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吸血蝙蝠不為人知的秘密,體內的特殊基因令科學家倍感憂慮

2020-12-04 奇點先驅

在大多數人眼中,吸血蝙蝠是一個醜陋而又噁心的存在。在我們的印象中,吸血蝙蝠大多棲息在陰暗潮溼的角落中,而它們最主要的食物便是血液。

我們知道,動物的血液內除了含有豐富的營養之外,還含有大量細菌與病毒。此外,動物血液內碳水化合物、維生素等物質含量較少,而鹽的含量卻又很多,這些因素的存在對於吸血蝙蝠來說,其實是一種巨大的挑戰。

中科院昆明動物研究所的研究小組曾對吸血蝙蝠做過較為細緻的研究與調查,研究結果顯示,吸血蝙蝠種族為了能夠更好地生存下來,逐漸演變出了一套極為獨特的專性嗜血機制。

為了進一步探索吸血蝙蝠體內特殊的嗜血機制,研究小組在對吸血蝙蝠的全基因組進行測序的同時,也對吸血蝙蝠腸道內的微生物進行了宏基因組的測序。

測序結果顯示,吸血蝙蝠基因組與普通蝙蝠基因組的大小几乎是一致的,但是吸血蝙蝠體內含有較多起拷貝作用的轉座元件。此外,科學家也在吸血蝙蝠的腸道內發現了普通蝙蝠腸道內所不存在的生物類群。

這些特殊的生物類群以及轉座元件能夠幫助吸血蝙蝠剔除其體內所不需要的元素和物質,並將這些物質或元素徹底粉碎消滅,這從一定程度上保證了吸血蝙蝠能夠充分汲取自身生存所需要的物質。

同時,吸血蝙蝠的腸道內也存在著可以分解血液垃圾的特殊基因。令科學感到驚訝的是,吸血蝙蝠腸道內還隱藏著至少280種能夠使大多數哺乳動物患疾的病菌,這些病菌大多會在吸血蝙蝠吸取外界血液時被傳播出去,這意味,被吸血蝙蝠吸了一口血,你就染上了無數多病菌。

很多人或許會疑惑,既然吸血蝙蝠腸道內含有那麼多致病菌,它自身怎麼沒有致病呢?

科學家認為,吸血蝙蝠體內十分可能存在更多能夠抵擋病菌進攻的保護細菌。這些特殊的保護細菌能夠時刻監視並及時清除掉吸血蝙蝠體內會對自身健康產生影響的病菌,類似於人類的免疫系統。

這一研究成果隨後也被刊登在名為《自然生態與演化》的國際著名期刊上。這項研究成果表明,同種生物體內也會含有十分不同的基因組件,特殊的基因組成可能是某物種自出生以來便已有的,也有可能是在不斷適應環境的過程中逐漸演化出來的。

