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人體冷凍「生意」做到中國來

2020-11-23 人民網

原標題:把人體冷凍「生意」做到中國來

勒米·嚴(Jeremy Yan),美籍華人,亞洲冷凍公司總裁,是美國另一家人體冷凍機構Cryonics Institute(簡稱CI)的會員。他相信兩三百年之後能有技術讓他自冰中復生。

2011年,他在美國註冊成立了亞洲人體冷凍有限公司。這家公司想做的,是將人體冷凍的技術介紹到國內,幫助有需求的病人與美國機構對接。

18日晚,科技日報記者電話採訪了位於美國的勒米·嚴。

科技日報:為什麼想到在中國推廣人體冷凍技術?

嚴:人體冷凍的概念上世紀60年代就已經在美國產生,只不過發展得比較緩慢,現在大概有250多人把自己「凍」了起來。

我個人認為,這項技術在中國的應用前景比在美國和西歐都要廣。我們可以看到,中國經濟發展速度很快,誕生了不少千萬、百萬富翁,北京、上海這些城市的中產階級其實都能負擔起人體冷凍的費用。更重要的是,與基督教佔主導的西方文化不同,中國大多數人認同人的意識或靈魂是甚至只是大腦的功能。這個觀念是冷凍運動的一個重要前提條件。

此外,中國自古就有追求「長生不老」的文化傳統,這種追求比西方更為強烈。只是大多數中國人不了解這方面的信息,沒有意識到還有「人體冷凍」這條路。

科技日報:在中國做人體冷凍的障礙在哪裡?

嚴:我們目前僅限於主要做美國機構在中國的「代理」服務,協助病人家人和冷凍機構工作人員溝通,幫助他們準備、翻譯文件,發揮「橋梁」的作用。

但我們在前期調研的時候發現,遺體出境是非常棘手的問題。比如這次杜虹的遺體出境,我們注意到大概耗費了兩個星期的時間,這會讓冷凍效果大打折扣。沒有明確的法規說中國人的遺體能否運送到國外,手續比較麻煩。

我們目前採用的方式是成立醫療機構,想以「赴美醫療」的方式將病人在活著的時候運到美國,然後在其法律上宣布死亡後由美方機構進行冷凍。

科技日報:您方其實還是一家以營利為目的的公司?

嚴:可以這麼說。但我們還是因為對新技術懷有信仰才會做這件事。美國兩家人體冷凍機構的法律文書都不擔保冷凍人未來一定可以復活,但至少你有了一個可能性。現在看來不可能的事,一百年、五百年後是不是還是不可能?總要對人類未來科技有個信念。本報記者 張蓋倫

(科技日報北京9月18日電)

