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DA批准第三款CAR-T細胞療法,中國乳腺癌臨床研究10年巨變 | 腫瘤...

2020-12-05 澎湃新聞

原創 腫瘤情報組 醫學界腫瘤頻道

每天1分鐘,給你腫瘤圈內的專業「談資」!(如需文獻原文或有興趣加入腫瘤情報組,可加小編微信yxj_oncology)

要點提示

Cell Research:難治性三陰性乳癌 「復旦分型」下精準治療方案全球首發

Lancet Oncology:腹膜轉移高風險結直腸癌患者,系統性二次手術+奧沙利鉑HIPEC不能提高DFS

JCO:局限性高危型前列腺癌無需常規進行新輔助治療

JCO:HALO 109-301 III期試驗結果不支持PEGPH20臨床應用於轉移性胰腺癌患者

Blood Cancer Journal:Blinatumomab可用於小兒復發/難治性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的治療

Cancer:中國乳腺癌臨床藥物研究開發十年回顧

Cancer:化療顯著改善PR陰性和PR陽性II期和III期男性乳腺癌患者的生存結局

新藥:FDA加速批准第三款CAR-T細胞療法,治療套細胞淋巴瘤

新藥:FDA批准具有擴展基因分型能力的HPV測試

1

Cell Research:難治性三陰性乳癌 「復旦分型」下精準治療方案全球首發

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乳腺外科主任邵志敏教授團隊為「多輪治療後仍出現進展的三陰性乳腺癌」開出了「精準治療方案」:結合這類晚期難治性三陰性乳癌的「基因圖譜」和其中500多個基因熱點的檢測數據,根據前期發明的「復旦分型」,開展精準治療,成功將治療後腫瘤縮小的患者比例從不到10%提升至29%;其中部分亞型三陰性乳腺癌患者100%獲得緩解,療效遠超國際前沿水平。

該項研究成果於7月27日下午四時在國際頂尖學術期刊Cell Research發表,影響因子達到20.5分。

研究截圖

基於精準的分型方法,腫瘤醫院乳腺外科邵志敏教授和王中華教授團隊開展了一項名為「FUTURE」的「傘形」研究,針對那些經過多輪治療後仍然發生進展的「最難治」三陰性乳腺癌,進行分型及基因檢測,指導後續相應的精準治療。

研究中納入了69例幾乎再無藥可醫的「最難治」三陰性乳腺癌患者。結合此前的分型「標籤」對這些患者分類,研究團隊對500多個熱點基因進行檢測,精準鎖定不同分類患者癌細胞的特徵,隨後予以相應的靶向治療。

研究結果顯示,患者的疾病客觀緩解率從10%提升到29%,邵志敏教授表示,「更讓人興奮的是那些歸類為『免疫調節型』的難治性三陰性乳腺癌患者,通過免疫治療和聯合化療的方法,有52.6%的腫瘤出現縮小,病情得到良好控制。」

研究中團隊發現分類為「腔面雄激素受體型」的三陰性乳腺癌患者中雖然HER2檢測表現為陰性,但其中存在HER2基因的突變。團隊嘗試對這部分發生突變的患者進行抗HER2的靶向治療。結果發現,這類患者的腫瘤發生縮小的比例高達100%。其中一例患者已經持續緩解長達半年以上。

2

Lancet Oncol:腹膜轉移高風險結直腸癌患者,系統性二次手術+奧沙利鉑HIPEC不能提高DFS

結直腸癌腹膜轉移高風險患者是否有必要進行二次探查手術?7月24日發表在The Lancet Oncology上的一項研究解答了這一困惑。為了研究高風險結直腸癌腹膜轉移患者進行系統性二次探查手術和腹腔熱灌注化療(HIPEC)的生存獲益情況,研究人員做了如下試驗。

研究截圖

研究者在法國23家醫院進行了一項開放、隨機Ⅱ期臨床試驗,入組的患者年齡在18-70歲,患有原發性結直腸癌,並在術後發生同時性局部結直腸癌腹膜轉移、卵巢轉移或腸穿孔。

