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語起源於哪種語言?事實上所有的歐洲語言都出自同一語系!

2020-12-05 史說佳話

大家好,這裡是史說佳話,今天我們帶大叫了解一下歐洲的語言。語言是文明的象徵,也是文明傳播的基礎,但因為地域的阻隔,各自國家也都發展出了自己的的語言,不同的語言的文字不盡相同,但在結構上肯定會出現相同之處,其中英語因為其結構的簡單性在語法上很容易學習,但因為龐大的詞彙量而很容易讓人望而卻步;而漢語卻恰恰相反,所需詞彙不多,但在語法的變換上十分複雜,這也就導致了中西方的不同思維模式。英語的起源是在歐洲,但它也是由其他語言演變而來,而且羅馬帝國時期歐洲的語言遠沒有現在那麼繁多。

羅馬帝國當時主要使用兩種語言,東邊是希臘語,西邊是拉丁語。希臘語的流行很容易解釋,畢竟希臘是歐洲文明的源泉,而拉丁語的流行也有它的道理,儘管最初只有羅馬人說拉丁語,但隨著羅馬帝國的擴大,在西羅馬帝國覆蓋之下的地區也都開始說拉丁語,包括現在的義大利、法國、西班牙等地。這種語言的流行不是來自於國家的推行,而是人民的自發行為,一方面是因為羅馬皇帝對於國家的控制不像東方君主那樣專制,另一方面是因為臣民切實感受到了羅馬帝國對自己的保護和便利,因此拉丁語盛極一時。

但拉丁語也因為地域的不同而產生了口音的變化,在義大利說的拉丁語和在法蘭西說的拉丁語口能就不一樣,西羅馬帝國分裂之後,拉丁語也開始跟著分裂,因此這些不同口音的拉丁語又被統稱為羅曼語系或羅馬語系,也就是現在的法語、義大利語和西班牙語。之後日耳曼民族開始入侵歐洲,因此歐洲北部日耳曼語開始流行,當時的同一國家境內南北可能說著不同的語言,主要是羅曼語和日耳曼語,但還有葡萄牙語、羅馬尼亞語、斯拉夫語等小語種被少數國家使用。但這些語言都由印歐語系演變而來,「歐」是指歐洲,「印」是指印度的梵文也是出自印歐語系,真實一個龐大語言家族!

日耳曼民族徵戰歐洲,但對於歐洲的大致語言格局並沒有太大的改變,但不同的語言有所混合,在當時又沒有來自學校或者國家的權威去糾正,因此語言的發展愈加複雜。但是在英國日耳曼語得到大範圍的傳播,因為英國經常被外族侵略,大多是日耳曼民族,維京人說的也是日耳曼語,於是英語也漸漸從中產生。英國第三次被入侵帶隊的是法國諾曼第的威廉公爵,他們說的是一套獨特的法語,屬於羅曼雨鞋,但其中有很多拉丁詞彙,於是英國在威廉公爵的長期統治之下,初見雛形的英語中有加入了大量的法語詞彙,英語詞彙數量陡增,畢竟是多種語言混合的結果。

說回拉丁文,儘管在羅馬帝國時期興盛,但因為拉丁口語在民間的逐漸消亡,拉丁語只能單純的作為書面語言使用,當時的教育工作並不發達,大家主要使用的是口語,而書面語言拉丁語對他們來說就像一門外語一樣,於是地方上的書面語言開始崛起。但儘管諸多學者想要恢復拉丁語往日的繁榮,他們的努力卻是起到了一定效果,但隨著印刷術的普及,地方語言也得到了廣泛的傳播,因此拉丁語逐漸像羅馬帝國一樣變成了一個遙遠的概念。值得一提的是現在植物學上「屬」「名」的命名方式也是來自於拉丁語。

