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普通高中布局優化「放大招」優質教育資源5年內大擴容 全市...

2020-11-24 江蘇網絡廣播電視臺

  備受關注的全市普通高中總體布局優化方案出爐。根據優化方案,我市將用五年時間,「補短板、促均衡」,在新區郊區大幅增加高中用地規模,放大優質教育資源,促進高中優質教育均衡,全市預計新增高中學位達3萬個。其中,區屬高中,將通過規劃新建、存量優化、內涵提升等方式,實現資源優化調整;市屬高中將採用「一校兩址」方式辦學,預計新增高中發展用地超700畝

  根據方案,從2018年至2023年,全市將在已有規劃高中用地上建設高中新校區,推進部分佔地面積不達標的優質高中「一校兩址」辦學,促進優質高中教育資源向新區、郊區傾斜,實現全市優質教育資源增量發展。

  據悉,此次全市普通高中總體布局優化包括區屬高中提升工程和市屬高中增量工程兩部分。

  區屬高中提升工程將通過規劃新建、存量優化、內涵提升等方式,逐步實現資源的優化調整。各區將制定新建高中五年推進計劃,對生均佔地面積遠低於標準的十三中、二十九中等六所區屬高中制定五年新校區建設方案。

  市屬高中增量工程計劃在2018-2023年5年內,在主城區原校區保留基礎上,另在新區郊區已規劃高中用地上引入五所市屬高中,與本部一體化辦學,實質性擴大高中優質資源覆蓋率。具體為:南京外國語學校到南部新城,南京市第一中學到江北新區,南京師範大學附屬中學到棲霞區曉莊地塊,金陵中學到建鄴區江心洲,中華中學到雨花臺區兩橋片區。據介紹,市屬高中增量工程並非五所高中同步推進,而是在5年內,按照「成熟一所、推進一所」的方式進行,外擴後的五所學校生均佔地面積均能達到或超過省定辦學標準。

  「此次普通高中布局優化是貫徹落實十九大提出的『優先發展教育事業,普及高中階段教育』精神的具體體現,也是為了解決新時代人民日益增長的優質教育資源的需要和教育不平衡不充分發展之間的矛盾的具體舉措。」市政府負責人表示,「此次普通高中布局優化,不僅能滿足未來學齡人口增加的學位需求,也有利於緩解主城區教育用地緊張的矛盾,提升新區人口集聚力。」

  據悉,目前我市高中優質教育資源主要聚集在主城區學校發展空間嚴重受限,主城四區中半數高中達不到《南京市中小學幼兒園用地保護條例》規定的「普通高中生均佔地面積不低於二十五平方米」標準。

  而據了解,由於生育高峰期到來以及國家生育政策的調整,全市各學段學齡人口呈爆發式增長。據測算,全市初中畢業生生源2023年預計將達7萬人。諸多因素疊加導致全市普通高中在校生學位缺口約3萬個,亟需通過新建或者擴建學校等方式,有規劃、有步驟地擴大高中辦學規模,滿足未來激增的學齡人口入學需求。

  市教育局負責人表示:「我們將會同有關部門、相關區政府和學校充分研究論證,明確推進路線圖和時間表,逐校編制實施方案,學校新校區建設將體現辦學特色、教育內涵,符合教育現代化發展方向,領先國內外同類學校,高標準建設、高起點辦學、著眼長遠、科學規劃設計,爭取為孩子們留下長久的青春回憶。」

  南京市普通高中布局優化工作問答

  問:為什麼要進行全市普通高中布局優化工作?

  答:此次全市普通高中布局優化工作是貫徹落實十九大提出的「優先發展教育事業,普及高中階段教育」精神的具體體現,也是為了解決新時代人民日益增長的優質教育資源的需要和教育不平衡不充分發展之間的矛盾的具體舉措。此次布局優化主要出發點可以總結為「補短板,促均衡」。既是為了應對南京經濟社會高速發展,應對未來學齡人口激增的嚴峻形勢,補齊教育發展短板,滿足人民群眾對優質教育的期盼的迫切需要,也是改善普通高中辦學條件,提升普通高中辦學水平,促進優質教育資源均衡的需要。

  問:全市普通高中布局優化主要為了解決哪些突出矛盾?