經過6個月輔助全身化療後,患者被隨機(1:1)分組為監測組或二次探查手術加奧沙利鉑HIPEC(奧沙利鉑460 mg/m2或奧沙利鉑300 mg/m2+伊立替康200 mg/m2,加靜脈注射氟尿嘧啶400 mg/m2)或絲裂黴素HIPEC(絲裂黴素35 mg/m2)。

在2010年6月11日至2015年3月31日期間,研究者共招募了150名患者,並隨機分配至監測組或治療組(每組75名)。中位隨訪50.8個月後,監測組3年無病生存(DFS)率為53%,而二次探查手術組為44%(33-56)(風險比為0.97);無治療相關死亡報告。

二次探查手術組71例患者中有29例(41%)發生3-4級併發症,最常見的3-4級併發症為腹腔內不良事件(出血、消化道滲漏)。71例患者中有12例(23%)出現腹腔內不良事件,有13例(18%)出現血液學不良事件。

研究人員得出結論:與標準監測相比,系統性二次手術加奧沙利鉑HIPEC不能提高患者DFS,而且對發生結直腸癌腹膜轉移的高危患者進行必要的監測對於延長患者生存時間是必要且有效。

3

JCO:局限性高危型前列腺癌的新輔助治療不必常規進行

7月24日,腫瘤學頂級期刊Journal of Clinical Oncology在線發表了一項研究,探討了新輔助化學激素治療在局限性高危型前列腺癌中的應用價值。

研究截圖

研究共納入788名男性患者,新輔助治療組(391人)在接受根治性前列腺切除術前,被給予雄激素剝奪治療(ADT)和多西他賽(每三周75mg/m2,共6個周期)治療,平均隨訪了6.1年。主要研究結果是3年生化無進展生存(BPFS)。生化復發的定義是前列腺特異性抗原(PSA)連續兩次、間隔三月、大於0.2ng/ml。

研究結果表明,新輔助治療組和直接手術組3年BPFS並沒有統計學差異(0.89 vs 0.84,p=0.11)。在次要研究結果方面,組間5年BPFS也沒差異。接受化療(直接手術組僅包括術後化療)的3級或4級不良事件發生率分別為26%和19%。

值得注意的是,新輔助治療與患者總BPFS(HR=0.69)、無轉移生存(HR=0.7)以及總生存(OS,HR=0.61)等方面的改善存在相關性。

基於上述結果,研究者指出:該研究沒有得到主要研究終點的陽性結果;同時,新輔助治療雖然可以部分改善局限性高危型前列腺癌患者的遠期結局,但這是以明顯增加治療毒性為代價換來的。因此,研究者不建議在局限性高危型前列腺癌患者中常規進行新輔助治療。

4

JCO:HALO 109-301 III期試驗結果不支持PEGPH20臨床應用於轉移性胰腺癌患者

7月24日,腫瘤學頂級期刊Journal of Clinical Oncology在線發表了HALO 109-301試驗的結果。該研究是一項III期雙盲安慰劑隨機對照試驗,旨在研究聚乙二醇重組人透明質酸酶(PEGPH20)在腫瘤透明質酸含量豐富的轉移性胰腺癌患者中的療效和安全性。

研究截圖

該研究於2016年3月14日至2018年12月26日期間共納入了494名18歲以上、發生了遠處轉移(IV期)、事先未因轉移灶而進行治療且透明質酸高表達(切片染色>50%)的胰腺癌患者,隨機以2:1分組進行試驗。試驗組(327人)接受PEGPH20和白蛋白紫杉醇/吉西他濱(AG)治療,對照組(165人)則接受安慰劑和AG治療。

研究截止日期2019年5月20日。意向性分析(ITT)結果表明,試驗組和對照組在主要結局指標(OS)方面沒有統計學差異(平均11.2個月和11.5個月,p=0.97);在次要結局指標方面,兩組患者的PFS都是7.1個月,客觀緩解率分別為47%和36%,試驗組發生率較對照組高2%以上的≥3級不良事件包括疲勞、肌痙攣及低鈉血症等。

