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時評:香港的大學校園不是法外之地

2021-01-20 人民網

新華社北京11月14日電 題:香港的大學校園不是法外之地

新華社記者

連日來,香港中文大學淪為「火場」「戰場」。包括一些學生在內的黑衣暴徒連續多日攻佔校園,四處縱火,瘋狂破壞,佔據橋梁向交通要道投擲物品,朝警方投擲汽油彈,手持弓箭與警方對峙。類似突破法律底線的行為也在香港多所大學上演。一時間,原本優美安靜的校園四處烽火,烏煙瘴氣。

「高等教育學校是孕育未來棟梁的地方,為什麼會變成『兵工廠』?」這是香港警方的質問,也是關心香港前途命運的人們的心頭之問。大學者,研究高深之學問,培養健全之人格。追求真理、明辨是非,是大學生應該具備的基本素質。無論東方或西方,古代或現代,社會寄望於大學傳承的是知識、賡續的是文明,而絕不是踐踏法治、打砸搶燒、四處施暴的恐怖行徑。

香港中文大學建校三大書院之一的新亞書院,其學規有云:愛家庭、愛師友、愛國家、愛民族、愛人類,為求學做人之中心基礎。「愛國家、愛民族」的要求赫然在列,不知道那些變身蒙面黑衣人的少數害群之馬,是否還記得這條學規?篳路藍縷、不辭辛勞建起新亞書院的錢穆、唐君毅等創校先賢,在九泉之下看到這些黑衣暴徒踐踏校園、甚至揚言要炸掉校園,不知會否痛心疾首、憤懣難平?

大學校園是教書育人之地,不是暴徒罪犯「庇護所」。長期以來,香港和境外的反對勢力處心積慮地將黑手伸進大學校園,用各種歪理邪說向學生灌輸洗腦,核心就是要「反中亂港」。修例風波以來,反對派不斷造謠生事,不遺餘力抹黑特區政府與警方,並用各種說辭對暴力行徑予以美化包裝,大學校園成為暴力「重災區」,一些大學生成為反對派操縱下衝在前臺的棋子。逼迫校長譴責警方、謊稱「被警察性侵」、圍攻毆打持不同政見的老師和學生、公開在校園裡訓練暴徒……種種故意觸犯法律、侵害他人合法權利的惡行就發生在香港的大學校園裡,既令人憤怒,又令人痛惜,更為香港的教育而憂心。

更令人不安的是,某些本應作為「傳道、授業、解惑」的為人師者,某些本應作為教育家、學校引航者的大學校長,面對暴徒暴力暴行,仍然荒唐地持有暴力犯罪的學生「還是孩子」,「警察不能進入校園」等歪理。警方更指出,警方在中大阻止暴徒暴行時,中大校長曾與大批蒙面暴徒向警方防線走近,當中更有人持電鋸及汽油彈。試問中大是獨立王國嗎?大學是法外之地嗎?正如警方所嚴正指出的,包括校長在內的中大相關人士是否欠市民一個交代?!

古語說,「慣子如殺子。」大學的校長不僅要當好學生的「父母」,還要做有眼界、有擔當、有風骨的教育家,而不是唯唯諾諾、怯於暴力的「鄉愿」。不問是非,一味地縱容犯事學生,一味地向暴力屈服,其實就是在縱容犯罪,最終只會害了學生,毀了香港。

香港決不能再這樣亂下去了!香港校園過去不是,今後也不可能是法外之地。一切違法暴徒,不管其身處何地,是何身份,都必將受到法律的制裁。我們希望香港的大學和校長們切實承擔起止暴制亂、恢復秩序的共同責任,積極支持警方嚴正執法,儘快恢復校園秩序,還青年學子以平靜的課堂,還校園以安寧。

