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壯麗70年·奮鬥新時代】走進百世西安運轉中心 你的包裹原來是...

2021-01-08 西部網(陝西新聞網)

百世快遞西安運轉中心的工作人員正在分揀快遞。

西部網訊(記者 凌旎)「剁完手」後等待快遞的日子很難熬,每天都要看幾遍快遞到哪兒了,這是很多網購消費者的常態。可你知道從從賣家發貨到買家收貨,快遞都經歷了什麼?近日,記者前往百世快遞西安運轉中心,在這個機器比人多的工廠裡,你牽掛的每一件快遞都被安排的明明白白。

進入百世快遞西安轉運中心,一眼就看到由12個集稱重、掃描、計費於一體的DWS(自動化掃描稱重設備)和一條條分揀線組成的出港操作區,單個DWS的處理峰值可達到每小時2400件。「使用DWS能夠提高快件稱重準確率和快件處理效率,同時可以降低快件破損和降低人員成本。」分撥經理裴俊東說。

接下來到達進港操作區。據工作人員介紹,這裡擁有西北地區首家雙層高速自動交叉自動分揀線,分揀系統融合了大數據分析、智能算法、自動化控制、圖像處理技術、移動網際網路技術等多種技術。自全國各地而來的快件通過電子面單識別後,就可以進行人工分揀和自動集包等操作。

最後,快件流向各網點的操作區,裝車後由網點完成派件。裴俊東告訴記者,預計今年年底,百世會用自動擺臂代替部分人工分揀,整個轉運中心將會變得更加智能。

百世快遞西安新產業園站點,快遞員正在流水線上忙碌。

隨後,記者來到西安新產業園站點,見到了負責人陳飛。每天早上七點半,陳飛和營業點25名一線快遞員就開始了一天的忙碌。接貨、掃描、裝車、運貨,南至西部大道,北到科技八路,東到丈八五路,西到西三環外都是他們的配送範圍。陳飛告訴記者,該營業點每天收貨量在4000件左右,送貨量能達到6000多件。

記者了解到一組數據:截止2019年3月,百世快遞西安轉運中心已開通37條全國主要城市直達班車,全省共有189個一級網點,服務範圍覆蓋了全省10個地級市、1個示範區、107個縣,鄉鎮達到100%覆蓋。

隨著網際網路的發展,民營快遞業快速崛起,已經成為全民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為了讓老百姓享受到更加便捷的服務,百世快遞的經營版圖也在不斷擴大。從全國範圍來看,截至2018年12月底,百世快遞在全國擁有分撥中心106個,31000多個站點,省市網絡覆蓋率達100%,區縣覆蓋率達99%,2018年全年快遞包裹總量達到54.7億件。這54.7億件快遞就是在裴俊東、陳飛這樣一線工作人員的手下、眼中安全的送往需要它的人手上。

