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安UNI-T 已於6月21日正式上市,共推出豪華型、尊貴型、旗艦型3款車型,官方指導價11.39萬—13.39萬元。UNI-T可謂是長安今年的重磅車型,新車高度還原了概念車的先鋒設計理念,前衛、激進、科技感滿溢,將長安車系甚至中國品牌的設計水準提升至一個新高度。不必在乎設計層麵廠商賦予它的含義,因為吸睛的造型已讓那些華麗辭藻「蒼白無力」。UNI-T儼然已經成為長安當下的熱門「大IP」。
而在先前的UNI-T先享體驗日試駕活動中,筆者有幸全方位體驗了「新鮮出爐」的UNI-T,在人機互動,智能科技配備等方面令人讚不絕口,尤其是UNI-T的動態表現收放自如,動力輸出相當順暢,能帶來如此愉悅的駕駛感受,藍鯨NE1.5T功不可沒。
藍鯨NE 1.5T怎麼樣?
隨著消費者對於環保的意識有所提升,在排放標準日益嚴苛的今天,小排量渦輪增壓發動機大受追捧,並佔據C位。藍鯨NE1.5T發動機正是順應這一潮流而來,其最大功率132kW、峰值扭矩300N·m。光看數據或許大家沒有太直觀的概念,那麼接下來咱們和大眾最新的1.5T EVO發動機做個比較。
大眾的這款發動機已在第八代高爾夫上搭載,並分為高低功率兩種版本,代號EA211 EVO的全新一代1.5T發動機採用大眾公司多項先進技術,低功率版最大功率96kW,與現款1.4T發動機功率相同,最大扭矩200N·m,比高功率較少了25N·m。高功率版最大功率110kW,最大扭矩250N·m。
大眾的1.5T EVO發動機可以說是由服役多年的1.4T發動機改進而來,相比之下大眾的這款新機器即便多了0.1的排量也並沒有在動力上有多少提升,其進化取向更傾向於燃油經濟性,此前就有歐洲媒體已經對搭載這款發動機的車型進行測評,事後表示動力表現一般,但是油耗表現尚可。
反觀藍鯨NE1.5T發動機,明顯的看出來其動力參數方面比目前市場上同級產品有很大的優勢。而最為誇張的是其峰值扭矩,在1250rpm時峰值扭矩就達到了驚人的300N·m,數據上來看也已經是媲美市面上很多2.0T的機型了,所以在試駕過程中明顯感到充足的動力儲備也是理所當然的。
都是「T」,卻大有不同
出於對性能的要求,藍鯨NE1.5T發動機(奧託循環)採用雙渦管電控渦輪增壓設計,即雙流道增壓器,可更好的利用排氣脈衝能量,提高低速扭矩及瞬態響應能力。這種小慣量渦輪對提升發動機效率方面有著不小的幫助,有效降低渦輪遲滯,響應更快,暖機時間也短,使得藍鯨NE1.5T發動機在1250rpm時峰值扭矩就可達到300N·m,當然這必然也會導致成本的上漲,也直接提升了長安UNI-T雷厲風行的駕駛感受。
再來看看另一個「T」,大眾1.5T EVO。
高低功率匹配的渦輪不同,高功率發動機用的是普通單渦管渦輪增壓,就不多贅述了。而低功率採用大眾引以為傲的VTG可變截面渦輪技術,由於大眾這臺發動機採用單出口缸蓋集成排氣,發動機用的是米勒循環,有利於油耗,但是影響了動力性。所以又疊加VTG可變截面渦輪技術,兩個技術結合起來,實現更低油耗,利用VGT稍彌補了一點動力的不足,使得渦輪響應速度提升了35%,並且從1400轉開始輸出200N·m的最大扭矩。
350bar高壓缸內直噴技術
啥是缸內直噴?簡單說:就是將噴油器由進氣管道裡移到了發動機缸內,直接在缸內與空氣混合再參與燃燒,說白了就是空氣與燃油兵分兩路進入發動機氣缸。直噴技術最大的好處就是能讓壓縮比提高,從而提升發動機的燃燒熱效率。
藍鯨NE 1.5T發動機和大眾高低功率版EA211 EVO發動機均採用350bar超高壓缸內直噴技術,這在主流市場中並不多見。該技術可以使燃油粒子直徑小至8微米,僅為普通人頭髮直徑的五分之一。目前最新的350bar燃油直噴技術,可在一個發動機循環內可以實現連續5次噴油,帶來更好的霧化效果,燃油粒子越小,油氣和空氣混合就更充分,燃燒也就越充分。降低油耗的同時還能減少汙染物排放。對尾氣排放以及油耗指標的更高的未來,使得高壓直噴系統將成為渦輪增壓缸內直噴發動機的一個重要技術升級方向。顯然,長安和大眾早就有備而來。
官方宣稱長安UNI-T滿足國六b排放標準。都是1.5T,相同排量下,大眾用動力上的「怠慢」以換取更高的環保要求,而藍鯨NE1.5T在兼顧了燃油經濟性的同時,還滿足了年輕消費者對性能的需求。
還有哪些黑科技?