研究者指出,雖然PEGPH20與AG聯用增加了客觀緩解率,但並未能改善患者的預後;而且安全性方面的結果也與前期的研究結果不符。因此,該研究結果不支持PEGPH20在轉移性胰腺癌患者中使用。

5

Blood Cancer Journal:Blinatumomab可用於小兒復發/難治性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的治療

急性前體B細胞淋巴細胞白血病(BCP-ALL)是一種進展迅速的白血病,Blinatumomab是BiTE(雙特異性T細胞銜接器,bispecific T-cell engager)抗體藥物,同時針對腫瘤細胞表面的CD-19抗原和T細胞表面的CD-3抗原。

7月24日,Blood Cancer Journal刊文報導了關於小兒復發/難治性BCP-ALL治療的RLALTO研究結果。

研究截圖

RLALTO研究是一項國際性開放標籤、單臂擴展性研究,旨在評估Blinatumomab的療效和安全性。入組患兒為>28天以及<18歲的同種異體造血幹細胞移植後復發或其它治療無效的CD-19陽性BCP-ALL患兒,所有患兒≥5% blasts 或<5% blasts但是微小殘留病變(MRD)等級≥10−3。

治療方案是6個周期的Blinatumomab(5–15 µg/m2每天)誘導治療,給藥方式是輸注6周後休息2周,最多進行兩次誘導治療,達到完全緩解(CR)的患者,最多可接受3個周期的維持治療,其它患者為5個周期。

研究結果顯示,幾乎所有患兒(99%)都經歷過緊急治療不良事件(TEAES),65%的患兒出現3級以上的不良事件,74%的患兒出現治療相關不良事件(TRAEs),3級以上為26%。因Blinatumomab導致停藥和治療中斷的比例分別為4%和16%,儘管9例患兒出現死亡,但並非Blinatumomab所致。

在前兩個治療周期內,58例(59%)患兒達到CR,39例(67%)的患者獲得了全血恢復,46例(79%)患兒達到了MRD響應,體現了Blinatumomab良好的治療效果。

研究結果截圖

RLALTO研究顯示小兒復發/難治性BCP-ALL患者可耐受Blinatumomab,並且應答率高於之前的研究。

6

Cancer:中國乳腺癌臨床藥物研究開發十年回顧

7月25日,Cancer中國乳腺癌特刊在線發表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樊英、徐兵河的研究報告,根據現有文獻,對過去十年(2009~2018年)中國乳腺癌臨床研究開發的變化趨勢進行了系統回顧。

研究截圖

在過去的十年中,針對乳腺癌的臨床試驗數據不斷增加,由200年的36項增至2018年的113項,並且該趨勢伴隨著文獻的增加,由2009年的13篇增加到2015年的52篇。

2009-2018年,關於乳腺癌的臨床試驗共計593篇。試驗分期分布形式顯示,Ⅱ期試驗佔總數的34%,其次為Ⅲ試驗,佔21%,Ⅰ期佔20%。

高達52%的臨床試驗由學術機構或研究者申辦,其次為製藥公司(38%)。化療藥物試驗佔50%,靶向藥物試驗佔31%。

該研究結果表明,隨著中國腫瘤學者的經驗積累及各部門的不斷支持,中國乳腺癌臨床藥物研究開發在不久的將來有望取得更大的成功。

7

Cancer:化療顯著改善PR陰性和PR陽性II期和III期乳腺癌患者的生存結局

7月25日,國際跨學科期刊Cancer在線發表了一項關於化療對非轉移性男性乳腺癌患者生存影響的觀察性研究。

研究截圖

該研究中共納入2713名男性乳腺癌患者中,其中1817名(66.9%)未接受化療。年齡、T分型、N分型、腫瘤分級和孕激素受體(PR)狀態被認為是化療的強預測因子。主要研究終點是乳腺癌特異性生存(BCSS)率,次要終點是OS率。

