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有兩個員工,暫且稱他們為小王和小張吧。
他們兩人工作職能基本相同,工作時間完全一樣,都是一天八小時。打卡上班,整理文件,擬寫方案,參加會議,提交工作成果,然後下班。
小王完全按照以上的工作節奏忙碌了一整天,而且天天如此。
而小張也是打卡上班,但他不需要整理文件,因為每一次使用之後他都回歸原位,並用書籤作個記號,需要什麼隨手可得。他也不用寫方案頭疼,因為他在研究產品和市場時,總能對細節處理得非常到位,能準確發現問題並及時匯報討論。
參加會議時他一般不著急發言,而是細心聆聽並記錄,然後針對問題提出自己的解決提議,整理之後送給領導審閱。
同樣的工作,同樣的時間,小王顯得非常忙碌,每天只是機械的工作模式和毫無頭緒的工作思維。而小張表面看似不忙,工作效率和成果卻比小王高出了許多。由於工作出色,小張升任了部門主管,而小王依然在原地忙碌著。
01
這件事情讓我想到了懶螞蟻思維。
螞蟻向來以勤奮工作而為人們所稱道,但是根據科學研究發現,螞蟻群裡面存在許多「懶螞蟻」。這些懶螞蟻很少幹活,總是東張西望、到處閒逛。
當然,大多數螞蟻都很勤奮,忙忙碌碌,任勞任怨,但它們緊張有序的勞作往往離不開那些不幹活的懶螞蟻,所以勤奮的螞蟻甘願養活那些不幹活的懶螞蟻。
因為,懶螞蟻在蟻群中的地位是不可或缺的,它們能看到組織的薄弱之處,擁有讓螞蟻群在困難時刻仍然存活的本領,使自己在蟻群中不可替代。
其實,在每個企業中,都有類似於「懶螞蟻」這樣的員工存在。他們平時看起來非常悠閒,每周真正用在工作上的時間也非常短,老闆卻願意為了他們開很高的薪水,並且對他們讚賞有加。
這是什麼原因呢?讓我們先來了解一下「懶螞蟻」的思維方式和工作方式就知道了。
這些「懶螞蟻」員工善於用腦和用心去工作,他們有著共同特點:那就是他們擅長學習充電,用智慧去觀察、去分析、去尋找市場中新的發展機會;
他們善於發現企業中存在的問題,找出企業管理的弊端,提出建設性意見,遵守規則並堅持原則;
他們立足部門所轄業務,努力鑽研業務,通過對各種新知識、新理念、新觀念的學習,保持思路開闊,思想常新。
如果按照過去「不在其位,不謀其政」的理論,這些人可以說是有點多管閒事,超越了職權範圍,威脅了領導權威。但是在「懶螞蟻」管理者眼中,這些人一邊肩負起「勤勞螞蟻」的職責,一邊動著「懶螞蟻」的腦筋。企業有這樣的員工,老闆當然十分滿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