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很長一段時間裡,中國新銳消費者在選購高端新能源汽車時是沒得選的。特斯拉正是在這種契機之下闖進了中國的這片藍海中,並成為當時的「唯一」。但也正因為如此,導致很多人對於新能源豪華SUV的理解就此停頓,反而使得該細分市場的發展陷入了停滯。
然而,隨著奧迪e-tron的到來,這一情況已然被改寫。而導致這種情況出現的奧迪e-tron到底有什麼過人之處呢?為此我們何不將奧迪e-tron和特斯拉Model X做一次深度對比,看看到底兩者到底孰優孰劣呢?當然,為了讓這場對比顯得更有誠意,我們不妨再加入另一款市場表現同樣成熟的豪華新能源SUV-奔馳EQC,來一場堪稱巔峰對決的三車對比!
可以肯定的是,三款車之間都擁有純電車型的最大特質——迅猛的加速表現。但是在動力、底盤的調校以及實際駕控感受上,三者的表現可謂涇渭分明。
奧迪e-tron並不具備「蠕行」功能,但神奇的是,包括打開車門、上車、掛擋、提速等一系列流程,你都不會感受到其與燃油車型有什麼區別。不同於多數電動車搭載的單級減速器,奧迪e-tron搭載了兩擋減速器,儘管明知增加換擋結構會使得結構更複雜、開發難度和成本更高,但奧迪還是這麼做了。也正因為如此,奧迪e-tron擁有極致平順但兼具迅猛的動力傳遞,在更好的經濟效益和極速能力間達到了完美平衡,更接近於自吸發動機所追求的極致感受。
而且,奧迪e-tron的動能回收力度不大,一般純電車型的「拖拽感」在它身上完全感受不到,能夠做到讓人乘坐體感不受影響。加之其底盤對路面的細碎顛簸能很大程度地過濾掉,而且在e-quattro四驅系統的加持下,奧迪e-tron的轉向更顯靈活平穩,給人如履平地的從容不迫。毫不誇張地說,奧迪e-tron已經將純電車型的駕控推到了一個全新的高度。
特斯拉Model X動力輸出更加靈敏,加速更加刺激,動能回收分兩檔,低檔與奧迪e-tron表現接近,但高檔位有明顯拖拽感,很影響乘坐感受。這種與燃油車型有較為明顯的區別,可能會需要很多車主重新適應。底盤調校上,特斯拉Model X的表現偏生澀,對于震動的過濾比較生硬,很難讓人滿意。
奔馳EQC動力輸出採用漸進設計,雖然從容舒適,但這種駕控區別傳統燃油車的駕駛習慣,因此需要一定的時間重新適應。其動能回收分為5擋,其中中低檔與奧迪e-tron相當,但高檔位依舊有明顯拖拽感。底盤調校方面符合奔馳一貫的紮實調性,濾震和靜謐性均有不錯表現,具有較強的綜合質感。
總得來說,奧迪e-tron在駕控層面上有著更加優秀的表現。一方面,其續航表現符合當下主流表現,且充電速度更快,在緊急情況下能更快「恢復動力」。另一方面,奧迪e-tron在駕控上更接近燃油車型的表現,用戶既不需要重新調整駕駛習慣,其所營造出來的高級感也更符合一輛高端純電SUV的定位。
一輛車給人的品質感如何,是由多個維度決定的,因此我們不妨從內飾說起,進入車內,奧迪e-tron更加立體化的中央控制臺科技與工藝的交融讓人以深刻印象,虛擬座艙充滿科技感,三屏聯動的的設計更具未來感,更為關鍵的是在人機互動上,奧迪e-tron營造出一種實體按鍵的觸感,也能有效防止誤觸。此外,布置於中控臺的大面積實木裝飾面板,以及在車門之中裝備的Alcantara材質,無不為駕乘者帶來豪華與低調的精緻體驗。
此外,奧迪e-tron的前排座椅擁有12向座椅調節,並擁有腿託+座椅通風/加熱/按摩/記憶等多種功能。試想一下,當你坐在座椅上打開按摩功能,並通過B&O音響播放一首喜愛的歌曲時,枯燥的旅途也不免變得愜意了起來。更為關鍵的是,奧迪e-tron還配備了帶有360°環視+3D場景功能的泊車輔助,不管是新手司機還是「慵懶」的老司機,都不需要再為停車發愁。
