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熟悉轄區的每道坎,百姓說:「聽李公安的話,不得吃虧!」

2020-12-03 中國長安網

(李明在院壩會上向村民宣傳人口普查工作攝影:高新區公安分局劉又銘)

「李公安,今天講點啥子事情嘛?」

「快坐好嘛,我今天喊大家來開個會主要是兩個事情,一個是人口普查的前期戶口核對,一個是提醒大家要做好防火防溺水。」8月6日早上9點,李明在派出所每日工作會議結束後,趁著太陽還小,便在慈雲村新街的一顆大樹下召集村民開展了一場院壩會。

趁著李明在牆上張貼人口普查宣傳單的短暫功夫,村民們便搖著蒲扇、端著自家小板凳一一圍攏過來。對於慈雲村的百姓來說,站在院壩中央的老李,早已是一個人盡皆知的老朋友,甚至相識相交李明的時間和走馬派出所的「年齡」相差無幾。

古鎮守護神,堅守走馬二十有六

1994年,年滿28歲的李明被調入剛剛成立的走馬派出所,一直在走馬古鎮擔任社區民警至今,勤勉耕耘二十六年。

「派出所剛成立的那幾年,我們沒有警車,連摩託巡邏車也沒有,遇到險情百姓一路翻山越嶺走過來報警,我們又是跋山涉水地走過去出警。」

「車沒地廣人少」就是早期情況最簡單的概括,當時李明一人的轄區包含10個村,佔了走馬所有村落的一半。派出所成立之初由於工作環境確實艱苦,一起調來的同事都先後調走去其他單位了,大學畢業生也不願意來。

(在轄區開展入戶走訪攝影:高新區公安分局劉又銘)

作為駐村民警,李明清楚必須要掌握自己轄區的實有人口、重點人口等信息。牢記群眾信息不僅是派出所工作考核的內容,更是群眾工作展開的基石。面對一張張陌生的面孔,又沒有如今的網上戶籍信息,他只好將派出所存檔的戶口頁拿出來,將上面的群眾信息一頁一頁地抄到本子上,一遍一遍地背誦。

1998年,走馬鎮正開展「達齡換證」身份證的更換工作,李明騎著單位租借過來的摩託車、背著膠捲相機,一山接著一山,一戶接著一戶,前往轄區每村每戶的家中拍攝每位居民,登記相關信息。

「到現在,走馬老街和轄區村落每戶大致情況我還是熟透於心,戶主叫啥名字、娃娃在哪工作都曉得。」李明這「活地圖、萬事通」的自信源於這二十幾年來,每天的下村工作,每次趕集的上街巡邏,每日的迎著朝陽出、踏著晚霞歸。

(對轄區暫住人口進行登記攝影:高新區公安分局劉又銘)

同事們戲稱老李為走馬土地神,走馬的一草一木、一枯一榮、哪裡叫啥名、哪裡是溝溝坎坎李明都知道。一些新到的同事接到報警時,由於百姓只說「水登堡」、「下城口」等方言小地名,根本不知道案發具體地點在哪裡,只好請教李明官方地點名字是啥或者乾脆讓他帶著出警。

「公安代言人」,深入群眾如魚得水

院壩會散會以後,李明帶著輔警一起驅車前往慈雲村的安置房區域,進行人口普查的核實和宣傳工作。村裡的一個樹蔭下有幾位正在乘涼的老人,李明剛停車就有一名皮膚黝黑的大爺前來相迎:「老李,這麼大的太陽還在村裡面跑啥子哎,要進屋喝個茶水不哦,莫整中暑了。」

「來給你們發一下人口普查宣傳資料,你們多看看,茶都不喝了。」李明將宣傳單分發到每人手中,和幾位老人聊了起來,老人們問起了老李家裡的情況,於是他便和大家拉起了家常,如同老友一般......

(入社區張貼宣傳海報攝影:高新區公安分局劉又銘)

今年疫情最嚴重的時候,鎮政府租借了慈雲村山林中的某農家樂作為走馬鎮唯一的集中隔離點。但是當第一批隔離人員被送至隔離點時,附近的村民將公路堵住不讓通行,情緒激動,並聲稱:今後我們這裡被傳染了誰負得起這個責任?

