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末時局分析,中國自此走向衰落!

2020-12-04 江南學士

論元朝的統治者的合法地位,相信現在大多數中國人是認可的,儘管大多數人也講不出個所以然來。我們就來慢慢分析一下。元朝統治者是蒙古人,屬於外來政權,前身大蒙古國,蒙古帝國。自忽必烈建元開始,開始慢慢融入中國。中國開始了一個新的歷史階段,繼承了蒙古帝國的歷史文化。就好比俄羅斯繼承了蘇聯一樣。但一個國家的歷史文化,精神最終還是要靠人去傳承的。中國,中國人特別是漢人什麼時候開始真正繼承蒙古傳統歷史文化呢?應當是元朝中後期,隨著漢人與蒙古人的逐漸通婚,漢人開始吸收學習蒙古文化傳統。元曲,小說如「水滸傳」等文化習俗已經明顯偏離了原本的漢文化。有人會說,現在中國人還學習西方文化呢。再來分析,中國人學習英語,等於一門技能,因為現在西方的強勢地位,英語在國際上使用比較普遍。中國人過聖誕節,大多數也只是圖個熱鬧。什麼是真正繼承文化傳統精神呢?比如言行舉止,做事方式,思維習慣等等,這是真正能改變一個人,一個民族的基本屬性。我相信如果當時的漢人不認可蒙古是不會去改變的。至於改變的是少數還是大多數,我相信是大多數,要不然朱元璋也不會承認元朝的正統性!

民族文化的融合終止於元末混戰,這是中國悲劇的開始。黃河發大水,脫脫不顧眾漢人大臣反對執意要治理,果然,紅巾軍起義爆發了。脫脫卻加大了對漢人大臣的防備,採取了血腥鎮壓的方式。致使漢人民族情緒越來越嚴重。如果元朝能多運用有能力的漢人大臣,採用一些安撫政策可能結局就不一樣了。因為漢人也學習了蒙古的一些精神文化,已經不是宋末那樣不堪一擊了!蒙古統治者卻也繼承了漢人的一些不良傳統如宮鬥,內鬥不斷,脫脫在將要拿下張士誠時被陷害撤職,百萬大軍潰散甚至加入了起義軍。元朝統治者自始至終沒有做出反省,改變我估計這是人民被迫放棄他的主要原因。而朱元璋卻在一些謀士正確的政策下崛起。高築牆,廣積糧,緩稱王。為什麼要緩稱王,一方面保存實力。一方面當時大多數人民還是心向元朝。朱元璋先拿下陳友諒,然後張士誠,張士誠可以降元,卻寧死不降朱元璋這說明張士誠雖然是起義軍,但多少還是認可元朝的。朱元璋消滅南方主要對手後終於可以稱帝北上趕走了元順帝。

至此中國處於分裂狀態,最主要是民族文化融合被打斷了,朱元璋為了鞏固統治而禁止蒙古文化。有的人站在統治者的立場上看認為這是對的,但我覺得被大多數人接受的東西肯定也有很多好的文化傳統,就像今天中國也不可能立法禁止西方文化一樣。從此中國文化發展進入一個畸形狀態,就像一臺機器突然被減少了許多重要的零部件一樣。中國也從此經歷了幾百年的苦難期!

