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次,我們來到長安的大本營——重慶,來體驗號稱國產最高熱效率的藍鯨版雙車。
這兩款車分別是逸動和CS35 PLUS,他們的最新型號均搭載了藍鯨NE發動機,這款1.4T發動機最秀的地方就是高達40%的熱效率,這可是世界頂級水平的表現(要知道本田1.5T地球夢的熱效率不過才38%)。
先照例來介紹一下參數,藍鯨1.4T發動機在5500rpm時可以輸出158匹最大馬力,在1500-4000rpm時就能輸出260N·m的峰值扭矩。傳動系統是7擋溼式雙離合變速箱。一般來說,40%的熱效率意味著更省油,這也是目標用戶最care的點之一,那麼這個數據到底是噱頭還是實打實的真本事呢?還是要實際駕駛一番才有個底,畢竟許多自主品牌「放衛星」的黑歷史仍歷歷在目。
除了火鍋之外,重慶的夏季也是火辣火辣的,不愧是中國的「四大火爐」之一。試駕當天氣溫高達38℃,這對渦輪發動機的效率是個嚴酷的考驗,說白了,就是氣溫越高越不利於省油。即便如此,我們還是把這兩輛車的油箱加滿了(油位加到加油口),再把表顯油耗清零,看看在試駕過程中它們的油耗能跑到多少。
1.6L+6AT(最大馬力128匹)的逸動只能夠你買菜接娃,夠安逸但與運動無關。藍鯨上身後,終於有了一些運動的感覺,「逸動」之名實至名歸。這關鍵的30匹馬力讓它的動力表現回到了2019年的主流水平,能滿足大部分用戶的期待值。7擋雙離合的表現以這個價位車型的標準來說,無功無過,犧牲了換擋速度換取了更好的平順性,這條路子沒有走歪。要挑毛病的話,那就是1、2擋之間切換的動作還是比較明顯,另外,為了保證更跟腳的響應性,巡航轉速也調的比較高(80km/h時約為1800rpm、120km/h時為2600rpm)。
隔音方面也有一定的進步,特別是對風噪和胎噪的抑制,車廂內的音場感覺會更厚重一些,相比之下發動機的噪音就比較明顯了,好在它的聲音不算惱人,問題不大。
如今,低速輕、高速沉、回正阻尼線性增益幾乎成為了家用車轉向標定的基本邏輯,逸動也做到了,但是只能打個70分,其中主要的失分項就是回正阻尼來的不夠自然,在你打方向到某個點的時候感覺會突然加重,比較奇怪。底盤濾振給人的第一印象不錯,在城市路面行走時,對大部分類似井蓋,路面接縫這些小振動的過濾比較徹底,有一定的高級感。但碰到較大的減速帶,或者是連續的大顛簸時,懸掛的支撐力就不夠用了,這時候車身會有多餘的晃動,顯得不夠從容。
這200多公裡的試駕,包含了城市擁堵道路(15%)、城市快速路(30%)和高速公路(55%),最終逸動的表顯油耗為5.6L/100km,再次加滿油後,換算出真實綜合油耗約為5.0L/100km。(僅供參考)
同樣,你不必擔心CS35 PLUS藍鯨版的動力表現,158匹馬力放在國產小型SUV中算是靠前的水平。7擋雙離合變速箱在低擋位時有輕微的頓挫感,經過短暫的渦輪遲滯後,一切回歸平順。但巡航轉速幾乎與逸動藍鯨版一樣偏高。
CS35 PLUS對路噪的隔絕做得很好,看來廠家在對它的底盤隔音方面下了比較大的功夫,但是對於風噪和發動機噪音的隔絕就一般般,不過這樣的表現在同級別中是算是領先水平了。
懸掛整體比較柔軟。對像井蓋這類小振動的過濾得體,在較好的路面上的行駛能給人一定的高級感。不過在經過像減速帶這類大振動時,後懸掛的餘振比較多,底盤的前後動作不夠一致。
試駕完後,CS35 PLUS的表顯油耗為6.7L/100km,再次加滿油,換算出真實綜合油耗為6.2L/100km。(僅供參考)
值得一提的是,兩車的空調製冷表現都出乎意料地好,在這麼熱的天氣中開23℃就夠了。
我們之前已經對這兩輛車做過詳細的靜態體驗了,因此不需要花太多的篇幅去贅述這些方面,那就用圖片來簡單回顧下吧。
(純黑的中網是逸動藍鯨版的專屬,比1.6L車型看著更運動)
(CS35 PLUS藍鯨版的雙邊共雙出排氣比1.6L車型更動感)
(紅色的皮革是藍鯨版的專屬搭配,這也是當下最潮的配色之一)
(經常觸碰到的地方都用了軟質皮革的包裹,用料良心)
(CS35 PLUS與逸動的內飾氛圍大致相同,有一定的檔次感)
(兩款新車的副駕駛前方都配有觸摸式音量控制按鍵,方便副駕的TA快速操作)
全新藍鯨1.4T發動機的實際油耗表現給人的驚喜不夠大,符合我們的預期範圍,在自主品牌同級車中處於領先的水平,但相比同級合資品牌的拔尖水平還有差距。主要原因可能是變速箱的標定,為了更好的響應性和平順性,而把轉速調的偏高,沒有做到更極致地省油,動力也有所浪費,這一點無論是逸動還是CS35 PLUS都極為相似。
因此,長安應該要再接再厲,優化發動機與變速箱的標定,發揮好40%熱效率的優勢,打造出更完美的動力總成應用到更多的車型上,造福廣大消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