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5月20日,人們借這個數字的諧音,把今天過成了中國的愛情節。
其實,今天還是農曆四月二十八日,中國傳統文化中的藥王生日。
在今天,沒有比對疫情更讓人著急的事情了,人們都盼望著早點把疫苗研發出來。
在過去的中國,每年從今天開始,連續三天的「藥王聖會」,除了給藥王燒香祈福外,藥王廟還有盛大的藥品交易會,只可惜,到現在,藥王廟多數不存在了,很多地方只剩下一個地名。
乾隆二十二年(1775年),乾隆皇帝陪崇慶皇太后去山西五臺山進香後,回到北京,下令在北京和熱河兩地仿建藥王廟。
所以,在全國僅有的兩個皇家藥王廟中,承德就有一個。
1.
在承德老街,在上個世紀三十年代的時候,還有同仁堂、同春堂、龍源堂、大生堂、仁壽堂、宏達堂、德潤堂、同和堂等藥店,每年的藥王聖會開始這天,各家藥店掌柜的就早早的帶著店裡的坐堂先生和藥店夥計,來到獅子溝的藥王廟,恭恭敬敬的給藥王燒香。
《清嘉錄》載:二十八日藥王生日。醫士備分燒香,駢集於(蘇州)洙泗巷之三皇廟,即醫學也。郡縣醫學官司香火。盧家巷亦有藥王廟,誕日,藥市中人擊牲設醴以祝嘏(祭祀)。或集眾為會,有為首者掌之,醵金演劇,謂之藥王會。
《清嘉錄》的作者是顧祿,清代蘇州人,他記載的藥王廟是南方的廟會:二十八日為藥王生日。這一天,行醫的人必定要準備燒香,蘇州的醫士聚集在洙泗巷之三皇廟,這裡的祭祀儀式由郡縣主管醫學的官員主持,殺牲口、備美酒,籌集資金演戲。
行醫賣藥的給藥王燒香,表面上是一個儀式,實際上是一種敬畏。
天地良心,如果醫生和賣藥的黑了心,世道就壞了。
2.
藥王是誰?
在《清嘉錄》裡,顧祿寫了不同的地方供奉著不同的藥王。
沈汾《續神仙傳》裡的藥王姓韋名古,西域天竺人; 《神仙傳》裡唐武后朝韋善俊,世俗謂之藥王;高士奇《扈從西巡日錄》雲,藥王廟,專祀扁鵲;《一統志》裡說,藥王廟在任丘縣鄚州城東北,祀扁鵲;《府志》雲,洙泗巷清真觀醫學,有醫王廟,祀伏羲、神農、黃帝;徐崧、張大純《百城煙水》裡說,藥王是神農。
這些都是給老百姓做過好事的人。
承德這座皇家藥王廟供奉的是藥聖孫思邈。
孫思邈生於隋文帝開寶元年,卒於唐高宗永淳元年,活了102歲。
大夫高壽才是好大夫,前兩天一個很有名的中醫院士,得了一個很普通的病,被網民熱議,也是有道理的。
醫者仁心,孫思邈醫德高尚,關心患者,無論是貧富還是親疏,都一視同仁,深受百姓愛戴,他的著作《千金方》、《千金翼方》是我國7世紀以前的醫藥學經驗的集萃,千百年來一直受到擁戴,被稱為「藥王」「真人」「處士」「蒼生大醫」。宋徽宗也非常推崇孫思邈,追封他為妙應真人,
在宋代,就有很多地方為他建廟,塑像進香。
3.
被稱為藥王的先賢太多,乾隆皇帝也會統籌兼顧,以讓所有的人都滿意。
承德藥王廟除了供奉孫思邈的塑像外,在藥王廟的正面還有中國歷代名醫:神農氏、扁鵲、華佗、孟龍、張仲景、李時珍、沈汾、韓元杏、王清任等人,這些人都被稱為「藥聖」,但名氣最大的還是孫思邈。
皇帝敕建承德藥王廟規模宏大,有正殿、配殿、後殿、鐘鼓樓、戲樓和廣場,正殿供奉各位藥聖,東西配殿還供奉著龍王、火神、苗王、蟲王和施公塑像,有的人腰腿疼,就在施公神像前許願,許願時還要送上紙拐杖,這和很多人上棒槌山時,拿個小木棍支在崖壁上相似了。
後殿祀磚木結構的兩層樓,下層正位供奉的是清官貴公子,看來醫生再好,首先得是政府好,所以,把清官供奉在這裡了,殿內周圍書案上陳列著孫思邈的醫學名著和中草藥產品。
二樓供奉著玉皇大帝和子孫娘娘像,娘娘塑像前還有泥塑小娃娃,是給祈求生子的人準備的,相當於現在的不孕不育。
現在看來,這座藥王廟相當於一個綜合性醫院的規模了。
所以,現在廟幾乎沒有了,現在這個地方是承德市第×醫院。
4.
無論什麼時候,生意最好的就是醫院。
所以,四月二十八日這天,遠近的鄉親們都來了。三天的時間裡,廟內鐘磬之聲不絕,廟前戲臺上好戲連臺,各種攤販叫賣聲不絕於耳。廟門前用磚壘砌了池子,百姓們把家裡的藥渣拿來,在這裡燒掉,祈求無病無災過餘生。
賣藥的也來了。
熱河是皇帝夏天辦公的地方,每年的這個時候,大街上紅頂子滿街,相當繁華,於是,承德也就成了連接東北、內蒙和內陸地區的樞紐,來自內蒙、遼寧和內地的藥材商家和販子,雲集藥王廟,廟會就又成了藥品藥材交易大會,熱鬧非凡。
如果這個藥品交易大會堅持和發展下來,估計會比現在的安國還要火。
5.
承德這幾家藥店的老闆也沒閒著,他們除了在廟會上出售藥品、收購藥材外,還有大夫現場出診,減價銷售、免費贈藥。
買藥送雞蛋這事兒那個時候好像還沒有。
(本文圖片拍自承德博物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