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核安全白皮書發布:我國實現輻射全覆蓋全天候監控

2020-12-05 新京報

新京報快訊(記者 許雯)國務院新聞辦公室今日發布《中國的核安全》白皮書。白皮書提到,我國建立國家、省和市三級輻射環境監測體系,實現輻射環境全覆蓋全天候監控。

《白皮書》說,我國建立了國家、省和市三級輻射環境監測體系,建成全國輻射環境質量監測、重點核設施周圍輻射環境監督性監測和核與輻射應急監測「三張網」,實現輻射環境全覆蓋全天候監控。

截至2019年6月,國家級輻射環境監測網絡共有1501個監測點,包括167個大氣輻射環境自動監測站、328個陸地點、362個土壤點、477個水體點、48個海水點、85個電磁輻射監測點、34個海洋生物監測點,並建立46套重點核設施周圍輻射環境監督性監測系統和食品放射性物質監測點。

新京報記者 許雯

編輯 賈文程

相關焦點

  • 中國發布首部《核安全白皮書》,中國核電機組80%指標優於世界中值...
    記者 | 界面工業19月3日,國務院新聞辦舉行《中國的核安全》白皮書新聞發布會。這是中國首次發表核安全白皮書。白皮書主要介紹了中國核安全事業的發展歷程,闡述中國核安全的基本原則和政策主張,分享中國核安全監管的理念和實踐,闡明中國推進全球核安全治理進程的決心和行動。
  • 《中國的核安全》白皮書(雙語全文)
    作為構建公平、合作、共贏的國際核安全體系的重要倡導者、推動者和參與者,中國在做好自身核安全的同時,認真履行核安全國際義務,大力推動核安全雙多邊合作,積極促進核能和平利用造福全人類,為全球核安全治理貢獻了中國智慧、中國力量。
  • 中國發表首部核安全白皮書 積極促進核能和平利用造福全人類
    國務院新聞辦3日發表《中國的核安全》白皮書。這是中國發表的首部核安全白皮書。白皮書說,原子的發現和核能的開發利用,給人類發展帶來了新的動力,極大增強了人類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同時,核能發展也伴生著安全風險和挑戰。人類要更好利用核能、實現更大發展,必須應對好各種核安全挑戰,維護好核安全。
  • 中國發布|上海港實現北鬥遙測公用幹線航標全覆蓋
    中國網10月17日訊(記者董小迪 通訊員茹斌 盛斯)近日,交通運輸部東海航海保障中心上海航標處完成吳淞口警戒區水域103號燈浮新型國產北鬥遙測終端安裝,至此,上海港517座公用幹線航標全部升級為北鬥設備,實現了上海港北鬥遙測公用幹線航標全覆蓋,上海港航標設施運行狀態遠程監控能力全面提升,為航行船舶提供了更加可靠的導助航服務
  • 瀋陽利用遙感衛星 全覆蓋監控秸稈禁燒
    瀋陽利用遙感衛星 全覆蓋監控秸稈禁燒 2020-12-04 17:1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核安全局開展核安全文化專項行動:內陸核電廠排放不影響環境
    郭承站告訴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國家核安全局正在全行業開展核安全文化宣貫推進專項行動,以確保核設施安全穩定運行和輻射環境質量安全。       郭承站在14日介紹,目前中國已投運核電機組22臺,在建機組26臺,在建規模居世界首位。
  • 環保部有關負責人就核安全規劃答記者問
    答:按照國務院統一部署,2011年3月至12月,環境保護部(國家核安全局)、發展改革委(國家能源局)和中國地震局對全國41臺運行、在建核電機組,3臺待建核電機組,以及各民用研究堆和核燃料循環設施進行了綜合安全檢查。檢查依據我國核安全法律法規和技術標準開展,參照了國際原子能機構最新發布的核安全標準,並借鑑了福島核事故經驗教訓。
  • 機場周邊鐵塔懸掛熱成像攝像頭|全天候監控 發現焚燒秸稈自動報警
    除了無人機及衛星監控秸稈焚燒,今年黑龍江省又添一種新的監控方式——高掛在鐵塔上的熱成像攝像頭可全天候24
  • 國內首份「量子安全」白皮書發布 中國量子通信將實現三大擴展
    近日,由中國信息協會牽頭舉辦的「2020量子安全應用開發論壇」在南京召開,論壇上發布了國內首部以「量子安全」為主題的白皮書。據悉,《2020量子安全技術白皮書》的發布,將助力我國密碼和信息安全技術在服務新一代信息技術基礎設施、形成戰略性新興產業、服務社會民生等方面發揮積極的引領和帶動作用。
  • 【啟物明維】身在「輻」中要知「輻」———從身邊的核與輻射安全...
