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SA發現了一顆新行星,很可能是外星人的家園(雙語)

2020-12-01 新東方

  你有沒有想過,這個世界上可能真的有外星人的存在?

  最近,NASA就發現了可能是外星人的家園--一顆和地球大小相仿的行星。一起來看看吧!

  The planet, dubbed TOI 700 d, was discovered by NASA' s TESS satellite, and is one of only a few Earth-sized planets discovered in a star' s habitable zone so far.這顆被命名為TOI 700d的行星是由美國宇航局的TESS衛星發現的,是迄今為止在恆星的宜居帶發現的為數不多的與地球大小相仿的行星之一。 Paul Hertz, astrophysics division director at NASA Headquarters in Washington, said: "TESS was designed and launched specifically to find Earth-sized planets orbiting nearby stars. Planets around nearby stars are easiest to follow-up with larger telescopes in space and on Earth."華盛頓國家航空航天局總部的天體物理學部門主管--保羅·赫茲說:「 TESS是專門為尋找圍繞附近恆星運行的地球大小的行星而設計和發射的。用更大的望遠鏡在太空和地球上追蹤恆星周圍的行星是最容易的。」

  "Discovering TOI 700 d is a key science finding for TESS."「發現TOI 700 d是TESS的一項重大科學發現。」

  The planet orbits a small, cool M dwarf star called TOI 700, which is located just over 100 light years away from Earth.這顆行星圍繞著一顆名為TOI 700的小小的冷M矮星運行,它距離地球僅有100光年。

  The star is roughly 40% of the Sun' s mass and size, and about half its surface temperature.

  這顆恆星的質量和大小約為太陽的40%,表面溫度約為太陽的一半。

  Several planets appear to orbit the star. The innermost planet, TOI 700 b, is a rocky planet that' s almost exactly the same size as Earth, while the middle planet, TOI 700 c, is 2.6 times larger than Earth, and is a gas-dominated world.有幾顆行星似乎在圍繞這顆恆星運行。最裡面的那顆行星TOI 700b,這是一顆和地球大小相仿的巖石行星,而中間的那顆行星TOI 700c,是地球的2.6倍,是一個以氣體為主的星球。

  Finally, the outermost planet, TOI 700d, is the only one in the habitable zone, and is around 20% larger than Earth.最後,最外層的行星TOI 700d是唯一位於宜居帶的行星,比地球大20%左右。

  To confirm the planets' sizes and compositions, NASA used its Spitzer Space Telescope.為了確認這些行星的大小和組成,美國宇航局啟用了斯皮策太空望遠鏡。

  Joseph Rodriguez, an astronomer at the Centre for Astrophysics Harvard & Smithsonian, said: "Given the impact of this discovery - that it is TESS' s first habitable-zone Earth-size planet - were ally wanted our understanding of this system to be as concrete as possible."哈佛和史密森天體物理中心的天文學家約瑟夫·羅德裡格斯說:「考慮到這一發現的影響--這是TESS發現的第一顆地球大小的宜居帶行星--我們真心希望可以儘可能詳細地了解該體系。」

  "Spitzer saw TOI 700 d transit exactly when we expected it to. It's a great addition to the legacy of a mission that helped confirm two of the TRAPPIST-1 planets and identify five more."「斯皮策所發現的TOI 700 d也正是我們所期望的。是有助於確認兩個TRAPPIST-1行星並確定其他五個行星這一項使命的偉大的補充。」

  While TOI 700 d' s exact conditions are unknown, the researchers used 3D climate models to predict its surface type and atmospheric composition.雖然TOI 700d的確切情況尚不清楚,但研究人員使用3D氣候模型來預測它的表面類型和大氣成分。 

  One model suggests that the planet may be ocean-covered with a dense, carbon-dioxide-dominated atmosphere, while an other indicates that TOI 700 d could be an all-land version of modern Earth.一種模型表明,這顆行星可能全部是海洋--為高濃度的,二氧化碳為主的大氣所覆蓋,而另一種模型則表明,TOI700d可能是現代地球的全陸版本。

  The researchers hope that further data on the planet will help to work out which of these models is correct.研究人員希望,有關該行星的更多數據有助於找出這些模型中哪一個是正確的。

  Gabrielle Englemann-Suissa, a Universities Space Research Association visiting research assistant at Goddard, added: "Someday, when we have real spectra from TOI 700 d, we can backtrack, match them to the closest simulated spectrum, and then match that to a model."大學空間研究協會的訪問研究助理--高加德補充說:「總有一天,當我們擁有來自TOI 700d的真實光譜時,我們可以進行循跡調查,將它們與最接近的模擬光譜匹配,然後將其與模型匹配。」

  「It' s exciting because no matter what we find out about the planet, it' s going to look completely different from what we have here on Earth."「這很令人興奮,因為不論我們對這個星球有什麼發現,它都將與我們在地球上所擁有的完全不同。」

