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窩鎮沙坪村扶貧工作隊隊長袁承春:「如果需要,我會選擇留下來」

2021-01-07 重慶網警巡查執法

新縣公安局駐沙窩鎮沙坪村扶貧工作隊隊長袁承春

「如果需要,我會選擇留下來」

一排排白牆青瓦的村宅依路而建,硬化路面直達每戶村民家門口;漫山遍野的山茶樹茂密生長,山腳下山茶油農民合作社內,十幾名婦女一邊聊著天一邊剝山茶籽,臉上洋溢著幸福的笑容……走進新縣沙窩鎮沙坪村,一幅恬靜的鄉間美景展現在眼前。

「這個村以前是全縣貧困人口最多的村,是我們局對口幫扶村。通過這幾年的駐村工作,村裡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建檔立卡的131戶貧困戶目前已經全部脫貧,這背後有袁承春不少心血。」新縣公安局政委李長文向記者介紹。

袁承春是新縣公安局駐沙坪村扶貧工作隊隊長,自2017年5月接受派駐任務,已經在這裡工作了三年。

走進沙坪村村委會大院,正巧碰上袁承春和村支書張世祝要到村民家走訪,他們邀請記者一同前往。

「比起剛來的時候,現在走訪輕鬆多了。」袁承春一邊走一邊對記者說。剛到村裡的時候,擺在工作隊面前的首要任務就是——精準識別村裡的貧困戶。

怎樣做到精準?一家一戶走訪,準確掌握、登記每戶的信息。

「當時,村裡的路都是土山路,一天走訪下來,真是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袁承春回憶。

「袁隊長可真是吃了不少苦。」張世祝笑著接過話,「村裡條件有限,袁隊長剛來那時,村裡沒能騰出住的地方,他就在自己的車裡住了兩個晚上。山裡蚊蟲多,有一次走訪,袁隊長的胳膊不知被什麼蟲子咬了,起了兩個大水泡,晚上癢得鑽心,根本沒法安下心來整理材料。他就找來縫衣服的針燒紅了,愣是把兩個水泡給刺破了。現在,他胳膊上還留著兩個疤呢。」

白天挨家挨戶走訪,晚上整理完善檔案……駐村後的兩個多月裡,袁承春帶著工作隊員走遍了全村28個村民組共744戶村民,對原有建檔立卡貧困戶進行了動態調整,退出112戶共406人,新識別17戶共28人。

「我們嚴格按照程序公示了最終確定的貧困戶名單,得到了群眾的普遍認可。群眾認可了,接下來的工作就順利了。」袁承春說。

說話間,村民餘國全家到了。

「袁隊長,你又過來啦。我這兒一切都好,你不用掛心。」餘國全一邊說,一邊熱情地把袁承春拉進屋。

餘國全夫妻兩人都是殘疾人,生活一度很艱難,是袁承春駐村後幫助他利用扶貧貸款開了一家小超市,實現自立自足脫了貧。「袁隊長公平公正,人又和善,對我們是真心的好。我得好好幹,不能辜負他。」餘國全話語中充滿感激。

在餘國全家的牆上,一面「自立自強」的紅旗引人注目。

「扶貧先扶志,要想辦法激發貧困戶脫貧致富的內生動力。」對於扶貧工作,袁承春有自己的心得體會。他推動在村裡開展「勤勞致富」「創業奉獻」「自立自強」等紅旗戶評選,通過樹立身邊看得見、摸得著、學得到的典型,讓貧困戶學有榜樣、趕有方向。「內力足了,再加上國家的好政策,才能實現真脫貧、不返貧。」袁承春說。

「現在村裡的貧困戶都脫貧了,有沒有想過申請調回局裡?」對於記者拋出的這個問題,袁承春笑著坦言:「說實話,還真想過。自從駐村扶貧,家裡的事是一點都顧不上。但是,扶貧是一項長期的工作,如果需要,我會選擇留下來。」

