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盤點歷史上出現的著名彗星
威斯特彗星20世紀最漂亮的彗星之一威斯特彗星為一顆非周期彗星。歐洲南天天文臺的丹麥天文學家李察·M·威斯特(Richard M. West)於1975年11月5日在經過曝光後的底片上首度發現威斯特彗星,後來又於1975年8月所攝得的底片上發現了它的蹤跡。威斯特彗星有時也被稱為大彗星。
-
盤點歷史上最著名的其中五個彗星,看看你知道哪一顆?
下面小編就為大家盤點一下歷史上最著名的其中五個彗星。威斯特彗星,這顆彗星是一顆非周期彗星,被認為是20世紀最漂亮的彗星之一。威斯特彗星於1976年2月25日通過近日點,最大亮度達到了-3等,甚至在白天也能以肉眼觀測到,彗尾呈現扇形,其中帶著淡紅色的塵埃尾長度達到30~35度。
-
6800年一見!罕見彗星划過北半球,亮度超過哈雷彗星
這顆彗星是2020年3月發現的,編號為C/2020F3(Comet Neowise),全國科技名詞委天文學名詞審定委員會把這顆彗星中文名確定為「新智彗星」。7月中下旬的傍晚可以看到它的靚影。一開始這枚彗星亮度較低,並未引起重視,但到了6月,隨著彗星逐漸接近太陽,其視星等進入裸眼可見範圍,其亮度飆升,引起了大家注意。
-
6800年一見!罕見彗星划過北半球,亮度超過哈雷彗星
這顆彗星是2020年3月發現的,編號為C/2020F3(Comet Neowise),全國科技名詞委天文學名詞審定委員會把這顆彗星中文名確定為「新智彗星」。7月中下旬的傍晚可以看到它的靚影。一開始這枚彗星亮度較低,並未引起重視,但到了6月,隨著彗星逐漸接近太陽,其視星等進入裸眼可見範圍,其亮度飆升,引起了大家注意。
-
業餘天文學家艾倫·海爾與湯瑪斯·博普分別發現20世紀以來最為壯觀的海爾-博普彗星,這也是人類在距離太陽最遠距離所發現的彗星
艾倫·海爾(Alan Hale,1958年3月7日-)是一位美國天文學家,海爾-波普彗星的其中一位發現人。海爾於1958年生於日本東京都立川市,父親是派駐於當地的美國空軍人員。出生後四個月因為父親調往霍洛曼空軍基地任職,因此遷往美國新墨西哥州阿拉莫戈多並在當地成長。
-
圖片看彗星;百武彗星、蘇梅克-列維 9號彗星及哈雷彗星等
天上划過流星雨,總有一顆屬於你一,百武彗星-發出神秘X射線輻射。百武彗星是一顆非周期性彗星,1996年的回歸,就是人類首次觀測到這顆彗星;百武彗星的回歸周期是15000年,上一次她回歸時,人類尚在茹毛飲血;下一次再臨時,世界早已滄海桑田。
-
21世紀以來最亮彗星本月16日到達近地點,肉眼可觀!
提到彗星即便是天文小白也能說出幾顆,比如婦孺皆知的哈雷彗星,被稱為二十世紀最美彗星的威斯特彗星,而在空間天氣領域,太陽觀測中經常飛入監測畫面的科魯茲族掠日彗星也是箇中翹楚。今天我們說到的堪稱到目前為止21世紀最亮的彗星,名叫46P/Wirtanen,這顆被天文學家卡爾·惠特楠(Carl Wirtanen)在1948年1月17日發現的彗星,這是一顆周期彗星,它繞著太陽,沿著軌道做周期飛行,近日點1.06AU,遠日點5.1AU,每5.4年一周,現在它又回來了,而且將在12月16日到達距離地球最近(1150公裡)的位置,不用說,這是觀測和拍攝它的最佳時機。
-
神秘浩瀚的宇宙中,關於彗星的故事
圖片來源:高品圖像海爾-波普彗星是一顆長周期彗星,1995年7月23日,美國的艾倫海爾和湯瑪斯·波普分別獨立發現該彗星。若把哈雷彗星和它放在同一軌道上,海爾-波普彗星的光度比哈雷彗星亮上千倍。圖片來源:高品圖像百武彗星是一顆非周期性彗星,由日本鹿兒島業餘天文學家百武裕司於1996年1月30日在日本鹿兒島縣發現,是他發現的第二顆彗星。
-
歷史上的今天1997年3月9日全食與彗星同時在漠河出現營
歷史上的今天1997年3月9日全食與彗星同時在漠河出現營 2013-09-04 09:49 來源:網際網路資源 作者:
-
為何「世紀彗星」讓天文界大失所望?
