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從沒聽說過民科挑戰楊振寧的楊-米爾斯理論?

2020-12-05 刁博

當年網絡還不普及的時候,中科院數學研究所每年收到的號稱證明了哥德巴赫猜想的信件能有幾麻袋之多,那些「證明」都是全國各地民科的傑作。那些民科大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知識水平很有限,有人曾評價那些人是要「騎著自行車上月球」。如今網絡普及了,在網絡上宣傳證明了哥德巴赫猜想的民科更是一抓一大把。

熱衷哥德巴赫猜想的民科之所以那麼多,與哥德巴赫猜想比較容易讀懂有關。哥德巴赫猜想的歐拉表述是「任何一個大於2的偶數都能寫成兩個質數之和的形式」,一般的初中生都能夠看懂這個表述。與此類似的是,費爾馬大定理也是很容易就能看懂,所以也有一群民科宣揚證明了費爾馬大定理。

也有一群民科宣稱打倒了愛因斯坦、推翻了相對論。相對論,尤其是狹義相對論並不是傳說中的「全世界只有三個人能懂」,中學物理教材中就有關於狹義相對論的介紹。要想看懂愛因斯坦的狹義相對論雖然至少需要高中畢業的水平,不過相對論實在是太有名了,有各式各樣的科普書籍面向不同層面的讀者,這些科普讀物不會給出完整的數學分析,有的只是介紹相對論世界中各種「神奇」的現象,就連面向幾歲兒童的相對論科普讀物也能找到很多。一些人看了幾篇科普相對論的小文,覺得相對論跳出了他自己淺顯的認識,便從初中層面、哲學角度去否定相對論。這樣的人,實際上也是在「騎著自行車上月球」。

而楊米爾斯方程,曲高和寡。別說面向大眾的科普讀物了,即使物理學專業,如果不是從事相關領域,也不一定能夠學到楊振寧的規範場理論。更何況,李群、偏微分、非線性這樣的概念就能掃除絕大部分的民科。見都沒見過,讓民科大神怎麼去反對呢?

