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個謎題推動未來十年細胞死亡研究

2020-11-28 健康一線視頻網

複雜有機體中的細胞會死亡從來就不會令人驚訝,畢竟所有生物都會死亡。也許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在發育過程中,細胞以一種程序化的方式死亡。這種細胞死亡最初是根據垂死細胞的形態學特徵定義的,並於1972年被命名為「細胞凋亡」。

到20世紀80年代,細胞凋亡的第一個生化標誌物已經出現,它的分子機理也被探究。

細胞凋亡在確定的發育階段是可誘導和/或預測的事實,以及它在垂死細胞中主動發揮作用的觀點導致人們努力在遺傳學和生物化學上分析這個過程。可以說,對被鑑定出的基因進行分子表徵方面的技術進步以及將這些方法成功地應用於基本生物過程(比如,細胞周期)導致了細胞死亡研究的「復興」。 在1990年至2010年的二十年間,關於受調節的細胞死亡的論文呈指數增長,佔據了科學文獻的重要部分,而且在過去的十年中,這一比例趨於穩定(並且繼續保持下去)。

每十年關於細胞死亡的論文,在Pudmed網站上在每個時間段利用細胞凋亡、壞死性凋亡、細胞焦亡和鐵死亡進行搜索獲得的結果總數除以這個時間段的年數,所獲得的數值無疑被低估了,圖片來自Cell, 2019,

doi:10.1016/j.cell.2019.04.024。

在科學家們期待下一個十年細胞死亡研究的開始之際,對這一成熟領域的現狀進行評估,並提出一些有潛力塑造未來進展的基本問題,或許是有益的。

在一篇發表在Cell期刊上的觀點類型論文中,美國聖猶大兒童研究醫院免疫學系的Douglas R. Green欣然承認,構成讀者探索基礎的問題僅僅是基於一個人的意見,如果經驗是一種指導,那麼它很可能充其量只是對未來發現的適度預測。也就是說,問題驅使人們的探索欲:一個好的問題是知識的一半。本文有五個問題,或者說是謎題。這些謎題可能會為未來十年的細胞死亡研究提供指導。

這五個謎題分別是:

(1)死亡有多致命?(How Deadly Is Death?);

(2)什麼時候毒素是無毒的?(When Is a Toxin Not Toxic?);

(3)重要的東西有多可有可無?(How Dispensable Is Something that Is Essential?);

(4)如果一個細胞在身體的森林中死亡,它會發出聲音嗎?(If a Cell Dies in the Forest of the Body, Does It Make a Sound?);

(5)痛苦的醫生們記錄下了一批批由卑鄙行為導致的死亡,有多少卑鄙的行為可以被醫生記錄下來?(Distressed Doctors Document Directed Deaths by Dastardly Deeds in Droves. How Many Dastardly Deeds Can Documenting Doctors Dictate?)

在進入未知領域之前,簡要介紹一下科學家們對細胞死亡的理解可能會有所幫助。在這篇論文中,Green著重關注「主動性的」細胞死亡,即細胞通過分子途徑參與其自身的死亡。從表面上看,將主動性細胞死亡的分子途徑劃分為:(1)涉及似乎經進化後促進細胞死亡(「自殺」)的過程的分子途徑;(2)涉及阻止保持細胞完整性的過程的分子途徑,當這些過程受到破壞時,作為細胞活躍的生理狀態的結果,細胞死亡發生了(「破壞」)。至少對Green而言,這種劃分是有用的。這種破壞就好比是移除鐵路的枕木僅會「殺死」正在積極移動的火車。

主動性的細胞死亡,以多種形式存在,是一個基本的生物學過程。過去幾十年的研究探索了細胞死亡的功能和後果,並闡明了幾個關鍵的細胞死亡途徑。通過著重關注主要存在於哺乳動物中的四種主動性細胞死亡類型---細胞凋亡(apoptosis)、壞死性凋亡(necroptosis)、細胞焦亡(pyroptosis)和鐵死亡(ferroptosis),這篇論文探究了未來可能的研究方向,這可能有助解答這些謎題,或者至少引發新的謎題。相關論文發表在2019年5月16日的Cell期刊上,論文標題為「The Coming Decade of Cell Death Research: Five Riddles」。

