有一個人他是公認的天才。並且很多人也認為他是歷史上為一個一個最接近神的男人。非常的厲害,但是在教科書裡卻極少或者是幾乎沒有出現過,這個人就是被西方公認的曠世天才之一的尼古拉·特斯拉。
  • 濱州現"床上的愛因斯坦"60項專利300項發明(圖)
    1983年夏天,李寶貴和妻子商量在房後再建幾間房子。「房後是一個很大的坑,要建房子首先要把坑填平。」李寶貴和妻子利用下班、農閒時間運土填坑。村子北邊有一段很長的土牆,在一次拆牆運土中,牆體發生坍塌,李寶貴被砸在了下面。當李寶貴在醫院醒來時,他的腰部以下已經沒了知覺,高位截癱的事實讓李寶貴曾一度絕望。
  • 老闆,實驗室該有臺氮氣發生器了
    >老闆,實驗室該有臺氮氣發生器了!受制於以前科技的落後,實驗室用高壓氮氣瓶/液氮罐進行供氣,帶來的麻煩很多: 1.高壓容器,有一定的危險性,需要放置在保護氣櫃裡。2.頻繁換氣,隨之而來的鋼瓶搬運及更換比較麻煩。
  • 「湖南好人」吳鑫成每天免費為鏟雪人員送早餐
    鏟冰除雪,「好人包子」免費吃 「湖南好人」吳鑫成每天免費送鏟雪人員早餐 長沙晚報訊(全媒體記者 李卓 通訊員 魯美男)「吃飽吃好,鏟冰除雪才有勁。冰雪不融,我的包子送不停!」隨著光頭漢子吳鑫成一聲聲吆喝,一大早忙鏟雪的志願者們吃上了熱騰騰的免費大肉包和豆漿。從昨日起,開福區望麓園街道營盤街社區的誠實守信「湖南好人」吳鑫成免費請鏟冰除雪工作人員和志願者吃早餐,直到冰雪消融。一早上,500餘個包子和120餘杯豆漿就贈送一空。 「名副其實的『好人包子』,呷起來就是香!」環衛工人張志一口咬開肉包子,灌湯流油,滿滿餡料,立馬讚不絕口。
  • 油條裡頭加明礬 19名早餐店老闆被判刑
    更讓人心驚的是,竟有不少早餐店都這樣在油條裡「加料」!近日,經桐鄉市檢察院提起公訴,非法製售「毒油條」的19名早餐店店主均被刑事處罰並被從業禁止。另外,隨著檢察機關提起民事公益訴訟,製售「毒油條」者還將承擔民事賠償責任。2018年底,餘某和王某夫妻倆在桐鄉市區開了一家早餐店。聽老鄉說加入明礬的油條更蓬鬆酥脆,餘某就找出之前買來泡腳用的明礬,加在油條裡。
  • 【歷史上的今天】中文打字機獲發明專利
    編輯:一顆銅豌豆 1828年,美國人威廉·伯特發明「排字機」,這是世界上第一部真正意義上的打字機。
  • 林語堂 發明第一臺中文打字機自動牙刷後 破產了
    當他完成學業、回國在清華大學任教後,表面上教文學,背地裡卻各種機器和機械產生了興趣。成功以後,就是申請專利、大規模投產,林語堂一遍又一遍撫摸這臺打字機,臉上笑開了花。就任之後,林語堂幹的第一件事情就是要錢,張口就是兩千萬叻元,用於學校建設和運營。
  • 一個民間發明家的傳奇故事:專利生存
    民間發明家常給人懷才不遇、苦悶連連的印象,徐士龍是個例外。如今他在上海市中心擁有一棟高層辦公樓的整個頂層,座駕是奔馳350,沒有一分錢貸款。不過10年前,創業中的他曾長期蝸居在一個帳篷裡,出入要長時間地坐公交車,更被幾百萬債務壓得喘不過氣。為了5000元專利申請費,他和妻子商量了三天到底花不花這個錢。
  • 《流浪地球》改變地球自轉 這個方案還真有人申請過專利
    這雖然只是虛構的科幻故事,但現實中,真的有人提出過讓地球停止自轉的方法,還申請了專利。近日,蚌埠門戶網發文稱,蚌埠人曾申請設計發明這種改變地球轉速的方法,是天體物理活動的一種形式。通過人工行為,可以加快或減慢地球饒軸自傳的速度。
  • 銀川有位愛搗鼓的民間發明家,這三件發明專利你來看看怎麼樣?
