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曾取代英語,成為歐洲最流行的語言,上層社會以會此中語言為榮

2020-12-05 寒冰讀史

這就是法語,被稱為世界上最美麗的語言,連現在世界最通用的英語都受到它的影響。 英語和法語不但26個字母相同,就連許多詞彙的寫法也差別不大,這是因為它們都屬於印歐語系,而且法國曾經佔領過英國的緣故。

  1066年1月,英國國王「懺悔者」愛德華去世,哈羅德二世即位。當時統治諾曼第地區的公爵「徵服者」紀堯姆見有機可乘,就藉口愛德華曾答應讓他繼承王位,率領諾曼第的貴族和來自法國的騎士,渡海到不列顛南部登陸,哈羅德二世帶領衛隊和民軍倉促迎戰,中箭身亡。紀堯姆乘勢佔領倫敦,成為英國國王,而且把英國貴族趕出宮廷,用法國貴族取而代之,古法語的詞彙因此得以大量進入了英語,所以英語的詞彙主要是由源自法語的詞構成的。

  法國在17世紀達到了鼎盛時期,成為西歐典型的封建君主制國家。國王路易十四集政治、軍事和財政大權於一身,建立了空前強大的絕對王權,被稱為「太陽王」。為王權服務的古典主義文化繁榮發達,出現了一整套等級分明的規則和禮儀。當時從宮廷裝飾、言談舉止到文學藝術,法國的一切都成了歐洲各國宮廷模仿的榜樣,從而使古典主義的影響在歐洲持續了一兩百年之久。

  這方面最突出的是法語的影響。中世紀的學者只使用拉丁語寫作,因此古法語相對貧乏。到文藝復興時期,法國出現了名為「七星詩社」的詩歌流派,為了使法語豐富起來,詩人們大量吸收古代希臘拉丁的詞彙、各種行話術語以及民間的俚語,結果矯枉過正,使法語變得十分龐雜。古典主義講究統一和規範,首相黎世留為此在1635年成立了法蘭西學士院,規定院士人數永遠保持40位,讓他們享有極高的榮譽,而給他們的任務就是編一部字典來純潔法語。這本字典從1639年開始編撰,經過兩代人的努力,直到1694年才得以出版。

  院士們統一了各種方言,制定了語法規則,完成了純潔法語的任務,使得法語成為一種最規範、最明晰、最準確的語言。從17世紀末開始,法語就取代拉丁語成為國際上的外交語言。當時歐洲上流社會都以會說法語為榮。在俄國,年滿18歲的貴族不會講法語就不能結婚。當時的著名作家,甚至女皇葉卡捷琳娜二世都能用法語寫作。屠格涅夫等俄國作家的小說,其中會不時夾雜著一些法語,就是受到法語影響的痕跡。因此可以說從17到19世紀,法語雖然沒有像今天的英語這樣具有世界範圍的巨大影響,但是在歐洲已經形成了法語的語境。