在這四種主動性細胞死亡中,細胞凋亡、壞死性凋亡和細胞焦亡屬於自殺類型的細胞死亡,而鐵死亡屬於破壞類型的細胞死亡。

細胞凋亡指為維持內環境穩定,由基因控制的細胞自主的有序的死亡。細胞凋亡與細胞壞死不同,細胞凋亡不是一件被動的過程,而是主動過程,它涉及一系列基因的激活、表達以及調控等的作用,它並不是病理條件下,自體損傷的一種現象,而是為更好地適應生存環境而主動爭取的一種死亡過程。細胞凋亡是一種多基因嚴格控制的過程。這些基因在種屬之間非常保守,如Bcl-2家族、caspase家族、癌基因如C-myc、抑癌基因P53等。而細胞凋亡過程的紊亂可能與許多疾病的發生有直接或間接的關係,腫瘤、自身免疫性疾病等。能夠誘發細胞凋亡的因素很多,如射線和藥物等。

壞死性凋亡是一種不同於凋亡和壞死的新型細胞死亡途徑。它的發生取決於RIP1(受體相互蛋白1)的絲氨酸/蘇氨酸激酶活性,可利用RIP1活性抑制加以阻斷。在凋亡發生條件缺乏,特別是含caspase抑制劑的條件下,通過TNF-a,FasL和TRAIL配體的結合,激活死亡受體,進而誘導壞死性凋亡。它是一種重要的細胞死亡機制,在腦缺血、心急缺血、急性和慢性神經退行性疾病、腫瘤等多種人類病理活動中起著重要作用。

細胞焦亡是一種最近發現的細胞程序性死亡方式,表現為細胞不斷脹大直至細胞膜破裂,導致細胞內容物的釋放進而激活強烈的炎症反應。細胞焦亡是機體重要天然免疫反應,在拮抗感染和內源危險信號中發揮重要作用。相比於細胞凋亡,細胞焦亡發生得更快,並會伴隨大量促炎症因子的釋放。

鐵死亡是2012年新發現的一種不同於細胞凋亡的調節性死亡形式,主要通過鐵離子聚集和脂質過氧化所引起。鐵死亡與腫瘤耐藥、神經退行性疾病、腎臟疾病密切相關,成為細胞死亡領域研究新熱點。鐵死亡不能被細胞凋亡、細胞焦亡和細胞自噬的抑制劑所抑制,卻可以被鐵螯合劑和抗氧化劑等所抑制。

鐵死亡,圖片來自Cell, 2019, doi:10.1016/j.cell.2019.04.024。

雖然存在其他不同形式的細胞死亡,但是對上面這四種細胞死亡類型的著重關注將有助於限制科學家們的討論,並允許對它們進行比較。此外,在很大程度上,這些問題是在哺乳動物中細胞死亡發生的背景下提出的。儘管許多機制在整個動物界都是保守的(有時甚至在動物界之外也是保守的),但是在其他生物體中,這些分子通路在連接方式的差異可能會混淆人們的思考,因此,通過在本文中著重關注主要存在於哺乳動物中的主動性細胞死亡,這種情形在很大程度上就可以避免。

本文中給出的這些謎題可能有些愚蠢,但是這些問題和即將到來的答案肯定不會。細胞死亡是一個基本的生物學過程,因此,對它的研究已經並將繼續對生理學和病理學過程具有重要意義。在1897年的一封信中,馬克吐溫打趣道,「關於我死亡的報導有些誇張」。對於那些認為細胞死亡研究正在消亡的人來說,情況可能也是如此。正如Green所希望的那樣,對細胞死亡機制和功能的研究是活躍的、良好的和蓬勃發展的。

參考文獻:

Douglas R. Green. The Coming Decade of Cell Death Research: Five Riddles, 2019, doi:10.1016/j.cell.2019.04.024.