告別了餘國全夫婦,袁承春走出院門,奔向下一戶村民家,步伐沉穩而堅定……

相關焦點

  • 哈爾濱銀行駐村扶貧工作隊:脫貧攻堅 一直在路上
    董事長郭志文、行長呂天君、工會主席羅忠林等總行領導,先後多次到扶貧工作隊現場辦公,詳細了解村裡人口、土地、資源、集體經濟收入、產業發展、群眾就業等情況,親身感受村民的生活狀況,了解村民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研究、指導產業扶貧項目選擇和「兩不愁(不愁吃、不愁穿)」「三保障(義務教育、基本醫療、住房安全有保障)」落地情況。
  • 跨年夜,河南大學第一附屬醫院扶貧工作隊仍堅守在...
    大河網訊 2019年12月31日,大河網記者在開封市祥符區半坡店鄉常莊村採訪河南大學第一附屬醫院扶貧工作隊隊長蓆子明。問:新年伊始,您作為一個多年堅持在一線的扶貧工作者有什麼想說的?
  • 周廉高:用心用情扶貧 貧困戶眼中的「高隊長」
    扶貧隊長周廉高走訪肖嗣周。紅網時刻4月24日訊(通訊員 陳勇 謝新陽 視頻剪輯/湯思柔)「高隊長,你來啦,真的太感謝你了」看見扶貧隊長周廉高登門走訪,郴州市桂陽縣舂陵江鎮十字村貧困戶肖嗣周熱情地迎了上去。
  • ...的貼心人——岑鞏縣天星鄉野牛山村脫貧攻堅駐村工作隊隊長潘伯超
    2018年8月,根據組織安排,到岑鞏縣天星鄉野牛山村擔任脫貧攻堅駐村工作隊隊長,群眾都說我是村裡的「貼心人」。野牛山村是三類貧困村,共轄10個村民組、5個自然寨,全村231戶927人、其中建檔立卡戶96戶375人。由於受地理環境、自然條件等因素制約,沒有支柱產業,群眾生活生產條件十分困難。   「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
  • ...星鎮打瓦村扶貧工作隊隊員王秋婷——生命之花在打瓦山鄉絢麗綻放
    原標題:大關縣紀委監委派駐天星鎮打瓦村扶貧工作隊隊員王秋婷——生命之花在打瓦山鄉絢麗綻放  王秋婷,大關縣紀委監委派駐大關縣天星鎮打瓦村扶貧工作隊隊員。2017年10月進駐打瓦村,2018年11月19日,曾誓言「走遍打瓦村的每個角落」的她不幸遭遇車禍,因公殉職。
  • 80後貧困夫妻無房居住,扶貧隊長一個建議讓他們年入十萬
    2015年,時任衡陽縣統計局駐東井村扶貧工作隊隊長周孝國了解到廖興龍家的實際情況後,與村幹部一道上門做廖興龍夫妻倆的思想工作,鼓勵他們利用養雞技術回家創業。為幫助廖興龍一家早日實現脫貧,駐村扶貧工作隊和村裡想盡了辦法。缺資金,工作隊為他爭取到2.5萬元產業補助金,並為他申請了5萬元扶貧小額貸款。
  • 湘西女隊長的扶貧路:會議桌上睡了一年,樓梯間摸黑洗澡請男隊員放哨
    為此,今日女報/鳳網記者深入田間地頭、工廠村莊,講述脫貧攻堅中的巾幗故事,展現她們在精準扶貧、精準脫貧,打贏脫貧攻堅戰中的責任和擔當、智慧和力量、柔情和美麗,彰顯新時代湘女的新作為。今天為您講述的,是駐村扶貧工作隊女隊長鄧和平的扶貧故事。
  • 陵水這些鄉村振興工作隊先進集體和個人受表彰!有你認識的嗎?
    英州鎮萬安村鄉村振興工作隊隊長 唐波  唐波自2016年6月駐村以來,協助指導村委會利用400多萬扶貧產業資金髮展芒果  隆廣鎮紅旗村鄉村振興工作隊隊長 林國鋒  林國鋒擔任隆廣鎮紅旗村鄉村振興工作隊隊長兼第一書記以來,帶頭為支部黨員上專題黨課
  • 「扶貧戰士」連偉:一線扶貧如何按下「精準鍵」
    華電雲南公司駐村工作隊長、駐村第一書記 連偉(左二)央視網消息:曾經的連偉是一名戰士,作為軍人保家衛國;轉業後的他仍然奮戰在一線,作為華電雲南公司駐村工作隊長、駐村第一書記,積極投入到國家精準扶貧攻堅這場硬戰中。地處祖國西南邊陲的雲南,一直是扶貧攻堅的「主戰場」。
  • 邢臺水業集團駐村工作隊進駐廣宗縣馮家寨村
    2018年初,河北省邢臺水業集團駐村扶貧工作隊進駐廣宗縣馮家寨村,三年來,在派出單位大力支持下,駐村工作隊從基礎工作做起,從細微處入手,按照省、市、縣各級領導機構有關扶貧脫貧的具體要求,以「真扶貧、扶真貧、真脫貧」為標準,按照「住得下、底數清、施策準、行動快、成績優」的工作目標,腳踏實地、扎紮實實地開展了駐村幫扶工作。
  • ...工作隊與淮安市鐵路辦聯合開展「弘揚恩來精神,爭做時代新人...
