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沉市場被水滴籌、拼多多、趣頭條、快手霸佔,原來是身後站著他

2021-01-09 傳承科技

下沉市場,這個新名詞不知道有多少人懂的,社交電商為了利益所開發出的網際網路的「下鄉運動」。只要針對的就是五環外人群及中老年人群,這兩種人群既有時間又能夠消費,並且要麼不用微信,要麼就是不怎麼會網購,而社交電商則抓住了這個機會。如趣頭條、拼多多等企業包攬了市場。我們今天就來聊一聊為什麼這些企業能夠快速的搶佔市場。

趣頭條

這個軟體不知道你們有沒有從身邊人得知,或者群裡轉發等等。我之前看到這個軟體的第一反應是騙子……怎麼可能看文章就給錢呢?在詳細了解了一番後才得知,趣頭條這款軟體利用了中老年人有著大量的空餘時間,利用這空餘時間去看一些新聞或者文章,看一篇給多少錢。並且這類文章裡的信息可以說十分的不OK,並且還有很多類似軟廣的存在。趣頭條賺著流量錢,分很低的利潤出去,極大的利用了這中老年人的時間所產生的收益。並且還以類似傳銷一樣的銷售模式,可以拉下家,就是邀請好友,能夠得到多少錢的紅包之類……

拼多多

這款軟體的風靡相信大家絕對不會陌生的,前一段時間還爆出拼多多的巨大BUG。拼多多,一款通過團購、砍價、低價、爆款及假貨聞名,很多人都為了便宜去拼多多上購買東西,還轉發到群裡讓別人幫忙砍價、團購。很多人都因此付出了智商稅,還有人不信邪,畢竟那麼多假貨裡肯定還是有好東西的,有人淘到寶了,就又讓更多的人去交智商稅。可以說,你可能小賺,而拼多多絕對不虧。

水滴籌

這個軟體可能對於很多人來說有點陌生,其截止到2018年底,水滴籌為患者大概籌集了120多億治病錢,並且水滴公益基金會籌集到善款超過5000萬元。是國內免費的大病籌款平臺,也是網絡大病0手續費的開創者。然而因為某些唯利是圖的小人,導致很多人對於水滴籌越來越冷漠,為什麼?有些人並不需要救助,或者說作偽證來獲取大家的善款。

快手

土味,東北說唱等等……快手的盈利模式主要還是流量,並且都不會把這些獲利反饋給用戶,但會與平臺網絡火起來的人籤約等等,並且這些人也會接廣告。

這四家能夠快速的崛起這其中也有著背後股東的支持,要知道趣頭條發展成為價值16億美金的公司花了18個月,而今日頭條花了3年。這都得歸功於背後的大佬——騰訊。騰訊作為這四家的股東,可以說對於這四家的幫助還是很大的。就例如水滴籌的發布,是要藉助社交如說說、朋友圈來讓大家得知。還有趣頭條和拼多多,不都是通過微信群去廣而傳之,不然單純的弄廣告相信並沒有多少人去嘗試,只有嘗到甜頭了才能夠實現。可以說他們的成功可以說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為其背後的騰訊(快手未知)