相關焦點

  • 【癌症登月計劃】未來5年投入1.5億美元推動兒童癌症研究
    目前,全球每年腫瘤新發病例1400萬例,死亡820萬人。WHO預計,到2020年,腫瘤每年可造成1000萬人死亡。早在2012年9月,美國最大的癌症中心、美國安德森癌症中心就推出了癌症「登月計劃」,目的是用5年~10年的時間,顯著降低部分癌症的發病率和死亡率。
  • 九大材料或成為未來十年前沿研究方向
    近日,美國國家科學院發布了《材料研究前沿:十年調查》報告(以下簡稱調查報告)。此次調查報告主要評估了過去十年材料研究領域的進展和成就,確定了2020~2030年材料研究的機遇、挑戰和新方向,並提出了應對這些挑戰的建議。
  • 「CSCB細胞死亡研究分會」Webinar第三期精華紀要
    2020年11月6日19:00,中國細胞學會細胞死亡研究分會開展線上學術交流系列講座第三期,本期講座通過線上平臺「騰訊會議」進行,主講人為孫麗明教授,講座由何蘇丹教授和莫瑋教授主持,並特邀俞立教授,沈漢明教授,劉海坤教授以及朱大海教授作為評論嘉賓,共同探討細胞壞死通過釋放蛋白因子直接激活組織幹細胞增殖,進而推動組織修復的重要生命現象、生理意義以及分子機制。
  • 美國科學家對細胞死亡研究又有新發現
    新華網倫敦7月4日電(記者曹麗君)美國一位青年科學家最近在研究動物胚胎幹細胞時發現,一些理論上已經或者即將死亡的細胞仍然表現出強有力的生長跡象。此項發現可能會改變科學家關於細胞死亡的定義。     據最新一期《新科學家》雜誌報導,美國威斯康星國家靈長類動物研究中心的託馬斯·茲瓦卡近日在研究動物胚胎幹細胞時,在幹細胞中檢測出了胱冬肽酶。
  • 腦科學,未來十年的重要方向
    十四五規劃中提到腦科學發展,這將是中國未來十年國家主導的重點科研方向之一。實際上,很久以來,世界各國普遍重視腦科學研究, 美國101屆國會通過一個議案,「命名1990年1月1日開始的十年為腦的十年」。1995年夏,國際腦研究組織IBRO在日本京都舉辦的第四屆世界神經科學大會上提議把下一世紀(21世紀)稱為「腦的世紀」。歐共體成立了「歐洲腦的十年委員會」及腦研究聯盟。日本推出了「腦科學時代」計劃綱要。中國提出了「腦功能及其細胞和分子基礎」的研究項目,並列入了國家的「攀登計劃」。
  • 德銀預言未來十年四大「黑天鵝」,第二個千年一遇
    導讀:如果這四個是獨立事件,那麼未來十年中至少有一個發生的概率高達33.5%。2020年接近過半,今年為止最大的「黑天鵝」——新冠疫情已經深刻改變了全世界人們的生活。今年會是未來十年、甚至50年最糟糕的一年嗎?德銀在最新報告中警告,人們可能要習慣於類似新冠疫情的事件發生。
  • 未來十年免疫治療將使大部分癌症消褪
    上海細胞治療集團的新一代CAR-T,能夠快速啟動對癌細胞廣譜殺傷;PMA-T及PNA-T,可以精準殺滅更多異質性癌細胞;PIK-T,能夠改變癌症微環境,解除對免疫細胞的抑制。此三項技術,被譽為三把利劍,對大量晚期癌症患者進行治療取得了顯著療效。而錢教授的終極目標則不止於此,他希望在未來十年能夠讓60%的腫瘤消褪。
  • 《死亡細胞》大型免費DLC「巨人崛起」發售日公布!自帶官方中文...
    備受好評的橫版動作遊戲《死亡細胞(Dead Cells)》經過多年開發之後終於在去年夏天推出正式版,而今天開發商Motion Twin正式公布了DLC「巨人崛起(Rise of the Giant)」的發售日期,這款大型免費
  • 新研究改寫死亡標準!科學家成功「復活」死亡4小時豬腦細胞
    新研究改寫死亡標準!科學家成功「復活」死亡4小時豬腦細胞美國耶魯大學科學家最近宣布,已經死亡4小時的豬可以通過特殊裝置「復活」,不僅能成功減少腦細胞死亡,還能恢復一些大腦活動。實驗結果大膽打破了過去的死亡定義,表明腦死亡不是由缺氧永久性損壞,而是慢慢發生,甚至可以延遲、停止或被逆轉。採用特殊裝置,科學家們「復活」了死腦。耶魯大學研究小組17日發表了學術期刊「自然」雜誌的研究成果。他們測試了從豬肉工廠獲得的300多頭豬,然後選擇32頭豬進行屠宰,然後進行下一階段的實驗。
  • 新研究發現過多食用巧克力可令細胞中毒死亡