  多知道一點

  行星

  行星通常指自身不發光,環繞著恆星的天體。

  其公轉方向常與所繞恆星的自轉方向相同。一般來說行星需具有一定質量,行星的質量要足夠的大且近似於圓球狀,自身不能像恆星那樣發生核聚變反應。

  歷史上行星名字來自於它們的位置在天空中不固定,就好像它們在星空中行走一般。太陽系內肉眼可見的5顆行星水星、金星、火星、木星和土星早在史前就已經被人類發現了。

  16世紀後日心說取代了地心說,人類了解到地球本身也是一顆行星。

  望遠鏡被發明和萬有引力被發現後,人類又發現了天王星、海王星,冥王星(已被重分類為矮行星)還有為數不少的小行星。20世紀末人類在太陽系外的恆星系統中也發現了行星。

相關焦點

  • NASA在100光年外發現了一顆可能適宜生命生存的行星
    地球誕生於45億年前,是我們到目前為止唯一的家園。但是浩瀚無邊是否還存在著另外的類地行星?我們能否前往其居住呢?我們都知道,銀河系具有2000億顆恆星,直徑達到了十萬光年。其中不乏很多位於生命生存的宜居帶。這不就在今年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就有了新的發現。
  • 天文學家新發現:木星可能曾把一顆行星驅逐出了太陽系
    原行星概念圖 圖源:scitechdaily必然的是,將要形成新恆星和行星系統的物質雲會先向同一方向坍縮,像做薄煎餅一樣形成一個盤面,其他的物質會環繞其運行。中心區域會生成系統中質量最大的天體——典型的比如恆星——而外圍區域會生成行星,包括氣態巨行星、巖石行星、小行星、彗星、衛星等。以上是簡單易懂的部分,所有人對此都意見一致。
  • 另一地球可能發現 NASA已經不止一次發現震驚全人類的「新地球」
    據NASA最新消息,他們可能發現了「另一個地球」,並將在北京時間明天凌晨宣布這項發現的詳細情況。另一地球可能發現,多麼激動人心的消息!然而,「可能」一詞意味深長。 身為觀察者網的一名小編,查詢後發現…… 2011年12月5日,NASA宣布了一項驚人發現,利用克卜勒望遠鏡發現了第二個「地球」; 2013年4月18日,NASA宣布發現三顆「新地球」,美官員歡呼「人類走向找到類似家園又近了一步」; 2014年3月26日,NASA宣布了一項裡程碑式的發現,有一顆大小與地球幾乎一樣的可居住行星……
  • TRAPPIST-1可能是外星人的家園?
    這意味著地外生命可能隨時間散播到多個行星上,它們在每一個行星上都有可能生存,甚至隨時間獨自進化。換句話說,如果TRAPPIST-1星系中的一顆行星上存在生命,那麼很可能該星系中的其他行星也有生命存在。圖解:夜晚的星空。
  • 300光年外發現了一顆地球大小的行星
    Credit: NASA/Ames Research Center/Daniel Rutter一個橫跨大西洋兩岸的科學家團隊,重新分析了NASA克卜勒望遠鏡收集到的數據,在其中發現了一顆地球大小的科學家們發現的這顆系外行星,名為Kepler-1649c,來自克卜勒望遠鏡的觀測數據,距離地球大約300光年。在克卜勒望遠鏡發現的所有系外行星中,從大小和表面溫度來說,系外行星Kepler-1649c和地球最為相似。
  • 300光年外發現了一顆地球大小的行星
    Credit: NASA/Ames Research Center/Daniel Rutter一個橫跨大西洋兩岸的科學家團隊,重新分析了NASA克卜勒望遠鏡收集到的數據,在其中發現了一顆地球大小的系外行星。
  • NASA重大發現:七顆類地球行星可能存在生命
    電影《降臨》中,女主角路易斯與外星人對話的場景,可能在不久的將來,真的發生在人們身邊。美國宇航局NASA北京時間2月23日凌晨2點召開新聞發布會,宣布一項重大發現。在距離地球40光年距離的一顆小恆星周圍有七顆類似地球的行星圍繞。這是人類史上首次真正有機會研究太陽系以外的生命跡象。
  • NASA最新研究發現,一顆地球大小的行星,位於宜居帶
    在人類現在所探索的宇宙範圍內,地球是唯一一顆宜居的星球。如果萬一哪天突如其來一場6500年前那樣的隕石撞擊的天災,就人類目前的科技水平來說,仍然是無法阻止的。科學家深知地球並不是一顆100%安全的星球,而最近幾百年來,地球環境變得日漸惡劣,越來越不宜居。於是尋找人類的第二家園成為科學家們主要任務之一。
  • NASA在31光年外,發現了一顆宜居帶的「新地球」
    近日,NASA對外宣布,他們的凌日系行星探測器發現了一顆可能存在生命的「新地球」,他位於我們31光年以外的地方。這也是人類歷史上發現的「最接近地球」的行星,他的表面和地球一樣,是藍色的,並且還處於宜居帶。
