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高強度金屬研究有了最新進展,超細晶鎳最大屈服強度達到4.2GPa

2020-12-06 電子發燒友

超高強度金屬研究有了最新進展,超細晶鎳最大屈服強度達到4.2GPa

佚名 發表於 2020-03-17 13:36:14

超高強度金屬材料在航空航天、高速列車等領域有著大量的應用,如何使材料持續強化一直是材料研究領域的研究熱點和難點。日前,浙江大學等在頂級國際期刊Nature上發表超高強度金屬工作的最新進展。研究團隊通過金剛石壓砧(diamond anvil cell)徑向X射線衍射技術,原位測量不同晶粒尺寸的純金屬鎳的屈服應力和變形織構,研究發現:隨著晶粒尺寸從200nm減小至3nm,材料發生持續強化而未出現反Hall-Petch現象,超細晶鎳最大屈服強度達到4.2GPa。

圖1. 超細晶金屬鎳的高分辨TEM(HRTEM)與力學性能

超高強度金屬材料在航空航天、高速列車等領域有著大量的應用,如何使材料持續強化一直是材料研究領域的研究熱點和難點。雖然晶粒細化是金屬材料強化的有效方法之一,但是晶粒尺寸存在一個臨界值(大小在10-20nm之間),隨著晶粒進一步細化材料強度發生軟化,即強度和晶粒尺寸的反Hall-Petch關係。

在此次研究中,上海高壓科學研究中心的周曉玲博士和許家寧博士利用金剛石壓砧(diamond anvil cell)和徑向X射線衍射方法,測量在高壓環境中多種晶粒尺寸的純金屬鎳的偏應力隨晶格應變的變化關係、以及屈服應力與晶粒尺寸的定量關係,如圖1所示,發現超細金屬鎳(晶粒尺寸為3nm)的屈服強度達到4.2GPa,是常用金屬鎳的10倍,最大流應力可以達到10.2GPa;重慶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的馮自強博士等通過掃描電鏡觀察到在3nm晶粒內部存在的位錯、層錯和孿晶。

圖2. 激發晶界形變的臨界應力、臨界晶粒尺寸與壓力之間的定量關係,以及基於修正Hall-Petch關係的屈服強度尺寸效應的預測。

金屬材料屈服強度的反Hall-Petch關係的產生主要來自於晶界相關的塑性形變,如晶界滑移、晶界擴散以及晶粒轉動等。由於金剛石壓砧提供了高壓極端環境,晶界形變將被抑制,隨著晶粒細化金屬鎳的塑性變形機制從全位錯活動向偏位錯和全位錯共同作用的變形行為轉變。當晶粒尺寸小於臨界尺寸之後,晶界塑性行為的有效抑制使得材料內部繼續產生位錯(包括全位錯和不全位錯),使得超細晶金屬鎳進一步得到強化。

基於這一變形機理,浙江大學航空航天學院副教授朱林利博士建立了考慮高壓作用的晶界塑性形變模型,預測了激發晶界形變的臨界應力、臨界晶粒尺寸與壓力之間的定量關係,成功地驗證了高壓抑制晶界形變的變形機制,解釋了高壓誘導超細晶金屬鎳強化的超高強度,並給出了同時考慮全位錯和不全位錯作用的修正Hall-Petch關係(如圖2所示)。

高壓誘導金屬強化機理的發現,極大拓展高強度金屬材料在極端環境下的應用。尤其是金屬材料屈服強度的反Hall-Petch效應在高壓環境下的消失,將使超細晶金屬在極端高壓環境中可以得到有效的應用。

該項研究由浙江大學航空航天學院應用力學研究所、浙江省軟體機器人與智能器件重點實驗室、浙江大學交叉力學中心的朱林利副教授作為主要合作者(共同第一作者),與上海高壓科學研究中心陳斌教授課題組、重慶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黃曉旭教授課題組等國內外科研院所合作發表。

責任編輯:gt

打開APP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聲明:本文內容及配圖由入駐作者撰寫或者入駐合作網站授權轉載。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電子發燒友網立場。文章及其配圖僅供工程師學習之用,如有內容圖片侵權或者其他問題,請聯繫本站作侵刪。 侵權投訴