  答: 全市普通高中發展面臨的困難可以總結為以下幾方面:

  一是城區學校發展空間受限。根據《南京市中小學幼兒園用地保護條例》第十一條中規定的「普通高中生均佔地面積不低於二十五平方米」標準,主城四區22所高中僅11所達標,達標率為50%;尤其是我市5所市屬高中,有4所學校生均佔地面積不達標。

  二是優質資源分布不均。目前,我市優質高中教育資源在地域分布上仍呈現出由主城向外圍地區遞減的特徵,高中優質教育資源主要集中在主城區,新城區、郊區分布較少

  三是高中學位儲備量不足。由於生源高峰期的到來以及國家生育政策的調整,全市從學前教育到義務教育學齡人口已呈現爆發式增長。據相關數據,2016年全市新生兒數量已達10萬人。據預測,全市初中畢業生生源將從2018年開始逐年增加,2023年全市初中畢業生預計7萬人,比2017年增加2.4萬人,增幅達50%。諸多因素疊加,全市普通高中在校生學位缺口預計近3萬個,需增加高中班級600個。因此,亟需通過新建或者擴建學校等方式,有規劃、有步驟地擴大高中辦學規模,滿足未來激增的學齡人口入學需求。

  因此,此次全市普通高中布局優化工作既是優質資源放大的「及時雨」也是應對未來入學矛盾的「未雨綢繆」之舉。未來五年,南京將著力增加新區郊區高中優質教育資源。優化全市普通高中布局,包括區屬高中提升工程和市屬高中增量工程兩部分。

  問:南京是如何考慮全市高中規劃布局?

  答:2005年以來,規劃部門與教育部門通力合作,編制了《南京市基礎教育學校用地控制規劃》,根據城市的發展按照指標要求控制預留了教育發展用地。此次新建區屬和市屬高中規劃用地,正是在全面梳理現有的高中規劃用地上,結合了教育行業和學校發展要求,向新區、郊區及城市重點發展區域進行的一次大規模布局。從規劃角度,也是實現提升新區的城市功能和品質、提升新區人口集聚力的重要舉措。

  問:全市區屬普通高中優化方案具體內容是什麼?

  答:區屬高中提升工程包括幾種方式:

  一是規劃新建。根據具有近期實施可行性的規劃地塊制定各區新建高中五年推進計劃,包括雨花臺區、棲霞區、江北新區、江寧區等五所規劃高中。對生均佔地面積遠低於標準的玄武區的十三中,鼓樓區的二十九中等六所區屬高中制定五年新校區建設方案。

  二是存量優化。對於郊區建築相對陳舊、校舍功能配置不全的學校,根據學校周邊條件,在周圍進行擴建或者在校內增加建築面積,並對學校設施設備進行改善,提升學校辦學條件。其中,玄武區九中在震旦校區(孝陵衛)校園內增建綜合樓、食堂、宿舍等;江浦高級中學在校園內增建教學樓、實驗室;溧水高級中學西擴25畝地,增建教學樓和食堂。

  三是內涵提升。對生均佔地面積達標、但辦學有待進一步提高的五所高中分別制定辦學提升計劃。2018年起,通過提升學校管理水平、改善辦學條件、初高中分設等方式幫助高淳湖濱中學、六合實驗高中、六合區程橋高中、南大附中、棲霞中學爭創省四星級高中,幫助高淳區淳輝高中爭創三星級高中。

  問:全市市屬普通高中優化方案具體內容是什麼?

