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星探測,那些你想了解的小知識

2020-08-23 Keji閒談

*探火*窗口

火星距離地球的最近距離為5500萬公裡,最遠距離為4億公裡。科學界一般認為,探測火星對研究宇宙演化、物質結構、生命起源等問題有重大價值,從人類未來星際移民前景來看,火星也是太陽系中最值得研究的一顆行星。然而與探測38萬公裡之外的月球相比,火星探測的難度明顯大得多。

由於地球與火星的公轉周期不同,兩個行星大約每兩年「相遇」一次,即地球與火星之間的距離最近,在此期間從地球上發射火星探測器可以縮短抵達火星時間,節省燃料,降低「探火」成本。

*探火*成功率

其實人類對月球和火星的探測幾乎是同步開始的。1959年1月2日,蘇聯成功發射「月球一號」,拉開了人類探月的序幕。1960年10月,蘇聯向火星先後發射了「火星1A」和「火星1B」兩枚探測器(這裡還是要讚嘆一句:蘇聯當時真牛),但與探月任務的開門紅不同,探火任務是出師未捷身先死。「火星1A」發射後,三級火箭點火失敗,僅飛至地面120千米就報廢了;「火星1B」的火星引擎直接爆炸,汙染了整個拜科努爾發射場。

蘇聯在太空的探索搶先一步,其對手美國自然也不甘落後。1969年,美國太空人阿姆斯特朗登月,他的一小步是人類的一大步。與蘇聯一樣,美國的火星探測也是開局不利,1964年,成立不久的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發射了「水手三號」火星探測器,當穿過地球大氣層時,探測器的一個保護盾未能推出,造成所以儀器都不能打開,最終第一次火星探測以失敗告終。

數據顯示,自1960年以來,人類共進行了44次火星探測任務,完全成功率約43%。相比而言月球探測的完全成功率約53%,似乎聽起來也不是太高,這是由於統計方式不同,比如對成功和部分成功的理解不同。但我相信大多數人還是和我一樣,認為月球的探測成功率高一點。畢竟從最直觀的距離來判斷,火星到地球的距離遠大於月球到地球的距離。

*探火*難點

火星探測的難點就是遠。火星與地球的最近距離為5500萬公裡,飛行這麼長的距離,對發射、軌道、控制、通信、入軌、著陸都提出了很高要求。

對於火箭,遠距離飛行需要火箭有大的運載能力,高精度的入軌能力以及高可靠性。之前由於沒有大運載能力的火箭,我國沒有能力進行火星探測,現在有了長徵五號火箭,我國的火星探測也將拉開序幕。入軌精度也十分重要,近八個月的飛行,差之毫厘失之千裡。

對於通信控制,5500萬公裡的距離,用無線電通信,單程延時有二十分鐘。同時,距離越遠,信號衰減就越嚴重,因此探測器要裝有高增益、高可靠通信設備,地面要有大直徑的深空探測天線,以保持對探測器的通信控制。

對應著陸系統,火星探測最大的難點是火星著陸。「恐怖七分鐘」說的就是火星探測器的入軌、下降和著陸過程,在七分鐘內,探測器速度從2萬千米每小時降到零。這一過程中每個環節都要準確無誤,關鍵是要探測器自主控制,因為距離太遠,延時太大,人工控制來不及。其難度不亞於「在上海打一個高爾夫球落到太平洋對面舊金山的一個洞裡」。

螢火一號

再分享一個小知識點,中國的第一個火星探測器是「螢火一號」,2011年搭載於俄羅斯的「火衛——土壤」星際探測器。但由於該星際探測器發動機出現故障,未能將其送入火星軌道,「螢火一號」也一同宣布探火失敗。

