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江細胞產業園入駐企業超70家,全國獲批細胞藥物佔比近1/3

2020-11-14 張通社

當今生命科學研究的不斷突破,帶動了全球生物醫藥產業持續迅猛發展,其中,細胞與基因治療成為了新的追逐點。

近日,「細胞及基因治療產業化發展政策研討會」在張江科學城舉行。小編從會上獲悉,在技術研發創新領域,張江細胞產業園居全國領先地位。目前,張江細胞產業園已匯聚超過70家細胞、基因相關企業,涵蓋細胞存儲、研發、製備、醫學檢測、臨床應用等多個環節,形成細胞全產業鏈雛形。



40萬㎡核心區正在建設中


上海張江細胞產業園位於上海國際醫學園區內,由張江集團及上海國際醫學園區集團有限公司負責開發運營。2019年6月,上海張江細胞產業園獲得上海市科學技術委員會正式批覆成立。


作為國內唯一「四醫融合」( 醫學、醫藥、醫械、醫療)細胞產業園,張江細胞產業園將成為中國最具創新活力細胞產業集群、全國最具國際化細胞產業核心區。


張江細胞產業園整個承載空間以上海國際醫學園區為核心,聯動張江藥谷、張江創新藥產業基地等相關資源。目前,以上海國際醫學園區40萬平方米空間為基礎的核心啟動區正在建設中。



根據規劃:2019至2022年,力爭上市國內首個細胞藥物;2023-2026年,形成完整成熟的細胞全產業鏈;2027年-2030年,力爭上市3-5家細胞相關企業,累計獲批細胞藥物5-10個,成為國內領先、具有國際影響力的細胞原材料、配套裝備研發服務基地,在自主智慧財產權、核心技術、新藥創新等方面位居世界前列,相關產值超過500億元

入駐企業超70家


截至2020年9月,全國共批准46項細胞藥物臨床試驗,其中15項來自張江細胞產業園,佔比近1/3。同時,藥明巨諾、復星凱特已分別提出細胞新藥上市申請。張江細胞產業園成立一年以來,吸引了超50億元融資,多家企業正緊密開展產業化擴張和上市布局。

目前張江細胞產業園已形成細胞全產業鏈雛形,集聚細胞相關企業超過70家,包括以張江生物銀行原能細胞為代表的細胞存儲企業,以諾華恆潤達生君實生物等為代表的細胞研發企業,以和元生物、GE奧浦邁等為代表的細胞生產裝備企業,以華大基因立迪生物等為代表的第三方醫學檢驗企業,及以上海科技大學免疫化學研究所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東院國家兒童醫學中心上海中醫藥大學附屬曙光醫院東院為支撐的臨床應用與轉化平臺

同時,張江細胞產業園也取得了多項第一,包括國內首張異體幹細胞藥物臨床試驗批件、國內首個獲準臨床試驗的CD19靶向CAR-T產品、國內血液瘤領域獲得IND批件最多的企業等。在國內布局的同時,張江細胞產業園也正在加強全球布局,諸如藥明巨諾、恆潤達生等企業正帶領中國產品走向世界。

張江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袁濤表示,「未來,我們希望將張江細胞產業園打造為中國細胞產業核心區和世界一流細胞產業科技創新中心與技術策源地,在吸納國際優秀技術和企業的同時,也讓張江技術和張江企業走向國際視野。」