  答: 根據方案,市屬高中增量工程指,在保留原校區的基礎上,從2018-2023年用5年時間,在我市新區郊區已規劃高中用地上引入市屬五所高中,與本部一體化辦學,採取「一校兩址」的辦學方式,實質性擴大高中優質資源覆蓋率。市屬高中增量工程並非五所高中同步推進,而是在5年內,按照「成熟一所、推進一所」的方式進行,具體分布為:南京外國語學校到南部新城,南京第一中學到江北新區,南京師範大學附屬中學到曉莊地塊,金陵中學到江心洲,中華中學到雨花臺區兩橋片區。合理設計新校區體育館、運動場等設施,在確保校園安全的同時與社會共享,提高設施利用率和社會開放度。

  問:市屬高中新校區開建後,會不會導致原校區教學質量「稀釋」?

  答:不必有這樣的擔心。此次普通高中布局優化其實正是為了提升市屬高中的辦學質量,放大優質高中資源,不必擔心原校區的優質教育資源被「稀釋」。

  目前新校區尚處於規劃建設階段,原校區教育教學不受影響。而優化布局完成後,學校將實行「一校兩址」統一管理,一體化辦學,同時市政府有關部門還將對原校區在師資配備等方面給予傾斜,保證教育教學質量不變。特別是,新校區開建後,學校整體空間擴大,教育功能將更加完善,學校教育水平完全可能在現有基礎上獲得新提升。

  南京市普通高中布局優化工作問答

  問:此次普通高中布局優化會帶來哪些社會效益?

  答: 主要有幾方面社會效益:

  一是提升新區城市功能。主城區普通高中進駐新區後,將進一步提升新區的城市功能和品質,疏解老城數萬人口,提升新區人口集聚力,為新區發展注入新活力。

  二是滿足省定辦學標準。市屬高中外擴後,五所學校生均佔地面積達到或超過省定辦學標準,為創建高品質高中做好準備。

  三是應對高中階段生源高峰。高中布局優化後,共計約可增加3萬個高中學位,能夠滿足未來學齡人口增加的學位需求。

  四是優化國際部辦學條件。公辦普通高中國際部採取中外合作辦學的形式,為我市國際化人才培養、高中教育多樣化發展、滿足引進高層次人才子女入學需求提供了途徑。在新校區建設中,將按照國家有關規定,著力優化公辦普通高中國際部辦學條件。

