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貼心人——岑鞏縣天星鄉野牛山村脫貧攻堅駐村工作隊隊長潘伯超

2021-01-11 天眼新聞

我叫潘伯超,是岑鞏縣天星鄉黨委委員、紀委書記。2018年8月,根據組織安排,到岑鞏縣天星鄉野牛山村擔任脫貧攻堅駐村工作隊隊長,群眾都說我是村裡的「貼心人」。

野牛山村是三類貧困村,共轄10個村民組、5個自然寨,全村231戶927人、其中建檔立卡戶96戶375人。由於受地理環境、自然條件等因素制約,沒有支柱產業,群眾生活生產條件十分困難。   「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為掌握村貌組情、人員結構、產業發展等短板問題,到村第一天,我就下組入戶調研走訪。同時,通過組織召開村民小組會,主動與黨員、組幹和群眾交談,充分了解村情民意。

通過調研走訪,我決定先從基礎設施著手,圍繞改善人居環境發力,讓村民們看到村莊實實在在的「變化」,進一步增強發展致富的信心和決心。  野牛山村地處貧困深山,偏僻遙遠。2014年以來,雖然先後修建3條通村路、4條通組路,但是依舊沒有徹底改變「雨天一身泥、晴天一身土」的現象,群眾出行仍舊不便利。為此,我組織駐村工作隊隊員召開群眾會、大力宣傳串戶路政策,積極協調,在野牛山村實施串戶路4000米。  針對群眾飲水困難的問題,我積極向縣水務局等部門爭取資金6萬元,改造40㎡水池1個,安裝管道1000 m,改造管道500m,解決了該村175戶550人的安全飲水問題。同時,利用《村規民約》建立了長效飲水管護機制,確保群眾安全飲水問題長期穩定解決。   解決水和路後,我又積極帶領駐村工作隊幫助野牛山村安裝太陽能路燈103盞、修建垃圾池7個、修建村級文化廣場1個,通訊網絡實現全覆蓋......

基礎設施改善了,產業扶貧也要跟上。我和駐村工作組隨即轉戰到產業扶貧硬仗中。  「野牛山村氣候條件和土壤條件都不錯,村民們也勤勞苦幹,貧窮的原因主要是村民們以傳統農業為主,以致於幹一年、累一年兜裡還是沒有錢。」如何選準產業、帶動群眾創富增收,成了我和駐村工作隊必須要啃下的「硬骨頭」。  2019年8月,岑鞏縣牢牢守住「生態」和「發展」兩條底線,深入貫徹產業發展「八要素」,大力發展綠色經濟,走健康、可持續發展的「快車道」。  「機會來了。」我立即組織駐村工作組召開脫貧攻堅例會,決定以村合作社為產業陣地,按照「支部+合作社+農戶(貧困戶)」的模式,以油茶、辣椒、種桑養蠶為主導產業,打造訂單式綠色產業。  同年9月,在我和駐村工作隊的努力下,動員農戶發展種桑養蠶240畝、油茶650畝;2020年初,合作社發展辣椒150畝、帶動農戶38戶、貧困勞動力就業210人次。  同時,以村級集體經濟發展資金50萬元入股該縣潤峰公司,拓寬困難群眾增收渠道。2018年至今,先後發放產業項目分紅資金8.88萬元,覆蓋建檔立卡戶96戶。   如今,野牛山村已經從2014年貧困發生率為39.39%的三類貧困村,蛻變為山美水清、人居環境整潔、貧困發生率為零的美麗鄉村。