想要了解更多張江企業動態,請關注張通社微信公眾號(ID:ztsnews),或點擊下方「了解更多」打開張通社網站。

相關焦點

  • 【關注】上海邁邦生物培養基生產基地落地張江細胞產業園
    上海國際醫學園區黨委書記周永剛上海國際醫學園區黨委書記周永剛發言中表示,生物醫藥產業是張江科學城「醫產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張江細胞產業園做為張江科學城生物醫藥產業集聚創新的特色產業園,邁邦生物的入駐將為張江細胞產業園全產業鏈的打造注入新的活力,並表示園區將努力提供更精準的服務,助力企業的發展。
  • 蘇州生物醫藥產業園的新「野心」:抗體藥、細胞和基因治療
    A區總建築面積12萬平方米,已建成9棟標準廠房和1棟公共配套樓,目前已有百濟神州、再鼎醫藥、貝克曼庫爾特、億騰等企業入駐。B區總建築面積9.4萬平方米、已建成13棟標準廠房,目前已有立生醫藥、亙喜、藥明巨諾、克睿基因等一批企業進駐。C區總建築面積8.1萬平方米,已建成8棟標準廠房和1棟公共配套樓,5月29日正式開放。
  • 後浪來了,這裡是細胞治療主戰場
    記者從11月4日舉行的「細胞及基因治療產業化發展政策研討會」上獲悉,截至9月底,全國共批准46項細胞藥物臨床試驗,其中15項來自張江細胞產業園,佔比近1/3。同時,藥明巨諾、復星凱特已分別提出細胞新藥上市申請。
  • 揭秘上海「細胞工廠」
    在這裡,一個患者的血樣就是一個批次,每個患者的細胞治療產品,都要經過嚴格的檢驗合格後才能放行。  這是位於上海張江創新藥產業基地的復星凱特CAR-T(嵌合抗原受體T細胞)產業化生產基地,12月18日正式啟用,預計在2020年左右可具備商業化生產能力。在這一全新的「細胞工廠」,全球首個獲批治療特定類型非霍奇金淋巴瘤的CAR-T細胞治療產品「Yescarta」將進行「中國製造」。
  • 細胞及基因治療藥物研發商「和元生物」完成約2億元Pre-C輪融資,倚...
    【獵雲網北京】7月7日報導獵雲網近日獲悉,細胞及基因治療藥物研發商「和元生物」宣布完成約2億元Pre-C輪融資,由倚鋒資本領投,正心谷創新資本、浦東科創、張江科投、金浦投資、盛山資產、喬貝創投、復容投資、豐航投資等多家投資機構參與。
  • 湖南省人工智慧相關企業超3000家 長沙市佔比77%
    湖南省工信廳20日通報的全省人工智慧和大數據產業發展情況顯示,今年上半年全省人工智慧核心產業產值達到70億元,同比增長16.7%。全省人工智慧相關企業數達到3126家,長沙市佔比77%。通報指出,人工智慧與傳感器產業鏈保持較快增長。
  • 累計融資總額超70億元,國內細胞免疫治療企業全圖譜
    亙喜生物成立於2017年5月,專注開發高質量、低成本的CAR-T細胞藥物,以解決細胞基因治療領域生產複雜、缺乏現貨產品,以及療效持續時間短等問題。其Fast CAR-T平臺僅需1天的CAR-T的生產時間,而常規的CAR-T需要大約兩周的生產時間,對於疾病進展快速的患者而言,縮短了近12天的治療時間。
  • 神州細胞3年虧損超14億,持續虧損卻為何能上市?
    2020年6月下旬科創板上市的神州細胞,上市首日,股價一度暴漲超200%,截止7月7日,總市值已接近400億。但火熱的另一面,與其市值迅速上漲被關注的還有達14億元的連年虧損,這也讓普通投資者們心存疑慮。
  • 細胞治療登上今年兩會!關於幹細胞、免疫細胞治療及收費,委員提出...
    要點:  1.建議在試驗區內指定醫療機構探索開展自體免疫細胞針對晚期腫瘤患者的治療。  2.建議允許試驗區內企業或醫院正在開展已通過國家幹細胞臨床研究備案的項目,經初步觀察可能獲益、符合倫理要求的,經知情同意後,可在開展相關的醫院內用於其他患者,並成本性收費,其安全性數據可用於註冊申請;  上證報中國證券網訊全國政協委員、浦東新區政府副區長李國華在今年全國兩會期間建議,在張江科學城建設國家細胞產業發展與監管試驗區。
  • 原能細胞集團旗下原能醫學獲啟明創投A輪8000萬投資
    12月12日,上市公司開能健康(300272.SZ)投資創建的原能細胞科技集團(下稱「原能細胞集團」)宣布,啟明創投獨家完成對原能細胞集團旗下專注於腫瘤免疫治療創新業務的原能細胞醫學技術有限公司(下稱「原能醫學」)的A輪8000萬投資,全力支持原能醫學布局腫瘤免疫治療創新CAR-T技術與單抗、雙特異性抗體藥物等細胞免疫治療產品的開發。