相關焦點

  • 放大招!深圳宣布:到2025年新建學位近百萬
    記者從會上獲悉,綜合未來人口增速、班額標準、教育先行示範等方面因素,經深入調研和測算,《實施意見》明確,到2025年,深圳全市新增公辦義務教育學位74萬,新增幼兒園學位14.5萬,加上此前規劃新建公辦高中階段學位9.7萬,到2025年,深圳共將新建基礎教育學位近百萬。
  • 2020年南京將增加學位不低於2.5萬個 擴大普通高中招生規模
    原標題:增加學位不低於2.5萬個 擴大普通高中招生規模   快報訊(記者 黃豔 舒越)3月20日,南京市教育系統深化對標找差創新實幹推動高質量發展大會召開。會上,南京市教育局局長孫百軍提出,2020年的主題詞是「深化」。深化對標找差,創新實幹,紮實做好高質量發展重點工作。
  • 5年後高中公辦學位將達11萬個!東莞全面加快教育現代化強市建設
    這八大品質是:黨的建設品質、五育融合品質、學位供給品質、結構優化品質、服務發展品質、師資建設品質、教育治理品質、綜合改革品質。東莞教育系統在大調研的基礎上,聚焦提升「八大品質」,謀劃推進「1+12」行動計劃。該行動計劃,已在東莞市推進品質教育建設大會上發出徵求意見。
  • 計劃明年增加高中學位5000多個
    義務教育學位需求「扎堆」中心城區,本質上是城鄉優質教育資源配置不平衡。那麼,從資源分配的角度來看,如何提升教師隊伍的素質和水平?袁清山透露,明年起惠州將用3年時間,對山區(包括革命老區、少數名族地區)教師開展全面培訓。各縣區將繼續推進「縣管校聘」管理改革,促進教師資源合理流動。
  • 江蘇省今年普通高中預計增加學位10萬+!
    確保招生規模持續擴大江蘇將優化配置現有高中教育資源,在新建學校、改擴建學校、老校區優化整合、高中初中分設、閒置教育資產盤活等方面下功夫,保障高中教育資源的充分利用。3.確保招生入學規範有序江蘇各地將根據2020年普通高中招生入學工作通知要求,規範做好招考、錄取、學籍註冊等各項工作。充分考慮今年中考延期、高溫天氣影響,優化中考考點分布,優化考場設施與環境。
  • 同安提出教育補短板目標 三年內再增3.7萬個學位
    同安區教育局說,在這輪教育補短板中,同安區委、區政府圍繞著這三大工程,提出了創建教育強區戰略目標,力爭到2020年,不僅要補齊教育短板,還要實現趕超發展,當模範生。  文/本報記者 佘崢  通訊員 陳小鵬  圖/同安區教育局 提供  【解讀】  教育短板怎麼補?
  • 試點將日語俄語納入中考外語科目 2020年深圳教育要這麼做
    近日,深圳市教育局官網發布了《深圳教育局 2020 年工作思路》。記者了解到,今年將新改擴建公辦義務教育學校 30 所,新增公辦義務教育學位 4 萬個以上;新改擴建普通公辦高中學校 2 所,新增普通公辦高中學位 6150 個。
  • 梅州梅縣:教育先行多點發力,提質擴容蹄疾步穩|梅縣區|教育|廣東...
    42.5%,梅縣外國語學校優投率居全市第二,本科率保持95%以上高位……通過應用網絡空間系統,打破了傳統的單向教學,實現師生雙向互動。這是梅縣區堅持教育為先,找準突破口撬動教育發展取得的初步成果,也是梅縣區多措並舉,辦好人民滿意教育的一個縮影。近年來,梅縣區委、區政府始終把教育擺在優先發展的戰略地位,「擠」出城區黃金地段建學校,突出抓教育政策落實、抓教學質量提升、抓學校環境優化、抓校園特色打造、抓尊師重教氛圍營造,全力推動教育提質擴容,為高質量發展凝智聚力。
  • 2022年建設百所優質教育集團!廣東大力推進中小幼集團化辦學
    教育集團分校區不超過9所《指導意見》指出,要優化集團化辦學布局,探索多種集團化辦學模式。各地要積極探索多校協同、區域組團、同學段聯盟、九年一貫制、十二年一體制等多種集團化辦學模式。鼓勵將農村學校、薄弱學校、新建學校等納入教育集團管理,提升辦學質量。
  • 珠海將新增普通高中學位5200個!
    2016年-2019年8月,全市新建普通高中2所,擴建普通高中1所,均已竣工並投入使用,新增學位6000個,並不存在只新建幼兒園、小學、初中而不建高中的情況。 鑑於未來我市普通高中需求持續增長,下一步,市教育局將繼續加強普通高中規劃建設,增加普通高中優質學位供給,合理確定全市普通高中學校數量及布局,適時啟動新辦普通高中學校建設。
  • 東莞中學教學樓重建,將增加200個優質高中學位