結果顯示,化療可使男性乳腺癌全因死亡率降低26%(P<0.001),特異性死亡率降低21%(P=0.085)。對於PR陰性男性乳腺癌患者,使用化療可改善BCSS(HR=0.50,P=0.023)和OS(HR=0.54,P=0.001)。

然而,化療不能改善PR陽性乳腺癌患者的BCSS(HR=1.01,P=0.959),但對於PR陽性II期和III期乳腺癌患者,化療與OS改善相關(HR=0.75,P=0.001)。

研究表明,對於PR陰性、PR陽性的II期和III期乳腺癌患者應考慮化療。研究者表示由於已知和未知的偏差,目前的研究結果還需要進一步的前瞻性研究來證實。

8

FDA加速批准第三款CAR-T細胞療法,治療套細胞淋巴瘤

7月25日,吉利德科學(Gilead Sciences)公司旗下Kite Pharma宣布,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FDA)已加速批准該公司開發的CAR-T細胞療法Tecartus(brexucabtagene autoleucel,原名KTE-X19),用於治療復發/難治性套細胞淋巴瘤(MCL)成人患者。這是首款獲批治療這類患者的CAR-T療法。

Tecartus是一款靶向CD19的自體CAR-T療法。它使用了包含T細胞篩選和淋巴細胞富集的XLP製造工藝。對於某些有循環淋巴母細胞跡象的B細胞惡性腫瘤來說,淋巴細胞富集是CAR-T療法製造的必要步驟。目前,Tecartus正在I/II期臨床試驗中治療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ALL)、慢性淋巴細胞白血病(CLL)和MCL。Tecartus曾經獲得FDA授予的突破性療法認定和EMA授予的PRIME藥品認定。

Tecartus的批准得到了正在進行的單組、開放標籤ZUMA-2關鍵性臨床試驗數據的支持。該研究入組了74例復發/難治性MCL成人患者,這些患者既往接受過化療、抗CD20抗體治療和布魯頓酪氨酸激酶抑制劑的治療。

在這項研究中,在60名可評估療效的患者中,87%的患者對Tecartus的單次輸注產生應答,包括62%達到CR的患者。在首次出現客觀緩解後6個月的隨訪時,患者尚未達到中位緩解持續時間。

9

新藥:FDA批准具有擴展基因分型能力的HPV測試

近日,美國BD公司(Becton, Dickinson and Company)宣布其BD Onclarity 具有擴展基因分型能力的HPV檢測技術獲得FDA上市前補充批准(PMA)。

新聞截圖

BD Onclarity HPV Assay是採用BD Viper LT系統的一個的定性的自動檢測採集在BD SurePath的宮頸標本中的HPV分子診斷技術。是一基於由PCR擴增HPV的靶區DNA並結合核酸雜交用一次性檢測來檢查14種高危HPV。該技術檢測基因型16、18、45,並同時檢測其他的高危HPV包括31、33、35、39、51、52、56、58、59、66和68。

本批准包括BD Onclarity HPV檢測在基於細胞學的篩查中使用ASC-US(不確定顯著性的非典型鱗狀細胞)分診、聯合檢測範式和原發性HPV篩查。

研究者表示,採用同時進行基因分型的人乳頭瘤病毒(HPV)檢測的篩查策略,通過允許篩查樣本上已有的風險分層,為改善宮頸癌篩查提供了一種非常簡單的方法。據悉,BD Onclarity HPV測定法是唯一經FDA批准的可單獨鑑定和報告14種高危HPV基因型的測定法。

參考文獻

1.Goéré, DianeDucreux, M et al. Second-look surgery plus hyperthermic intraperitoneal chemotherapy versus surveillance in patients at high risk of developing colorectal peritoneal metastases (PROPHYLOCHIP–PRODIGE 15): a randomised, phase 3 study.The Lancet Oncology, doi:https://doi.org/10.1016/S1470-2045(20)30322-3

2. James A E et al. Cancer and Leukemia Group B 90203 (Alliance): Radical Prostatectomy With or Without Neoadjuvant Chemohormonal Therapy in Localized, High-Risk Prostate Cancer. J Clin Oncol. 2020 Jul 24;JCO2000315. doi: 10.1200/JCO.20.00315. Online ahead of print.