相關焦點

  • 頂刊《Acta Mater》3D列印出迄今為止最高強度1.4GPa超高強度鋼
    雷射天地導讀:材料學頂刊《Acta Materialia》近日報導,美國 Texas A&M大學研究人員採用雷射選擇性熔化(SLM)列印出迄今為止最高強度超高強度鋼,強度達到1.4GPa的馬氏體不鏽鋼,韌性達到11%。如下雷射天地帶大家一探究竟。
  • 南京理工:強度大於2GPa!創紀錄的低碳低成本納米鋼
    導讀:本研究通過熱軋使異質結構與可控的溶質擴散和偏析相結合,提供了一種以前尚未探索的策略,生產出具有創紀錄的17.8nm的層狀間距的塊狀納米鋼,具有2.05GPa的屈服強度和2.15GPa的極限強度。且工藝具有很好的工業化潛力。
  • 北京大學:金屬材料屈服強度新理論!擴展經典Hall-Petch公式範圍
    在現有模型中,表徵小尺寸材料屈服強度曲線的臨界分切應力(CRSS)通常採用為簡單的線性方式表達,而屈服強度還與試樣直徑變化有一定關聯,所以現有模型是不準確的,需要一種新的模型準確的預測出晶體金屬材料的屈服強度。
  • 金屬材料的抗拉強度與屈服強度有什麼區別?
    抗拉強度與屈服強度是金屬材料重要的兩個力學性能指標。它們分別代表什麼?它們有什麼區別呢?
  • 金屬頂刊《ACTA》:抗壓強度達46GPa!突破金屬材料記錄
    導讀:在亞微米尺度上加工金屬樣品的能力提高了純金屬的強度極限到千兆帕斯卡(GPa)範圍。本文製造的Mo納米顆粒具有巨大的抗壓強度,其抗壓強度超過了金屬材料的先前強度記錄。通過在沉積在藍寶石上的Mo薄膜的兩階段固態脫溼過程中,通過控制退火氣氛來產生圓形和多面的顆粒。圓形顆粒在突然屈服之前經歷了巨大的彈性變形。
  • 金屬所面心立方金屬層錯能效應研究取得進展
    中國科學院金屬研究所材料疲勞與斷裂實驗室以Cu和Cu合金(Cu-Al,Cu-Zn等)模型材料為研究對象,經過近十年的研究探索,系統地揭示了層錯能對微觀結構、拉伸性能、強韌化機制以及疲勞行為等方面的影響規律,豐富和加深了金屬材料同步強韌化及疲勞性能優化的理論,而且對高氮鋼、TWIP鋼及鎳鈷基高溫合金等工程材料的變形機制、強韌化與抗疲勞設計具有重要指導意義。
  • 屈服強度>1.6GPa!增材製造的熱處理高強度鈦合金
    導讀:亞穩β-鈦合金在經過沉澱硬化後,是強度最高的鈦合金。本文採用電弧增材工藝製備Ti–3Al–8V–6Cr–4Mo–4Zr合金,並對其力學性能和熱處理後的顯微組織進行研究。固溶處理後合金主要由體心立方β相組成,具有很高的塑性,但是強度一般,其中屈服強度僅為860MPa。但是通過後期時效處理後,可實現極高的強度,其屈服強度(>1600MPa)幾乎增加一倍。
  • 連續油管屈服強度、抗拉強度計算方法及概念
    2、管體抗拉強度       當管體只承受軸向載荷時,使管體應力達到其鋼級規定的最小抗拉強度時的軸向載荷,可按如下公式計算:LT=0.3204×(D-tmin)×tmin×T;其中:LT=管體屈服載荷(kg);T=規定的最小屈服強度(MPa);
  • 實現高熵合金超高延伸率和屈服強度
    這種方法實現了754MPa的高屈服強度與58%的超高拉伸延伸率的出色協同作用,另外,通過退火處理來調整微觀結構達到一系列高強度和高延展性,這在粉末冶金工藝製造的合金中從未實現過。本文提出的製造路線在工業上具有特定應用需求使用的合金具有重大應用前景。隨著人們對能源資源、安全問題和環境問題認識的不斷提高,對開發具有高強度和高延展性的高性能合金的需求日益迫切。
  • ...科學家合作發明「超級鋼」 屈服強度2000兆帕下仍具有良好延展性
    新華社8月24日報導,具有超高強度的金屬材料通常應用於汽車、航空及國防工業,但材料的強度與延展性通常是「魚與熊掌不可兼得」。美國《科學》雜誌24日發表了中國京港臺三地科學家的合作科研成果,他們發明的一種超級鋼實現了鋼鐵材料在屈服強度超過2000兆帕時延展性的「巨大提升」。
  • 科學網—金屬中發現超硬超高穩定性納米層片結構
    本報訊(記者沈春蕾)記者從中科院金屬研究所獲悉,瀋陽材料科學國家(聯合)實驗室盧柯研究組在超硬超高穩定性金屬納米結構研究上取得重大突破
  • 碰撞A柱幾乎斷裂,啥也別扯,就是所用鋼材屈服強度不夠!