通訊員 曾娜 吳銳

編輯 舒絲絲

編審 吳實君

相關焦點

  • 哈爾濱銀行駐村扶貧工作隊:脫貧攻堅 一直在路上
    2017年,哈爾濱銀行響應國家號召選派優秀幹部組成駐村扶貧工作隊,進駐延壽縣六團鎮雙龍村開展脫貧攻堅工作。 2020年,駐村扶貧工作隊積極配合縣鄉提出「庭院經濟」,63戶貧困戶疫情期間種植黏玉米,雖受三次颱風暴雨影響,但仍有收入增加。
  • 邢臺水業集團駐村工作隊進駐廣宗縣馮家寨村
    2018年初,河北省邢臺水業集團駐村扶貧工作隊進駐廣宗縣馮家寨村,三年來,在派出單位大力支持下,駐村工作隊從基礎工作做起,從細微處入手,按照省、市、縣各級領導機構有關扶貧脫貧的具體要求,以「真扶貧、扶真貧、真脫貧」為標準,按照「住得下、底數清、施策準、行動快、成績優」的工作目標,腳踏實地、扎紮實實地開展了駐村幫扶工作。
  • 邁進門檻 住進心坎——記巴潤嘎查駐村工作隊
    「訪」字排頭 一路留下「腳印」「如何在新一輪扶貧開發中搶抓機遇,做到精準扶貧是我們駐村工作隊和村兩委班子成員共同思考和謀劃的問題。」這是張力2019年9月被選為駐村工作隊隊長後第一時間召開村兩委及村組幹部座談會時提出的問題。
  • ...一班崗丨市檢察院黨組成員、副檢察長黃大力看望慰問駐村工作隊
    到村後,三人實地察看了駐村工作隊的居住和辦公環境,對駐村工作隊隊員在艱苦環境中長時間的辛勞付出表示肯定,並轉達了市檢察院黨組書記、檢察長楊成軍對駐村工作隊隊員的關心和慰問。隨後,三人與富強鎮黨委書記於志武、鎮長劉體鑄、太來村黨支部書記馬青山及駐村工作隊進行了座談交流,認真聽取了駐村工作隊工作匯報,向富強鎮領導了解了扶貧工作近況,並為太來村發展建言獻策。
  • 駐村幫扶有力量 凝聚合力築新貌---岷縣閭井鎮後治村幫扶駐村隊...
    站在村口,老支書張邦娃感觸良多,若不是親身經歷,他很難想像脫貧攻堅會給後治村帶來翻天覆地的變化。  老支書口中的「城裡親戚」,正是甘肅省藥品監督管理局駐村幫扶工作隊的隊員們。兩年來,他們奔走在後治村的田間地頭,腳下沾滿泥土,心中沉澱真情,譜寫了一曲幹群同心決戰脫貧的新樂章。
  • 舉非常之力完成脫貧攻堅硬任務
    他說,是脫貧攻堅使他們村從一個靠天吃飯的貧困山村變成遠近聞名的「美麗鄉村建設示範村」,還被評為「中國少數民族特色村寨」。金東浩感慨地說,「一戶不富,全村不富」,必須壯大村集體經濟,讓農戶富起來。全國人大代表、密山市柳毛鄉團結村黨支部書記翟友財說,當村民的「領路人」,深感抓經濟興產業的重要性。
  • ...終身白水河人丨甕安縣永和鎮白水河社區駐村工作隊長楊俊松
    我叫楊俊松,是甕安縣委宣傳部副部長、縣文聯黨組書記、主席,也是甕安縣永和鎮白水河社區駐村工作隊長。脫貧攻堅以來,我見證著白水河社區的發展,也很榮幸能親自參與到社區的建設中。這些年來,白水河社區在村支兩委與我們駐村工作隊、以及廣大老百姓的共同努力下,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 舜管局省脫貧攻堅常態化聯點督查反饋問題整改方案
    問題清單:舜皇村駐村工作隊節假日沒有安排人員值班。縣醫保局雖然多次組織醫保政策宣傳培訓,也印發了大量宣傳資料,但督查發現,仍有不少村幹部、駐村工作隊和參保人員均不知道有普通門診報銷一事,參保人員也沒有實際享受到該政策。少數貧困戶對特殊門診政策理解有偏差,誤以為辦了特殊門診會影響今後的看病報銷比例而主動放棄辦理特殊門診。
  • 哈爾濱市科技局主要領導帶隊赴方正縣幫扶村調研指導脫貧攻堅工作
    按照全市扶貧開發工作會議部署和要求,為切實解決幫扶村扶貧工作實際問題, 4月13日至15日,由哈爾濱市科技局局長李志傑帶隊一行四人組成的調研組赴方正縣大羅密村,就脫貧攻堅有關重點工作進行了調研指導,理清思路,夯實項目,強化舉措,提升脫貧質量,圓滿完成了調研任務。
  • 彌勒50個集體、100名個人,脫貧攻堅獎候選名單公示
    :讓垃圾分類成為農村「新時尚」4、彌勒:厲行節約不浪費 文明節儉成風尚▽以下是正文彌勒50個集體、100名個人,脫貧攻堅獎候選名單公示彌勒市2020年脫貧攻堅獎候選名單公示根據《彌勒市扶貧開發領導小組辦公室關於印發彌勒市2020年脫貧攻堅獎評選表彰工作方案的通知
  • 王浩到臨潼區督導檢查脫貧攻堅工作 韓松參加