原創作品,禁止侵權,侵權必究。

相關焦點

  • 為什麼從來都沒聽說過民科挑戰楊振寧的楊-米爾斯理論的?
    正因為如此,各種一知半解的民間科學家挑戰愛因斯坦的相對論,或者普朗克的量子力學,抱歉普朗克也躺槍了,但確實有但從來沒聽說過有人要挑戰楊振寧,或者我孤陋寡聞,哪位如果有聽說過的不妨出來818,願聞其詳!因為楊振寧和米爾斯合作的楊米爾斯理論門檻太高了,如果那麼多民間科學家到了這個層次就不是挑戰楊振寧了,將是膜拜正所謂鑽的夠深才會覺得自己了解得太少,而知識正是這樣!
  • 諾貝爾獎難以衡量其貢獻,楊振寧的楊-米爾斯理論有何厲害之處?
    楊振寧,米爾斯是當時楊振寧的助手米爾斯,這個理論用兩人的名字來命名的。上個世紀20年代到50年代,楊振寧先生站在狄拉克、泡利等巨人肩膀上,成功的統一了量子論和狹義相對論,創立了規範的量子場論,即楊-米爾斯理論。在楊振寧先生的努力之下,我們清楚的了解到,每一種粒子,包括構成物質的電子和夸克,都對應為一種瀰漫於整個宇宙的場,粒子則是它們的激發態。
  • 楊-米爾斯理論說了啥?為啥說這是楊振寧超越他諾獎的貢獻(下)
    為了區別起見,我們把外爾的那一套理論成為阿貝爾規範場論,把楊振寧和米爾斯提出來的稱為非阿貝爾規範場論,或者直接叫楊-米爾斯理論。有些人可能覺得奇怪,你上面不是說了一大片同位旋守恆麼,楊振寧先生不就是看到同位旋守恆和電荷守恆的相似性才最終提出了楊-米爾斯理論麼,為什麼現在還要來問強力是什麼對稱決定的,難道不是同位旋麼?沒錯,還真不是同位旋!
  • 深度:楊-米爾斯理論說了啥?為啥說這是楊振寧超越他諾獎的貢獻
    楊-米爾斯理論是啥?上學的時候老師肯定沒講過,去百度上搜,搜出來結果更是一頭霧水,那都是只有懂的人才能看得懂的東西。隱隱約約能感覺到楊振寧先生好像做了什麼非常了不起的工作,但是要具體說他做了啥,在科學上有啥意義,就迷糊了。那楊-米爾斯理論到底重不重要?
  • 諾獎的宇稱不守恆只排第三,楊振寧的楊-米爾斯理論到底多厲害?
    但在各位認識楊老的第一個貢獻宇稱不守恆中,很多介紹楊振寧貢獻的文章和書籍都會將它排到第三,卻將名不見經傳的楊-米爾斯理論推崇至極,這到底是為什麼呢?打破常規認知的宇稱不守恆楊振寧和李政道在1956年6月的論文中提出了宇稱不守恆,1957年諾獎就頒發給了他們!如此快速是因為宇稱不守恆顛覆了科學們一貫以來對科學規律的認知!
  • 楊-米爾斯理論說了啥?為啥說這是楊振寧超越他諾獎的貢獻(上)
    大家也知道楊振寧和李政道先生因此斬獲了全球華人的第一個諾貝爾獎,然而,對楊振寧關注多一點的人就會經常聽到這樣一個說法,說宇稱不守恆雖然為楊振寧贏得了物理學界至高無上的諾貝爾獎,但這並不是他的最高成就,楊先生最大的貢獻是楊-米爾斯理論。
  • 諾獎無法衡量,宇稱不守恆只排第三,楊-米爾斯理論到底多厲害?
    但在各位認識楊老的第一個貢獻宇稱不守恆中,很多介紹楊振寧貢獻的文章和書籍都會將它排到第三,卻將名不見經傳的楊-米爾斯理論推崇至極,這到底是為什麼呢?,充其量也只能排第三,但在後來被高能粒子物理領域奉為指路明燈的「楊-米爾斯理論」,卻比宇稱不守恆發現要早得多,而楊振寧當時根本就不知道這有啥用!
  • 楊——米爾斯方程大概講了什麼,此文或許可以給你一些幫助!
    也就是1954的年時候給出了楊—米爾斯理論。楊—米爾斯方程場方程是非線性的,是線性的麥克斯韋方程的推廣。麥克斯韋方程包含了所有的電磁學。從麥克斯韋方程(1860)到楊—米爾斯方程(1954),前後是94年時間。楊振寧在規範場論方面有深切的悟解,把局域規範不變性原理髮揮得淋漓盡致,作了不朽的貢獻。
  • 楊振寧對理論物理學有哪些貢獻?
    對於楊振寧的物理學貢獻,兩彈一星元勳、著名核物理學家鄧稼先做出過高度評價。 楊振寧的最大貢獻是提出了著名的楊-米爾斯理論,鄧稼先將其盛讚為可比肩牛頓提出萬有引力定律。
  • 同樣是諾貝爾獎獲得者,為什麼人們只說楊振寧,卻從不提李政道?
    相信很多朋友是通過楊振寧在82歲時娶了28歲的翁帆而認識他的,事實上也是如此,因為楊振寧最為傑出的貢獻,即使在大學本科都只是一筆帶過而已,不像牛頓經典力學從初中就要開始學,愛因斯坦的相對論到高中大學也會涉及!
  • 楊振寧獲得過諾貝爾獎,為什麼還被噴得這麼慘?