相關焦點

  • 法語曾是歐洲貴族語言,後來為何被英語取代?從歐洲霸權演變談起
    古羅馬帝國崩潰以後,歐洲西部被日耳曼諸多部落佔據,英語、法語、義大利語先後誕生,並取代了古典時代佔據主流的拉丁語。進入中世紀以來,在歐洲傳播範圍最廣、影響區域最大的並非後來在全世界廣為流傳的英語,而是與英語有頗多相似之處的法語。那麼,既然法語曾經有過如此輝煌的歷史,甚至一度成為歐洲上層社會的通用語言,為何最終在與英語的爭鬥中落敗了呢?
  • 關於人類語言的10個問題,語言最早起源於什麼時期?
    如今,全世界這種特定編碼的語言大約有7000多種。所有的人類社會中都有語言的存在,所有的語言都擁有全方位溝通人類經驗和體驗的功能,沒有哪一種語言比任何其他語言「更好」。研究人類進化的科學家認為,20萬年至16萬年前,當智人在非洲崛起時,可能已經有語言存在了。
  • sci期刊投稿用哪種語言
    sci期刊,屬於國際期刊,對文章語言有相應的要求,凡是語言不符合要求的,肯定不會被錄用。那麼,sci期刊投稿用哪種語言?以英語為主,其他語言也有,但少見。sci選用刊物來源40多個國家,涉及50多種文字,不同的sci期刊,有不同的語言要求,在意料之中。作者發表sci論文,投稿A期刊可能要求英語,投稿B期刊可能要求德語或其他。不管什麼語言,以所投稿期刊的要求為準。不過在語言使用上,還是以英語為主。首先,國際學術交流不斷的發展,發表sci論文的科研人員也越來越多。
  • 英語是怎樣成為世界通用語言的?(資料)
    於是,英語成為若干國家的官方語言以及那些國家的人民的母語。英語開始帶有某種國際語言的色彩。這種情況和歐洲中世紀前期拉丁語的某些特點相似。古羅馬時期羅馬人向外擴張,把拉丁語帶到歐洲許多地方。後來歐洲封建王國紛紛崛起時,拉丁語成為歐洲的國際語言。這種「語言的擴張」情況也在西班牙語的海外擴張中得到驗證。15世紀,西班牙人在拉美建立殖民地,西班牙語在當地取得統治地位。
  • 14世紀黑死病橫掃歐洲,卻促使英語成為一種官方語言
    14世紀四五十年代,對於歐洲來說,是一個極為悲慘的世 界,給歐洲人留下了難以磨滅的印痕和記憶。人類與病毒的搏鬥,就從來沒有停止過,這樣的歷史事件總在重複上演,給無數的家庭帶來了無法治癒的傷痛,改變本來已經被人們認定的發展軌跡。而歐洲的這場黑死病,不僅使得一場持續百年的戰爭停戰10年,甚至還為英語成為世界語言提供了契機。
  • 英國學者約翰·韋伯:中文是世界所有語言的原始語言!
    【關鍵詞】英語 華夏 北鬥 蛇 圖騰 黃帝 杞人憂天 紀國 文化自信「如果上帝真教過人類以語言的話,應該是類似於中文那樣的東西。」——萊布尼茨萊布尼茨(Gottfried Wilhelm Leibniz,1646-1716) 350年前,英國學者約翰·韋伯指出,中文是世界所有語言的原始語言。
  • 語言|最早的語系:沒有人群遷徙,就沒有語言大規模的傳播
    正如他所說:「每種語言都有可能與其他語言有兩個相似之處:第一個是基因的相似性,它們出自同一種原始語言;第二個是地域的相似性,這是因為各語言在地理上相鄰,相互借用造成的」。還有第三個可能,即巧合導致的相似,但這一條對於我們的討論無關緊要。
  • 它曾取代英語,成為歐洲最流行的語言,上層社會以會此中語言為榮
    這就是法語,被稱為世界上最美麗的語言,連現在世界最通用的英語都受到它的影響。 英語和法語不但26個字母相同,就連許多詞彙的寫法也差別不大,這是因為它們都屬於印歐語系,而且法國曾經佔領過英國的緣故。  1066年1月,英國國王「懺悔者」愛德華去世,哈羅德二世即位。
  • 語言與文化爾雅答案
    (1.0分)1.0分A、悟性B、理性C、感性D、智性我的答案:A22沃爾夫的()觀點認為「同一個物理證據,並不是所有的觀察者都得到相同的宇宙圖式,除非他們的語言背景相同或相似。」(1.0分)0.0分A、語言共相論B、語言相對論C、語言自相論D、文化相對論我的答案:C23下列選項中,親屬稱謂對立系統中的語義特徵不包括()。
  • 世界主要語言學習難度統計表,英語成了全世界最簡單的語言?
    在我們小時候,就一直流傳著一種說法,英語是全世界最簡單的語言,英語真的是全世界最簡單的語言嗎?雷哥小詞君忍不住想說一句「XXXX」為了更好地研究這一問題,學姐在FSI官網上找到了一份世界主要語言學習難度的統計表(對於英語母語人士來說):對於以英語為母語的人來說,最簡單的是荷蘭語、瑞典語、法語、西班牙語及義大利語等屬於羅曼語系和日耳曼語系的語言,只需要半年的密集訓練,就可以到達閱讀和口語都非常流利的程度
