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空微生物威脅航天員健康?中國生物學家:用它們造啤酒、酸奶

2020-11-25 騰訊網

來,大家嘗一嘗,這就是用太空歸來的微生物釀造的太空啤酒、太空酸奶,嘗嘗味道有什麼不同?」近日在朋友間一次聚會上,我國空間微生物學家、解放軍總醫院教授劉長庭興致勃勃地讓大家品嘗利用太空技術轉化的美食。他說:「我研究了一輩子空間微生物,退休之後最大心願,就是把空間微生物研究成果應用到老百姓的日常生活中,走到千家萬戶的餐桌上。」

地球上的微生物登上太空

微生物被譽為「地球之王」,在地球上已存在35億年,是地球上最大的生物類群,廣泛存在於空氣、水、土壤及其它生態系統中,在生物圈和地球物質循環中發揮著重要作用。

在自然界,微生物參與元素循環、推動物質轉化,與人類關係十分密切。人體表面及體內的正常微生物菌群,有益於人類健康;而由各種病原微生物引起的感染性疾病,則是人類最為常見和多發的疾病。

隨著航天技術不斷發展,太空已成為人類活動的新空間。原本只在地球上生存的微生物,也隨著人類一起登上了太空。例如在「和平」號空間站,人們已經檢測到234種微生物。

劉長庭介紹,微生物進入太空有兩種途徑,一種是由航天員攜帶的。一般來說,健康人體都攜帶了至少10億個微生物(如細菌、真菌、病毒等),存在於人體的皮膚、口腔、鼻咽部、胃腸道等部位,這些微生物會隨著航天員一起進入太空。

另一種途徑是由各類太空飛行器材攜帶的。儘管載人飛船、航天服、裝船產品等各類太空飛行器材和設備,在進入太空之前都會進行非常嚴格的真空消毒,但由於微生物實在太小,總會有「漏網之魚」一起搭載進入太空。

空間微生物學家劉長庭

太空中的強輻射、微重力、弱磁場、高真空、極度溫差、粒子輻射等特殊環境,必然會誘導來自地球的微生物產生基因突變,進而影響微生物的生物學性狀和功能。發生變異的微生物,不僅對航天員的身體健康帶來潛在威脅,還會在密閉的環境中形成微生物腐蝕,影響各類精密的航天儀器正常工作。

「國內外研究表明,太空極其特殊的環境,可以加速微生物變異、毒力、耐藥性等改變。人體在空間環境中免疫力下降,而病原菌毒力增強。因此,一旦航天員發生感染,治療難度無疑將會加大。在國際空間站中,曾經多次發生航天員呼吸道、皮膚、結膜等處的感染。」劉長庭介紹說。

為了保障載人航天穩健發展,空間微生物學在國際上方興未艾。科學家的初衷是解決航天活動中的微生物感染問題。但隨著研究走向深入,如何利用太空資源展開微生物研究、服務於地球上的人類,也成為空間微生物學的主要內容。

據劉長庭介紹,目前,空間微生物研究主要包括三種類別:一是病原微生物,包括航天員太空感染防控、地面難治性感染的防治;二是腐蝕微生物,包括空間站設備的防腐研究、新型抗菌材料的研製;三是工業微生物,包括空間微生物製藥產業、空間工業微生物的誘變育種。

開創我國空間微生物學

劉長庭在空間微生物會議上

根據計劃,我國將於2022年前後建成空間站。屆時,將有航天員長期駐守,這對深入開展我國的空間微生物學研究具有重要意義。

早在1997年,劉長庭就帶領團隊開展空間生物醫學研究,先後完成了神舟8、9、10、11號飛船、天宮一號飛船及天宮二號空間實驗室微生物搭載任務,進行了眾多開拓性研究。

例如,他帶領研究團隊在我國神舟8號搭載了重組人工幹擾素ɑ1b菌株,獲得了5株高產菌,產量最高可增加3倍,傳50代後,仍然穩定

在神舟10號飛船搭載的產酶溶桿菌,產量提高了3.5倍,具有很好的穩定性,其代謝物可用於裂解重組蛋白的工業生產(如胰島素及其類似物),具有較高的特異性、效率和穩定性。

在大量科學研究的基礎上,劉長庭還提出了「空間微生物分子效應」學說。這一學說有三個理論:空間微生物毒力突變與人體互利共生理論;空間微生物突變與代謝相關空間製藥理論;空間微生物腐蝕與洗消材料技術理論。