相關焦點

  • 揭秘:中國首例人體冷凍實驗背後的故事
    換來的,是阿爾科的冷凍小組,如今就等在病房外。作為中國農科院一名基因工程與細胞工程方向的在讀博士生,魏景亮是他們的中間人。  一切準備就緒,魏景亮卻在這時聽見杜虹的女兒,最後一次問醫生,語調艱難而不甘:難道真的一點(延長生命的)機會都沒有了嗎?  沒有,主治醫生說出冷冷的答案。
  • 中國第一家人體冷凍中心,不靠譜
    處理後的遺體被放入液態氮中冷凍人體冷凍就是在這種強烈的求生欲以及難以割捨的親情下催生的、用一大堆幻想、噱頭和科學名詞包裝起來的一門生意。液氮冷凍早已有之很早以前,人們就利用超低溫冷凍技術來保存血液樣本、小的人體和動物組織樣本、幹細胞、精子和卵子等等,據說還有小的冷凍胚胎在若干年後被成功復甦的案例。這些樣本在冷落前會被泡在特殊的保護液體裡,以防止細胞液裡的水結冰膨脹損壞細胞結構。
  • 探訪中國首例人體冷凍實施機構:如能復甦,定會商業化
    「您是想給您肺癌晚期的公公進行人體冷凍,是嗎?」「好的,我先給您登記下,之後會有同事回訪您。」8月15日,一個普通的星期二,山東銀豐生物工程集團有限公司的員工忙得不可開交。有兩類人的電話不斷打來:媒體和想人體冷凍的。
  • 揭秘中國第一家人體冷凍中心 一起來看看吧
    至今,中國已經有10位冷凍人成功「住進」了研究院的液氮罐裡,其中最小的只有13歲。一條探訪了中國唯一的人體冷凍中心,採訪到第一位冷凍人的家屬。冷凍人醒過來,記憶還在不在?如果有一天真的被復活,他將如何獨自面對嶄新的世界?
  • 中國首例本土人體冷凍完成 遺體被冷凍等待"復活"
    原標題:中國首例本土人體冷凍完成 遺體被冷凍等待"復活"   2   對銀豐研究院來說,展文蓮也是他們真正冷凍的第一具人體。   銀豐研究院由銀豐生物工程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銀豐生物)於2015年出資成立。
  • 揭秘中國第一家人體冷凍中心:最小冷凍者13歲
    中國首家人體冷凍中心,山東濟南12月初,一條探訪了中國唯一的人體冷凍中心,採訪到了第一位冷凍人的家屬,以及三位參與了中國第一次頭部冷凍的志願者。展文蓮是中國本土的第一位冷凍人,三年多以來,和她冷凍在一起的,還有另外9位中國人。世界上能夠獨立實施人體冷凍的機構只有4家:美國的阿爾科(Alcor)、CI(Cryonice Institute)、俄羅斯的KrioRus,中國的山東銀豐生命科學研究院是第四家。生科院成立至今,來諮詢過人體冷凍的已有300多人。
  • 中國首例人體冷凍操作者:非長生不老 不保證復活
    兩年前,尚為美國人體冷凍公司阿爾科臨床響應中心主任的阿倫•德雷克(Aaron Drake)來到北京,為重慶女作家杜虹實施頭顱冷凍手術,這是中國第一例人體冷凍。人體低溫保存的踐行者大多願意相信,借用低溫來按下生命的暫停鍵,可等來未來發達的技術將其復甦,治癒患有的絕症。但這仍然是一件遙遠的事。尤其大腦,這個精細的部位幾乎隱藏著關於人類意識和記憶的所有秘密。如果低溫保存的人體終能有一天等到回溫,他們的大腦是否會復甦?是否還能延續進入液氮罐保存前的記憶?大腦的冷凍復甦之難是人體低溫保存術的阿喀琉斯之踵。
  • 中國首例「人體冷凍」5月已完成,冷凍再「復活」真的可行?
    去世前,她的家人代她完成了遺體捐獻的登記手續,決定在死後接受一項人體冷凍手術。山東銀豐生物工程集團和山東大學齊魯醫院的臨床工作人員將展文蓮的遺體程序性降溫,最終在容積2000升、零下196℃的液氮罐內凍存起來。這被認為是中國本土首例人體全身冷凍術。
  • 中國首例本土人體冷凍 補充液氮每年約5萬元
    中國首例本土人體冷凍 補充液氮每年約5萬元2017-08-14 12:22出處/作者:其他整合編輯:Alan責任編輯:leijunhua> 相信大家都聽說「人體冷凍」相關新聞,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聽過國內也成功做到用本土做人體冷凍呢?
  • 中國驕傲!中國能獨立實施人體冷凍技術,10位冷凍人年齡最大72歲