相關焦點

  • 法語曾是歐洲貴族語言,後來為何被英語取代?從歐洲霸權演變談起
    古羅馬帝國崩潰以後,歐洲西部被日耳曼諸多部落佔據,英語、法語、義大利語先後誕生,並取代了古典時代佔據主流的拉丁語。進入中世紀以來,在歐洲傳播範圍最廣、影響區域最大的並非後來在全世界廣為流傳的英語,而是與英語有頗多相似之處的法語。那麼,既然法語曾經有過如此輝煌的歷史,甚至一度成為歐洲上層社會的通用語言,為何最終在與英語的爭鬥中落敗了呢?
  • 英語是怎樣成為世界通用語言的?(資料)
    與此形成對照,一個曾經是民族國家的語言的英語卻被越來越多的國家和人民使用,在國際間的經濟,文化,學術,軍事和政治交流中成為通用的語言。在今天,世界上以英語為母語的國家有十餘個,它們是:美國,加拿大,英國,愛爾蘭,澳大利亞,紐西蘭,南非和幾個加勒比國家。以英語為官方語言的國家超過七十個,其中包括奈及利亞,加納,印度和新加坡。這個數字目前還在增加。如1996年,盧安達宣布給予英語國家官方語言地位。
  • 從西方世界歷代學術語言的變遷,看誰才是最科學的學術語言
    從16世紀開始法國的思想、時尚和語言一直引領歐洲潮流。法語是歐洲上層人士最為追捧的語言,英、德、意、西、俄等歐洲各王室貴族成員都以說法語為榮。自1714年拉斯塔特條約籤訂以後,法語就成為了最重要的國際性外交語言,流行於歐洲所有的宮廷和使館,歐洲的一切國際條約也都是以法語書寫的。
  • 14世紀黑死病橫掃歐洲,卻促使英語成為一種官方語言
    14世紀四五十年代,對於歐洲來說,是一個極為悲慘的世 界,給歐洲人留下了難以磨滅的印痕和記憶。人類與病毒的搏鬥,就從來沒有停止過,這樣的歷史事件總在重複上演,給無數的家庭帶來了無法治癒的傷痛,改變本來已經被人們認定的發展軌跡。而歐洲的這場黑死病,不僅使得一場持續百年的戰爭停戰10年,甚至還為英語成為世界語言提供了契機。
  • 英語起源於哪種語言?事實上所有的歐洲語言都出自同一語系!
    英語的起源是在歐洲,但它也是由其他語言演變而來,而且羅馬帝國時期歐洲的語言遠沒有現在那麼繁多。羅馬帝國當時主要使用兩種語言,東邊是希臘語,西邊是拉丁語。希臘語的流行很容易解釋,畢竟希臘是歐洲文明的源泉,而拉丁語的流行也有它的道理,儘管最初只有羅馬人說拉丁語,但隨著羅馬帝國的擴大,在西羅馬帝國覆蓋之下的地區也都開始說拉丁語,包括現在的義大利、法國、西班牙等地。
  • 語言全球化影響各國文化 英語熱不會西化中國
    本來,當甘地和尼赫魯率領精通英文的印度人在1947年趕走英國殖民統治者的時候,也是乘機結束英語作為「印度官話 」的時機,畢竟這是殖民統治者的「遺產」,統一語言本身就是統一國家的象徵。但實際情況卻並非如此,新政府在廢止英語時遇到了很大的阻力。  1949年,印度議會制定憲法時,曾規定印地語為印度惟一的官方語言,並用15年的時間取代英語。
  • 《牛津英語詞典》更新:疫情如何影響了我們的語言?
    詞典執行主編Bernadette Paton在語言學報告中表示,作為一部具有歷史意識的辭典,《牛津英語詞典》中的一些詞彙向我們展示了人類祖先在語言上與各種流行病作鬥爭的歷史。當下這場特殊的社會危機及其對世界的巨大影響,不僅帶來了新型詞彙的增加,還帶來了已有詞彙的詞義變化。在對超過80億詞語的當代英語語料庫數據進行跟蹤和分析後,《牛津英語詞典》進行了更新。這次更新,也是在季度出版周期慣例之外的重大更新。「巨大的社會變革帶來巨大的語言變革,這是詞典學的一貫議題。但在當前的全球危機之下,它從未像現在這般真實地呈現在我們眼前。」
  • 外媒:英語何以成為全球性科學語言
    該刊物是最早的科學期刊之一,面向全歐洲科學家發行,他們對這份刊物望眼欲穿,視之為了解最新發現的主要渠道。每個月,列文虎克收到最新一期後都不得不求助於一個會講英荷兩種語言的熟人和一本荷英詞典來進行閱讀,包括有關他自己的發明的報告。
  • 英語是怎樣產生,乃至一步步成為世界通用語言的?
    如今,英語已是超過45個國家和地區的官方語言或官方語言之一。儘管使用漢語的人更多,但英語仍然是使用領域最廣泛的語言,並且正朝著世界通用語的地位向前邁進。那麼英語是怎樣產生,乃至如何一步步走向巔峰的呢?古英語一直被使用至1100年左右。1066年,諾曼第公爵威廉率兵橫渡英吉利海峽徵服了不列顛,但他們也帶來了法語,一種在當時只有上層階級才能使用的語言,而下層階級只能說英語。後來,很多羅馬天主教教士被帶往不列顛,這讓語言分成了幾個不同的派別:講法語的貴族、將拉丁語的教士與講古英語的農民。
  • 法國歐盟事務部長:歐盟應棄用英語為工作語言,恢復語言多樣性
    法國歐盟事務部長:歐盟應棄用英語為工作語言,恢復語言多樣性 澎湃新聞記者 張無為 2021-01-13 11:34 來源:澎湃新聞
  • 我們的漢語將來有可能像英語一樣,成為世界通用語言嗎?