特殊基因的存在,使得生物體能夠更好地適應周圍的環境並能夠存活更長時間,從另一個角度來看,這也有利於基因多樣性與生物多樣性的發展。

相關焦點

  • 揭開吸血蝙蝠神秘面紗:一邊吸血一邊排尿
    棲息地遭到嚴重破壞 吸血蝙蝠(Vampire bats)攻擊人的事件引起全世界注意。儘管村民死亡的確切原因尚未得到證實,但專家認為,他們可能是由吸血蝙蝠體內攜帶的狂犬病病毒致死。她說:「我肯定是蝙蝠咬了我。」 進攻方式令人不寒而慄 據專家介紹,吸血蝙蝠是一種營養方式很特殊的小型蝙蝠,不吃昆蟲或果實,而專愛吃哺乳動物和鳥類的血。通常的食物是家畜的新鮮血液,有時也吸人血。
  • 吸血蝙蝠發現有熱感應器官的血液
    科學家們認為,這一發現可以幫助他們更好地治療人類的慢性疼痛和炎症。 吸血蝙蝠想吸你的血,但他怎麼找到的?新的研究表明蝙蝠在鼻子附近使用特殊的感應器,這些感應器對熱量非常敏感。
  • 吸血蝙蝠居然也獻血
    因為新冠病毒,曾經SARS病毒宿主蝙蝠又進入了大家的視野。蝙蝠除了是很多病毒的宿主外,傳說中的吸血鬼,創作者的很多靈感也來源於蝙蝠中的吸血蝙蝠。這個物種有許多奇特的地方,一起來看看吧。蝙蝠都吸血嗎?吸血蝙蝠居然也被吸血在已知的近1400種蝙蝠中,只有三種是吸血鬼。
  • 蝙蝠吸血有「講究」如何挑選吸血對象?
    「事實上確實如此,我們前期的研究表明,全部三種蝙蝠的鮮味和甜味受體基因都是假基因;這些基因與正常基因序列相似,但失去了正常功能的DNA序列,通常是由基因突變引起的。因此,吸血蝙蝠已經失去了甜味和鮮味功能。」論文的責任作者、武漢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教授趙華斌說。
  • Nature子刊:生信分析揭示吸血蝙蝠為什麼能以血液作為唯一營養來源
    基因組進化分析吸血蝙蝠丟失了甜味基因並減少苦味基因,這些基因的功能可能與血腥味屏蔽有關,因為甜味和苦味受體基因會影響體內的葡萄糖穩態。此外,常見吸血蝙蝠微生物功能核心中富集了降解參與血液凝固的多糖如硫酸乙醯肝素和硫酸皮膚素途徑的基因。作者還發現了吸血蝙蝠體內微生物富集了L-天冬醯胺酶基因,這會降低凝血因子的蛋白合成。
  • 蝙蝠中的異類:靠吸血為生,生理結構特殊只能活12年
    在哺乳動物的陣營中,20%都有蝙蝠組成,作為地球上現存的遠古居民之一,蝙蝠可以說算得上是自然界中的「活化石」,它們從出現到今天,已經有8000多萬年的歷史了。如今在世界上,現存的蝙蝠有900多種,根據科學家的研究,地球上一共出現過1200多種的蝙蝠,大部分都一路進化繁衍至今。
  • 研究人員揭示吸血蝙蝠演化適應機制
    原標題:研究人員揭示吸血蝙蝠演化適應機制 本報訊(記者 季徵) 記者從中科院昆明動物研究所了解到,近日該所張國捷課題組研究人員在國際著名期刊上發表論文,揭示了吸血蝙蝠專門以吸血為食的演化適應機制。 吸血蝙蝠是專門以血液為食的蝙蝠,是哺乳類唯一專門以血液為食的類群。
  • 世界上最恐怖的「老鼠」:吸血蝙蝠,以吸血為生,一旦開始吸血,血液不會凝固
    但是那時候,吸血這一行為似乎很流行,因為龍也被認為會吸血,雖然它們吸的是大象的血,這些犧牲品與龍更相稱。羅馬的龍嗜血,翅膀如蝙蝠,自然讓人聯想到德古拉以及蝙蝠,但是它們之間的關聯完全不符合時間順序。吸血蝙蝠想吸你的血,但它怎麼做到的?新的研究表明蝙蝠在鼻子附近使用特殊的感應器,這些感應器對熱量非常敏感。
  • 疫情下的蝙蝠專訪——揭秘蝙蝠攜帶病毒卻不發病的隱情
    據我所知,我們有將近1000多種不同類型的親戚們分布在全球,是地球上第二豐富的哺乳動物,目前你們科學家們在我們身上成功分離出來的病毒少說也有上百種,其中確實有一些被證實可以直接感染牲畜甚至你們人類。二來我們蝙蝠的種類繁多,數量巨大,所以有些小規模損失就不為人知。我就聽說過有一種狂犬病毒感染過我們的一些蝙蝠朋友讓他們發瘋,另外還有什麼塔卡裡伯病毒之類的也是我們的敵人,曾經對我們造成重創。但是總體而言,我們因為感染病毒而得病的事情確實不太常見。比如在你們人類中引起大規模流行甚至致死的伊波拉病毒、馬爾堡病毒、SARS病毒等等,當初和我們在一起的時候還沒有顯露出這麼恐怖的一面,可能是他們怕我們吧。
  • 動物界十大吸血動物 吸血蝙蝠只排在末位
    原標題:動物界十大吸血動物 吸血蝙蝠只排在末位 【科技訊】11月5日消息,說起吸血生物,第一個反應是西方的吸血鬼,或者說吸血蝙蝠,其實,生物界吸血的動物不在少數,論恐怖程度,吸血蝙蝠只能屈居末位!
  • 蝙蝠體內為何會有這麼多病毒?
    目前的全基因組基因序列系統進化分析結果顯示,蝙蝠似乎是該病毒的宿主,但中間宿主尚未查明。近幾十年來,世界上經歷的很多傳染病暴發事件,病毒的源頭都指向蝙蝠。最奇怪的是,以上提到的所有病毒都與蝙蝠有關。那麼,蝙蝠究竟有什麼特殊能力,居然可以攜帶如此多可怕的病毒?SARS病毒的蝙蝠起源猜想關於SARS病毒源頭的追溯,當時的主流觀點認為病毒來源是「野味市場」上的果子狸。情況危急,在僅得出初步猜測且證據不足的情況下,有關部門就對市場上販賣的果子狸進行了大規模的撲殺。
