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長樂區玉田鎮琅岐村,首先映入眼帘的是立于田間的現代化蔬菜大棚。「我們種植了蔬菜新品種,長勢都很好。」村民李依伯臉上洋溢著幸福笑容。
琅岐村曾因水蜜桃種植遠近聞名,後因氣候變化影響,當初的支柱產業沒能再帶來可觀收益,很多農戶外出務工,村集體經濟成為鄉村振興的薄弱一環。
近年來,琅岐村適當進行土地流轉,發展蔬菜大棚,推動產業振興,增加農民收入。「琅岐村便民服務中心設立了農業管理服務站,並定期邀請農業專家手把手指導農民種植技術。」村主任李桂鋒告訴記者。
農業管理服務站引進小西紅柿新品種,目前琅岐村已種植100多畝。「小西紅柿新品種脆、甜、多汁,市場銷量不錯,我家種植的30多畝每年能收入4萬多元。」李依伯說。
如今,琅岐村的現代設施農業持續做大做強。目前,累計發展大棚700多畝,不僅每年能帶來20多萬元的村財收入,而且解決了村裡富餘勞動力的就業問題。
每到農忙時節,村民李女士總是忙得充實而快樂。「之前,全靠丈夫外出打工賺錢養家,現在我也有一份收入,減輕了家裡負擔。」李女士說。
「200多名賦閒在家的村民有了工作,平均每人每月能拿到3600元工資,大大改善了生活狀況。」李桂鋒說。
今年,藉助「美麗長樂」大行動契機,琅岐村計劃逐步推出集蔬果採摘、景點觀光、休閒體驗等於一體的精品鄉村旅遊路線,配合線上廣告推介,吸引更多遊客前來觀光旅遊,走出具有鄉村特色的致富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