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氏世界紀錄是大多中國人都熟知的一個獎項,它在國內的知名度乃至可以與諾貝爾獎一較高低。而金氏世界紀錄之所以備受關注,主要原因在於它基本以「人」為主,比如最多人一起吃火鍋、連續進行2.7萬個蛙跳、水下憋氣最長時間、身體撞開防盜玻璃、紙牌扎氣球......這些破紀錄的項目有趣且讓人驚嘆,滿足了觀眾獵奇的心理,因此容易在人群中引起傳播。
但是大多數人都不會想到,長安作為一個汽車品牌卻和吉尼斯世界記錄槓上了。
2018年,長安汽車在技術開放日上以55輛長安汽車,成功挑戰金氏世界紀錄「最大規模的自動駕駛車巡遊」,展現了長安汽車在L2級別輔助駕駛領域的技術儲備。當大家以為,這是長安汽車挑戰金氏世界紀錄的結尾,實則這只是一個開始。
2019年,由2019名長安汽車員工組成長安CS75 PLUS汽車圖形,刷新此前由印度人創造的世界紀錄,被金氏世界紀錄認定為"最多人組成的汽車圖形"。其實,2019年的記錄相比2018年顯得有點小打小鬧,因為如果牽強的說:通過人拼汽車圖形展現出了長安汽車員工的「凝聚力」以及長安汽車的「組織協調能力」,那麼中國大多數中小學校都可完成這樣的挑戰。
於是,2020年長安汽車再度向吉尼斯世界記錄發起了衝擊,12月16日-25日長安汽車藍鯨發動機挑戰金氏世界紀錄稱號"最長時間的視頻直播"。挑戰最長時間的直播看似應該由追求流量的網紅進行直播,但是長安汽車採用藍鯨動力1.5T發動機參與挑戰,連續運轉200+小時,並且發動機始終保持5500轉速,這實則是給觀看直播的消費者展現長安汽車的「技術肌肉」,這一次則不是小打小鬧。
這個記錄最直接的意義,是給消費者展現長安藍鯨發動機的可靠性和穩定性,因為大多數汽車品牌在進行發動機研發時,都會經過類似的高強度長時間測試,只不過僅限於汽車行業內人士知曉,對於消費者,這樣簡單直白的方式更便於了解長安汽車發動機的可靠性。當然,這場直播也不是連續不停轉的進行,因為200個小時5500轉速的連續運轉,相當於累計行駛了約4萬公裡,而且這場挑戰對發動機來說太過極端,通過直播畫面中已經持續性「燒紅」的渦輪,就能夠看出這臺1.5T發動機所面臨的壓力。因此,我們預測暫停期間長安給發動機進行了保養以及更換機油等項目,就像馬拉松世界記錄保持者也需要中途喝水。
長安汽車近兩年的銷量與消費者認知度增長態勢迅猛,這其中的主要原因是圍繞著長安CS75 PLUS、逸動PLUS、UNI-T等爆款車型進行傳播,從而帶動整個品牌車系銷量增長。除了爆款產品所帶來的影響外,長安汽車實現銷量暴漲還有一個關鍵因素為「藍鯨動力」,從銷量看,長安藍鯨家族月銷量突破10萬輛,多月佔據長安汽車整體銷量一半以上。由動力總成帶來品牌效應,從而提升車型銷量,這是在自主品牌中前所未見的事情,而隨著長安汽車加速藍鯨動力的布局,長安汽車未來銷量有持續的增長點。
此次參加吉尼斯世界記錄的1.5T發動機,同樣來自於藍鯨動力,雖然只有1.5T的排量,但是最大功率達到了180馬力,與許多合資品牌2.0T發動機的功率值接近。此外,這臺發動機在1250轉速時即可輸出300牛·米的最大扭矩,也就意味著剛起步時就能迸發出最大的加速,駕駛員幾乎感覺不到渦輪遲滯帶來的不適感。而長安藍鯨動力還擁有1.4T發動機、變速箱、油電混合驅動系統等,它們皆有能在參數上與合資品牌動力總成媲美的共同點。
蜀錦暢言:
長安汽車挑戰金氏世界紀錄雖然是為了營銷,但營銷的背後是技術實力的背書,這兩項是相輔相成的,如果僅有營銷沒有技術,那麼200個小時高強度運轉也不過是一場笑劇,如果僅有實力不會營銷,在這個酒香也怕巷子深的網際網路時代中,消費者對藍鯨動力很難產生更深層次的共鳴。
圖片提供:長安汽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