  • 蝙蝠體內為何會有這麼多病毒
    目前的全基因組基因序列系統進化分析結果顯示,蝙蝠似乎是該病毒的宿主,但中間宿主尚未查明。  近幾十年來,世界上經歷的很多傳染病暴發事件,病毒的源頭都指向蝙蝠。最奇怪的是,以上提到的所有病毒都與蝙蝠有關。那麼,蝙蝠究竟有什麼特殊能力,居然可以攜帶如此多可怕的病毒?  1 SARS病毒的蝙蝠起源猜想  關於SARS病毒源頭的追溯,當時的主流觀點認為病毒來源是「野味市場」上的果子狸。情況危急,在僅得出初步猜測且證據不足的情況下,有關部門就對市場上販賣的果子狸進行了大規模的撲殺。
  • 神秘物種大揭秘:吸血怪物卓柏卡布拉
    根據英國媒體報導,位於智利中北部利馬裡省(Limari)的一個小鎮,有牧羊人稱在一棟舊酒廠內發現兩具奇怪動物的屍體,最初以為是死蝙蝠,但因為屍體頭部太大了,還是和蝙蝠的形體有差距,因此認定屍體屬於神秘物種,有人更懷疑是傳說中的吸血怪物卓柏卡布拉。
  • 吸血蝙蝠在生病時,也會注意社交距離 | 一周科技
    這些發現可能有助於科學家們研發出抵禦紫外線有害影響的材料,未來甚至還可以應用在太空服中。人類遺傳學家推測,這可能是由少量基因的變異導致的。近日,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的研究者發現,兩個短睡家族的多名成員體內編碼代謝性穀氨酸受體 GRIM 的基因都攜帶突變:代謝性穀氨酸受體能被興奮性神經遞質穀氨酸所激活,引起神經細胞興奮。而短睡家族成員基因組中的 GRM1 基因表達出的受體介導這一興奮信號傳導的能力存在不同程度的削弱。
  • 恐怖吸血蝙蝠:攜帶大量傳染病毒 讓人喪命(組圖)
    吸血蝙蝠據《泰晤士報》8月18日報導,委內瑞拉一個叫瓦勞的偏遠部落頻頻遭到吸血蝙蝠的攻擊,過去一年間,已有38人被咬後身亡,其中包括幾名兒童。土著領袖見事不妙,只得向外界救助,希望科學家們幫助他解開這種怪病之謎,否則,整個部落將面臨嚴重威脅。這究竟是一種什麼怪病呢?專家們對此進行了深入調查,試圖找到準確原因,其中就包括美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的兩位研究人員——人類學家查爾斯·布利格斯(Charles Briggs)和公共健康專家克拉拉·曼蒂妮·布利格斯這對夫婦。研究人員很快找到了答案:都是吸血蝙蝠惹的禍!
  • 吸血蝙蝠的逆襲
    於是,當地政府就開始組織人力對吸血蝙蝠進行大規模捕殺,使得吸血蝙蝠對牲畜的威脅也就大大降低了。變本加厲的復仇但在平靜的表象之下,吸血蝙蝠正醞釀著更加兇殘的復仇。捕殺雖然使得吸血蝙蝠的數量有所下降,但是經歷捕殺後的蝙蝠族群感染和傳播致命病毒的機率卻大大上升了。
  • 這種蝙蝠被認作是「吸血鬼」的原型,靠吸血為食,能活19年
    科學家經過研究發現,在地球上,如今現存的蝙蝠種類有962種,其中959種蝙蝠都是以水果、昆蟲等為食的,它們也不會主動攻擊人類,只不過在美洲的中部和南部,存在著3種吸血的蝙蝠,它們的體型都很小,體重最大也不超過60克,身長不超過9釐米,卻屬於蝙蝠中的「奇葩」。與其它蝙蝠相比,這種蝙蝠不具有尾巴,而且相貌看起來更加的醜陋,眼睛也更大。
  • 科學家給吸血蝙蝠貼上迷你「背包」追蹤器,監測其社交活動
    去年萬聖節期間,一項關於吸血蝙蝠的有趣研究顯示,這種外表可怖的動物也會形成親密友誼,與飢餓的同伴分享食物,互相梳理毛髮等。近日,發表在《PLOS Biology》上的一篇論文詳細介紹了蝙蝠社交研究背後的功臣:一種用於監測小型動物的迷你「背包」。這些用膠水粘在蝙蝠身上的小背包由計算機科學家、生物學家和工程師團隊聯合開發,包含一些智慧型手機功能,如運動監測和藍牙互聯等。它們可以互相交流,也可與地面站溝通。
  • 吸血蝙蝠竟然用帶血的「法式舌吻」來交朋友
    最新研究表明,吸血蝙蝠通過與其它棲息地成員分享血液來形成社會紐帶。這聽起來可能有些噁心,但這種行為向科學家表明了吸血蝙蝠竟也是一種親社會的動物。動物園裡常見的吸血蝙蝠圖自belizar/Shutterstock來自俄亥俄州立大學的進化生態學與組織生物學助理教授Gerald Carter表示:「吸血蝙蝠的血液共享就像很多鳥類反芻後代
  • 世界真奇妙 351 生物學 吸血蝙蝠
    親愛的朋友,您聽說過吸血蝙蝠吧!它專門在體型龐大的動物身上悄悄的吸著血!可是,您有沒有想過:吸血蝙蝠真的,一直都是靠吸血來維生的嗎?相信創造的生物學家,有很長的一段時間,一直百思不解:吸血蝙蝠怎麼會吸血成性的呢?聖經的創世記1:31不是清清楚楚的告訴我們「神看著一切所造的都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