隔離工作人員無論如何講解疏導仍沒有勸退前來維權的村民,只好聯繫李明前往進行調解。李明趕到後,動之以情曉之以理,向群眾說明新冠病毒的傳染途徑,告知村民戴好口罩是沒多大影響,不僅工作人員每天會對隔離場所進行消毒,而且隔離點離村民房屋有一定的安全距離。

最後,村民們說了一句「好嘛!李公安我們相信你。」

幾十年群眾工作中,電話線路架設、高速立交橋施工、慈雲縉雲山隧道漏水等,每一次的群眾矛盾事件,李明無一次缺席,總是衝在前面去調解,因為他深知對於走馬鎮的調解工作,鮮有人會比他更有效果。

(在慈雲村社區和社區幹部對接轄區工作攝影:高新區公安分局劉又銘)

正是用自己的雙腳丈量走馬的每一寸土地,用二十幾年的堅守深入每一處群眾,「聽我李公安的話,不得讓你們吃虧!」成為了李明調解中鏗鏘有力的承諾。

6日白天一天,李明所接聽的村民諮詢問題的電話不下於8個。他告訴記者:「現在許多社區民警的新同志,害怕將私人電話給群眾,怕打擾到自己的下班時間,這是要不得的。我這幾年就我的個人名片都給群眾發了好幾摞,即使有時候半夜1、2點也有人打電話。」

走馬「消防員」,森林防火頗有心得

下午兩點半,重慶溫度早已來到39℃,手機裡高溫橙色預警推送信息彈個不停,李明正接好茶水準備驅車前往自己轄區的三個森林防火檢查站,檢查一下工作情況。

從走馬派出所到轄區森林防火檢查站,一路上彎彎曲曲、蟬鳴連續不停,漫山遍野的松樹在刺眼的陽光下顯得更為蔥綠,警車所行駛的水泥硬化路面上熱浪一層接著一層。「這種高溫天氣草木都特別乾燥易燃,要是不小心引發了火災,多年來退耕還林的成果將一去不復返,所以我們要特別小心」李明說道。

(到轄區森林防火檢查站進行例行檢查攝影:高新區公安分局劉又銘)

隨著檢查站露天廣播的防火宣傳播報聲逐漸明朗,李明到達了防火檢查站。停好了警車,他如往常一樣打開人員登記表,察看進出森林的車輛人員信息,檢查打火機等火種的回收情況。李明給工作人員強調要加強過往車輛的檢查力度,防患於未然,並給予一疊人口普查宣傳單,讓工作人員將防火宣傳單一起分發給過往的車輛司機。

一個防火檢查站察看結束後,李明便緊接著繼續驅車上山前往下一個檢查站。檢查工作不出十分鐘,李明背上的汗便打溼了藏藍警服,茶杯的水也所剩無幾。

前些年走馬派出所人手不夠,他除了要完成社區民警的工作,還分攤了消防工作。一次,大石村村民反映自己房屋前後有幾個馬蜂窩,對附近的過路行人造成威脅,李明帶領著同事利用休息時間,在簡單製作的防護設備下,冒著被馬蜂蟄傷的危險給村民移除了10多個馬蜂窩。

(向護林員強調近期森林防火安全攝影:高新區公安分局劉又銘)

對於消防工作,李明一樣自豪,在分管消防的19年歲月裡,沒有發生一起火災,曾經連續三年被區防火委員會評為防火先進個人。

如今派出所警力充足起來,他便只用參與自己所管三個村子的消防管理和檢查工作,但對群眾的用火用電安全提示一直掛在嘴邊。每次的入戶走訪,總是不忘囑咐各位村民注意安全。

「你這個煤氣做飯要小心安全哦。」

「你是街上賣家電的吧,這個屋子裡堆放這麼多空調,要隨時注意用電安全。」

鬢微霜,又何妨

李明辦公桌左邊擺放著一塊印著「最美退役軍人」的獎章,這是今年「八一」建軍節,他被走馬鎮人民政府評為「第一屆最美退役軍人」的紀念品。1986年入伍,1991年退伍後一直從事公安工作,到如今,李明寢室裡的被子仍舊是稜角分明的「豆腐塊」。

(被走馬鎮鎮政府評為「最美退役軍人」攝影:高新區公安分局劉又銘)

2019年3月的一次夜間巡邏執勤過程中,老李不謹將左腳摔傷,造成左腳趾骨骨折。當時腳就腫得像饅頭一樣大,不能行走,第二天李明到醫院去治療,醫生對他說:「你這個傷得這麼嚴重要住院做手術。」