    ,核仁小分子RNA(紅色)移動到細胞核(綠色)外,進入細胞質,最終導致細胞死亡。此項研究由聖路易斯華盛頓大學的心臟病學家吉恩·斯查菲領導,研究論文刊登在《細胞-代謝》上。研究過程中,他們發現了一種似乎應對這種細胞中毒身亡負責的基因。這個基因的rpL13a片段並不對蛋白質編碼,而是對名為「核仁小分子RNA」(snoRNA)的RNA分子進行編碼。這種分子的主要工作是修飾其他RNA分子。
  • 死亡細胞:動作類遊戲,5個必備符文,輕鬆獲取攻略
    各位小夥伴們大家好,《死亡細胞》是當今幾種最受歡迎的獨立遊戲類型的精彩結合體。最近小編發現很多人在玩這款遊戲,於是便去試了試,發現有5個符文非常重要,於是小編向大神學習,給大家分享分享這5個必備符文的輕鬆獲取攻略。
  • 上海藥物所等發現與細胞死亡相關的新型離子通道
    同時採用突變半胱氨酸接觸能力掃描(Substituted Cysteine Accessibility Mutagenesis, SCAM)策略,研究人員在缺乏跨膜晶體結構的情況下進一步證明MLKL通道每個亞單位包含5個跨膜區段。MLKL的離子選擇性和5次跨膜的特點不同於所有已報導的通透鎂離子的通道,顯示出MLKL是一種新型陽離子通道。  程序性壞死是細胞死亡的一種重要形式。
  • 展望未來十年,探索可能實現的科學研究項目|人工智慧|計算機|機器...
    【印度《德幹先驅報》2021年01月03日文章】題:展望未來的科學。在新冠肺炎大流行之後,無法否認的是,科學超乎人類的想像,我們可以從過去的一年中發現,如果研究進展、政治意願和協調等多方面的全球合作得以實現,科學可以有所作為。我們進行了一些預測,來探索在未來十年內在某些科學領域可能實現的研究項目。
  • 死亡細胞成就收集10個技能怎麼做 死亡細胞10個技能成就
    《死亡細胞本期小編就給大家帶來了《死亡細胞》(《DEAD CELLS》)解鎖10個技能的成就攻略,還沒拿到這個成就的玩家都趕緊一起來看看吧。
  • 科學界的5大終極謎題,只要解開任意一個,人類都無法承受
    筆者-小文除了人類起源問題,以及地球形成之謎等等困擾了科學家數個世紀的謎題以外,還有在科學界被人們稱為「宇宙終極」的5大謎題。而即使是科學發展的現代,許多科學家都對這幾個問題避而不談,一些人認為只要解開這5個問題中的一個
  • 人工血液有望未來十年內被用於拯救創傷患者
    不過,科學家們有望在未來10年內藉助人工血液及時拯救更多創傷患者的性命。科學家們希望,人工血液能夠凍幹,並以粉末狀儲存,從而方便戰場上的護理人員和軍醫使用。該項技術突破的核心在於模擬紅血細胞的微小合成細胞。紅血細胞會捕捉氧,然後在身體內流動時緩慢釋放氧。該類人工細胞的開發者是華盛頓大學團隊,它會將氧帶到體內組織,已經被證明適用於動物。
  • 不一樣的2029:未來十年將興起的21個IT職業
    據Cognizant最新發布的研究顯示,人工智慧和機器學習等新技術實際上將為人類創造更多就業機會。該報告概述了未來十年,將出現的21個IT職業。研究以獨特的視角提出21個新職業主要源自三個基本方面:道德行為、安全安防和人類夢想。
  • 近十年細胞治療領域裡程碑式產品
    近十年細胞治療領域裡程碑式產品 文/dingka 1.近十年來,該公司迅猛發展,在取得GSK戰略融資的同時,多項抗癌療法進入臨床試驗並取得令人滿意的結果。2016年,Adaptimmune公司在納斯達克上市,同時其突破性療法「NY-ESO」T細胞療法也問世。
  • 研究發現相關基因調控水稻細胞死亡新機制
    近日,中國水稻研究所種質創新課題組研究發現病斑突變體基因ELL1通過影響葉綠體的發育來調控水稻中活性氧的穩態,進而觸發由活性氧介導的細胞死亡。該項研究豐富了對植物中細胞程序性死亡產生與活性氧穩態之間聯繫的理解。
  • 科學家成功復活死亡豬腦,未來死亡該如何定義?
    近日國外媒體Nature在線發布耶魯大學最新研究——豬大腦在死亡4小時後恢復腦循環並維持數小時。研究稱,精密儀器「BrainEx」將人造血液通過動脈輸進豬腦,利用灌注的方式可以延緩腦組織死亡時間,持續運作6小時後,它們除了血管結構恢復外,部分腦組織功能亦短暫復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