  • 今年前三季度34個創新藥獲批 抗癌藥物佔比最高
    今年前三季度,國內共有34個創新藥(不包括生物類似藥)獲批上市,包括12個生物藥、18個化藥、3個中藥及1個疫苗(鼻噴動感流感減毒活疫苗)。其中,萌蒂製藥的普拉曲沙是最新獲批的一款抗癌創新藥,8月28日獲批,是首個用於治療外周T細胞淋巴瘤(PTCL)的二氫葉酸還原酶抑制劑,也是國內獲批的第二款PTCL治療藥物。普拉曲沙是一種葉酸代謝抑制劑,於2009年9月獲得美國食藥監局(FDA)批准上市,商品名為Folotyn。臨床試驗結果表明,Folotyn對於縮小腫瘤體積以及延長患者生存時間顯著有效。
  • 上海張江科學城:生產穩定有序 科技創新不停歇
    2019年全年,張江生物醫藥產業經營總收入達800億元,產業規模佔全市近1/3。作為國家級生物醫藥產業基地,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後,張江科學城各種創新要素被第一時間調動起來,眾多醫藥科研單位參與了診斷試劑研發、抗疫藥品生產、醫療物資供給等工作。
  • 最壕細胞工廠落地中國 南京新百將成細胞免疫治療龍頭股
    5月23日,證監會上市公司併購重組審核委員審核通過該收購項目,這意味著Dendreon核心產品——美國FDA批准的首個細胞免疫治療藥物普列威(Provenge)即將登陸A股。  近日,Dendreon總部宣布,為加快普列威在中國的上市步伐,將投入3000萬美元用於在上海張江建立細胞工廠、開展註冊研究、臨床試驗、工藝驗證等,細胞工廠完工後將滿足普列威在中國的註冊申報階段需要。
  • 探秘FDA細胞工廠的「黃埔軍校」
    隨著醫學技術的不斷發展,細胞免疫治療逐漸取代靶向治療、個體化治療等成為腫瘤治療領域內的熱點關注。迄今為止依然是細胞免疫療法中唯一治療實體瘤的普列威(Provenge)無疑是這一研發熱潮的鼻祖和領軍產品,這也是目前治療晚期前列腺癌的唯一細胞免疫治療藥物。細胞免疫治療藥物採用的原料為患者的自體活細胞,因此對生產環境乃至物流要求極其繁複苛刻,確保其產品質量。
  • 盤點:2020年FDA共批准53款新藥上市 小分子藥物佔比超70% 成最大贏家
    2020年,FDA共批准53款新藥,批准新藥數量在近10年裡位居第二。  雖然,疫情對各家公司的藥物開發計劃產生較大影響,也對各國政府監管機構的日常運行造成了衝擊,但是FDA在2020年的藥品審批速度絲毫沒有放緩,小分子新藥更是以38個批准數,成為了「獲批新貴」。
  • 中國首款細胞藥上市 ,細胞治療企業的思考與展望!
    2021年1 月 12 日,NMPA 官網顯示,復星凱特 CAR-T 產品「阿基侖賽注射液」的上市申請(受理號:CXSS2000006)進入行政審批階段,預計將在近日獲批,僅用不到一年時間。這意味著中國首款 CAR-T 療法產品即將獲批上市!
  • 中國首個幹細胞藥物有多遠?
    細胞藥物被認為是繼化學藥物、抗體藥物之後的第三代藥物。目前,全球共批准數十種細胞治療產品,其中嚴格意義上的幹細胞藥物不到十種(某些細胞產品屬於體細胞,例如軟骨細胞、表皮細胞)。全球批准上市的幹細胞藥物截至目前,全球共批准8個幹細胞藥物,其中韓國就佔了4席。
  • 回覽2020幹細胞進展史,幹細胞藥物及產業日趨變強
    2020年,這個數字依然保持不變,仍受理6個幹細胞藥物,包括5個間充質幹細胞和1個造血幹細胞,可以說在2020年的疫情當下,與國外的研發推進相比,我國的幹細胞藥物暫時處於停滯狀態,年底時略顯進步,可能會在2021年開放更多幹細胞應用權限,實現更多幹細胞藥物的研發和備案。【國內幹細胞藥物受理報告】在審評進度方面,國內共有11家企業的12款幹細胞藥物獲準進入臨床試驗。
  • 投資總額超80億!在滬集中簽約項目,5個來自張江!
    這些外資企業中國總部發源於張江,一些戰略思想也啟蒙於這裡,如今它們在滬集中簽約,也意味著它們的發展得到了政府的認可。相信,在政策和資金的支持下,它們將繼續擴大版圖,它們的產品、業務和服務也將輻射全國,也期待它們在張江將有更多的動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