對一顆如此明亮的彗星的預期在主流媒體上掀起了一股熱潮。到1973年盛夏,每個人都知道年底保證會上演的神奇天空秀了。人們做好了去夜空較暗的地點觀測它的遊覽計劃。具有標誌性的遊輪伊莉莎白二世女王號甚至在1973年12月安排了特別的「科胡特克彗星三日遊」,屆時會開到大西洋上尋找彗星。
-
抓緊21世紀最亮彗星NEOWISE最後身影,下次來訪要等6,800年
號稱21世紀北半球最亮的彗星NEOWISE已於昨晚飛過離地球最近的點、開始遠離我們視線,預計8月初就無法再以肉眼觀察NEOWISE彗星,想一睹這顆彗星身影記得趁最後幾日計劃行程、遠離都市光害地區。NEOWISE(C / 2020 F3)彗星具有接近拋物線軌道的逆行長周期,今年3月27日才首度被NASA的廣域紅外線巡天探測衛星(WISE)發現,不過當時NEOWISE彗星還沒那麼備受注目,因為大家焦點都放在ATLAS(C/2019 Y4)這顆彗星身上,歐洲太空總局的太陽軌道飛行器(Solar Orbiter,SolO)甚至為了ATLAS彗星特地啟動額外任務
-
彗星來自於哪裡?最亮的彗星比滿月還亮100倍!
彗星軌道帶有很大的隨機性,比如:(1)哈雷彗星,短周期彗星,回歸周期為75.3年,近日點0.586個天文單位,遠日點35.1個天文單位;(2)麥克諾特彗星,長周期彗星,回歸周期未知,近日點只有0.17個天文單位;
-
為什麼彗星會有幾條尾巴?
為什麼彗星會有幾條尾巴?彗星在它運行的大部分時間內,是沒有彗尾的,只有當它走到離太陽只剩下2個天文單位(約3億千米)左右的距離時,在太陽風和來自太陽光的壓力的作用下,從彗頭拋出的氣體和微粒塵埃,往外延伸而形成彗尾。彗尾形狀多種多樣,可以歸納為三種類型,即I型、Ⅱ型和Ⅲ型。I型彗尾主要由一種帶電粒子——離子組成的氣體形成的,彗尾比較直而細,略帶淺淺的藍色。
-
海爾·波普:這顆世紀顆彗星成就了他們共同的名字
今天故事的主角名叫託馬斯·波普。1949年10月15日,他出生於美國科羅拉多州丹佛市,後來居住在亞利桑那州圖森市。他的本職是建材工廠負責人,業餘愛好天文觀測,生平的一大愛好,就是用他的一個16英寸反射望遠鏡進行各種觀測活動。1995年7月23日的凌晨,波普正在進行例行觀測。
-
下一顆大彗星何時出現?
在這種情況下,在北半球我們可能不得不追溯到44年前,也就是1976年的西方彗星,以找到真正宏大的大彗星。 我們什麼時候才能看到下一個呢?讓我們細想最近的一些不可思議的彗星和歷史記錄,以此來預測一下北半球和南半球何時會看到下一顆大彗星。1997年,在海爾-波普彗星和星空下的夜晚。
-
帷幕即將落在新彗星彗星上
大約四分之一世紀以來,出現在北半球天空中最亮的彗星即將結束以裸眼物體的形式運行。 3月27日,天文學家在NEOWISE任務期間發現了NEOWISE彗星(又名C / 2020 F3),該任務使用NASA的廣域紅外勘測瀏覽器(WISE)太空望遠鏡尋找小行星和彗星等近地天體。彗星在7月3日最接近太陽(當時稱為近日點)。
-
「聖誕彗星」到訪!絢麗划過夜空,它是2018年天空最亮的彗星!
70年來,這是發出綠色光芒的,46P/瓦特南彗星(Wirtanen),距離我們最近的一次,「像一隻巨鹿,在黑色中超光速,追著星光」12月17日午夜,46P彗星與昴星團(M45)近距離接觸(圖源:周昆,來源:青島艾山天文臺)20日還將經過NGC1499,這場十二月的雙子座流星雨,一顆悄悄來訪的綠色光芒,在澳大利亞包廂座位上的你
-
彗星之謎,彗星的活動與地球怪象有關嗎?
在太陽系這個大家庭裡,有一種相貌奇特帶尾巴的星星,人們稱它們為「彗星」。其中最著名的是哈雷彗星。1910年,當這顆彗星和地球相接近的時候,天文學家們推斷,它將和地球相撞。這一年的5月19日,哈雷彗星果然來到地球附近,使人們驚喜的是彗星並沒有和地球相撞而是擦肩而過。
-
歷史上經過太陽系的那些彗星,它們對地球有什麼影響?
很多人都認為把彗星與地震等各種災害聯繫起來是無稽之談。但最近20年來,科學家們對兩者之間的關係進行了研究,發現彗星與地震有一定聯繫。日本學者倪堀四郎系統地整理了一千八百年以來的彗星記錄,列出了幾百個彗星的軌道,並與世界上曾發生的大地震進行比較。他發現彗星與地震確有聯繫,當彗星接近地球,或地球受到兩顆彗星的疊加作用時,就有大地震發生。
-
「羅塞塔」為什麼要去探彗星?
「羅塞塔」探測器拍攝的67P彗星的全貌,攝於2014年8月3日。圖片來源:ESA北京時間2014年8月6日17時06分,歐洲空間局的「羅塞塔」探測器進入了環繞67P/楚留莫夫-格拉希門克彗星(以下簡稱「楚-格」彗星)的軌道,成為人類歷史上第一枚環繞彗星運行的探測器,「羅塞塔」在twitter上甚至躍升熱門話題榜首位。耗資10億歐元的「羅塞塔」為什麼這麼火爆?因為它有可能幫助我們回答老祖先們一直在念叨的一個基本問題:「我們從哪裡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