李明心想一動手術就要在病床上躺三個月,考慮到自己還有很多工作沒有完成,便說:「這麼點小傷,沒得這麼嚴重!」他毅然決定放棄住院治療採用保守治療,在受傷處擦了一點消腫的藥水,買了一隻夾板拖鞋穿上拄著拐杖就上班去了。妻子擔心他的腳落下後遺症,叫他還是聽醫生的去住院,面對妻子的擔心,他笑著對妻子說:「這麼點傷我挺得住,不用擔心!」當看著拄著雙拐來上班的李明,派出所領導關心的問:「你不好好休息跑來幹啥?」

那次受傷,他硬是憑著軍人特有的毅力沒有耽誤一天工作。

60後的李明,靠著自己的學習和長期實踐,掌握得一手精湛的五筆輸入法,一分鐘可以打出60多字。問及到為什麼不選擇拼音輸入法,他說:「我們公安工作這個字一定不能出錯,拼音輸入很容易出現同音不同字,要是把人家的姓名打錯了就比較嚴重。」

「把老百姓的事當做自己的事來辦。」是李明在教導年輕輔警時的一句口頭禪。

如今54歲的李明,再過幾年便要退休,面對自己最後幾年的公安工作,他說到:「其它刑偵工作有年輕民警,考慮到自己的身體原因和自己與群眾廣而深的聯繫,應該會繼續在走馬鎮擔任社區民警,會一直在走馬的大山溝壑裡走下去。」

