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嫦娥五號創下5個中國首次,俄羅斯專家動情歡呼:中國真太棒了
12月17日凌晨,在驚心動魄的900秒之內,嫦娥五號返回器猶如流星劃破夜空,穩穩降落在指定區域。在皚皚白雪上,返回器"灰頭土臉"的,仿佛剛剛挖煤歸來。所有中國人都鬆了口氣,還好還好,嫦娥五號終於平安到家了。
-
嫦娥五號順利歸來創造5個首次 中國太空探索升級
北京時間12月17日,在中國國務院新聞辦就探月工程嫦娥五號任務舉行的發布會上,中國國家航天局副局長、探月工程副總指揮吳豔華表示,嫦娥五號完成了一次對接、六次分離,兩種方式採樣、五次樣品轉移,經歷了11個重大階段和關鍵步驟,嫦娥五號任務創造了五項中國首次。
-
嫦娥五號創5個首次 嫦娥五號任務紀實全紀錄
嫦娥五號回來了!帶著月壤回來了!恰似一部追了23天的宇宙大片,人們期待著、盼望著,晝夜不息。 12月17日凌晨,嫦娥五號返回器,如同茫茫草原上的一顆流星劃破天際,驚起一團煙雲,以百米衝刺的姿態迫不及待回到地球。九天攬月,這一刻,中國航天又創造新的歷史。 這是21世紀人類首次月球採樣返回任務,標誌著中國航天向前邁出一大步。
-
嫦娥五號創造五項中國首次成就,回顧嫦娥五號探月之旅(珍藏版)
嫦娥五號任務創造了五項中國首次:一是在地外天體的採樣與封裝,二是地外天體上的點火起飛、精準入軌,三是月球軌道無人交會對接和樣品轉移,四是攜帶月球樣品以近第二宇宙速度再入返回,12月6日,「已裝車」——嫦娥五號完成與軌道器和返回器組合體之間的交會對接及樣品轉移。12月17日,「已送達」——嫦娥五號重返地球。翹首以盼,「土特產」快遞終於到了!經過20多天期盼等待,嫦娥五號探月之旅終於取得圓滿成功。嫦娥五號探測器在一次任務中,連續實現我國航天史上首次月面採樣、月面起飛、月球軌道交會對接、帶樣返回等多個重大突破。
-
嫦娥五號創造中國航天史上多個首次
12月1日23時11分,嫦娥五號探測器著陸月球表面;12月3日23時10分,完成月表工作的嫦娥五號上升器點火起飛。鑽取完成、採樣結束、點火起飛……一系列操作在這48小時裡按計劃順利進行,每一步都是中國航天領域的首次嘗試。
-
經濟學人全球頭條:嫦娥五號創造5項中國首次,瑞幸咖啡造假案1.8億...
嫦娥五號創造5項中國首次嫦娥五號任務創造了五項中國首次,一是在地外天體的採樣與封裝,二是地外天體上的點火起飛、精準入軌,三是月球軌道無人交會對接和樣品轉移,四是攜帶月球樣品以近第二宇宙速度再入返回嫦娥五號探測器圓滿完成我國首次月球採樣返回任務北京時間12月17日1時59分,探月工程嫦娥五號返回器在內蒙古四子王旗預定區域成功著陸,標誌著我國首次地外天體採樣返回任務圓滿完成
-
嫦娥五號出發,力爭實現中國航天史上5個「首次」
新華社記者 金立旺攝 2020年11月24日,嫦娥五號探測器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發射成功。這是我國探月工程「繞、落、回」三步走中,第三步的首次任務。 由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研製的嫦娥五號探測器,是迄今為止我國研製的最為複雜的太空飛行器系統之一,由軌道器、返回器、著陸器、上升器組成,包含15個分系統。
-
嫦娥五號圓滿完成探月任務,中國航天贏得世界同行讚嘆
【環球時報綜合報導】北京時間12月17日1時59分,嫦娥五號返回器攜帶月球樣品,在內蒙古四子王旗預定區域安全著陸,探月工程嫦娥五號任務取得圓滿成功。習近平主席發來賀電,讚揚這是發揮新型舉國體制優勢攻堅克難取得的又一重大成就,標誌著「中國航天向前邁出的一大步」。世界多國航天機構和專家都為中國航天成就點讚,並期待與中國合作。
-
嫦娥五號推進中國太空雄心,「五個首次」即將開創
有人形象地將這次探月任務稱為「挖土」之旅,如果成功,將是40多年來首次有國家從月球上帶回「土特產」。多個「中國首次」等待嫦娥五號去開創,任務充滿挑戰。美聯社援引專家的話說:「成功完成嫦娥五號的任務,對任何國家都是令人印象深刻的壯舉。」關注嫦娥探月的同時,也有外媒又習慣性地炒作起「太空競賽」「中美競爭」等話題。這種譁眾取寵的雜音當然不可能阻擋中國太空探索堅定前行的步伐。
-
聚焦中國:中國嫦娥五號登月任務實現多項突破
25日發射升空,用於收集和返回月球樣本,預計將在旅程中實現多項突破。 嫦娥五號由一個軌道飛行器、一個著陸器、一個上升器和一個返回器組成。 據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下屬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嫦娥五號探測器副總設計師彭靜介紹,此次採樣任務充滿了不確定性。 據彭說,嫦娥五號將是40多年來世界上第一次月球取樣任務,中國航天工程師已經為未來可能面臨的挑戰制定了周密的計劃。
-
事業單位科技知識:嫦娥五號的「首次」
【例題-多選】嫦娥五號,由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研製,是中國探月工程三期發射的月球探測器,也將是中國首個實施無人月面取樣返回的月球探測器,為中國探月工程的收官之戰。下列關於嫦娥五號說法正確的是:A. 首次月面自動採樣B. 首次月面起飛上升C. 首次月球軌道交會對接D.
