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大仙與道教的不解之緣

2021-01-15 湖湘妹陀說文化

初春之際,金華的天氣是格外的好,蔚藍的天空,清新的空氣,仿佛這裡的花草樹木,一切都是那麼的純淨。今天是金華之行的第二天,雖然來到這裡時間非常短暫,但是已經讓我深深地喜歡上了這裡。金華不但擁有秀麗的自然風景,還擁有厚重的佛教與道教文化。在這個宗教文化濃厚且盛行的地域,我們的一位傳奇人物就誕生了!他就是金華的神人——黃初平。

黃大仙像

為什麼要特別強調他是在這個特別的宗教環境中才出生的呢?這就要來探求黃大仙與道教的不解之緣啦!

如果說到道教,相信很多人都會想到張三丰,王重陽,呂洞賓,張道陵等神人。對於黃大仙其實國內的人了解的相對還是少了一些,那麼黃大仙是誰呢?其實他的真名叫黃初平,後世稱為「黃大仙」,他是中國民間信仰之一,著名道教神仙。浙江金華蘭溪黃湓村就是它的出生地,據說他原來是當地的一名放羊的牧童,在金華山中修煉得道升仙。隨後在宋代被敕封為「養素淨正真人」。

黃初平18歲開始修道,得道後易名赤初平,號黃大仙,故號稱為「赤松仙子」。中國民間流傳其法力高強,能夠點石成金。傳說因為煉丹得道,羽化登天,而且以「藥方」度人成仙,得到人們的信仰和崇祀。

在黃大仙的出生地——黃大仙祖宮的赤松宮與靈宮殿之間有一個祭壇特別神奇,這個祭壇是八卦圖的形式,如果兩個人分別站在圖的兩個圓點中相互說話,彼此都能聽到對方說話的聲音後有強烈的回音,而如果一個人站在中間八卦兩色相匯的地方說話,自己都能聽到自己說話後的回音,特別神奇!

神奇的祭壇

這才是小星覺得最重要的一個道教流傳至今、黃大仙又成為道教文化傳說的一個典型代表的重要原因了!

道教是發源於古代本土中國春秋戰國的方仙道,是一個崇拜諸多神明的多神教原生的宗教形式,主要宗旨是追求長生不死,得道成仙,濟世救人。而民間流傳著黃大仙有法力高強,救濟百姓,所以就得到人們的信仰和崇祀。

參觀黃大仙仙宮的人們都有這種感受——對於道教其實了解的歷史文化少之又少,不過也正是因為行走過黃大仙祖宮,對於這裡又有了一些新的認識。

雖說道是看不見摸不著,但是這依然是我們冥冥之中所苛求渴望能庇護到的。在道教以「道」為最高信仰,認為「道」是化生萬物的本源。而道教是與儒學和佛教一起的一種佔據著主導地位的理論學說和尋求有關實踐練成神仙的方法。所以說信與不信只是在於一念之差,不過我們對於黃大仙和道教的不解之緣確實有了不少了解了吧!正所謂「少黃大仙傳說,難成全道教之人情;無道教之神韻,不足言黃大仙傳說」者也!