他由此提出我國空間微生物三個應用方向:保障航天員與人類健康及感染性疾病治療方向;藥物及功能性食品等研發方向;延長太空飛行器在軌運行時間方向。

截至目前,他帶領團隊在空間微生物領域獲得國家專利23項,實用新型和外觀設計專利7項,並建立了世界上唯一的空間微生物數據中心

推動空間微生物技術產業化

讓空間微生物造福人類,是劉長庭的不懈追求。他帶領團隊與北京富樂頓空間生物研究院合作,通過對空間酵母菌進行篩選育種,成功獲得多株性能優良的突變菌株,能在高溫和低溫中發酵,可用於啤酒、葡萄酒、果酒釀造工業的釀酒酵母。

其中,一種可釀造啤酒的葡萄酒發酵酵母已投入了生產。這就是在朋友聚會時,劉長庭帶給大家品嘗的「太空啤酒」。在啤酒特有的清爽中,含有丁香花的香氣,果然與眾不同。

太空啤酒

據介紹,用「空間啤酒酵母」生產的「太空啤酒」,目前正在進行工業化生產的前期準備,不久就有望走上老百姓的餐桌。此外,針對單一純種酸奶發酵劑,公司還成功篩選出了「空間羅伊氏乳桿菌」,也正在進行產業化前期準備。

太空酸奶

劉長庭還大力推動了一系列空間微生物學研究成果的轉化和產業化。例如,利用高效複合微生物技術、無機平板陶瓷膜微濾加活性炭技術,大幅提高飲用水的細菌去除率,為航天員的飲用水、生活用水提供保障。

這一先進的水淨化技術,可以直接將航天員的洗澡水、生活用水,淨化成為飲用水標準。通過高效複合微生物技術,對航天員的大小便進行淨化處理,使航天員在航空器有限的活動空間內,能夠正常的生活和開展工作。

「空間微生物技術應用廣泛。未來,我們不僅可以喝到太空啤酒,吃到太空酸奶,還能使用太空益生菌生產化妝品、抑菌洗液等日用品,用空間微生物育種技術開發藥品、保健品、生物飼料、以及各類新材料等。我願為這一天的早日到來盡心竭力。」劉長庭說。

來源:新華每日電訊

編輯:宋慈(實習)