相關焦點

  • 起底下沉市場「四大天王」:水滴籌、拼多多、趣頭條、快手
    原標題:下沉市場「四大天王」水滴籌、拼多多、趣頭條、快手為何能搶佔高地?  連日來,下沉市場「四大天王」水滴籌、拼多多、趣頭條、快手被媒體廣泛報導,引起業界和社會關注。猛的聽到「下沉市場」四個字,有點晦澀,但往前追溯,不難發現,很多快消品牌如康師傅、娃哈哈等早在十幾年前已在下沉市場坐穩了江山。
  • 拼多多、水滴籌等「下沉之王」如何「進軍」四五線人群?
    如阿里巴巴、京東選擇了下線,開起了天貓小店、菜鳥網絡、京東便利店、京東之家……  其實,在這些巨頭下沉之前,更具敏銳洞察力的網際網路創業者已在三四五線下沉市場中快速崛起,並成為各自領域的獨角獸,目前最具代表性的莫過於拼多多、水滴籌等領跑企業。這些新崛起的巨頭有個共同特點:通過「農村包圍城市」戰略已經擁有了龐大的用戶。他們到底是怎麼推向三四五線下沉市場人群的呢?
  • 城鄉消費崛起,拼多多、水滴籌的潛力還有多大?
    去年7月蘇,寧易購旗「蘇寧樂拼購」正式更名「蘇寧拼購」,也開始進一步下沉至底線市場。巨頭們覺醒主要是看到了拼多多、水滴籌等「下沉市場之王」在三四線及以下城市爆發出的驚人成長性,而這些市場以前是被巨頭們遺忘或者放棄的市場。
  • 有一種補貼叫拼多多,還有一種補貼叫水滴籌
    前有外賣、打車行業的補貼大戰,紅包、優惠券、免費券等補貼方式讓用戶大喊「不要停」,後有拼多多的百億補貼讓白領們從初期的「嫌棄」到「真香」。但有些補貼讓用戶喜笑顏開,有些補貼用戶拿到了好處還不知情。今天說說兩個差別很大的補貼公司——拼多多——2019年618,拼多多喊出了「百億補貼」的口號,商家讓利,拼多多平臺再在成本價基礎上進行補貼,一共是100億。
  • 巴甫洛夫的趣頭條
    這是半佛仙人的第214篇原創1當代網際網路有一個很有趣的標籤,叫做下沉市場三巨頭。說的是快手,拼多多,趣頭條。快手和拼多多都快給人說爛了,但趣頭條這家公司被提及的不太多。因為這個其實證明了一個很簡單的事情,下沉市場中,什麼花裡胡哨的運營和產品設計都沒用,撒幣才是真正的核心競爭力,人們的需求非常直接。快手補貼創作者,拼多多百億補貼燒得飛起,趣頭條直接給用戶發錢。所謂的網際網路高端策劃,在下沉市場的開拓中沒啥用,誰裝誰死得快。下沉市場真的太有趣了。
  • 為什麼無法「複製」趣頭條?
    一個是頭條系,從2014年微不足道的千分之二的市場佔比,到2018上半年的10%,已經可以和三巨頭齊頭並進。另一個就是趣頭條,從成立到上市僅用了27個月,即兩年零三個月。此外還有一些企業,如美團上市用了104個月,小米用了101個月,拼多多用了35個月。
  • 趣頭條進化趣頭條
    以這個思路觀察趣頭條,會發現這是一個絕佳的觀察樣本。成立僅27個月即上市的趣頭條,符合「快公司」的所有特性,以技術為驅動、爆發式增長、憑藉令人目眩神迷的打法迅速佔領市場。然而和所有的快公司一樣,趣頭條在新一程爆發增長中面臨諸多挑戰。比如,如何繼續保持創業初心?如何保持「少年感」?如何對抗公司成長帶來的惰性?
  • 專訪泛為科技創始人兼CEO秦曉玲:2019加速布局下沉市場,助力廣告主...
    這塊新興市場已經成為兵家必爭的下沉市場,比如拼多多、快手、趣頭條,而近兩年,趣頭條更是以獨特的社交裂變形式迅速崛起的輕閱讀資訊平臺,集結了大量的高潛力小鎮多金族,也吸引了各大廣告主的關注與青睞。 就在剛結束不久的2019GMTS全球營銷技術峰會暨華鷹獎頒獎盛典上,「技術、創新、增長」成為核心溝通主題。
  • 拼多多的叢林法則(英國《金融時報》中文網重磅)
    而他身後的這家出版社並非是無名小輩,20多年在計算機、經營管理等領域精心耕耘,應該說也是推動中國網際網路進步和管理進步的重要推動力量。眼前,拼多多上的盜版書情況幾乎達到了過去20多年最嚴重的狀態!顯然,淘寶和京東都已經解決等問題,拼多多不可能不知道或者解決不了,客觀上,拼多多還是靠低價、盜版和侵權的產品獲得了一個重要的階段性紅利。這種現象足夠讓人懷疑:拼多多所言的「下沉市場」的商業模式進取心,其實是去填補淘寶和京東合規化帶來的低質低價產品的市場電商真空。說白了就是拼多多降低了底線獲得了增長。