  • 法國歐盟事務部長:歐盟應棄用英語為工作語言,恢復語言多樣性
    在英國脫歐後不久,歐盟內部便開始有聲音稱,是否應該摒棄英語作為主要工作語言的習慣,讓歐盟回到曾經的「語言多樣性」。
  • 語言全球化影響各國文化 英語熱不會西化中國
    歐洲語言給非洲帶來了什麼  《環球》駐非洲記者/荊晶  非洲大陸,3000多萬平方公裡,8億多人口,1400多種語言,由這些語言演化而來的方言更是多達數千種。這些本土語言雖然享有數量優勢,卻仍然勢單力薄,倒是外來的法語、英語或葡萄牙語等歐洲語言總能在官方語言中佔據一席之地。
  • 午間閱讀 | 語言與文化霸權
    其意無非是說,英美雖然都說英語,但其實文化差異不小,反倒有時因為都說英語而誤以為彼此想法一樣。法國思想家雷吉斯·德布雷1992年就在《反時間》一書中列舉了美國主義的內容,包括:沒有克制的消費、商品萬能和機械萬能、公民成了消費者而沒有別的身份、對悲劇無動於衷、公私不分、崇拜成功和金錢、把人類生活所有一切目的看作是攢錢——毫無疑問,這裡的任何一項對於法國乃至歐洲文明(對法國人來說這兩者可能是一回事)來說,都是災難性的。
  • 物理學交流的語言
    作者:姬揚 (中國科學院半導體研究所)幾年前,我和幾個朋友聊天的時候,大家談起了各自都是如何思考問題的,又是如何交流的。我們都能說英語,分別來自中國、日本、韓國、美國、德國和以色列,但是有的母語就是英語,有的可以熟練地用英語進行口頭交流和書面表達,也有些英語口語並不太好的。英語特別好的,在表達之前就是英語了;英語較差的,則有時候需要將母語轉化為英語。
  • 人造語言
    人工語言不像自然語言一樣會隨人類的語言文化而發展,但是,它們在被創造之後,卻可能因而產生特定的影響力,隨著人類文化如真實語言一樣地演進。二.分類:人工語言可按創造意圖分為: 1.輔助語言:索來索語,沃拉普克語,世界語,伊多語,西方國際語,諾維亞語,格羅沙語,國際語,歐洲語,國際手語等。
  • 外媒:英語何以成為全球性科學語言
    該刊物是最早的科學期刊之一,面向全歐洲科學家發行,他們對這份刊物望眼欲穿,視之為了解最新發現的主要渠道。每個月,列文虎克收到最新一期後都不得不求助於一個會講英荷兩種語言的熟人和一本荷英詞典來進行閱讀,包括有關他自己的發明的報告。
  • 考研非統考專業介紹:英語語言文學
    六、相近專業  相同一級學科下的其他專業有:俄語語言文學、法語語言文學、德語語言文學、日語語言文學、印度語言文學、西班牙語語言文學、阿拉伯語語言文學、歐洲語言文學、亞非語言文學、外國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
  • 從西方世界歷代學術語言的變遷,看誰才是最科學的學術語言
    從16世紀開始法國的思想、時尚和語言一直引領歐洲潮流。法語是歐洲上層人士最為追捧的語言,英、德、意、西、俄等歐洲各王室貴族成員都以說法語為榮。自1714年拉斯塔特條約籤訂以後,法語就成為了最重要的國際性外交語言,流行於歐洲所有的宮廷和使館,歐洲的一切國際條約也都是以法語書寫的。
  • 你是用什麼語言「讀懂」下面英語的,英語,還是中文?
    你是用什麼語言「讀懂」下面英語的,英語,還是中文?這段英語你是怎麼讀懂的?你的能力是停留在要看了中文意思才能看懂的(也就是英語還是「學」的)能力。你現在做不到想別的英語(換成別的英語)就能讀懂的能力(也就是英語「用」的能力)。你所缺的也正是看到英語能想到別的英語表達來理解這些英語好能力。這就是需要訓練才能獲得的能力。
  • 歐洲世俗語言18世紀定型,19世紀繁榮,其文化成熟只有三百年歷史
    除中日韓外,幾乎所有後來人類文字都是由它演化而成的字母拼寫而成的拼音文字系統,如希伯來文、梵文、印地文、希臘文、拉丁語文、阿拉伯文,以及歐洲新生代法文、英文、德文、俄文、西班牙文等。公元380年,羅馬皇帝狄奧多西一世下令,禁止除基督教以外其他一切宗教的活動,所有羅馬帝國的臣民都要「遵守使徒彼得所交與羅馬人的信仰」,使得基督教成為羅馬帝國唯一的合法宗教。從此以後羅馬人使用的拉丁文和信仰的基督教成為後羅馬時代中世紀歐洲文化的基石和道路。在15世紀紙和印刷術興起,知識的傳播使古希臘的科學精神復活了,歐洲用三個世紀時間打開了現代科學大門,開啟的改天換地的工業文明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