審核:管晶晶

終審:冷文生

相關焦點

  • 太空微生物威脅航天員健康?中國生物學家:用它們造啤酒、酸奶
    「來,大家嘗一嘗,這就是用太空歸來的微生物釀造的太空啤酒、太空酸奶,嘗嘗味道有什麼不同?」隨著航天技術不斷發展,太空已成為人類活動的新空間。原本只在地球上生存的微生物,也隨著人類一起登上了太空。例如在「和平」號空間站,人們已經檢測到234種微生物。劉長庭介紹,微生物進入太空有兩種途徑,一種是由航天員攜帶的。一般來說,健康人體都攜帶了至少10億個微生物(如細菌、真菌、病毒等),存在於人體的皮膚、口腔、鼻咽部、胃腸道等部位,這些微生物會隨著航天員一起進入太空。
  • 太空微生物威脅航天員健康?中國生物學家:用它們造太空啤酒、酸奶
    「來,大家嘗一嘗,這就是用太空歸來的微生物釀造的太空啤酒、太空酸奶,嘗嘗味道有什麼不同?」近日在朋友間一次聚會上,我國空間微生物學家、解放軍總醫院教授劉長庭興致勃勃地讓大家品嘗利用太空技術轉化的美食。他說:「我研究了一輩子空間微生物,退休之後最大心願,就是把空間微生物研究成果應用到老百姓的日常生活中,走到千家萬戶的餐桌上。」
  • 喝太空啤酒,吃太空酸奶……你想不想也來一個
    「來,大家嘗一嘗,這就是用太空歸來的微生物釀造的太空啤酒、太空酸奶,嘗嘗味道有什麼不同?」近日在朋友間一次聚會上,我國空間微生物學家、解放軍總醫院教授劉長庭興致勃勃地讓大家品嘗利用太空技術轉化的美食。他說:「我研究了一輩子空間微生物,退休之後最大心願,就是把空間微生物研究成果應用到老百姓的日常生活中,走到千家萬戶的餐桌上。」
  • 空間微生物技術產業化:未來可以喝到太空啤酒啦
    「來,大家嘗一嘗,這就是用太空歸來的微生物釀造的太空啤酒、太空酸奶,嘗嘗味道有什麼不同?」近日在朋友間一次聚會上,我國空間微生物學家、解放軍總醫院教授劉長庭興致勃勃地讓大家品嘗利用太空技術轉化的美食。他說:「我研究了一輩子空間微生物,退休之後最大心願,就是把空間微生物研究成果應用到老百姓的日常生活中,走到千家萬戶的餐桌上。」
  • 劉長庭:讓太空歸來的微生物走上老百姓餐桌
    「來,大家嘗一嘗,這就是用太空歸來的微生物釀造的太空啤酒、太空酸奶,嘗嘗味道有什麼不同?」近日在朋友間一次聚會上,我國空間微生物學家、解放軍總醫院教授劉長庭興致勃勃地讓大家品嘗利用太空技術轉化的美食。他說:「我研究了一輩子空間微生物,退休之後最大心願,就是把空間微生物研究成果應用到老百姓的日常生活中,走到千家萬戶的餐桌上。」
  • 劉長庭:讓太空歸來的微生物走上老百姓餐桌
    「來,大家嘗一嘗,這就是用太空歸來的微生物釀造的太空啤酒、太空酸奶,嘗嘗味道有什麼不同?」近日在朋友間一次聚會上,我國空間微生物學家、解放軍總醫院教授劉長庭興致勃勃地讓大家品嘗利用太空技術轉化的美食。他說:「我研究了一輩子空間微生物,退休之後最大心願,就是把空間微生物研究成果應用到老百姓的日常生活中,走到千家萬戶的餐桌上。」
  • 揭秘「天宮一號」:航天員太空中的衣食住行
    北京時間2011年9月29日晚21時16分,中國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載人航天發射場,用「長徵二號F」T1運載火箭,將中國全新研製的首個目標飛行器「天宮一號」發射升空。中新社記者 孫自法 攝中新社酒泉9月29日電題:揭秘「天宮一號」如何為航天員打造太空新「家」作者 孫海榮、孫自法隨著全新研製的載人飛行器「天宮一號」目標飛行器成功飛向茫茫天宮,中國航天員將擁有一個太空新「家」。這個新「家」在太空運行兩年,隨時迎接中國航天員駕乘神舟飛船入住。太空新「家」裝修得怎麼樣?有哪些「家具」?航天員工作、生活設施如何?
  • 被帶進太空的微生物,威脅的不僅是太空人的安危
    早期人們對微生物並未察覺,但除了帶來瘟疫和疾病之外,祖先們憑藉經驗找到了一些利用它們的方法,比如拿來釀酒、發麵、釀醋、制醬等等。,不管你喜不喜歡,這些微生物都會跟著太空飛行器進入太空,根本就杜絕不了;微生物研究領域專門劃分了一個宇宙微生物學。
  • 太空科技孕育佳釀 富樂頓太空啤酒斬獲「天祿獎」
    近日,備受矚目的2020中國國際啤酒挑戰賽暨頒獎盛典在中國瀘州落下帷幕。在眾多參賽品牌中,由國家高新技術企業富樂頓生物工程科技(北京)有限公司研發的「ESPACENO」系列太空啤酒「SPACE 1」榮獲賽事最高獎「天祿獎」。這款啤酒將空間酵母技術與現代啤酒工藝相結合,實現了口感、健康與科技元素的完美融合,受到評委會的一致好評。
  • 中國航天員太空經典鏡頭回放