    1月8日,在周恩來總理逝世45周年紀念日,省委駐漣水縣幫扶工作隊與淮安市鐵路辦聯合開展「弘揚恩來精神,爭做時代新人」主題黨日活動。漣水縣委副書記、省委駐漣水縣幫扶工作隊隊長儲春祥,淮安市交通運輸局副局長、鐵路建設辦公室主任趙知春,淮安市鐵路建設辦公室副主任趙正剛等參加活動。參加活動的黨員來到周恩來紀念館,敬仰緬懷周總理的豐功偉績和人格魅力,追尋革命先輩的光輝足跡。寒風凜冽,梅香點點,在紀念館瞻仰大廳,參加活動的黨員們有序地站在周恩來總理的漢白玉像前,深情鞠躬,寄託哀思。
  • 醫學教授的「扶貧地圖」
    11月10日一大早,金花村第一書記兼駐村工作隊隊長楊宗發裹了裹身上的大衣,又開始了新一天的工作。   他手裡有一份地圖,上面不僅繪製了金花村的每一條道路,還記錄著每一戶村民的需求以及扶貧工作計劃。看著地圖上代表貧困戶的「貧」字越來越少,他的眉頭也越來越舒展。今年10月底,金花村最後3戶6人完成脫貧,至此全村貧困戶123戶423人全部脫貧。
  • 紮根基層 一心為民——記渭源縣蓮峰鎮岔口村第一書記、幫扶工作隊...
    紮根基層 一心為民——記渭源縣蓮峰鎮岔口村第一書記、幫扶工作隊隊長馬金錄新甘肅·甘肅日報記者 薛硯 通訊員 章軍 陳剛「岔口村變了!柏油路修進了村子,水泥路修到了家門口,一窮二白的『後進村』變成產業興旺的典型,還建起了文化舞臺、老年活動中心、村民文體活動中心……這多虧了省財政廳的幫扶,多虧我們有個好幫扶隊隊長馬金錄。」渭源縣蓮峰鎮岔口村村民王國瑞感嘆道。2017年9月,省財政廳黨組選派馬金錄到渭源縣蓮峰鎮岔口村任第一書記兼駐村幫扶工作隊隊長。
  • 邁進門檻 住進心坎——記巴潤嘎查駐村工作隊
    「訪」字排頭 一路留下「腳印」「如何在新一輪扶貧開發中搶抓機遇,做到精準扶貧是我們駐村工作隊和村兩委班子成員共同思考和謀劃的問題。」這是張力2019年9月被選為駐村工作隊隊長後第一時間召開村兩委及村組幹部座談會時提出的問題。
  • 鐵路扶貧深藏真情 青崗坪茶葉格外香
    茶葉是青崗坪村產業扶貧的支柱所在。這個村的扶貧工作健康有序發展,茶葉生產後勁十足。聞著濃濃茶香,青崗坪村的父老鄉親舒心地笑了。真扶貧、扶真貧、真脫貧,全部脫貧才是真。青崗坪村地處武陵山區,交通不便,人多地少,是宜昌市重點貧困村之一,也是武漢局集團公司定點扶貧村。2015年10月,武漢局集團公司抽調5名精幹職工組成駐村扶貧工作隊。
  • 扶貧一線最美的她們
    在當前疫情防控和脫貧攻堅兩場戰役中,許許多多女性駐村幹部和扶貧隊員勇挑重擔、攻堅克難,為打贏這兩場戰役貢獻巾幗智慧,彰顯了不同凡響的「她力量」。在雲南派出的駐村扶貧工作隊員中,女性佔比近三分之一。她們是女兒,是妻子,是媽媽,也是脫貧戰場上任勞任怨、甘於奉獻、巾幗不讓鬚眉的中流砥柱。今天,把最深的敬意和最真的謝意一起給她們!
  • ...助力省紀委監委選派第一書記工作隊扶貧攻堅暨農機義診志願服務...
    為進一步增強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9月27日,在國慶、中秋雙節來臨之際,我院院長趙存柱、紀委書記陳作興帶領學院農機醫療志願服務隊的教師志願者們赴莒南縣嶺泉鎮助力省紀委監委選派第一書記工作隊扶貧攻堅工作。學院籌資10萬元,購買物品走訪慰問了六個幫包村貧困戶,並向村民們提供農機具義診維修服務。
  • 「馬隊長」扶貧記
    他,就是農行安徽分行駐臨泉縣杜莊社區第一書記、駐村扶貧工作隊長馬建軍。一名矢志不渝奮戰在脫貧攻堅一線上的農行幹部,一名把汗水和心血傾灑在脫貧攻堅路上的共產黨員。三年的歲月在漫漫的歷史長河裡或許是一瞬間,在馬建軍的記憶裡卻是一千個奮戰的日日夜夜,在杜莊社區的群眾眼裡,是家園走向美麗富裕的蛻變過程。
  • 扶貧扶出「七色彩虹」
    這些數據是一年前市農業農村局駐屈家畈村扶貧工作隊員記下的。一年來,屈家畈村駐村工作隊和村「兩委」,在市委、市政府的總體籌劃下,找準扶貧工作中的切入點,堅持以產業發展為主導方向,從鄉村旅遊、野菊花及中藥材種植等項目為扶貧突破口,利用當地獨有的自然氣候條件,充分發揮地理優勢,幫助貧困群眾脫貧增收,扶出了大別山區最耀眼的「七色彩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