3. Eric Van Cutsem et al. Randomized Phase III Trial of Pegvorhyaluronidase Alfa With Nab-Paclitaxel Plus Gemcitabine for Patients With Hyaluronan-High Metastatic Pancreatic Adenocarcinoma. J Clin Oncol. 2020 Jul 24;JCO2000590. doi: 10.1200/JCO.20.00590. Online ahead of print.

4. Blinatumomab in pediatric patients with relapsed/refractory acute lymphoblastic leukemia: results of the RIALTO trial, an expanded access study doi:10.1038/s41408-020-00342-x

5. https://mp.weixin.qq.com/s/_OWozYYF4WqtUysGHM4Qng

6. Pan H, Zhang K, Wang M, Ling L, Wang S, Zhou W. The effect of chemotherapy on survival in patients with nonmetastatic male breast cancer: A population-based observational study. Cancer. 2020;126 Suppl 16:3830-3836. doi:10.1002/cncr.32829。

7. https://mp.weixin.qq.com/s/dHcOADGVxpN2lBpNdfqyKg

8.https://www.prnewswire.com/news-releases/bd-receives-fda-approval-for-hpv-test-with-extended-genotyping-capabilities-301097526.html

小調研

本文首發:醫學界腫瘤頻道

本文作者:腫瘤情報組

原標題:《FDA批准第三款CAR-T細胞療法,中國乳腺癌臨床研究10年巨變 | 腫瘤情報》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細胞免疫治療 CAR-T療法知多少?
    除了用藥物解除腫瘤細胞對免疫細胞的抑制,另一個思路是:直接利用患者體內的T細胞,將它們拿到體外進行改造,大量複製後再回輸到患者體內,這就是免疫治療的「另一條腿」——免疫細胞療法。目前,已有兩種免疫細胞療法在2017年獲得美國FDA批准上市。即諾華的Kymriah,和Kite Pharmar的Yescarta,就此開啟了腫瘤的免疫細胞治療的新時代。
  • 諾華CAR-T細胞療法Kymriah™ 率先獲FDA批准上市
    中國醫院管理案例評選,醫院卓越管理實踐大秀場。點擊查看 ALL是一種淋巴細胞腫瘤,該細胞是一種參與人體免疫系統活動的白細胞。在ALL患者中,異常細胞侵佔骨髓中的其他類型細胞,阻止紅細胞(具有攜氧能力)、其他類型白細胞和血小板(血液凝固所需的組分)的生成。
  • HER2陽性乳腺癌藥物Tucatinib獲FDA批准上市
    2019年曾被FDA授予突破性療法資格(BTD),與曲妥珠單抗和卡培他濱聯聯用,用於治療接受過曲妥珠單抗、帕妥珠單抗、T-DM1(ado-trastuzumab emtansine)治療的局部晚期、不可切除性或轉移性(包括伴有腦轉移)HER2陽性乳腺癌患者。以往的研究證實,Tucatinib不論是作為單一療法還是與化療或其他HER2靶向藥物聯用,均具有較為優秀的抗癌活性。