相關焦點

  • 一次基因突變,讓尼安德特人開始畏懼疼痛,自此這個種群走向衰落
    研究人員對這3個高質量基因組進行深入研究分析後類似的基因突變可能是導致尼安德特人最終衰落的原因同時該研究說明了尼安德特人確實可能比同時期其他人種更容易感受到疼痛,那麼這會是導致尼安德特人走向衰落的一個潛在原因嗎?筆者認為恰恰相反,因為對疼痛更加敏感意味尼安德特人會更加小心謹慎地保護自己。
  • 比女人更了解女人的雅芳 是如何走向衰落的?
    1990年,雅芳進入中國市場。此後很長一段時間內,中國最時髦的女生有兩類,其中一類就是雅芳小姐。依靠直銷這種獨特的渠道定位,雅芳在過去以產品為中心的化妝品市場,獲得巨大成功,還帶動了玫琳凱、安利等直銷巨頭在中國的崛起。滿懷野心的雅芳小姐不甘於只在直銷模式上當大姐。1998年,雅芳開始重新布局中國市場,建起自己的專賣店,將商業模式變成了「專賣店+直銷」。
  • 學會用唯物辯證法分析問題 ——重溫毛澤東《學習和時局》
    《學習和時局》是毛澤東於1944年4月12日在延安高級幹部會議上和5月20日在中央黨校第一部關於黨的歷史討論時所作的講演。今天,我們重溫這篇重要著作,學習領悟其中蘊含的辯證法思想,對於黨員領導幹部堅持用辯證法認識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具有重要的現實指導意義。  「既要弄清思想又要團結同志」  科學認識黨內矛盾和鬥爭。
  • 基因突變,讓尼安德特人開始畏懼疼痛,自此這個種群走向衰落
    因此,科學家猜測,尼安德特人種族走向消亡和這個基因的病變有關,疼痛耐受力降低便意味著很小的一點疼痛尼安德特人都能夠將其放大,因此很多疾病他們都熬不過去。所以身邊如果再有怕疼的人的時候咱們就不要嘲笑他們了,這並不是矯情,或許是他們基因裡的特性。所以,怕疼並不是什麼丟臉的事情,按照基因科學來講,一切身體特性都是有跡可循的。
  • 當年入侵中國的八國,一個已滅亡,5個走向衰落,它面臨分裂解體
    而中華雖然上下五千年,但歷朝歷代上都沒想像近代史一樣被欺負得那麼慘,列國紛紛瓜分中國土地,以日本最為嚴重,他不僅在中國佔領土地,還在中國的土地上無惡不作,盡不幹人事,使得中國發生慘絕人寰的事,所以那些中國的恥辱與傷痛,後人不敢忘記,也不能忘記。 日本是惡刑最重的國家,自然要記得,但是其他國家也一樣是兇手。
  • 從美國基督教走向衰落思考:現代基督徒如何推動神的國度
    繼之前寫的「基督教正在美國衰落」的文章之後,「基督與文化中心」(Center for Christ & Culture)的主席麥可·克雷文(S. Michael Craven),撰文進一步分享現代基督徒該如何活出進入「神國度」的喜樂。美國一直佔領著世界經濟強國的龍頭位置,但是這樣的富足與強大跟美國的基督教文化無法分割。
  • 當年入侵中國的八國,一個已滅亡,5個走向衰敗,它則面臨解體
    這一場戰爭本可以不發生,但未達到瓜分中國和明目張胆地進行搶劫,列強總有發動戰爭的結果。李克回答魏文侯時曾說:「好戰必亡!」接連對中國和世界上其他國家發動戰爭,八國最終得到了應有的報應。百多年來,昔日的聯軍中一國滅亡、一國被肢解、五國衰落、一國正走向衰落。
  • 康熙以後,中國不再仿造西方火炮,火器衰落
    中國古代小說是隨著宋以後市井文化的發達而走向興盛的,大量作品產生於明清時期,其中反映唐以前的戰爭史事,寫到兵器,作者便多有創造或改造,而且基本是參照與作者相近時代的熟悉之物,與歷史原貌大多不符;如果寫的是宋以後的事情,則接近於當時人演繹當時事,有關兵器的描寫也比較近真,甚至可以當史料來用,比如《水滸傳》。
  • 我國曆朝歷代十大城市排名:四千年時間,有的衰落有的興起
    當然,這份排名也無法盡善盡美,接下來筆者要做的,就是要分析探討其中的閃光點和一些值得商榷之處。昆明建城始於唐末,先後為南詔國、大理國治地。後元世祖攻陷雲南,昆明為雲南行省治所,昆明由此進一步得到發展。 進入明朝,中國的城市開始進入緩慢發展階段。這一時期,仍然沿襲已有的城市布局。一些重要的政治城市,以及富庶的南方魚米之城成為十大城市。而濟南也開始進入歷史舞臺。山東歷史悠久,但我們所知道的齊魯兩國,國都分別在淄博和曲阜,濟南城發軔很晚。