相關焦點

  • 中國香港,不是「法外之地」
    這幾天最重磅的新聞,莫過於「港版國安法」的審議了。  5月21日晚,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舉行新聞發布會,大會發言人張業遂說,本次大會將審議《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關於建立健全香港特別行政區維護國家安全的法律制度和執行機制的決定(草案)》。
  • 中國駐蒙特婁總領事刊文:香港不是中國「法外之地」
    中新網多倫多6月3日電 中國駐蒙特婁總領事陳學明近日就香港特區維護國家安全立法為當地媒體發布題為《為什麼要審議香港特區維護國家安全立法》的文章。文章指出,香港不是中國「法外之地」,以法治方式在港維護國家安全,天經地義。
  • 港臺腔:香港,不能成為國家安全的法外之地
    全國人大是中國憲法上的最高國家權力機關,也是香港基本法的立法主體和修改主體,由這一最高立法權威作出立法決定,有利於賦予「港版國安法」以權威性、規範性和有效執行性的合法性基礎。全國人大決定可為其他國家機關及特區政府進行更為具體的國家安全制度建設及執行機制建構提供法律目標、原則、框架和規範性思考方向,是涉港國家安全立法的「提綱挈領」之舉。
  • 「獨立王國」成法外之地令人憂
    毫不誇張地說,任何市場經營性主體,包括大型國有企業,在其具體業務範圍內都應該具有一定的獨立性,而不能時時刻刻受制於政府的幹預與控制。所以,就此判定天津港是「獨立王國」未免失之草率。    實際上,天津港是否在具體業務上受制於天津市政府並不重要,真正重要的問題在於,天津港何以成為「法外之地」?在具體業務上,天津港可以不受制於政府,但不能沒有必要的執法監督、更不能脫離法律的約束。
  • 專家言論不是「法外之地」
    新的一年,認識到食品安全問題的艱巨,採取有效措施才是可行之道。不料,專家一碰頭,形勢一片大好,越來越好。 食品安全問題,已經嚴重影響了公眾的健康和安全感。正是對這種形勢的認識,最高人民檢察院2011年就下發了《關於依法嚴懲危害食品安全犯罪和相關職務犯罪活動的通知》,要求從司法層面加大對國家公職人員在食品安全失職、瀆職犯罪的查處,明確對食品安全的監管者和執法者要有司法問責。
  • 網絡不是「法外之地」
    自媒體時代,人人持有「麥克風」,個人言論的空間前所未有地拓展。不過,天橋區檢察院檢察官提醒您,網絡空間並非「法外之地」,言論自由並不等同於無所不言。侮辱受災群眾網友被刑拘  近日,受颱風「利奇馬」的影響,我國多個省市突發暴雨洪澇災害。
  • 網際網路不是法外之地
    如果說大衣哥違法,自有法律說了算,而不是某個人說了算。如果某個人違法,也是法律說了算,不是息事寧人,溜走了之。網際網路必須有底線,不是個別人的舞場,願意咋跳就咋跳,對那些無良的人網友們都會譴責,網絡不是法外之地,不是個別人任意作為的場所。
  • 劉金國:境外不是法外之地
    截至目前,行動已先後從美國、加拿大、西班牙、阿根廷、韓國、泰國、香港、臺灣、南非、奈及利亞等56個國家和地區的抓獲在逃境外經濟犯罪嫌疑人288名。其中,抓獲潛逃十年以上的在逃境外經濟犯罪嫌疑人21名,從美國、加拿大、日本、比利時等發達國家抓獲84名,有126名在逃境外經濟犯罪嫌疑人投案自首。有效策應了中央反腐敗鬥爭大局,贏得了社會各界和廣大群眾的一致讚譽。
  • 電商平臺不是非法電魚的法外之地
    (1月14日《新華每日電訊》)在淘寶上一家名為「巨豐新能源逆變專家」的店鋪中,顧客可以買到標價128元至678元各種大小的「浮力王」電魚器具。買家點評裡「好評不斷」,有買家表示「打了條六斤多的大鯉魚,第一次搞到這麼大」,更有買家曬出成果,大大小小被電擊的魚兒在盆內奄奄一息。
  • 新華時評:中國人走向深空探索宇宙奧秘的時代
    新華時評:中國人走向深空探索宇宙奧秘的時代 陳芳 胡喆/新華社 2019-01-03 19:36
  • 人民日報熱點辨析:網絡不是法外之地
    網絡空間只是現實社會在網絡上的延伸與拓展,它決不是法外之地。   網絡失範會使社會付出巨大代價。網絡是一把雙刃劍,運用得當,則對經濟社會發展有巨大推動作用;運用不當,則會給經濟社會發展帶來嚴重負面效應。事實上,網絡失範現象並不少見。
  • 他們說「網絡不是法外之地」 究竟有幾個意思?
