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物醫藥統計分析中,經常會遇到這樣一類問題。樣本分了實驗組和對照組,而又同時進行了一種幹預手段,在幹預前和幹預後進行了分別測量數據。這時候既要考慮實驗組和對照組之間的比較,又要考慮幹預前和幹預後的對照比較。今天我們就來詳細講解如何用SPSS處理這類數據。
實驗設計與假設
幹預實驗的設計,將一批樣本分成實驗和對照兩組,幹預前對兩組分別進行測量一次,然後對實驗組進行幹預,幹預後經過一段時間,再分別對兩組進行一次測量。
假設驗證:幹預效果明顯
對於兩個組之間的比較,幹預前,兩組無差異,具有可比性;幹預後,實驗組要明顯好於對照組。
而對於兩個組內的比較,對照組幹預前後無差異,實驗組幹預後顯著好於幹預前。
下面通過實際案例來詳細講解使用SPSS分析兩組樣本的組內和組間差異,先看案例數據,以下為40位樣本分兩組,幹預前和幹預後臥推的數據。
(圖1)
·SPSS比較幹預前後組內和組件的差異具體操作步驟:
組間的差異分析
組間差異主要比較實驗組和對照組之間的差異,分幹預前和幹預後兩個階段,注意這裡分組變量為組別,被比較的變量為前測,後測數據。這裡為了確切的說明實驗組效果明顯,還需要比較兩組幹預前後的差值。具體操作如下:
①先通過計算變量,算出兩組的幹預前後的差值D值。操作見圖2,圖3
(圖2)
(圖3)
②然後比較幹預前、幹預後、幹預前後D值3個指標在實驗組和對照組上的差異,點擊「分析」--「比較平均值」--「獨立樣本t檢驗」,如圖四
(圖4)
③在彈出的對話框中,將幹預前、幹預後、幹預前後D值3個指標選入檢驗變量框,將組別選入分組變量框,並設置好分組編號。點擊確定計算結果。
(圖5)
④分析結果
(圖6)
由上表可以看出:幹預前,兩組無顯著差異,具有可比性。幹預後,實驗組顯著大於對照組(P<0.05),且前後測差值也顯著。說明實驗組幹預後增加量顯著高於對照組。進一步說明幹預效果明顯。
組內的差異分析
組內差異主要比較實驗組和對照組內幹預前和幹預後的對照比較,這裡不再是比較兩組的差異,而是比較同一個組別內,前測和後測的差異,前測和後測成對比較,這裡就需要使用配對樣本t檢驗了。具體操作如下:
①首先為了要分別計算實驗組和對照組的組內差異,需要將數據按兩組拆分,才能分別計算兩組的數據。點擊「數據」--「拆分文件...」,在彈出的對話框中,勾選「比較組」拆分標準。然後將左側組別選入右側框中。
(圖7)
(圖8)
②點擊「分析」--「比較平均值」--「成對樣本t檢驗」,
(圖9)
③在彈出的對話框中,將幹預前和幹預後一併選入右側配對變量框中,可以看到變量1和變量2配成對後,點擊確定
(圖10)
(圖11)
④分析結果
(圖12)
由上表可以看出:對照組上,後測相對於前測有略微降低,而實驗組有顯著提升。再次說明幹預效果明顯。
使用Graphpad對上述分析結果進行配圖
為了更清晰直接的展示組內和組間的差異比較,反映出幹預的明顯效果,這裡使用Graphpad進行配圖,操作步驟如下:
①打開軟體,新建一個「Group」表單。
(圖13)
②在數據視圖中輸入對應的數據值。
(圖14)
③然後在圖形視圖中,得到需要的結果,這裡我們選擇折線圖,反映幹預前後測的一個變化趨勢。(關於Graph如何具體調試圖形效果,我們在之前的Graphpad相關教程裡有詳細講解,這裡不再贅述,還沒學會的同學可以去公眾號查閱之前的教程)
(圖15)
由圖形可以清晰看出:兩組組間,幹預前兩組不存在顯著差異,幹預後實驗組顯著高於對照組,且變化量(斜率)實驗組顯著高於對照組;兩組組內,幹預後相對於幹預前,對照組略微下降,而實驗組顯著提升;總體說明了幹預效果顯著。
相關文章(灰色區域可滑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