大眾的1.5T EVO發動機應用全新APS塗層工藝來降低活塞環的摩擦和磨損,這是該款發動機此次升級的亮點,可增加散熱,減少爆震傾向,提高了對全球不同地區油品的適應性,噴塗物是一層鐵的氧化物,你可以把理解為「手機貼膜」,在進行缸筒桁磨後,塗層厚度約為100-180微米。這層塗層相當於固體潤滑劑。注意,這項技術僅在1.5T高功率發動機中配備。
而長安的低摩擦技術由全可變排量機油泵+可控PCJ+低粘度機油0W-20形成的智能潤滑系統,結合零部件本身的降摩擦技術,使藍鯨NE發動機摩擦係數處於最優水平,確保油耗最優。同時關鍵零部件,如活塞環,採用了低張力塞環,外圓面PVD塗層,曲軸採用了鏡面切削工藝。其中可控PCJ技術是目前中國市場只有長安獨享,可以單獨控制活塞的冷卻,應用全MAP控制發動機在冷啟動或中低負荷工況下對活塞的冷卻量,減少油泵在中低負荷時的功耗,減少積碳,降低摩擦,從而達到省油的效果。
此外,藍鯨NE 1.5T發動機採用奧託循環+雙出口缸蓋集成排氣。大眾的1.5T EVO高低功率均採用單出口缸蓋集成排氣,並無太多亮點。而藍鯨NE 1.5T的雙出口缸蓋集成排氣優點是動力好、響應快,暖機時間短、油耗低。雙出口的結構,一四缸與二三缸分別集成,減少各缸幹涉,更加有利於燃燒,使進入渦輪的排氣脈衝效應更強。
這種配置一般在豪華車、大排量車上才捨得使用,如大眾和奧迪的EA888系列發動機。雖然集成了排氣歧管的缸蓋結構設計更加複雜,成本也有所上探,但隨之而來的好處有很多:暖機效率提升、發動機輕量化提升、NVH性能提升等等……
由此可見,藍鯨1.5T發動機與全球頂尖品牌處於一致水平,並在多項科技技術中加速超越。用「顏值與技術兩手抓兩手都很硬」來定義長安UNI-T再合適不過了,正所謂「好看的皮囊下還要有有趣的靈魂」。而這個有趣靈魂正來自於藍鯨NE動力平臺。
再聊聊藍鯨NE動力平臺
藍鯨NE動力平臺是長安完全自主研發的中國首個動力平臺,是長安中國、長安英國兩大動力研究院聯合研發的技術結晶,這個模塊化平臺設計覆蓋了1.0L-1.8L排量,零部件通用率高達98%,並且兼容48V、PHEV和乙醇燃料等技術,是面向全球市場的戰略產品。
換個說法就是,有了這個平臺長安汽車的產品陣營就有更多元化的玩法,而且成本也更低,效率更高效,品控也得以加強。有實力的汽車製造商,都在盡力掌握正向研發的話語權。而這並非易事,放眼整個主流市場,同時具備研發動力總成、動力平臺的廠家屈指可數,更別提中國自主品牌的原創作品了,所以長安在這方面可謂是一股清流。而UNI-T搭載的藍鯨1.5T發動機則屬NE發動機系列,平臺定位為中小排量的發動機,其更加符合小排量趨勢,對環保法規要求的包容度更大。
寫在最後
整體來看,兩款1.5T發動機雖然各有優勢,但在同排量動力表現上,大眾EA211 EVO發動機分為高低功率兩版,均有多項全新技術的應用,但整體更側重於低油耗的達成,動力表現並不佔優。反觀藍鯨NE 1.5T高壓直噴發動機在燃油經濟性和動力表現上「雨露均沾」,表現出了極佳的科技水平;長安汽車投入大量資源研發新技術、並有新突破在國內並不多見,匯集了同排量所有主流技術於一身的藍鯨NE 1.5T發動機和藍鯨NE動力平臺也讓國內汽車市場正在逐步的走向成熟。滿足了用戶對於更強動力的需求和環保形勢的高要求。作為長安的重磅車型,有如此之多的黑科技加持,讓我們有理由相信「技術流」長安UNI-T 能獲得精彩的市場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