晚上七點,考慮到白天人口普查走訪工作效率不夠高,晚上村民才下班回家的情況,李明便帶著輔警一同繼續來到白馬路逐戶敲門,進行戶口核實工作。

「誰?」

「我!李明。」

「哦哦,李公安哦,這麼晚什麼事情哦,進來坐。」

直到九點過,考慮到時間晚了會打擾到村民休息,早已大汗淋漓的李明便拖著疲憊的身體打道回府,一陣陣的敲門聲也伴隨著「我!李明。」消逝在靜謐的夏夜中。

相關焦點

  • 「百杏」把重要事說給百姓聽
    團員們先後開展各類線上宣講1142場次,線下宣講152場次,錄製宣講微視頻375個,微宣講團讓黨的創新理論直達百姓心裡,贏得當地幹部群眾的稱讚。  庫車市「百杏」微宣講團正在田間地頭宣講。庫車市委宣傳部宣講辦負責人張家君說。  庫車市北山派出所所長胡波去他所管的轄區裡住的最遠的一戶人家,要騎馬走8個小時。沿途每到一戶牧民家,他都會從馬背上的褡褳裡拿出書、報紙和幫他們代購的米麵等,走進氈房和牧民圍坐在一起,喝一口熱茶的時候就開始宣講了。
  • ...在東萊街派出所轄區,這樣的託付是一種習慣丨片警崔柏松和4把鑰…
    從2017年參加公安工作,小崔就一直和這裡的大爺大媽、大哥大姐們打著交道,時間長了,大家都習慣叫他小崔,偶爾有人叫起他全名崔柏松,反倒有些陌生了。3年的相處,小崔和每戶居民從陌生、熟悉、信任,後來就有了託付。在小崔身上有4把轄區居民家的鑰匙,每把鑰匙的背後都有著一段警民情深的故事。
  • 古語說「人老兩年坎,暗九大關口」,兩年坎和暗九是什麼意思呢?
    也因此,我們的祖先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中留下了許多關於死亡的古語,比如「人老兩年坎,暗九大關口」。很多農村的老人都知道這句古語,四姑娘小時候還經常聽爺爺說起這句古語,那麼,何為兩年坎呢?暗九又是什麼意思?所謂兩年坎,其實說的就是73歲和84歲這兩個年齡比較危險,相信很多人都聽老人說過,73歲是老人的第一個坎,很多老人都倒在了73歲之前,很難活過73歲,但是只要平安過完73歲,就會鬆一口氣。當然,活過73歲的人,又要面對另一個坎,那就是84歲,又有很多老人倒在了84歲之前,如果能平安活過84歲,那麼就又會鬆一口氣。
  • 「天問一號」遠徵火星要邁7道坎
    孫悟空一個筋鬥是十萬八千裡,但是如果要去火星的話,火星距地球最近的距離是5500萬公裡,最遠的距離超過了4億公裡,所以即使是孫悟空,就假設他每天能夠往返西天取經兩趟,那麼悟空去火星至少要飛8個月,多的話得飛5年多他才能夠飛到火星。
  • 【人民警察節·警察】高永賢:「海濱神捕」的百姓情懷
    「天津市公安局五一勞動獎章」、「濱海好人」、個人嘉獎、優秀公務員……鋼性十足的稱號和榮譽凝成的金色盾牌,是他在百姓危難時刻的熱血鑄就。 「認死鉚子」的老兵 35歲那年,高永賢從部隊轉業參加公安工作。
  • 說了句不恰當的話,我被領導罵了,做人千萬別吃虧在不會說話上
    老闆聽後,臉色鐵青,一拍桌子,對我怒斥道:"去把你的主管叫來。"我嚇得趕緊溜出去找到我們主管,把情況向他說了一番。他連忙趕到老闆辦公室,我沒敢跟進去,只有躲在門外。隱約聽見老闆對他訓斥:"你咋給我帶的隊伍,你手底下的人問啥都不知道,還得要我去問別人,這樣的人養著他幹啥,讓他給我滾蛋!"
  • 【百姓故事匯】疫情中的「平凡」力量不平凡
    只有守住這道門,才能保護好居民,有效切斷疫情擴散蔓延的渠道。普通群眾黨員做到少出門自我隔離,遠離疫情是我們的防護要求,積極保護好自己更是一種人生本能。但在柏南二社區黨總支向轄區全體黨員群眾發出 「希望在身體條件允許,家人同意的前提下,徵集轄區志願者,團結奮鬥,共同奪取此次戰疫的勝利」號召下,無私的力量在凝聚,奉獻的心靈在集結,他們是柏南二社區最亮麗的一道紅色風景線,他們既是大家生活小區大門的的守門人,又是為轄區安寧保一方平安的守護者,更是一個個平凡的身軀和堅強的靈魂。
  • 老人常說傻人多福,這些星座不傻卻總在吃虧,但後福卻不淺
    老人總是愛說一句話:傻人多福,我們也可以理解為吃虧是福,是說做人不要事事計較,什麼事情都要去算計清楚,有些事情糊裡糊塗更好,這也是在說人心要寬要大,不要如同針尖一樣,為人格局大,眼界寬才是正確的人生路。接下來我們就一起來看看傻人有傻福的星座們吧。
  • 公安邊防部隊先進單位暨個人典型事跡介紹
    新開河邊防派出所 內蒙古公安邊防總隊呼倫貝爾市邊防支隊新開河邊防派出所轄區與俄羅斯接壤,面積18平方公裡,實有人口9644人。宋萬民紮根條件艱苦的岔尖轄區,一心撲在工作上,先後4次推遲婚期。他服務群眾盡心盡力,執勤執法盡職盡責,建立了具有110、119、120、122等多功能於一體的便民服務電話——「萬民熱線」,對責任區群眾做到見船知人,見人知名,提名知情,熟悉率達100%,為轄區群眾解決許多實際困難和大量的好事、實事,群眾親切地稱他為「老萬」。