  • 第三款CAR-T近日獲批——CAR-T未來展望
    7月24日(美國時間),FDA再次批准了一項新的CAR-T產品上市,這是繼2017年諾華的Kymriah與Kite的Yescarta後,第三款獲批上市的CAR-T產品。與前兩款CAR-T產品一樣,此次獲批的CAR-T細胞療法也是針對血液腫瘤,主要為一種罕見的B細胞非霍奇金淋巴瘤——套細胞淋巴瘤(MCL)。 根據這款CAR-T產品所遞交的數據顯示:在可評估的60例患者的6個月隨訪中,初次注射後,87%的患者產生了直接治療反應,62%的患者出現了完全緩解。
  • 免疫療法之CAR-T細胞療法
    CAR-T免疫療法治療癌症的相關臨床案例 2020年6月28日據深圳晚報報導,全球首個使用複合雙靶點CAR-T細胞免疫療法成功臨床治癒瀰漫大B細胞淋巴瘤和紅斑狼瘡的案例。
  • 諾華PI3K抑制劑獲得FDA批准 用於治療乳腺癌
    這些患者在接受內分泌療法之後疾病繼續惡化。這是FDA批准的第一款用於治療乳腺癌的PI3K抑制劑。也是諾華公司繼重磅基因療法Zolgensma獲批後,同日獲得FDA批准的第二款創新療法。值得一提的是,這是FDA使用實時腫瘤學審評(RTOR)試點項目批准的第一款新分子實體(NME)。
  • CAR-T療法和腫瘤疫苗領域的最新進展
    在癌症免疫療法領域,對CAR-T療法和腫瘤疫苗的研究也取得了可喜的進展。CAR-T療法雖然在治療血液癌症方面取得了出色的療效,但是如何有效治療實體瘤仍然是研究人員需要解決的挑戰。在今年的AACR年會上,我們也看到了這方面的進步。Shoba Navai博士是貝勒醫學院,德克薩斯兒童醫院和休斯頓衛理公會醫院的細胞和基因療法中心的兒科教授。
  • 中國第二個CAR-T療法遞交上市申請 細胞療法或成主流?
    中國兩款CAR-T產品申請上市藥明巨諾旗下的瑞基侖賽注射液(研發代號:JWCAR029)是在美國巨諾公司JCAR017的基礎上,由藥明巨諾自主開發的CAR-T產品,於2017年12月通過明聚生物遞交IND申請(新藥臨床試驗申請),開展針對復發難治淋巴瘤和白血病治療的臨床研究,2018年1月獲得受理。
  • CAR-T細胞療法是什麼?一文讀懂免疫療法之星CAR-T細胞療法!
    細胞治療又稱為細胞移植或細胞移植治療,即利用患者自體(或異體)的成體細胞(或幹細胞)對組織、器官進行修復的治療方法。目前,臨床上應用最廣泛的細胞治療方式為免疫細胞療法和幹細胞療法兩種。而近兩年,CAR-T細胞療法作為腫瘤免疫治療界的黑馬,成為免疫細胞療法的大熱方向。
  • 速遞 賽德特CAR-T CD276靶點細胞療法獲專利授權
    特瑞普利單抗注射液作為中國首個批准上市的以PD-1為靶點的國產單抗藥物,獲得國家科技重大專項項目支持。特瑞普利單抗注射液自2016年初開始臨床研發,至今已在中、美等多國開展了覆蓋十餘個瘤種的30多項臨床研究。
  • 火石研究院 │ 國內又一CAR-T臨床試驗獲批 全球CAR-T細胞療法臨床...
    CAR-T細胞免疫療法(嵌合抗原受體T細胞免疫療法)是目前腫瘤治療領域最具顛覆潛力的新興技術之一,相較其他腫瘤治療方法,如手術切除、放化療、小分子靶向藥物、單抗藥物以及造血幹細胞移植等,具備更「精準」、更「靈活」、更「廣譜」、更「持久」等多方面優勢。
  • 諾華(NVS.US)PI3K抑制劑獲得FDA批准 用於治療乳腺癌