    網際網路飛速發展,極大地豐富了公眾的信息權、表達權、參與權,但與之相應的是,低俗信息和網絡謠言也充斥網絡。為了讓網際網路在法治軌道上健康運行,有必要向公眾強調「網絡不是法外之地」。不過,下文談到的幾個例子,口口聲聲也在說「網絡不是法外之地」,而表達的卻是另外的意思。 法院不是你家開的 第一個例子是歌手陳羽凡吸毒事件。
  • 「你的地盤」不是法外之地
    (9月12日澎湃新聞)  暴力抗法已不是什麼新鮮事,但是以「我的地盤」為由拒不配合執法人員的,倒還並不多見。中國自古就有「強龍不壓地頭蛇」的說法,講究入鄉隨俗。即便如此,也有「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的共同價值取向,遵守共同的中央法令。現在是法治社會,早已沒有了君民高低之分,但遵守相同的法律法規,卻並沒有因為時間的推移而改變。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是每個公民義不容辭的義務。
  • 網絡不是法外之地,請務必遵紀守法!
    網絡不是法外之地,請務必不造謠、不傳謠!6月30日上午,臨湘市組織開展交通聯合執法行動,在群強路永發巷對侵佔路面經營行為依法整治時,遭到謝某玲等人阻攔。7月1日,臨湘市公安局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第二十六條之規定,對謝某華予以行政拘留十日嶽陽頭條#網絡不是法外之地,請務必不造謠、不傳謠!6月30日上午,臨湘市組織開展交通聯合執法行動,在群強路永發巷對侵佔路面經營行為依法整治時,遭到謝某玲等人阻攔。
  • 熱評丨香港絕非中國「法外之地」,國家安全底線不容挑戰
    建立健全香港特別行政區維護國家安全的法律制度和執行機制是中國中央權力所在。通過立法維護國家安全是世界各國慣例、國際社會共識。某些人如此急不可耐地攻擊中國全國人大的相關議案,只能說明他們心中有鬼!打蛇打到了這些人的「七寸」!香港回歸近23年,仍未履行憲制責任就基本法23條立法,我國國家安全存在嚴重隱患。
  • 這裡不是法外之地!
    網絡直播空間不是法外之地,同樣要守法律、講道德。對於挑戰法律底線、違反公序良俗的行為,公安機關將堅決依法打擊,切實淨化網絡環境。此前,虎牙直播在10月10日凌晨公布了對此事的處理結果,決定即日起封禁該主播的直播間,凍結其直播帳號,下架全部相關影像作品。
  • 網絡空間不是法外之地
    這是維護社會和諧穩定、維護公民合法權益、促進網絡空間健康有序發展的重大舉措,也是依法治網的題中之義。據《中國網際網路發展狀況統計報告》顯示,截至2020年6月,我國網民規模已達9.4億,擁有網站近500萬個,人均每周上網時長28小時。網際網路科技的迅猛發展,讓人們生活更便利、更舒適、更美好,為推動信息交流、促進文化繁榮、凝聚社會共識提供了更便捷的渠道,也為數字經濟發展打下堅實基礎。
  • 斥港中大校園內遊行宣揚「港獨」,譚耀宗:有可能觸犯香港國安法...
    【環球網報導記者 尹豔輝】據香港「橙新聞」11月20日報導,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譚耀宗表示,19日在香港中文大學校園內的遊行有機會被視為觸犯香港國安法,其中宣揚「港獨」等行為是絕對不容許的,他呼籲大學生不應以身試法。
  • 大灣區之聲熱評丨香港絕非中國「法外之地」,國家安全底線不容挑戰
    建立健全香港特別行政區維護國家安全的法律制度和執行機制是中國中央權力所在。通過立法維護國家安全是世界各國慣例、國際社會共識。某些人如此急不可耐地攻擊中國全國人大的相關議案,只能說明他們心中有鬼!打蛇打到了這些人的「七寸」!香港回歸近23年,仍未履行憲制責任就基本法23條立法,我國國家安全存在嚴重隱患。
  • 香港新華集團走進遼寧三十年座談會在瀋陽召開
    新華網瀋陽11月17日電(記者王瑩)遼寧省遼商總會、香港新華集團近日在瀋陽召開新華集團走進遼寧三十年座談會。遼寧省委常委、省委統戰部部長範繼英,全國政協常委、遼商總會名譽會長、新華集團主席蔡冠深出席座談會並致辭。遼寧省委統戰部、省政協港澳臺僑委、省商務廳等部門和單位的100餘人出席了座談會。  2020年是香港新華集團走進遼寧第三十個年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