編輯:高政超

相關焦點

  • 【壯麗70年 奮鬥新時代】「兩彈城」:穿越半個世紀的兩彈精神
    【壯麗70年 奮鬥新時代】「兩彈城」:穿越半個世紀的兩彈精神 中國新聞來源:央視網 2019年05月12日 19:49 A-A+ 今天(5月12日)的《壯麗70年 奮鬥新時代》系列報導,我們一起走進這座神秘的「兩彈城」,走近這群幹驚天動地事的隱姓埋名人。
  • 【壯麗70年·奮鬥新時代】「原子核」裡的硬擔當
    【壯麗70年·奮鬥新時代】「原子核」裡的硬擔當 原標題:   【壯麗70年·奮鬥新時代】  光明日報記者 陳海波  87歲的蘇興普怎麼也不會想到,62年前的那一次工作調動
  • (壯麗70年·奮鬥新時代——新中國崢嶸歲月)習近平總書記提出並...
    (壯麗70年·奮鬥新時代——新中國崢嶸歲月)習近平總書記提出並闡述中國夢來源:新華社作者:齊聲責任編輯:張詩夢2019-11-23 14: 新華社北京11月23日電(齊聲)黨的十八大召開後不久,2012年11
  • 【壯麗70年·奮鬥新時代】雲南記憶
    原標題:雲南記憶  70年,於人類漫長的歷史而言,不過是滄海一粟;而對於新中國來說,這70年,是探索的70年,是發展的70年,更是砥礪奮進的70年!  70年的開創奮鬥、崛起發展, 雲南取得了一個又一個的輝煌成就,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 寧夏:化工發展後勁十足 | 壯麗70年 奮鬥新時代
    寧夏:化工發展後勁十足 | 壯麗70年 奮鬥新時代 2019-07-06 14:3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壯麗70年——從紅色歷史走進新時代」大型歷史紀實題材系列有聲...
    □本報見習記者 李美霖  為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中版集團數字傳媒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版數媒)結合黨中央關於媒體融合發展的戰略部署,經過近兩年的項目籌備和實施,終於在2019年國慶前推出了「壯麗70年——從紅色歷史走進新時代」大型歷史紀實題材系列有聲讀物,並憑藉該項目入圍了國家新聞出版署組織實施的「2019
  • 北京紀實影像周開幕 謳歌壯麗七十年光影記錄新時代
    原標題:第三屆北京紀實影像周開幕謳歌壯麗七十年 光影記錄新時代   第三屆北京紀實影像周8月23日在中華世紀壇開幕。各省(區、市)廣播電視局和電視臺的負責人,北京市相關委辦局、各區融媒體中心負責人,紀錄片行業資深人士及來自2019年絲路國家影視製作和營銷研修班、2019年發展中國家紀錄片人才研修班的國際友人等近400人參加此次活動。
  • 【壯麗70年 奮鬥新時代】從「沙進人退」到「人進沙退」 探尋榆林...
    【壯麗70年 奮鬥新時代】從「沙進人退」到「人進沙退」 探尋榆林治沙成功秘訣 央視網報來源:央視網 2019年04月26日 16:25 A-A+   由於長期的人為和氣候原因,70年前,流沙曾越過長城南侵50多公裡,超過400個村莊被壓埋,榆林城區三次南遷,全市林木覆蓋率一度只有0.9%。新中國成立70年來,尤其是黨的十八大以來,榆林林木覆蓋率大幅提高到33%,榆林境內的毛烏素沙地全部被林草所覆蓋,這一成就也讓陝西的綠色版圖向北延伸了400公裡。
  • 【壯麗70年 奮鬥新時代】直掛雲帆濟滄海
    1萬噸以上的海輪可以從東海岸上溯1300海裡,一直抵達重慶,使這個內陸城市變成海港……」當時,他或許未曾想到,宏大願景能夠迅速在今日中國走進現實。  千公裡之外的湖北鄂州,正在紮實推進戴家洲水道整治工程。50年不腐爛的無紡布上,拴滿了30公斤重的水泥預製塊,被專用鋪排施工船沉放到江底,控制住水中「流動的沙丘」,穩固河床。
  • 【壯麗70年 奮鬥新時代——70人話70年】天下為公謀大同
    70年來,隨著綜合國力和國際地位的不斷提升,中國前所未有地走近世界舞臺中央。在海外作業的十幾年裡,我帶領1205海外鑽井隊艱苦奮鬥,先後刷新了當地42項新紀錄,項目已經覆蓋26個國家和地區,我們正向國際資源創新型企業跨越。
  • 第六屆活力內蒙古•大學生網絡影像文化藝術節「壯麗70年•...