    諾華(NVS.US)PI3K抑制劑獲得FDA批准 用於治療乳腺癌2019年5月27日 07:30:00智通財經網本文來自 「醫藥觀瀾」,本文觀點不代表智通財經觀點。日前,美國FDA宣布,批准諾華公司(NVS.US)開發的Piqray(alpelisib)上市,與內分泌療法氟維司群(fulvestrant)聯用,治療攜帶PIK3CA基因突變的HR+/HER2-晚期或轉移性乳腺癌患者。這些患者在接受內分泌療法之後疾病繼續惡化。這是FDA批准的第一款用於治療乳腺癌的PI3K抑制劑。
  • 上周13款療法斬獲孤兒藥資格 君實、信達紛紛入圍
    ,已於2017年10月美國上市,商品名為Yescarta。Amplia Therapeutics計劃在今年晚些時候在健康志願者中進行AMP945的1期臨床試驗,若此試驗順利則將於2021年在癌症患者中開展2期臨床研究。AMP945具有多種作用方式,有潛力成為實體瘤(如胰腺癌、卵巢癌、乳腺癌和肺癌)治療方案中具有吸引力的候選藥物。
  • 癌症將不再是不治之症,諾華CAR-T療法獲FDA專家10:0全票推薦批准上市
    據悉,7月12日,FDA腫瘤藥物專家諮詢委員會以10:0投票結果一致推薦批准瑞士諾華公司CAR-T療法Tisagenlecleucel(CTL-019)上市。FDA將在10月3日前依據專家意見做出最終審批決定,這意味著CTL-019將大概率成為全球首個獲批上市的CRA-T療法。
  • CAR-T細胞療法最新研究進展
    CAR-T(Chimeric Antigen Receptor T-Cell Immunotherapy),即嵌合抗原受體T細胞免疫療法。該療法是一種出現了很多年但近幾年才被改良使用到臨床中的新型細胞療法。在急性白血病和非霍奇金淋巴瘤的治療上有著顯著的療效,被認為是最有前景的腫瘤治療方式之一。
  • 趕超CAR-T!新型NK免疫細胞治療在實體腫瘤中大放異彩!
    目前FDA批准的兩款CAR-T療法,對於特定的血液腫瘤類型總體緩解率都能達到80%以上,這些治療方法已經證實可以誘發的顯著反應 - 即使是生存期僅僅幾個月的晚期癌症患者也可以完全根除,在某些情況下強烈響應持續數月甚至數年。
  • ...Keytruda(可瑞達)獲美國FDA批准,治療PD-L1陽性三陰性乳腺癌...
    FDA已指定該sBLA的PUDFA目標日期為2021年3月29日。默沙東研究實驗室高級副總裁兼全球臨床開發負責人、首席醫療官Roy Baynes博士表示:「今天的批准是一個重要的裡程碑,因為它代表了Keytruda在乳腺癌領域的首次批准。
  • CAR-T療法進軍三陰性乳腺癌,改善生存率,不再是空談
    以ROR1為靶點,新型CAR-T療法極大改善三陰性乳腺癌患者預後 ROR1是一種孤兒酪氨酸激酶孤兒受體,胚胎表達很高,但在成體細胞中的表達是有限的。有研究顯示,在三陰性乳腺癌(TNBC)與肺腺癌各亞種的蛋白表達高達74%,乳腺癌中高水平的ROR1表達與預後不良有關,經常耐藥。
  • 癌症免疫學家Carl June:CAR-T細胞療法研究最活躍的地方在中國
    中證網訊(記者 楊潔)11月3日,癌症免疫學家、賓夕法尼亞大學佩雷爾曼醫學院終身教授、CAR-T細胞療法創始人之一Carl June在2019騰訊科學We大會上介紹了CAR-T細胞療法的最新進展,他介紹,2017年8月美國FDA已經批准CAR-T療法,預計明年中國可能也會批准。
  • 阿斯利康/第一三共ADC藥物獲FDA加速批准 治療HER2陽性乳腺癌
    這些患者在轉移性情況下接受過2種以上抗HER2療法的治療。這款備受關注的創新ADC提前數月衝過了FDA審評的終點線。這是FDA今年批准的第三款抗體偶聯藥物。自從阿斯利康與第一三共在今年3月達成69億美元的研發合作,共同開發這一潛在重磅療法以來,Enhertu就一直是業界關注的對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