相比之下,特斯拉Model X在內飾的設計上要更為簡潔,將更多的功能放在了中控大屏之上,雖然科技感十足,但在使用上便利性比較一般,且純觸屏的按鍵也很容易誤觸。在座椅材質上,在考慮上明顯沒有奧迪e-tron全面。在實際使用中,特斯拉Model X的泊車輔助有著不錯的表現,雖然功能上比奧迪e-tron少了3D場景,但實用性依舊值得肯定。
奔馳在豪華感的營造上一向有口皆碑,奔馳EQC也確實沿襲了奔馳家族式的內飾設計,紮實的用料更增添了幾分豪華感。配置上,或許是因為成本原因,奔馳EQC並沒有配備座椅通風。但在享受性配置上,奔馳EQC的柏林之聲音響和奧迪e-tron上的B&O音響倒是不相上下。泊車輔助功能上,奔馳EQC的表現和特斯拉Model X相當,但同樣缺少了奧迪e-tron的3D場景功能。
可以看到,三款車型對於內部的設計都有自己專屬的考慮,但從通盤考慮上,奧迪e-tron會照顧到更多的乘客。而且從舒適性配置和泊車輔助的功能上也不難看出,奧迪e-tron的功能性更強,適用場景也更廣。
汽車安全,如今已越來越受到年輕一代消費者的重視,這一點新能源汽車尤甚。那麼這三款車型在安全性的展現上,又會有著怎樣的表現呢?
首先我們來看備受消費者關注的三電安全技術,三者的表現均如下表所示。即便我們很多人可能無法理解這些參數所代表的意義,但從最直觀的技術數量對比來看,就不難看出奧迪e-tron的領先。而具體到實際含義中,便是奧迪e-tron對電池包整體、模組等進行了167項嚴苛實驗,擁有遠超國標的電池安全保障。
之所以有這樣的成績,離不開奧迪品牌在新能源領域的投入與決心。不同於其他品牌象徵性推出產品,奧迪對於進軍新能源領域有了充分的考慮,而在一汽-大眾強大體系能力的支撐下,使得奧迪得以逐步實現研發、製造、質保、營銷、組織五大領域的「全價值鏈電氣化」轉型。正因為有著強大的研發實力和質保後盾,才使得奧迪e-tron擁有全面領先的三電安全技術。
車身架構上,奧迪e-tron採用鋼鋁混合材質,包含電池框架後,整車鋁佔比達到40%,而且全車的熱成型鋼佔比高達27%,可充分保障乘客的被動安全。同時,奧迪e-tron配備了奧迪引以為傲的矩陣式LED大燈,其表現不愧「燈廠」之名。
同樣的,特斯拉Model X也採用了鋼鋁混合的車身架構,但配備的LED大燈功能與奧迪e-tron相比有些相形見絀。
至於奔馳EQC,其基於MRA平臺打造,配備了幾何多光束LED大燈,效果不錯。總體而言,奔馳EQC的配置表現不俗,但配置所表現出來的功能性明顯不如奧迪e-tron和特斯拉Model X豐富,不過考慮到它的售價,這似乎也能夠理解。
總得來說,三款車型都非常注重自身的安全表現,可見三個品牌對當下潮流風向的把握之準。但其中,奧迪e-tron在被動安全上下的功夫確實讓人印象深刻。當下,消費者對純電車型的不信任主要來源兩個方面,一方面是裡程焦慮,另一方面則是安全性能。而奧迪e-tron如此強大的主被動安全表現,不但是對消費者安全感的提升,更是充分體現出奧迪作為一個豪華品牌的覺悟以及對新能源領域的獨到理解。
消費者為什麼抗拒新能源車型?歸根到底無非一個原因——體驗感。而奧迪e-tron的出現,不但從根本上解決了諸如純電車型駕駛習慣不同等問題,更是展現了一汽-大眾奧迪作為傳統豪華品牌的底蘊以及對純電車型獨到的理解。
正如上文所說,奧迪e-tron的出現本就不同於其他品牌推出的「象徵性產品」,相對的它應該用「範本之作」來形容。它既是一汽-大眾奧迪品牌針對市場需求和消費者痛點推出的誠意之作,更是奧迪品牌為豪華新能源市場推出的「樣本」,以一己之力提升豪華純電SUV市場標準,既展現了其在電動化轉型的決心,也為其未來的發展指明了方向。
(圖片來源網絡,侵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