  • 拼多多的多多果園怎麼玩種樹流程 快速刷賺水滴方法攻略
    拼多多的多多果園是大家都在玩的一款小遊戲,小夥伴們可以通過在多多果園上種樹領取水果,那麼多多果園怎麼玩呢,一起來看看拼多多的多多果園怎麼玩 ?  先登陸你的多多水果園,我才剛開始,所以水滴還是0呢,然後你要知道哪些渠道可以得到水滴,那就能快了。
  • 上線「多多批發」奇襲阿里巴巴 拼多多B端市場夢能實現嗎?
    五年前,拼多多利用社交裂變的優勢,從快消日用品和農產品產業帶入手,成功匯聚了流量,打開了被阿里和京東暫時忽視的下沉市場。 為了抵制拼多多,阿里上線淘寶特價版,京東也和騰訊合作,上線京喜。
  • 電商再啟地殼運動 「下沉市場」新大陸崛起
    不過女皇也同時提到將消費者偏好與廠商連接起來的拼多多。如果將拼多多「發現」下沉市場視為開始,阿里巴巴、京東、蘇寧等電商巨頭開始真正發力下沉市場,這塊新大陸才浮出海面,這也成為中國電商不容錯過的新窗口。在很長一段時間內,電商平臺普遍患上流量焦慮症,新玩家拼多多以及下沉市場的出現,讓原本看似格局已定的電商板塊再次發生劇烈震動,阿里、拼多多以及京東無可避免地再次上演「三國殺」。補貼的秘密下沉市場崛起,並非偶然。
  • 電商再啟地殼運動「下沉市場」新大陸崛起
    不過女皇也同時提到將消費者偏好與廠商連接起來的拼多多。如果將拼多多「發現」下沉市場視為開始,阿里巴巴、京東、蘇寧等電商巨頭開始真正發力下沉市場,這塊新大陸才浮出海面,這也成為中國電商不容錯過的新窗口。在很長一段時間內,電商平臺普遍患上流量焦慮症,新玩家拼多多以及下沉市場的出現,讓原本看似格局已定的電商板塊再次發生劇烈震動,阿里、拼多多以及京東無可避免地再次上演「三國殺」。補貼的秘密下沉市場崛起,並非偶然。
  • 趣頭條技術優勢凸顯,持續豐富泛娛樂內容生態
    在網絡視聽產業中,短視頻的市場規模佔比最高,達1302.4億元,同比增長178.8%。趣頭條旗下米讀攜手爆款現象級IP,加注泛娛樂內容新藍海。米讀小說自2020年3月份開始進行IP孵化探索,首先瞄準了用戶觸達效率極高的IP改編短劇市場,通過快手首發、其他平臺二次分銷的全覆蓋發行方式,不到一年時間便收穫了不俗的市場反饋。
  • 「趣點」向「最後一公裡」進化!今日頭條、滴滴入局,社區團購是...
    新冠疫情洗禮下,生鮮市場迷霧散開,給予當局迷著們拍腦門般的幡然醒悟——原來是這樣,原來如此簡單。你只需要建一個社區微信群,然後每日按部就班的將生鮮、百貨等商品小程序購物連結發到群裡,就可以坐等客戶上門了。簡單不?
  • 趣頭條發起「空中戰役」
    趣頭條後方作戰矩陣裡的IT部總監施金嶽,帶領他手下17名成員,提前為前線的開發人員們準備好了「登機口」。黑天鵝突襲,散落在各地的同事需要緊急接入「空中戰場」。處在前線的趣頭條業務負責人Amelia迅速拉了一個68人的「疫情線上聯動」小組。
  • 阿里玩犀牛是想從高維度打壓拼多多
    業內人士認為,阿里通過這一項目,對內可以形成產銷一體的電商閉環,講出新的增長故事,對外能夠打擊拼多多「性價比」的核心優勢,進一步搶佔下沉市場份額。 此次阿里的犀牛計劃,其本質是向商戶端發力,而擅長用百億補貼拉動流量增長的拼多多也在今年開始轉變策略,從流量上補貼中腰部品牌,並探索C2M定製化生產。
  • 電商的「最初一公裡」,拼多多的農行品上行哲學
    一開始人們以為電商是贏在「最後一公裡」,也即市場觸角越大、下沉得越深入,贏得競爭的機會越大。然而拼多多的崛起甚至是逆襲,讓人們終於意識到電商行業其實是贏在「最初一公裡」。早在2018年,拼多多提出了深耕農業「最初一公裡的」戰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