    新華網酒泉6月17日電題:中國航天員太空經典鏡頭回放新華社記者神舟九號航天員景海鵬、劉旺、劉洋在太空工作生活的畫面,喚起了人們對此前6位中國航天員太空飛行的記憶。他們在太空定格的那些經典鏡頭,也是中國航天的珍貴歷史。
  • 新冠病毒影響太空?——空間微生物的來源和危害
    國際空間站4月航天員輪換,兩名俄羅斯航天員和一名美國航天員從哈薩克斯坦拜科努爾航天發射場搭乘俄「聯盟MS-16」飛船飛赴國際空間站。這3名航天員抵達拜科努爾後,經歷特定的「健康穩定化」步驟,其中包括為期兩周的隔離期。
  • 創新科技融入釀酒工藝,富樂頓太空啤酒榮獲「天祿獎」
    近日,備受矚目的2020中國國際啤酒挑戰賽暨頒獎盛典在中國瀘州落下帷幕。在眾多參賽品牌中,由國家高新技術企業富樂頓生物工程科技(北京)有限公司研發的「ESPACENO」系列太空啤酒「SPACE 1」榮獲賽事最高獎「天祿獎」。這款啤酒將空間酵母技術與現代啤酒工藝相結合,實現了口感、健康與科技元素的完美融合,受到評委會的一致好評。
  • 上太空影響生育?中國首位女航天員返回地面後,生下一個健康嬰兒
    上太空影響生育?中國首位女航天員返回地面後,生下一個健康嬰兒 行天下路,觀天下事,我是民間小葉,今天為大家分享一則趣聞趣事 航天員是一個神聖偉大的職業,他們前僕後繼的飛天,為人類探索外太空做出了無與倫比的貢獻,與此同時,航天員也是一個危險係數極高的職業,航空史上曾出現許多飛天失敗的悲劇,比如1986年,美國挑戰者號太空梭解體
  • 空間站內微生物會影響「太空人」健康嗎?
    太空中發現的這些菌株,目前來看對人類而言並非致病菌,但研究者們認為,非常有必要研究它們對未來的航天任務可能造成的健康影響。可能對未來太空任務有重要影響隨後,科學家將5種國際空間站菌株的基因組和3種臨床發現的地球菌株進行詳細比較,以更好地了解國際空間站菌株的耐藥特性——它們是否與已知的多藥耐藥性細菌擁有相似的基因特徵,並找出與它們的致病潛力相關的基因。
  • 神十航天員太空生活揭秘:可吃粽子喝米粥
    人們不禁會對航天員的太空生活產生好奇:處於失重狀態下的航天員是怎樣在太空中如廁的?又怎樣洗澡?他們是否跟地面上一樣使用衝水馬桶,是站著還是蹲著?1是否睡覺?抽氣馬桶防飄糞便航天員在太空用的是抽氣馬桶,馬桶內不使用水,而是氣,上廁所要將自己固定好,臀部要貼緊馬桶邊緣,如果馬桶內部與外邊不能完全密封,氣流便不能將大小便帶走,大小便會飄逸出來。4餐飲質量?
  • 航天員出徵太空:特殊的「出入境」隔離
    5月13日,NASA航天員羅伯特•本肯(Robert Behnken)和道格拉斯•赫爾利(Douglas Hurley)進入了飛行前的隔離期,5月22日,他們結束隔離抵達發射場,於5月27日乘SpaceX 載人龍飛船進入太空。
  • 三個航天員戴表驗證「相對論」
    「航天員在出艙後,將通過解鎖提拉,把80個在飛船外的實驗樣品拿到手裡,帶回到返回艙內,最終帶回地面。」  據悉,被神七攜帶的這種空間材料有四大類共七種。實驗的目的是為了把這些經過太空暴露的材料帶回地面的實驗室進行化學研究,觀察空間環境對材料的作用,同時還將把它們與地面進行模擬實驗的材料進行對比。
  • 空間站微生物威脅太空人健康—新聞—科學網
    太空中的這些菌株對人類而言並非致病菌,但研究者認為應該研究其對未來的航天任務承擔者可能造成的健康影響。 美國加州理工學院噴氣推進實驗室科學家研究了2015年3月從國際空間站的馬桶和運動臺上收集分離的5個腸桿菌菌株,以便更好地鑑定空間站內各種表面上的細菌群落。研究人員將國際空間站內的菌株與地球上收集到的所有1291種腸桿菌的公開基因組信息進行了對比。
  • 神舟十一號搭載金立M6 中國智造閃耀太空
    原標題:神舟十一號搭載金立M6 中國智造閃耀太空 在經歷了33天的太空遨遊之後,神舟十一號飛船載著景海鵬、陳冬兩名航天員,已經成功返回祖國。很多人跟老冀一樣估計都會很好奇:除了WORD航天員之外,神舟十一號飛船還把哪些東東帶上了太空?
  • 諾獎科學家研究微生物,卻孵化億萬酸奶騙局,是偉人還是幫兇
    諾獎科學家對微生物科學推斷性的言論,晚年卻編制出了一個無中生有的騙局產業,這個產業現在依舊看上去健康、積極、朝陽;我今天的內容可能要得罪很多國內企業,不過作為非專業的我,還是要出來說道說道,酸奶的功效大多都是酸奶廠商炒作的概念,到目前為止沒有任何科學證據能夠表明,酸奶對人體直接具有減肥、保護腸胃、美容、長壽等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