    楊振寧帶著學生米爾斯,提出了「楊-米爾斯規範場論」。規範場論有多牛?宇宙中存在著四種力,除了引力之外,規範場論統一了另外三種力,朝著「大一統」邁出了非常關鍵的一步。規範場論的核心是「楊-米爾斯方程」,這個方程有多牛?
  • 楊振寧和當代數學
    楊振寧是20世紀偉大的理論物理學家之一,1957年以發現宇稱不守恆與李政道共獲諾貝爾物理學獎。但是,對數學家來說,楊振寧卻以楊–米爾斯(Yang-Mills)理論和楊–巴克斯特(Yang-Baxter)方程而著稱。可以說,楊振寧是繼愛因斯坦和狄拉克之後,對數學的發展有最大影響的20世紀物理學家。1991年,我訪問了楊振寧教授。本文根據該訪問及楊振寧教授已出版的論著寫成。
  • 楊振寧:科學研究的品味 | NSR訪談
    1954年,楊振寧和羅伯特·米爾斯(Robert Mills)共同提出楊-米爾斯規範場理論(Yang-Mills Gauge Theory)。建立在這一理論基礎上的物理學標準模型,成為了支撐粒子物理學大廈的基石。1956年,楊振寧與李政道共同提出弱相互作用中的宇稱不守恆定律,並以此獲得1957年諾貝爾物理學獎。此外,楊振寧還在粒子物理學、統計物理學、凝聚態物理學等多個領域做出了重要貢獻。
  • 楊振寧的規範場有多厲害?
    楊振寧先生的貢獻,宇稱不守恆,打破了諾貝爾獎頒獎的時間記錄,比愛因斯坦快了整整16年。可是,跟楊-米爾斯理論相比,它簡直不值一提。唯我楊振寧!從愛因斯坦手中接過火炬,平定亂世的就是楊振寧以及他的楊-米爾斯理論了。我先給結論吧,楊-米爾斯理論是一套非常基礎的理論,它為當時的前沿科學指明了方向,貼心的提供了一個非常精妙的理論模型,讓一眾跟隨其腳步的小弟拿諾貝爾獎,拿到手軟。
  • 楊振寧依然有機會再次獲得諾貝爾獎
    楊振寧是當今世界上傑出的物理學家,在物理學的很多領域取得了輝煌的成就,其中被學術界公認的最突出的三項成就是:楊-米爾斯規範場理論、弱相互作用下宇稱不守恆、楊-巴克斯特方程。這三項成就都是諾貝爾獎級別的。
  • 愛因斯坦都沒有完成大統一理論,實現75%的楊振寧有多偉大?
    雖然黑洞的存在已經在2019年已經得到直接的證實,但霍金的研究還沒有得到觀測數據的證實,所以霍金在生前一直沒有獲得過諾貝爾物理學獎。如果要說當今在世的泰鬥級物理學家是哪位,當屬我國的物理學家楊振寧。他不僅是當今中國物理學界的泰鬥,而且還是當今世界成就最高的物理學家,完全不需要加上「之一」。
  • 楊振寧有多厲害?他原本可以再得一次諾獎,奈何搭檔過於低調
    據了解米爾斯和楊振寧共同提出了一個理論——楊-米爾斯理論!這個理論的主要內容就是告訴大家,世界上存在著4種力,分別是強力、弱力、電磁力、吸引力。而目前物理學界的終極目標便是找到可以解釋這四種力的一種理論,從而進行統一,發現上帝創造世界的奧秘。
  • 在大學物理教科書上怎麼找不到楊振寧的理論?
    楊振寧是上個世紀後半葉最偉大的物理學家之一,也可以說是當今在世的最偉大的科學家。可是對於他的偉大,很多人是不知道的。畢竟在絕大多數人所學過的物理教科書中看不到有哪一條物理規律是楊振寧發現的,所以當有人說楊振寧偉大時,總有一些人反駁說不知他做出了什麼。
  • 牛頓讓衛星上天,相對論讓GPS精準定位,那楊振寧的理論有什麼用?
    楊振寧,安徽合肥人,是愛因斯坦之後最偉大的物理學家之一,他在物理學的很多領域作出了傑出貢獻。楊振寧在粒子物理與場論研究領域更是堪稱元老級的人物。而他發現的弱相互作用下宇稱不守恆定律,是粒子物理學(舊稱高能物理)領域重大的基礎性發現,這一發現使得楊振寧和李政道獲得了1957年的諾貝爾物理學獎。
  • 愛因斯坦都沒實現大統一理論,完成了75%的楊振寧有多偉大?
    筆者-小文提到影響物理界的偉大科學家,除了愛因斯坦、霍金等人以外,當然也少不了楊振寧。作為物理學界泰鬥界別的大人物,1949年,楊振寧與諾比爾獎得主恩利克-費米合作,一起提出了基本粒子第一個複合模型。隨後,在與李政道的合作中,兩人提出了「弱相互作用中宇稱不守恆理論」,並於1957共同獲得了諾貝爾獎。但你是否知道,在楊振寧獲得的諸多獎項之中,哪一項成就最為傑出,足以影響世界嗎?這項成就就連愛因斯坦都沒能達成。提到楊振寧的成就,宇稱不守恆原理自然是必不可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