    屆時,東莞中學將可增加200個優質高中學位,使該校的學位數增加至2800個。東莞市府辦三級調研員張志雲,東莞教育局、城建局等部門領導,東莞中學領導,以及參建單位代表參加了活動。祁志強還說,今年以來,為提升東莞全市基礎教育水平,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對優質教育需求,東莞市政府部署教育擴容提質千日攻堅行動相關工作,把包括東莞中學教學樓重建及配套工程在內的一批新建、擴建學校類項目交由該局負責實施。
  • 明年深圳新增普通高中學位6000個
    深圳特區報2019年10月31日訊 日前,2019年全市高中教育教學工作會議在深圳市高級中學(集團)中心校區舉行,表彰2019年高考工作先進單位和先進個人。記者在會上獲悉,2020年我市新增普通高中學位6000個,新建高中要做到建一所優一所。
  • 惠州教育資源優劣及周邊學區房一覽
    北大培文大亞灣實驗學校 北大培文大亞灣實驗學校位於永達路與龍山八路交叉口,1公裡內知名樓盤有中萃·花城灣、熊貓國際新城、泰豐·牧馬湖、東部陽光花園等等,他們的辦學是中西合璧模式,集小學、初中、高中於一體的「十二年一貫制」寄宿學校,學費較貴,一學期1.8萬,對於普通工薪階層家庭來說是一筆不小的開支
  • 普高擴容5.88萬個學位!將在這8個鎮街新建高中,大大提高了錄取率!
    未來在松山湖、濱海灣、中堂鎮、謝崗鎮、鳳崗鎮等8鎮街(園區)將新建公辦普通高中,在東莞參加中考的本市戶籍學生普通高中錄取率將比2019年提高約5個百分點,達到七成左右。 按照千日攻堅行動,將採取規劃落地新建一批、原校挖潛增容一批、城市更新配建一批、小區配套增加一批、集體物業挖潛一批、閒置物業盤活一批等六大措施,保障項目完成。
  • 作業幫發布在線K12學情大數據,貧困地區孩子對優質教育資源有更...
    10月15日,中國用戶規模最大的在線教育平臺作業幫在中國校長大會在線教育論壇上發布了「學習的真相」,披露全國K12學情大數據及學習洞察,介紹作業幫直播課「名師大招」課程體系,集中展示多款面向K12人群的教育黑科技和硬體產品。
  • 未來5年,柯橋學校網點布局規劃出爐!
    近日,柯橋政府網發布「柯橋區學校網點布局規劃(2020—2025年)優化方案」。方案中,明確了「十四五期間,柯橋區規劃建設中小學、幼兒園共47所,其中22所已啟動建設,25所計劃於2021—2025年啟動。」柯橋的教育資源即將再度升級!
  • 淄博教育局長斥「唯生源論」 嚴禁高中亂拉生源
    會上,淄博市委高校工委副書記、市教育局黨委書記、局長趙新法駁斥一些普通高中招生時的「唯生源論」,認為不論北大還是職院的學生,只要能為社會做出貢獻就都是優秀人才。普通高中應當加強優質特色發展,擴大優質高中教育資源,緩解優質教育資源供需矛盾,為培養人才打下基礎。
  • 南京這個街道憑啥成為全市示範?
    2020年11月1日,南京正式邁入生活垃圾強制分類時代。兩個多月來,各區均在探索更高效的垃圾分類辦法。在這場「賽跑」中,棲霞區堯化街道「脫穎而出」,不僅誕生了全市首個撤桶並點、定時投放的小區,還創造了第一個建成「四個中心」、第一個開展積分兌換、第一個亭房收集點標準化等多個「全市第一」。
  • 高密市五大舉措加快構建高質量教育體系
    高密市全面落實《中國教育現代化2035》,立足現實滿足需要,著眼長遠發展打好基礎,高質量制定好「十四五」教育發展規劃,不斷完善教育機制體制,加快構建高質量教育體系。一是實施優質教育資源擴增行動。認真落實《高密市中小學幼兒園布局專項規劃(2018—2035)》,統籌推進「三區」共建,提高城區學校優質教育資源覆蓋面。突破新城區,在高新區規劃建設一所高中學校,實現高中教育城區化。在臨港經濟區規劃晏子學校等高品質初中和小學,滿足東部新城群眾不斷增長的優質教育需求。
  • 深圳高中教育發展情況報告披露:到2022年公辦普高錄取率將提升至53%
    深圳高中學位緊缺問題一直備受坊間關注。12月29日,深圳市六屆人大常委會第四十六次會議審議的《深圳高中教育發展情況的專項工作報告》披露,儘管公辦普高學位近兩年保持高供給,但由於歷史欠帳多等因素,短期內錄取率與其他一線城市仍有明顯差距,爭取到2022年將公辦普高錄取率提升到53%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