相關焦點

  • 火星探測中你最想知道的那些問題(一)
    首次火星探測任務的工程目標,一是突破火星制動捕獲、進入/下降/著陸、長期自主管理、遠距離測控通信、火星表面巡視等關鍵技術,實現火星環繞探測和巡視探測,獲取火星探測科學數據,實現我國在深空探測領域的技術跨越;二是建立獨立自主的深空探測工程體系,包括設計、製造、試驗、飛行任務實施、科學研究、工程管理以及人才隊伍,推動我國深空探測活動可持續發展。
  • 百度聯合中國火星探測工程推出火星知識直播「下一站,火星」
    關於火星你知道多少?按照計劃,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即將在2020年7至8月執行。屆時「天問一號」將帶著中國人的飛天夢,駛向宇宙,探索未知。為了讓大眾對火星探測和相關知識有更清晰的了解,百度與中國火星探測工程聯合打造「下一站,火星」科普系列直播,從6月11日開始,直到火星探測器成功進入太空,每周與大家見面。網友只需打開百度App搜索「火星」,即可進入直播。
  • 公共基礎知識:火星探測
    7月23日12時41分,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託舉著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點火升空。關於火星你了解嗎,在此總結相關知識以助力廣大考生備考。火星是太陽系中與地球最為相似、距離第二近的行星。火星早期大氣環境與地球十分相似,並且有液態水痕跡,這為可能存在生命提供了有力證據。了解火星及其上生命的起源和演化,有助於人類進一步認識太陽系的形成和演化,並估算地球及地球生命的未來變化趨勢。火星與地球的相似性令不少科學家認為,可將火星改造成適合人類居住的第二家園。
  • 談談火星探測任務命名那些事兒
    哈哈哈~網友:火星小知識的都聽夠了,能換點其他的麼?這屆網友還真是不好帶呀!好吧好吧~小豹就滿足大家,大家是不是都聽過什麼「勇氣號」「好奇號」「毅力號」和我們國家的「天問一號」這些火星任務的名字呢?那這些火星探測任務都是如何命名的呢?
  • 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你了解多少?
    我國的「天問一號」火星探測任務的目標是環繞並探測火星。天問一號這個名稱由何而來?何時發射?在哪裡發射?下面為你一一解答。2020年的&34;火星探測任務將完成火星環繞、著陸和巡視探測三大任務。天問一號預定於今年7月和8月間擇機發射,2021年2月開始執行火星探測任務。
  • 中國火星探測工程與百度App合作:打造火星探測知識科普互動平臺
    7月6日下午 ,百度App與中國火星探測工程正式籤署合作協議,共同發布追蹤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合作計劃。雙方將依託百度App平臺,打造全網探火重要入口,並聯合開展火星車徵名、火星探測動態追蹤、火星知識科普多個相關項目,助力中國深空探測事業的發展。
  • 登錄火星,了解火星探測歷史及我們的行星探測計劃
    作者·山南翁火星探測起始於上世紀70年代,以發射火星探測器為主要途徑。前蘇聯、美國曾是開展火星探測的「主力國家」。進入本世紀我國的空間技術取得突破發展,我國的火星及行星探測計劃開始實施。2020年7月23日我國首個火星探測器,「天文一號」發射升空,搭載火星衛星、火星著陸器、火星車將一次實現火星環繞和火星著陸、火星巡視探測。
  • 世界火星探測—幾張圖帶你快速領略
    「人類必將移民火星,2050年前人類就會登上火星生活!」
  • 2020軍隊文職基礎知識:探測火星 冠名「天問」
    2020軍隊文職基礎知識:探測火星 冠名「天問」 科學技術是一國先進生產力的集中體現,中國的科技實力不斷增強,2019年更是取得了諸多戰略性的成就。2020年上半年,「嫦娥四號」、「玉兔二號」、「鵲橋號」等科技新聞便頻繁進入公眾視野。
  • 中國首次火星探測「彎道超車」「趕美超蘇」?警惕那些「捧殺」聲音