    你還在為每天除了學習就是睡覺而感到憤懣嗎?你還在為沒有心儀的課外活動而感到煩心嗎?你還在為沒有興趣愛好而感到迷茫嗎?自治區網際網路信息辦公室、自治區團委、北方新報社、內蒙古攝影家協會聯合舉辦第六屆活力內蒙古•大學生網絡影像文化藝術節,面向全區大學生徵集以「壯麗70年•奮鬥新時代」為主題的優秀文化藝術類作品,現將有關事宜通知如下。
  • 「壯麗70年奮鬥新時代」長徵系列運載火箭逐夢蒼穹
    1956年10月8日,中央成立國防部第五研究院,研製火箭飛彈。1957年11月16日,國防部第五研究院一分院(今航天科技集團所屬中國運載火箭技術研究院)正式成立,至今已有60多年的歷史。60多年來,一代代科學家、工程師接續奮鬥、自主創新,不斷把航天事業推向新的高峰。
  • 【壯麗70年·奮鬥新時代】數字出版產業鏈加速崛起
    圖書的變化映襯著一個國家和時代的變遷。新中國成立之初,全國圖書出版社不足百家,書店不足3000家,出版圖書不足萬種。出版業相對落後的局面擋不住人們閱讀的熱情。文學作品《暴風驟雨》《小二黑結婚》《白毛女》等迅速掀起熱潮,帶給人們思想的啟迪。
  • 「壯麗70年·奮鬥新時代」甘肅定西:不懈奮鬥七十載 黃土高原貧困...
    原來一畝地只能產100斤小麥,修了梯田後,一畝地能達到300至400斤,這是莫大的希望。0.5畝、5畝、10畝、100畝……從1964年到1982年,近20年的時間內,大坪村人發揚「戰天鬥地 艱苦奮鬥」的大坪精神,興修梯田2700多畝,讓「跑水、跑土、跑肥」的「三跑田」變成了保水、保土、保肥的「三保田」。
  • 壯麗70年 奮鬥新時代 我眼裡的電視機70年變遷
    經過一年多努力,建立起新中國第一座廣播電視臺——北京電視臺(即中央電視臺的前身),並於1958年5月1日晚開始黑白電視試播。  同年9月2日,我國第一套黑白電視節目用第二頻道正式開播,開始每周僅廣播兩次,以後逐漸增加到每周四次、六次,最後才保證每晚7點到10點廣播。
  • 記者探訪「雙十一」快遞運轉中心 你的TA已在路上(高清組圖)
    「雙十一」過後,當你在享受「剁手」帶來的快樂時,有這樣一群人正在晝夜兼程奔波在路上,為讓你愛的寶貝早點送達你身邊而努力。11月13日,中國甘肅網記者走進申通快遞甘肅運轉中心,探訪一件郵包的分發旅程。「雙十一」到來,快遞企業的運轉中心充滿「戰時」狀態中國甘肅網11月13日訊(本網記者宋芳科任磊文/圖)「雙十一」過後,當你在享受「剁手」帶來的快樂時,有這樣一群人正在晝夜兼程奔波在路上,為讓你愛的寶貝早點送達你身邊而努力。11月13日,中國甘肅網記者走進申通快遞甘肅運轉中心,探訪一件郵包的分發旅程。
  • 【壯麗70年 奮鬥新時代·蹲點筆記】探尋地震孕育的奧秘
    1955年,北京國家地球觀象臺在京郊溫泉鎮上的白家疃村拔地而起。它的建立翻開了我國地震探測科技發展的新篇章,見證了我國防震減災救災事業在風雨砥礪中奏響的時代凱歌。1966年3月,河北邢臺先後發生6.8級和7.2級兩次強烈地震,黨中央和國務院十分關心震情與災區人民生命財產安全,地震臺站建設由此起步。  1971年,在剛成立的國家地震局領導下,分兩批建設了北京、佘山、昆明等24個國家基準臺,形成當時的國家地震臺網。「一旦發生地震,臺站人員快速處理,將有關數據上報國家地震局分析預報中心值班室。
  • 致敬壯麗70年,2019年浦東新區科普詩詞大會開幕
    關注文化,關注傳承,關註上海江東書院,矚目於中國文化的偉大復興弄潮兒向濤頭立,欣逢新中國成立70周年大慶,在成功舉辦兩屆浦東新區科普詩詞大會的基礎上,由浦東新區教育局、區文體旅遊局、區文明辦、區科協、團區委、區語委辦等共同主辦的「壯麗70年,奮鬥新時代——2019年浦東新區科普詩詞大會」,9月27日在上海自貿區金橋片區正式拉開帷幕
  • 【壯麗70年 奮鬥新時代】「馬深1井」完鑽井深8418米 他們往地下鑽...
    周國棟,2000年任5012鑽井隊帶班隊長;2001年任「中國1號」鑽井隊帶班隊長2000年1月,我帶領5012鑽井隊出徵卡達,這是我第一次帶領中原石油工程隊伍進入陌生的海外市場。這一年,我們鑽井12口,創造了搬遷、鑽速、質量等10多項新紀錄。
  • 【壯麗70年·奮鬥新時代「開創多彩貴州新未來」系列報導之二】
    「牢記囑託、感恩奮進」在貴州深入人心、深得人心,成為新時代貴州的最強音,凝聚了決戰決勝的強大力量。  展望明天,為大力培育和弘揚「團結奮進、拼搏創新、苦幹實幹、後發趕超」新時代貴州精神,堅決奪取脫貧攻堅、同步小康的全面勝利,多彩貴州網從8月3日起推出「開創多彩貴州新未來」系列報導,敬請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