  • ...科學家發現一顆可能環繞兩顆恆星運轉的新行星,但與《星球大戰...
    藝術概念圖,展現了現實版「塔圖因」星球克卜勒-16b  北京時間1月12日消息,據美國國家地理網站報導,2011年秋季,科學家發現一顆可能環繞兩顆恆星運轉的新行星但根據新的電腦模擬,克卜勒-16b可能擁有一顆適於生命居住的類地衛星。  克卜勒-16b是由美國宇航局的克卜勒望遠鏡發現的。這架望遠鏡通過觀測行星在母星前方穿過時導致的母星亮度變化確定這顆行星的存在。進行此項新研究過程中,美國德克薩斯州大學阿靈頓分校的博士生比利-誇爾斯和同事假設克卜勒-16b擁有一顆質量與地球類似的衛星,而後進行幾次模擬,模擬這顆衛星可能的構造。
  • 新證據:太陽系可能隱藏著一顆鬼魅行星
    天文學家發現驚人的新證據,表明太陽系可能存在第九顆行星——不,他們不是指冥王星。在上周發表的一篇新論文中,科學家宣布,他們識別出了一顆小型巖石天體。它位於海王星以外,它的奇特運動軌跡顯示:它可能受到一顆較大行星的引力影響。
  • 又一顆超級地球出現,科學家發現三體新家園,距離地球僅4光年
    反觀人類,人類雖也發現了反物質的奧秘,但人類尚未掌握研製與使用反物質的正確方法,目前,將人類研製的反物質加在一起,還達不到將冰水加熱至沸騰的效果。綜上,我們不難知道,人類文明與三體文明間存在較大差距,人類還需持續努力約千年才可能追上。雖然三體人這一群體目前只出現在科幻小說中,它們並未出現在現實生活裡,但這並不會影響到三體迷對它的濃厚興趣。
  • 不要去尋找外星人?外星人發現我們與我們發現他們,有什麼不同?
    如果我們能夠率先在宇宙中發現一顆存在有外星生命的宜居星球,那麼毫無疑問,我們的文明會比它們更加先進,甚至於它們可能根本就談不上什麼文明,只是一些外星生物而已。那麼假如我們真的發現了這樣一顆宜居星球,接下來我們又會做什麼呢?那就要看所發現的這顆星球到底在哪裡了。
  • NASA又找到新地球了?
    早在兩年前,NASA就曾宣布通過克卜勒天文望遠鏡觀測到了三顆『新地球』,並稱其『最像地球、可能最適宜人類居住』、『人類距離找到類似家園又近了一步』。這麼比較看來,今天的發布會雖然仍在進行中,但其在類似『人類是否能夠在新星球生存』、『新星球上是否有智慧生命存在』等大眾可能更加關注的問題上恐怕也難有更多的突破。
  • 三體世界可能真實存在,一顆新發現的行星有三個太陽
    最近,天文學家們也剛剛發現了一顆具有三個太陽的行星,這有可能讓科幻成為現實嗎?這顆新發現的行星距離地球大約22.5光年,雖然比小說中的4光年要遠不少,但是它的確有三個太陽!研究人員說,這可能是我們能夠發現其他生命形態機率最大的一次!在我們深入了解這顆星球之前,先來看看它是怎麼被發現的。首先要感謝Tess,Tess並不是一個人,而是指凌日系外行星勘測衛星。
  • 克卜勒家族新發現,一顆超巨型行星,體積是木星的3倍!
    太陽系一共有八顆行星,地球就是其中之一。其中,最大的一顆要數木星,其它所有的行星加一起的質量和體積還沒有木星一半大,因此木星可以說是太陽系的行星之王。我們知道,人類對宇宙一直非常好奇,且希望可以找到生命星球,以此探索宇宙生命的奧秘。與此同時,也為人類選擇另一個「家園」做準備。
  • 17歲的NASA實習生發現了一顆繞雙星系統運行的新行星
    他不僅在高三時被接受為NASA戈達德太空飛行中心的實習生,而且在實習僅三天後通過自己的努力發現了一顆甚至沒人知道的行星,這使他一舉成名。更令人難以置信的是,這個新發現的新世界不同於天文學家見過的任何世界:這是一顆圍繞雙星系統運行的行星。
  • 天文學家在地球「隔壁」發現了一顆可能存在生命體的行星!
    在過去的幾十年裡,人類已經發現了超過4000個系外行星。科學家們甚至發現了一些圍繞著距離我們最近的恆星運行的行星。
  • 科學家發現新家園,距地球約39光年,可能會有生命的存在
    當然,成為宇宙霸主對於人類來說還太遙遠,我們目前要面臨的困境就是地球的生態正在不斷惡化,人類迫切需要尋找一個太陽系附近的新家園,然後在不久的未來移民到這個新家園。可能有人會說了,太陽系難道就沒有第二個適宜人類生存的新家園?火星不是科學家選擇的人類第二個家園嗎?
  • 天文學家在銀河系深處發現了一顆新行星,它可能是另一個地球
    距離光年還有25,000光,天文學家剛剛發現了一個太陽系的觀測點,它仍然非常接近我們的。研究人員發現一顆行星,在銀河系深處似乎有一個類似地球的外觀。據英國《每日郵報》報導,坎特伯雷大學的研究小組在首次發現主恆星後,在《天文學雜誌》上發表了他們的發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