-
嫦娥五號彰顯中國航天實力 創造深空探測任務領域技術高度
本文轉自【經濟日報】;這幾天,嫦娥五號在月球上繁忙工作的畫面不斷刷屏:首次月面自動採樣與封裝,首次月面起飛上升,接下來還要完成首次月球軌道交會對接……多項「首次」的背後,是表面採樣機械臂技術、地面測控技術、月球軌道對接技術等多個關鍵領域的技術攻關,嫦娥五號一次次精準的操作不僅創造了我國深空探測任務領域新的技術高度
-
「嫦娥五號」力爭實現中國航天四個「首次」
嫦娥工程此前完成了嫦娥一號、二號、三號、四號以及五號T1試驗器的任務,每一次任務都在上一次任務的基礎上有所突破。此次「嫦娥五號」的任務就是要力爭實現中國的四個「首次」。 首次在月球表面自動採樣 此次任務中,「嫦娥五號」著陸器與上升器組成的著上組合體將在月球表面自主完成月壤採集,並將樣品封裝進上升器中。作為首次採樣,取多取少不是重點,取到了就是成功。
-
嫦娥五號「探月」歸來 實現五個首次
國家航天局專家表示,嫦娥五號探測器在一次任務中,連續實現了我國航天史上首次月面採樣、月面起飛、月球軌道交會對接、帶樣返回等多個重大突破,為我國探月工程「繞、落、回」三步走發展規劃畫上了圓滿句號。
-
長徵五號運載火箭搭載嫦娥五號成功發射,開啟中國探月新篇章
根據央視新聞報導,2020年11月24日凌晨4時30分,中國長徵五號運載火箭搭載著嫦娥五號月球探測器在海南文昌航天發射場成功發射升空。圖源:央視新聞激動人心的時刻來臨!這是中國首次月球採樣返回任務,也是首次地外天體採樣任務,同樣也是迄今為止我國執行的最為複雜的航天任務。
-
嫦娥五號發射成功!系統總指揮、總設計師楊孟飛是嶽陽人
今天4時30分,在文昌航天發射場,長徵五號遙五運載火箭成功發射探月工程嫦娥五號探測器,順利將探測器送入預定軌道,開啟我國首次地外天體採樣返回之旅。而嫦娥五號的系統總指揮、總設計師正是湘陰人楊孟飛。「嫦娥五號任務有望創造多個『中國首次』,如我國航天探測器首次開展在地外天體的採樣與封裝、首次在地外天體起飛、首次開展月球軌道交會對接、首次攜帶樣品高速再入地球等。」楊孟飛說。嫦娥五號探測器系統是迄今為止我國研製的最為複雜的太空飛行器系統之一,由軌道器、返回器、著陸器和上升器組成,分為15個分系統,計劃採集約2公斤月球樣品帶回地球。
-
揭秘嫦娥五號軌道器四大技術突破
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八院嫦娥五號探測器副總設計師查學雷介紹,在整個任務過程中,軌道器在軌共有5次分離,6種組合體狀態,承擔地月往返運輸、器間分離、交會對接與樣品轉移等關鍵任務,是目前最複雜的空間飛行器之一。針對整個任務飛行狀態多、器間接口多、工作模式多、技術攻關難、地面驗證難以及運載與發射場新「三多、兩難、一新」特點,研製團隊突破了4項關鍵技術。
-
厲害了,嫦娥五號的四個「首次」成就!
2020年11月25日22時06分,由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研製的「嫦娥五號」太空飛行器探測器在海南文昌衛星發射中心順利發射升空,它將實現無人對於月球隕坑內部的土壤取樣,屆時將會足足具體兩公斤的月球土壤被帶回。之前的蘇聯Luna16探測器整體落月,最終帶回的月巖樣品只有100克。
-
嫦娥五號彰顯中國航天實力
這幾天,嫦娥五號在月球上繁忙工作的畫面不斷刷屏:首次月面自動採樣與封裝,首次月面起飛上升,接下來還要完成首次月球軌道交會對接……多項「首次」的背後,是表面採樣機械臂技術、地面測控技術、月球軌道對接技術等多個關鍵領域的技術攻關,嫦娥五號一次次精準的操作不僅創造了我國深空探測任務領域新的技術高度
-
觀察| 嫦娥五號將實現我國航天史上4個"首次"
據中國探月工程副總設計師、航天科技集團科技委副主任於登雲介紹,嫦娥五號將實現我國航天史上的四個「首次」:首次在月球表面自動採樣,首次從月面起飛,首次實現月球軌道無人交會對接,首次帶月壤高速再入返回地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