    我們的漢語將來有可能像英語一樣,成為世界通用語言嗎?對於漢語能不能成為世界通用語言這一事,我認為不能就語言說語言,也就是說不能就事論事。英語之所以成為世界通用語言,其根本原因並不是像大家所說的英語方便好用,什麼電腦鍵盤、電腦編程、數學公式等等,這些都是皮毛。記得電腦剛出現的時候,我們還在學校讀書,操作電腦必須要學英語,電腦當時用的是dos系統,不懂英語的人沒辦法操作電腦。當時很多人就懷疑說漢語沒辦法在電腦上應用,可是現在,漢語打字、漢語操作電腦是一件輕而易舉的事。
  • 如何在21種語言匯聚的地區滿足用戶不同需求?解析歐洲流行的五款...
    歐洲的語言教學市場一直十分繁榮,與之相伴的是,歐洲地區主攻語言教學的教育科技產品同樣具有起步較早、功能完善、理念先進、市場佔有率高等特點。為滿足地區內不同國家、不同母語的用戶可能需要學習多國語言的複雜需求,以及開拓海外市場的野心,歐洲地區的創業者必須不斷創新,在基於科學化的理論和學習方法上來增加不同功能,增強用戶體驗,從而解決來自多元用戶的不同痛點。
  • 十大流行程式語言和它們的創造者
    軟體開發領域裡有許許多多程式語言。在這裡,不斷有新的程式語言在誕生,如Scala、Go、Closure等,也不斷有老的程式語言慢慢消亡。它們中的許多都曾為軟體開發作出了巨大貢獻。作為軟體開發領域中最重要的事物,程式語言從一誕生起就會經歷人們的議論、批評與改進。
  • 法國語言政策中民族性的體現:從高盧羅馬時期到法國大革命
    中世紀前期,奧依語中的一個分支、在法蘭西島被廣泛使用的方言,最終成為了現代法語的先祖——古法語(le proto-français),當時人們又稱這種語言為「franceis」或「françois」。這個原本地區性的語言在11至12世紀時使用範圍已經漸漸超出了其所屬的方言區法蘭西島。總體來說,在古法語時期,掌握著精神世界鑰匙的教士與管理社會秩序的行政人員,都還說著拉丁文。
  • 網絡語言、方言與社會經濟文化發展
    1999年為汕頭大學副校長、教授,廣東省中國語言學會副會長,廣東省政協常委。對潮汕文化和潮汕方言研究有較深的造詣,出版有《廣東方言與文化論稿》、《潮汕方言與文化研究》、《澄海方言研究》、《新編潮州音字典》、《潮汕文化大觀》等著作十幾種,發表論文50多篇。曾獲中國社會科學院青年語言學家獎、廣東省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廣東省「五一」勞動獎章、汕頭市青年十傑等獎勵。現為廣東技術師範學院副院長、教授。
  • 機器人研發中使用的十大最流行的程式語言詳解
    在本文中,我們將介紹機器人研發中使用的十大最流行的程式語言。我們將討論他們的缺點和優點,以及使用或者不使用它們的理由。世界上有超過1500種程式語言你可以學習。下面列出的是目前機器人中十種最流行的程式語言。每種語言都有不同的優勢,作者根據自身經驗,按照優先級從低到高排序。
  • 語言是民族生命的故居:提安哥的「英語尋根」文學
    正如博埃默(Elleke Boehmer)所說的,這是一種「解殖的文化策略」,因為它改寫了西方經典並使之為本民族服務,它一方面使西方文化產生被冒犯、被幹擾的焦慮感,也使本土文化獲得一種借殼還魂的作用:對於過去曾為殖民地的人民來說,按照本民族的認知,對荷馬、莎士比亞、但丁等等作品進行闡釋,這意味著在歐洲傳統邊界之外,建立一塊自己的標記,無論是接納過來或吸收同化,都是對殖民文化依賴性一種勇敢的拒斥
  • 為什麼英語能夠成為全球通用語言,漢語卻不行?
    以英語為母語的人數僅次於漢語,居世界第二位,大約有4億多人,而以漢語為母語的人口據說有15億,雖然兩者相差巨大,但是分布在世界各地、各民族的人口中,以英語作為第二語言的人數,卻要佔全球總人口的15%左右。
  • 關於人類語言的10個問題,語言最早起源於什麼時期?
    另一種研究方法是關注那些在較長歷史時期內變化緩慢的詞語,馬克·佩吉爾的團隊通過統計學方法研究分析後發現,代表數字1至5的詞語是進化最緩慢的。進化緩慢的詞語中還包括一些社會交往中的常用詞語,如「who,what, where, why, when, I,you, she, he,it」(誰、什麼、哪裡、為什麼、什麼時候、我、你、她、他、它)等。
  • 五十年後英語會成為中國的主要語言嗎
    英語的統治地位不只是商業和政治上的,在學術上同樣佔領著統治地位。相比一個語言在商業上的絕對影響力,語言學術統治地位的危害是最致命的,甚至是對另一個語言的滅頂之災。 《nature》和《science》雜誌,是世界科研學術論文發表的兩大聖地,是兩個分別由英國和美國主辦科研成果期刊,官方語言當然是英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