相關焦點

  • 原來它與道教有著這樣的不解之緣
    道教認為鹿與「祿」發音相似,鹿不但是一種代表長壽和富貴的瑞獸,同時由於鹿一直生活在山林深處且性情恬淡,與道教的隱士修行相契合。本期就為大家講解鹿與道教的不解之緣。福、祿、壽三星是民間非常喜愛的神仙,不但是因為他們的形象比較親和,還因他們所代表的福、祿與壽正是百姓對於美好生活的一種期盼。
  • 魚與道教的不解之緣
    道教作為我國本土的一種宗教,與中華傳統文化息息相關,很多傳統節日如春節、元宵節、清明節等都有道教的影子。生活中有很多常見的動物被道教認為是吉祥的象徵,在前面幾期介紹了鹿、鶴、龜、蝙蝠等幾種動物被道教稱為瑞獸。本期為大家介紹魚與道教的不解之緣。
  • 胎息與道教的不解之緣
    道教學術思想以「道」作為宇宙萬有、芸芸眾生的本源,認為人體具有為上的功能,人體上蘊含著宇宙自然的一切因素,只要開發了人體最自然的本質,使生命與根源連接在一起,就可以「與天地同歲,與日月同壽」。實現人天合一的長生久視之道。
  • 聽說」黃大仙」很神?
    相信大家小時候,經常聽到身邊的老人講「四大仙」,特別是黃大仙,更是被形容得非常神秘。
  • 看穿:印度旱災釀砍頭祈雨慘劇 回顧港片「黃大仙」潑血濟旱
    拍攝於1992年的香港電影《笑傲俠義黃大仙》就有「潑血濟旱」的情節:黃大仙本是天界瑤池中的一隻小金龜,因為關心人間困苦,潑灑瑤池仙水化解旱災,卻犯了「妄賜甘霖,擅改天數」之罪,被貶下凡間修道。若干年後,浙江又遭大旱,原因便是黃大仙當年「妄賜甘霖」欠的「雨債」,經觀音菩薩和太上老君點撥,黃大仙將自己的血水化作血雨播撒人間。
  • 他被村裡人稱為黃大仙,他是怎麼得到這個稱呼的?有什麼含義
    黃大仙原名黃好問,意思是不懂就問,後來又被村民稱呼為黃大仙,這是怎麼回事呢?黃大仙這個稱呼是改革開放後才有的,他以前很聰明,打的一手好算盤,做過村裡的會計,不知什麼原因,就不幹了。憑藉這門生意,黃大仙積累了人生的第一桶金,蓋起了房子。老黃的日子紅火了。
  • 道教常識:道士的稱謂都有哪些?
    真人是需要有很高的境界的,可以洞悉世界的本源,能達到道教要求的天人合一。縱觀道教的歷史,能有真人稱號的寥寥無幾,像大家熟悉的張三丰被稱為張真人,著名的「四大真人」,分別為通玄真人、衝虛真人、南華真人和洞靈真人。
  • 為何農村老人常說黃大仙不能殺?並不是迷信,而是有科學依據
    在我國農村地區,老人喜歡講一些民間傳說,傳說黃鼠狼會「附身」操縱人的心智,老百姓為了求安康,因此為黃鼠狼侍奉的牌位尊稱其為「黃大仙
  • 香港媒體求籤黃大仙得三支下下籤 告訴你香港人對求籤有多執著
    也是昨天,我們的一位香港同行——香港東方集團也做了件看似「莫名其妙」的事——到黃大仙祠求籤去了……連求三籤,都是有關香港猴年命運的,結果是三個下下籤,為歷年最差預示。樓堪輿學家佛隱居士寄語港人,猴年要自求多福。 在東方日報網連篇累牘的報導中,其中一條還提到了比較敏感的內地與香港的關係。
  • 春季賽總決賽解說:黃大仙首次登臺,搭檔瓶子英凱,天雲英語解說
    黃大仙首登總決賽舞臺這次總決賽的三位解說是瓶子,英凱和黃大仙。瓶子自然不用多說,他和李九是KPL解說的兩個門面,絕大多數的總決賽瓶子都是會出現的,這次李九都沒來,瓶子也算是挑大梁的角色,他對於團戰的解說確實是KPL獨一檔,並且很多經典語句都是瓶子說出來的,像是「他除了一個名刀司命」「這波一諾把隊友全殺了」。
  • 金華赤松山的傳說,九天玄女和黃大仙煉丹處,埋藏著仙丹化作蟾蜍
    黃大仙神像赤松觀依靠著金華山的腹地,觀後的山勢非常高聳險峻,這地方曲徑通幽,人跡罕至,非常適合修行。九天玄女在三清堂的對面有個山壟,裡面可以種植莊稼。
  • 揭秘道教:盤點道教那些被別人誤解二三事
    道教是中華土生土長的宗教,道教是張道陵祖天師沿襲,老子道家理秘所創。主張無為逍遙、清心寡欲。道教為中華民族精神之所寄託,是漢民族文化繁榮的見證。隨著時代的發展,很多人對於道教會有一些誤解,下面就來盤點一些容易誤解的道教常識。
  • 《西遊記》是揚佛禁錮道教還是佛教,宣揚道教?
    《西遊記》揚佛的說法由來已久,如果我們仔細研究原因,我們還可以在《西遊記》中找到很多細節,因為情節太多,我就簡單地說幾句:1、東部地區的大唐部隊是道教下的天庭部隊。大唐想尋找真正的解決方案,但是他沒有從道教中尋找,相反,他從跑去一直到佛教。
  • 道教的語義學解釋
    什麼是道教?這是解讀道教文化基本含義之前所必須說明的一個問題。按照學術界的一般看法,道教是中國土生土長的宗教。要了解道教,應該從宗教意義陳述入手。對於「宗教」這兩個字,人們向來也有不同見解。就中國傳統文字學的角度看,「宗」與祖廟是密切相關的。
  • 什麼是道教經韻?
    道教也是以經韻唱誦的方式來傳教布道。道教唱誦之經韻既是一種藝術形式,同時也蘊育著豐厚的宗教內涵。換句話說,道教經韻是音樂藝術與宗教信念的有機結合。就歷史淵源而言,經韻音樂幾乎與道教一樣古老。在東漢魏晉南北朝的近600年間,道教經韻漸次歷經了初步萌生、基本成形和系統發展三個歷程。此後,在信仰支撐和儀式依託下,道教經韻承載著士族官吏得道成仙的嚮往和追求,並以趨於凝固的傳承模式而流於後世。
  • 道教與天氣預報
    那麼道教究竟和天文的關係是什麼呢?且看李崇高的—— 從漢代開始,道教建立之初,道教就致力於「關雲望氣」,以佔晴雨風霜,並和人事之吉兇聯繫在一起。 馬王堆出土的《五星佔》中就有許多「佔雲氣的內容」,與當時的氣象有關。隨著道教興盛,宋元時期出現了一派專門研究「雷法」的道士,他們往往有祈雨之術。
  • 河南老君山是道教的發源地嗎?道教和道家是一回事兒嗎?
    道教是中國本土傳統宗教,是中國流傳上千年的宗教,也是目前中國主要的宗教之一,在中國影響巨大。那麼,道教和道家是一回事兒嗎?他們之間的關係是怎麼樣的呢?老君山在道教中的地位如何?後來,經過魏晉南北朝數百年的改造揚棄,道教形成了完備的經典教義、修持方術、科戒儀範,新興道派滋生繁衍。並且得到了當時統治者的承認,這是才演變成為成熟的正統宗教。1.3、道教思想源於道家「道教」的宗教思想源於道家,尊崇和信仰道家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