  • 「永不退休」的民警 ——記全國公安系統二級英模劉昭明
    37年,這是劉昭明獻給公安事業的時光。期間,他先後受過國務院、公安部、省市縣局各級各類表彰獎勵62項,其中榮立個人三等功6次,被國務院授予「全國先進工作者」,被公安部授予全國公安系統二級英模稱號。時間回到2006年5月。當時,已是青神縣公安局正科級幹部、一級警督的劉昭明響應「警力下沉」號召,主動申請到新成立的花園社區做一名基層普通民警,重操29年前從警時的「舊業」。
  • ...警察節·宜春公安忠誠足跡】宜豐公安:擔當奉獻 跑出公安加速度
    他所管護的林地區域有上萬畝,分布在宜豐大小十幾個山上,由於面廣、點散、路遠,人員流動複雜,給防火防盜工作帶來一定的難度。 地勢多樣,山貌複雜,但肖風硬是將自己練就成「鐵腳板、山裡通、活地圖」。他把平時了解掌握的林情、社情、地形與理論知識對照,印刻到自己的大腦中,做到心中有圖,圖在心中。
  • IHC 這道坎,我們一起過!
    免疫組化(IHC)是很多病理研究和腫瘤學研究過程中的必要實驗,但想要拿到好的IHC結果真心不容易今天小艾特意為您準備了IHC實驗成功秘訣的心法和神兵,幫您翻一翻IHC這道大坎。今天坐電梯時碰到了小劉,可把我嚇了一跳。
  • IHC 這道坎,我們一起過!
    免疫組化(IHC)是很多病理研究和腫瘤學研究過程中的必要實驗,但想要拿到好的IHC結果真心不容易今天小艾特意為您準備了IHC實驗成功秘訣的心法和神兵,幫您翻一翻IHC這道大坎。今天坐電梯時碰到了小劉,可把我嚇了一跳。
  • 南懷瑾的點醒:人生有三道繞不開的坎,很值得警惕
    人常說:「人生不如意者十之八九。」人想要一輩子順風順水是不可能的,有一些坎是每個人都必須要經歷的。但為什麼面對坎坷,有些人能夠跨過去,而有些被困當中,進退兩難呢?佛語云:「菩薩畏因,眾生畏果。」南懷瑾先生還說:「人生在少年、中年、老年這三個最重要的年紀,都會遇到這三道繞不開的坎,扛過去,你就「贏」了 。」
  • 「不聽胡適言,吃虧在眼前」
    今天是胡適的誕辰,胡適一生眼光銳利,恰如其朋友圈盛傳,「不聽胡適言,吃虧在眼前」。◎胡適曾兩勸周作人,就是最好的例證。1949年鼎革之際,周作人勸胡適留在國內,胡適不僅不聽,反勸周作人去臺教書。兩次勸告,周作人都沒聽。結果——第一次,周落水後,鋃鐺入獄;第二次,1966年,周求安樂死不得,皮棍下死去。但無論如何,胡適之都是第一流的朋友,面對記者,胡適之說,「我和周仍是朋友。」
  • 株洲市領導調研公安工作 讓公平正義的陽光照進百姓心田
    26日,株洲市人大常委會黨組書記、副主任彭建忠赴市公安局,就全市公安工作及信息化建設情況展開調研他指出,全市公安系統站位高、能力強、成績好,要進一步加強黨對公安工作的領導,以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國人民警察警旗授旗儀式上的重要訓詞精神為指導,確保公安隊伍絕對忠誠、絕對純潔、絕對可靠。要進一步加強隊伍錘鍊,不斷提高隊伍素質和戰鬥力。
  • 女人的話不能信,李承鉉對老婆言聽計從,向太:戚薇訓練有素
    女生的話能不能信呢?無論是婚後還是戀愛中,女生的話都不能全信,一般男生被問送命題,無論答什麼都是錯!說真話,不好聽,又惹人生氣;說假話,一看就不真誠,還是要生氣。所以女生真的是這個世界最可愛的存在了。明星夫妻中愛問送命題的非大S莫屬,但戚薇也是個霸氣的老婆。
  • 牟定公安:為群眾需求精準「號脈」
    「警情吹哨、成員報到」 在踐行新時代「楓橋經驗」過程中,該所借力各方資源,創新開展「聯勤聯動、多元共治」,探索形成「警情吹哨、成員報到」社會治理新機制,將全鎮劃分為 一級、二級、三級黨組織網格和1個四級基礎網格,通過發揮基層黨組織在維護社會和諧穩定中的「第一道防線」作用,將黨的政治優勢和組織優勢轉化為基層社會治理優勢,有效提升了轄區動態立體化社會治安防控體系建設。
  • 首批「楓橋式公安派出所」獲獎感言
    我們要用忠誠與擔當,讓平安成為井岡山另一道靚麗的風景線。  吉林省敦化市公安局官地派出所:  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我們要把獲得此次殊榮,當作上級公安機關對基層派出所提出的新要求,努力做好服務廣大群眾的各項工作。榮譽的背後是更大的責任,前進的腳步絲毫不能停歇。
  • 人生十大坎,誰都躲不過?
    可在鄭博士公眾微信下方菜單中點擊「聽鄭博士」收聽 文/鄭博士 公眾號:鄭博士說風水 人從一出生,就面臨許多坎坷。如果從年齡來看,人這一生會遇到多少「坎」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