    2018年 12月,中國科協發布了 《面向建設世界科技強國的中國科協規劃綱要》,明確到2020年,我國公民具備科學素質的比例超過10%。公民科學素質的提升,對於充分發揮創新人才凝聚優勢、充分發揮科技社會化服務優勢、充分發揮民間科技獨特優勢等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
  • 瀋陽利用遙感衛星全覆蓋監控秸稈禁燒
    12月3日,記者從瀋陽市政府獲悉,為進一步降低大氣汙染強度,保護公眾健康,瀋陽市加大秸稈禁燒巡查力量投入,利用5顆遙感衛星,形成全覆蓋監控。今年4月,由於大範圍秸稈焚燒和不利氣象條件的共同作用,瀋陽市PM2.5濃度大幅上升。
  • 能源局解讀《新時代的中國能源發展》白皮書
    能源局解讀《新時代的中國能源發展》白皮書 來源: 時間:2020-12-26 10:26 堅定不移走能源高質量發展新道路——國家能源局法制和體制改革司負責人解讀《新時代的中國能源發展》白皮書  為全面反映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推進能源革命的重大舉措和成就,日前國務院新聞辦公室發布了
  • 《中國健康經濟白皮書2019-2020》在京發布
    近日,由新華社經濟參考報社、國家衛生健康委衛生發展研究中心、中國保健協會共同主辦,中國衛生經濟學會為學術支持的《中國健康經濟白皮書2019-2020》(以下簡稱《白皮書》)課題正式發布。推動健康經濟中非醫療產業的發展,建立非醫療健康產業鏈,打造覆蓋全生命周期的健康經濟發展,既能夠滿足人們的健康需求,同時將成為中國消費的新增長點。政策紅利加持健康產業進入快速發展期世界衛生組織調查顯示,預防上多投入1元錢,治療費可減支8.5元錢,並節約100元的搶救費。
  • 完善監管體系 確保核與輻射安全
    核一司始終將政治建設放在首位,持續深化「四抓四鑄」工作;全面推進《核安全法》實施年活動,編制《核安全法配套法規文件制修訂總體方案》;高效運轉核安全工作協調和風險防範機制,不斷加強涉核社會風險防範與化解;開展《核安全與放射性汙染防治「十三五」規劃及2025年遠景目標》中期評估,配合中宣部編制《中國的核安全》白皮書;優化核與輻射安全監管體制機制,配合推進機構改革;加強輻射環境監測,開展新建國控自動站建設
  • 2020年中國便民繳費產業白皮書發布數字繳費發展正當時
    2020年中國便民繳費產業白皮書發布數字繳費發展正當時 2020-10-23 14:27:05 來源:中國網  |  作者:佚名中國光大銀行雲繳費攜手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共同發布了《繳出新生活——2020年中國便民繳費產業白皮書》(以下簡稱《白皮書》)。
  • 2019年度《中國國際重要溼地生態狀況》白皮書發布
    本報訊 記者李松齡 通訊員姬文元報導 近日,中國國際溼地公約履約辦公室發布2019年度《中國國際重要溼地生態狀況》白皮書。這為我國開展履約工作,實現國際重要溼地精準保護和管理提供了重要依據。        截至2019年底,中國通過《溼地公約》指定的國際重要溼地共57處,其中內地56處、香港1處。
  • 環保部申報千人核安全研究基地
    5月15日,環境保護部發布的當日全國主要城市環境輻射水平結果顯示,日本核電事故未對我國環境及境內公眾健康產生影響。而就在13日,中國環保部核與輻射安全中心研究所副所長孫學智在廈門向《第一財經日報》記者透露,環保部已向國家發改委申報建設核與輻射安全研究基地項目,未來該基地科研人員總數將達千人,依託該基地,還將填補我國核電工程安全認證空白。同時,環保部正加大核電安全投入,頻頻加大境內外核電安全交流和國內核電人才培訓力度。
  • 管道局北鬥高精度自動化監控系統研發紀實
    「經過走訪調研,我們確定將管網全智能化運營與北鬥技術相融合,研發一套北鬥高精度自動化監控系統,專門解決管道維護中各種災害的預警和檢測。」管道局通信公司衛星通信事業部劉明說。近年來,我國自行研製的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日趨成熟,管道局借力前行,將國產北鬥技術與油氣行業深度融合,在全數位化移交、全智能化運營、全生命周期管理過程中找到融合點,利用北鬥技術,為智慧管道發展植入「中國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