    在尚未取得最終成功之前,沉住氣,做一名安靜的「天問」粉絲,多了解一些探火難點、知識點,或許是種不錯的選擇。如果說對發射成功的階段性意義有誤讀,是出於對任務情況的不了解,那麼當下一些「自大」「捧殺」的聲音就十分值得警惕了。
  • 青少年參與「火星探秘之旅」科普專家談火星探測「七難」
    全國空間探測技術首席科學傳播專家龐之浩(右)在活動上作了《火星探測的前世今生》科普講座。「科普中國·科學答人」供圖「科普中國·科學答人」第六季面向青少年設計了一場「火星探秘之旅」。全國空間探測技術首席科學傳播專家龐之浩(右)在活動上作了《火星探測的前世今生》科普講座。
  • 『備考資料』2020廣東事業單位公基知識:火星探測
    廣東事業單位考試網提供以下事業單位公共基礎知識信息:『備考資料』2020廣東事業單位公基知識:火星探測,更多關於廣東事業單位,事業單位備考,廣東公共基礎知識考試要點,事業單位,事業單位公共基礎知識的內容,請關注廣東事業單位考試網/廣東人事考試網!
  • 地球宇宙環境|關於「火星探測」的一道地理高考題及知識拓展
    據文匯網報導,我國將於2020年探測火星,通過火星衛星、火星著陸器、火星車天地聯合探測火星,目前火星車已經做好。今天木木老師JY就來介紹一道跟「火星探測」有關的地理高考題及相關的拓展知識。幾十年來人類對火星的探測一直沒有停止過。下圖為太陽系示意圖。據此完成下面小題。24. 火星上的夜晚可能觀察到A. 美麗的銀河橫跨星空 B. 水星在小行星中穿梭C. 土星遮住火星的衛星 D.
  • 下一站火星!阿聯希望號發射升空,2020 火星探測大幕拉開
    2014 年 7 月,阿聯總統哈利法·本·扎耶德·阿勒納哈揚 ( Khalifa Bin Zayed Al-Nahyan Sheikh)宣布開啟火星探測任務,旨在增強阿聯工程師的能力、增加人類對火星大氣的了解。
  • 我國火星探測「十大問」,帶你詳細了解「天問一號」
    2020年7月20日凌晨5點58分, 阿聯「希望」號火星探測器,在日本種子島太空中心由日本H-2A運載火箭發射成功,開啟前往火星之旅。 同時隨著火星探測窗口期的打開,國際火星探測大幕正式被拉開。此次火星探測,旨在探測火星的形貌、土壤、環境、大氣,研究火星上的水冰分布、物理場和內部結構。同時,也為了探測火星是否有生命活動的信息?探討火星的長期改造與今後大量移民建立第二個棲息地的前景。3、為何扎堆選擇今年探測?
  • 火星探測之旅倒計時,這個方法讓你離火星更近一步
    火星登場了。在人類尋找外星生命的徵途上,那些裡程碑式的進展似乎都發生於此,不信你看:1964年,貼到它臉上拍照。1976年,和它的紅色土地親密接觸。1996年,驚呼它曾經很水。最近又傳來了新消息,在它的頭頂看到了一抹「綠」。
  • 假想的一段地球與火星的對話,關於火星,我們探測的意義何在呢?
    [3]地球:小聲點,誰叫你不懂事啊,你要學學我,看我現在,學會把那些太陽風吹過來的電子流搞到兩邊,還能搞出點極光給我身上的小人類欣賞欣賞![4]火星:你以為我不想啊,我也有極光啊,但是那太陽風太強了啊,我磁場又太小了,搞得我現在,大氣層,比不上你的百分之一。
  • 中國火星探測計劃歷程
    2016年1月11日,中國正式批覆火星探測任務;2020年4月24日,首顆探測衛星命名為「天問一號」,後續依次編號;2020年7月6日,百度APP與中國火星探測公司推出「追蹤火星計劃」;2020年7月23日,也就是今天12時41分,
  • 外星人探測地球,人類探測火星方案雷同
    我們地球最高的山脈是珠穆朗瑪峰8848米,火星上最高的山峰有多高呢?27000米!是地球最高峰的3倍高!登山的話可以登到宇宙了。那麼火星上的山怎麼會有這麼高,科學家門就推測火星上的山,有可能是巖漿堆積起來而行成的,又因為火星的重力特別的小的緣故。
  • 探路者:那些火星探測史上戰功卓著的火星車!
    撰文 / 鄭永春(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2020年,是一個火星年,多顆火星探測器即將發射升空。火星車是多種高新技術的集成,也是各國深空探測競賽的戰略制高點。在火星探測歷史上,曾經有三代戰功卓著的火星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