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綜合地球觀測系統(GEOSS)十年執行計劃主要包括GEOSS的起源和目的、工作範圍、系統性能指標以及GEOSS的執行等內容。
全球綜合地球觀測系統的目的是對地球進行廣泛、協調、持續的觀測,以改善對地球現狀的監測能力,提高對地球系統行為的預測水平。其目標是將為建立一個滿足用戶需求的全球綜合地球觀測系統提供一個具有整體概念和組織結構的框架,GEOSS是一個綜合系統,由現有的和未來的地球觀測系統構成,補充但不是代替他們各自的管理和管轄安排。GEOSS還將提供一個制度化的機制,以確保在加強和擴充現有各地球觀測系統的過程中進行必要程度的協調,並強化和支持他們各自的管理。
GEOSS的內容將由各成員單位的政府機構確定並不斷更新,最初覆蓋九個領域,即減災、健康、提高對能源資源的利用和管理水平、氣候變化和演變、提高水資源管理、天氣、生態系統、發展可持續農業和防止沙漠化、生物多樣性等,逐步通過現存的觀測和處理系統的合作,鼓勵和完成新的能力建設內容。
全球綜合地球觀測系統的基本含義是建立一個綜合、協調、持續的分布式系統。社會受益從該系統形成的綜合、協調、持續的地球觀測中獲得。它是一個由許多子系統構成的分布式系統,是在現有獨立的觀測和處理系統的基礎上通過合作逐步建立起來的,並不斷鼓勵和吸納新成員。該系統不尋求取代任何一個現存的觀測系統,著眼於:綜合性,享有來自各個子系統的觀測臺站及產品,滿足參與成員的需求;協作性,協調並整合個體資源為整個系統服務,協作集體的總能力和總產出將大於個體能力和產出之和;持續、系統的個體成員及集體的能力共同保證了系統的可持續性。
GEOSS的發展將最大程度地運用研究與技術領域的發展成果,通過GEOSS十年執行計劃的實施,希望在相關重點領域取得突出的進展,如:提高對減災、資源和生物等幾方面的全球、多體系的信息獲取、處理能力;對全球和地區氣候進行年度、十年及更長期的綜合監控,生產出有關氣候多樣性及氣候變化的信息產品;建立一種拓展機制,向重點用戶群和決策者們提供決策依據。
全球綜合地球觀測系統的特點
可行性和實用性:該系統的實施計劃不僅提出費用效益和技術可行性,而且也提出了制度上的可行性。由用戶需求驅動,支持一個實施選項的寬廣範圍,以及能夠結合新的技術和方法,形成一個預測和相關決策需要的可操作的觀測系統。
功能綜合性:該系統由三類功能組成,即數據管理所需要的質量評估/質量控制、數據獲取、數據和其他資源的分類歸檔功能。
協調觀測性:該系統的目標之一就是建立能為當地、國家、區域和國際決策者提供及時的數據和信息的分布式系統。參與的系統將提供實時的早期監測和全球集成的觀測。
協議兼容性:該系統互操作性協議是基於複雜系統各組成部分的有效整合而實現的。提供地球觀測數據和產品的服務需要確保不同方面的安全性和真實性,這包括對有權限使用數據的用戶身份的真實性檢驗。全球綜合地球觀測系統將促進這些不同方面集中於同一標準。
目標可實現性:為保證目標的實現,全球綜合地球觀測系統採取了相關措施,如:制定了系統貢獻的正式承諾;在GEOSS授權下,GEOSS參與者及其支持部分將在公眾能獲取、分布網絡集中維護的數據交換場所被分類。分類系統本身受制於已同意的GEOSS互操作性的規範,包括標準服務搜索和地理空間服務。 (來源於2008年3月18日《中國氣象報》作者:涵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