    小時候,家裡玩具不多,他總是自己動手製作玩具,比如用木頭削陀螺、用廢鐵絲和自行車鏈條製作手槍、用罐頭瓶做燈籠;成年後,他成為一名從事個體裝修的小老闆,平時總喜歡研究琢磨機械產品,並動手製作,還獲得三項發明專利——他的名字叫王建民,銀川人,今年45歲,他說:「在生活中遇到難題就去攻克它,這是發明創造最大的動力
  • 成都一高爾夫會所老闆跑路 數百萬會費「打水漂」
    律師認為該老闆涉嫌詐騙罪和職務侵佔 部分會員已報警  5天前,成都市民姜先生接到四川雲嶺灣高爾夫球場管理有限公司(下稱雲嶺灣)工作人員電話:「姜先生,有個不好的消息,我們公司老闆跑了。」這一消息對於姜先生及其他上百位消費者來說,無疑是晴天霹靂。
  • 歷史上一些最著名的發明的真正發明家
    幾乎就在那時,其他發明家聲稱已經用鎖線針圖案製造了第一臺縫紉機,艾薩克·辛格開始製造一臺競爭機器,導致了豪和辛格之間的一場曠日持久的官司。辛格徵召了沃爾特·亨特,他已經製造自己的機器十多年了。亨特從未在他的機器上申請過專利,儘管他在1849年為他後來的發明之一——安全別針申請了專利。
  • 成都市局兩項成果獲國家知識產權局發明專利授權
    成都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在自然資源部信息化建設總體方案指引下,結合成都實際,提出了「一張網、一張圖、一個中臺支撐三大應用體系」的市級規劃和自然資源信息化頂層設計,始終堅持「技術為管理服務」的理念,著眼於新一代信息技術與規劃和自然資源管理的深度融合和創新。
  • 臺版「太陽的後裔」劇組早餐被批太簡陋
    但劇組開拍以來屢次傳出負面新聞,最新消息是劇組在海軍新訓中心拍戲,早餐居然是多士配上洋蔥絲。有關的早餐照片被轉載到網上後,不少網民均痛批劇組「太血汗」。韓劇「太陽的後裔」收視率大火,臺軍也想跟風來拍一個臺軍版本的「太陽的後裔」給自己打廣告。投資1000多萬新臺幣(人民幣剛過200萬)拍攝劇集「最好的選擇」。集中在海軍新訓中心拍攝的演員按理說要被臺軍悉心照料。吃飯自然也要吃高級的。
  • 那個一生擁有1300多項發明專利的人,到底有怎樣的傳奇人生?
    那個一生擁有1300多項發明專利的人,到底有怎樣的傳奇人生?「天才是1%的靈感加9%的汗水。」這是美國大發明家愛迪生的名言。他一生共有2000多項發明,其中1300多項獲得專利,「愛迪生」這個名字已經和電燈、留聲機等人類重大的發明永久地連在了一起。
  • 是誰發明了世界上第一臺計算機?
    是誰發明了世界上第一臺計算機?今天,我們就來聊一聊,是誰發明了世界上第一臺計算機! 如果讓計算機自己來回答「第一臺計算機」是什麼時候誕生的,只要打開搜尋引擎輸入這個問題,就會看到各種各樣的答案,其中大多是:世界上第一臺計算機是1946年在美國誕生的電子數值積分計算機,簡稱ENIA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