    12月3日上午,省委常委、市委書記王浩到臨潼區穆寨街辦東嶽村、仁宗街辦茨林村督導檢查脫貧攻堅工作,走訪慰問貧困戶和基層一線脫貧攻堅「四支隊伍」。  市委副書記韓松參加。  穆寨街辦東嶽村聚和福種植專業合作社投資1320萬元,解決了移民搬遷戶和貧困戶200多人就業問題。
  • 四川省事業單位脫貧攻堅先進名單出爐...
    四川在線記者 劉春華12月24日,省人社廳公布了四川省事業單位脫貧攻堅先進個人和先進集體記大功名單。為樹立典型、弘揚先進,激勵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堅定信心頑強奮鬥,以更大決心更強力度推進脫貧攻堅,省人社廳、省直機關委、省扶貧開發局決定在全省事業單位開展脫貧攻堅專項獎勵,給予曾先富等60名個人記大功獎勵,給予溫江區人民醫院等53個集體記大功獎勵,給予朱地圖惹追記大功獎勵。希望受到獎勵的個人和集體珍惜榮譽、再接再厲,在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工作中再立新功。
  • 「以村為家」幫民富——記瀘溪縣駐長坪村扶貧幹部王薇的感人事跡
    女人,同樣能扛起脫貧攻堅這一大梁!」 脫貧攻堅先攻心,無私付出情切切王薇入戶向貧困戶解釋政策 為了更好地開展工作,獲取村民的信任,王薇和工作隊同事深入田間地頭和群眾家中,熟悉村情,了解民意,她聽不懂瀘溪話,溝通時就請村組幹部來當「翻譯」。
  • 重慶工程職院教師葉正泉:駐村一年多 寫下近5萬字的《駐村扶貧隨筆...
    「我由山村之外的思索者,轉變成山村內部的組成者,脫貧攻堅之後的鄉村振興,任重道遠……」一本近5萬字的《駐村扶貧隨筆》記錄著重慶工程職業技術學院教師葉正泉奔赴雲陽縣棲霞鎮吉平村,擔任扶貧第一書記以來所經歷的駐村扶貧故事。
  • 這部報告劇以創新表達為脫貧攻堅提供實踐樣本!
    自2020年12月30日起,新疆廣播電視臺為多視角、多層面講好新疆脫貧故事,以南疆脫貧攻堅工作中湧現出的先進典型和感人事跡為創作元素,策劃推出了10集脫貧攻堅電視紀實報告劇《美麗家園》,引發社會各界的強烈關注和廣泛好評。
  • 贛州市脫貧攻堅應知應會基本知識
    5.行業部門承擔本行業部門脫貧攻堅主體責任,部門負責人為第一責任人。6.村「兩委」負責人對本村及貧困戶脫貧退出承擔主體責任,村黨組織書記遍訪貧困戶。7.駐村第一書記(工作隊長)履行駐村幫扶責任人責任,並履行宣傳黨的政策、抓實精準扶貧、建強基層組織、為民辦事服務、助推鄉村振興等責任。
  • 駐村第一書記白雲:一手老繭 攪熱山村
    新華社銀川1月1日電 題:駐村第一書記白云:一手老繭 攪熱山村   新華社記者於瑤、陳澤安   寒冬時節,翻山越嶺後,終於見到了白雲。一握手,感覺白雲熱乎乎的手上滿是老繭。   「老繭是幫村民鍘草留下的,一般我到哪家碰上正幹活,就上手幫著幹,邊幹邊聊。」
  • 天門山下 幸福綻放——張家界市永定區高質量高水平書寫脫貧攻堅...
    張明濤 攝田育才 田貴學這是艱苦卓絕的攻堅決戰——數千名扶貧幹部進村入戶,與貧困群眾同吃同住同勞動,全面打響了一場上下一心、眾志成城的脫貧大會戰。這是前所未有的減貧實踐——一個個扶貧產業結出碩果,一片片田地變身「聚寶盆」,一座座村莊摘掉「貧困」標籤,一張張笑臉洋溢幸福。
  • 【脫貧攻堅群英譜】麻山深處刨窮根——記南方電網貴州公司駐紫雲...
    「身為一個農民的兒子,自幼在農村長大,如今恰能為麻山腹地老百姓做實事、做好事,力所能及助其脫貧摘帽、同步小康,更是農家孩子質樸情感的歸宿。」他認為。「小寨關是我們攻克的第一個貧困點,也是幫扶紫雲的示範村創建點,我們將以小寨關為示範引領,推動『一鎮三村』脫貧攻堅加速邁進,將小寨關的模式在紫雲全面推廣。」工作隊充滿信心。
  • 陵水這些鄉村振興工作隊先進集體和個人受表彰!有你認識的嗎?
    軍普村鄉村振興工作隊自駐村工作以來,嚴格落實上級政策,紮實開展好脫貧攻堅 ,認真做好三保障的落實,協調上級部門進行危房改造21戶,廁所改造126戶,協助申請教育助學金142人391500元,申報獎補52人136656元,發動貧困戶參與集體產業務工3764人次,發放務工資金373120元,組織村委會投入29萬元為貧困家庭進行廚廁改造,投入16萬元進行人居環境整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