    汽車製造所需要的鋼材佔用量是世界鋼材產量的60%,一輛汽車上有很多的地方用到鋼材,比如汽車大梁、縱梁、車門、車頂、彈簧、ABC柱等眾多地方,不同的地方按照功用的不同對鋼材的屈服強度要求不同。鋼材的屈服強度鋼材的強度主要看兩個方面,屈服強度和抗拉力強度,在汽車鋼材用料上主要是看鋼材的屈服強度。屈服強度指的是金屬材料在彈性變形出現後,出現屈服現象時所能承受的最大極限應力,超過這個極限,金屬會拉伸或擠壓變形,無法在彈性下恢復。我們在車上看到的就是車輛鋼材嚴重變形,甚至斷裂。
  • 京港臺三地科學家合作發明「超級鋼」 屈服強度2000兆帕下仍具有...
    新華社8月24日報導,具有超高強度的金屬材料通常應用於汽車、航空及國防工業,但材料的強度與延展性通常是「魚與熊掌不可兼得」。美國《科學》雜誌24日發表了中國京港臺三地科學家的合作科研成果,他們發明的一種超級鋼實現了鋼鐵材料在屈服強度超過2000兆帕時延展性的「巨大提升」。
  • 鋼結構螺栓強度等級計算
    鋼結構螺栓在使用時,會根據強度在不同的地方使用,那麼如何判斷強度等級呢?鋼結構螺栓強度等級鋼結構連接用鋼結構螺栓強度等級分為3.6級、4.6級、4.8級、5.6級、6.8級、8.8級、9.8級、10.9級和12.9級以上。
  • 感應加熱彎管(鋼管)「屈服強度」和「抗拉強度」偏低原因分析
    結果表明, 彎管過渡區外弧側管體屈服強度和抗拉強度偏低是因為該部位起始加熱溫度偏低(低於 950 ℃), 其淬火、 回火後組織以鐵素體居多 , 降低了 抗拉強度, 使其低於標準要求。 建議彎管開始推制時, 適當 提高加熱溫度,使過渡區的力學性能達到要求。關鍵詞: 焊管; 感應加熱彎管; 鋼管性能,管道,鋼管,鍋爐鋼管,鍋爐管道,高溫鋼管,鍋爐管材,屈服強度,抗拉強度,感應加熱,彎管.
  • 4J36/UNS K93601膨脹合金 4J36屈服強度 436抗拉強度 4J36延伸率
    4J36低膨脹合金為高鎳基合金,屬於難加工材料,切削時易斷刀。為達到設計精度要求, 開展了4J 36低膨脹合金加工車削中心實驗4J36低膨脹合金的切削加工性能,對刀具材料和削參數的優化組合進行了實驗摸索,尋求技術措施。通過實驗膨脹合金的切削加工性能,確定了零件的加工工藝和熱處理工4J36:抗拉強度。 4J36:屈服強度。 4J36:延伸率。 4J36:維氏硬度。
  • 零件厚度和噴丸強度屈服強度的影響
    噴丸殘餘應力可能導致薄零件變形,故各噴丸強度規定了最小零件厚度。殘餘應力鬆弛的影響,只有在外加工交變應力中有壓應力成分時,才能引起噴丸殘餘壓應力發生明顯的鬆弛,例如單向交變彎曲加載或雙向反覆彎曲和旋轉彎曲的架載方式。
  • 重慶大學解決納米材料強度表徵技術難題 研究成果登上《Nature》
    (a)高壓變形條件下純鎳樣品強度隨著晶粒尺寸減小而持續提高;(b)高分辨透射電子顯微鏡圖像顯示晶粒尺寸3納米純鎳樣品的變形組織形貌與位錯結構。圖片來源:重慶大學(論文在線發表網頁)研究團體指出,通過對納米純金屬鎳進行高壓變形研究,發現其強度隨著晶粒尺寸減小持續提高,而且更為吃驚的是,晶粒尺寸越小其強化效果越顯著。在所研究的最小晶粒尺寸(3納米)樣品中,獲得了4.2 GPa的超高屈服強度,比常規商業純鎳強度提高了10倍。
  • 工程金屬材料的結構納米化科學與技術
    製備出梯度納米結構材料,揭示了其獨特的變形行為,實現材料強度提高而不降低塑性,被評為2011年度中國科學十大進展;在純鎳中製備出超硬超高穩定性新型納米層片結構,闡明其形成機理,突破了傳統金屬材料的強度-穩定性倒置關係,為開發高綜合性能金屬材料開闢了新途徑,相關研究成果發表於
  • 港大成功提高「超級鋼」韌性 高屈服強度 + 更低成本
    香港大學的「超級鋼」研發項目近日再有進展,確認「超級鋼」的韌性成功突破極限,比起航天鋼材還要高。現在,正在計劃把「超級鋼」投入生產,製造更輕更慳油的汽車和高強橋梁纜索等等。由香港大學機械工程系黃明欣教授領導的團隊和美國伯克利國家實驗室,於上周五(8日)在學術期刊《科學》(Science)聯合發布研究報告。內容指出經過團隊合作,成功突破超高強鋼的屈服強度—韌性組合極限,研發出同時具備極高屈服強度、極佳韌性、良好延展性兼更低成本的「超級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