  • 八個曾入侵中國的國家,如今一個滅亡,5個衰落,這一個在面臨解體
    二戰後,英國雖然依舊是戰勝國,但是,英國再也無力管控龐大的殖民體系,大英帝國自此瓦解,英國旗下的殖民地紛紛獨立。之後的英國開始衰落,甚至前不久,英國的蘇格蘭地區還謀求獨立,可見英國的前景讓人何等不看好。
  • 公元8世紀,瑪雅人到底經歷了什麼使其迅速衰落?
    公元8世紀,瑪雅人到底經歷了什麼使其迅速衰落?在古老的美洲大陸上,曾誕生過一個在天文學、數學、農業、藝術及文字等方面都有極高成就的一個文明,他就是產生於公元前1500年的瑪雅文明。瑪雅文明有著自己的一套語言文字系統,與古代中國相似的是瑪雅文明同樣使用象形文字,但瑪雅文字更為複雜,至今也沒有人能完全讀懂它。瑪雅歷史分成前古典期、古典期及後古典期。
  • 2020年中國傳媒產業市場現狀及發展趨勢分析政策+技術推動產業加速...
    目前,網絡媒體的規模已經遠超傳統媒體的市場規模,根據國家信息中心發布的《中國網絡媒體社會價值白皮書2019》公布的數據顯示,2019年中國傳媒產業規模已突破2萬億元,其中網際網路傳媒佔據了傳媒業市場的八成,傳媒產業發展進入大眾自媒體傳播時代,網絡媒體與傳統媒體的融合取得了很大進展。
  • 王湘穗:世界多極化發展與中國的應對之策
    晚清時,中國面對歐洲列強的擴張,李鴻章曾說,「合地球東西南朔九萬裡之遙,胥聚於中國,此三千餘年一大變局也。」現「各國通商傳教,來往自如,麇集京師及各省腹地,陽託和好之名,陰懷吞噬之計,一國生事,數國構煽,實為數千年未有之變局!」當時中國面對列強虎視眈眈,李鴻章心懷亡國之憂,提出了「對外和戎,對內變法」的主張。
  • 親歷從輝煌到衰落--九運會讓中國田徑面對現實
    看中國田徑從七運會到八運會再到九運會的歷程,不由想起《多情劍客無情劍》中的話:「眼看著他起高樓,眼看著他宴賓客,眼看著他樓塌了。」——還有什麼比親歷從輝煌到衰落更讓人惆悵和惘然?  九運會田徑比賽成績之低,讓人大跌眼鏡。
  • 張雪魁丨美國的意識形態霸權正加速走向衰落
    這表明美國意識形態霸權正在加速走向衰落。一、意識形態的四個類型當代西方著名社會理論家戈蘭·瑟伯恩在《權力的意識形態和意識形態的權力》一書中將意識形態分為三個層面:一是認知意識形態。它涉及人類對世界的認知,諸如存在什麼、不存在什麼,事實是什麼、不是什麼等等,這些「是什麼的」問題,構成了意識形態的認知層面。
  • 中國古典文化是東亞文明走向未來的基石
    15世紀,朝鮮雖創造出本民族文字——諺文,但是直到19世紀末,漢字一直作為官方文字被使用。在古代朝鮮半島,無論是其國號及官爵稱謂,還是其基本制度,乃至其文學創作,主要都是以漢字記錄下來的。這說明漢字在朝鮮半島的傳播與使用已達到極高的程度。
  • 當年入侵中國的八國聯軍,一個已滅亡,5個逐漸衰落
    很多人都說中國的近代史是一部屈辱史,現實中也確實如此。在中國的近代史中世界上很多國家都在欺負中國,其中最讓人印象深刻的除了長達14年的抗日戰爭外就屬八國聯軍侵華戰爭最受大家關注了。相信大家在課本上學習這一節的時候都對入侵中國八個國家深惡痛疾,恨不得自己穿越到那個年代保家衛國。
  • 射頻衰落模擬器在信號衰落測試中的應用介紹
    為此,國際電信聯盟(ITU)對衰落進行明確規定,以模擬各種傳播條件和某些特定的接收條件。但是,衰落並不僅僅局限於移動無線網絡。衰落的另一個關鍵應用領域是基於軟體定義無線電(SDR)技術的現代軍事通信系統。它們使用了時間要求非常嚴格的複雜波形,這些波形的同步序列極其短暫。機載無線電臺尤其必須面對某些極端條件。過長的距離會導致被傳輸信息出現相當程度的時延。
  • 「縣中衰落」裡的必然與非必然
    教育界人士分析認為,「縣中衰落」不是個別現象,近年來一些山區縣基礎教育師資等「軟體」沒跟上,已成為教育區域均衡的最大「痛點」。「縣中衰落」不是個別現象,也不是最近才引起注意的現象。那麼,到底是哪些原因導致了「縣一中」們的衰落呢?其中,有必然的原因。比方說,近些年來城市化的推進。對於中國經濟社會發展來說,城市化在總體肯定是趨勢,它所帶來的益處大大超過弊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