    人體冷凍技術是世界醫學難題之一。目前為止,世界上可以獨立完成人體冷凍的機構僅有4家,其中一家就位於中國山東生命科學研究院。1.冷凍第一人的艱難2017年5月9日,桂某終於等來了電話。山東生命科學研究院告訴桂某,他的妻子展某將完成降溫,很快就可以住進液氮進行冷凍了。這個消息讓桂某懸在心裡的石頭終於落地了。
  • 中國「冷凍人」復活倒計時50年?起底國內首家人體冷凍中心
    濟南銀豐生命科學研究院,是中國唯一的人體冷凍研究中心,也是世界上僅有的四個此類研 究機構之一。在中國,越來越多的人,正在這裡冷凍「屍體」,以期獲得在50年或者更久的時間裡「重生」的技術。2. 中國最早志願參與「冷凍人」試驗的是重慶女作家杜虹,也是《三體》的編審之一。她的遺體在冰凍狀態下被運送到美國的阿爾科爾生命延續基金會總部,頭部分離,保存在-196℃的液氮環境特殊容器中。
  • 中國「冷凍人」復活倒計時50年?起底國內首家人體冷凍中心
    在中國,越來越多的人,正在試圖通過山東濟南一家冷凍人保存中心,冷凍「屍體」,以期獲得在50年或者更久的時間裡「重生」的技術。雖然這項技術與設想更接近幻想小說的場景。日前,《南華早報》的一篇報導說,這家機構叫做濟南銀豐生命科學研究院,是中國唯一的人體冷凍研究中心,也是世界上僅有的四個此類研究機構之一。
  • 中國"冷凍人"復活倒計時50年,起底國內首家人體冷凍中心
    在中國,越來越多的人,正在試圖通過山東濟南一家冷凍人保存中心,冷凍"屍體",以期獲得在50年或者更久的時間裡"重生"的技術。雖然這項技術與設想更接近幻想小說的場景。日前,《南華早報》的一篇報導說,這家機構叫做濟南銀豐生命科學研究院,是中國唯一的人體冷凍研究中心,也是世界上僅有的四個此類研究機構之一。
  • 期待「人體冷凍」走進現實
    來論  繼科幻小說《三體》編審之一,重慶女作家杜虹接受美國人體冷凍技術之後,因罹患肺癌走向生命終點的展文蓮女士決定籤下遺體捐獻手續,成為第二個被低溫保存的中國人。不同的是,展女士是首個在中國本土冷凍並等待覆活的「病人」。
  • 港媒:美人體冷凍公司瞄上中國富人
    原標題:港媒:美人體冷凍公司瞄上中國富人  香港《南華早報》9月28日文章,原題:不朽的永恆魅力:人體冷凍技術在中國「重生」 一家美國人體冷凍公司稱自己已經吸引中國顧客的注意。該公司利用超低溫度保存人體,以期科技終有一天能使人們重生。
  • 實地探訪中國首例人體冷凍實施機構:如能復甦,定會商業化
    前一天,經《科技日報》報導,這家公司下屬的研究院已完成中國本土第一例人體全身低溫保存的消息傳播開來。有媒體給銀豐一個用於監督舉報的郵箱發了郵件,希望得到採訪機會。短短不到兩天裡,至少已經有4位打來電話,表達了想要人體冷凍的意願。可在當地人心裡,銀豐名字的響亮,更在於它的房地產生意。
  • 對話美國人體冷凍專家:中國首例冷凍者杜虹現在一切正常
    法制晚報訊,近日,我國國內首例人體低溫保存手術已完成,來自山東濟南的展文蓮是首個在中國國內冷凍並等待覆活的「病人」。而展文蓮是繼中國首位接受人體冷凍者——重慶女作家杜虹之後,又一例來自中國的人體冷凍者。有所不同的是,2015年5月,杜虹選擇的冷凍機構是美國最大的人體冷凍機構阿爾科生命延續基金會(以下簡稱阿爾科)。
  • 人體冷凍:科幻還是騙局
    (❘wired.com網站截圖/圖)(本文首發於2018年7月5日《南方周末》)人類神經系統是否能夠完全得到恢復是人體冷凍復活技術面臨最大的難題。儘管從技術層面來看,寄希望於冷凍人體的復活是不切實際的,但是也無法阻止一些人追求長生不老的夢想。
  • 中國人體冷凍背後的豪賭:公司還經營金融地產
    49歲的展文蓮成為了在中國本土實施的第一例人體全身冷凍者。8月14日科技日報領銜報導了此事,瞬間引爆了公眾對於「永生」話題的討論。 在對人體冷凍尚且陌生的中國,展文蓮會有多少效仿者?無從得知,目前這一選擇更多地被稱作是一場富人的「豪賭」。然而,在中國搭建起這場「豪賭」平臺的是誰?
  • 揭秘世界三大人體冷凍機構(圖)
    目前,世界上主要有三家機構提供冷凍人體的業務,價格高昂,而且只管「凍」,不管「復活」。曾經只存在於科幻小說中的「人體冷凍」墜落凡間,是科學實驗,還是一場騙局?如果你對死後「復活」感興趣,快來了解一下世界上的三大人體冷凍機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