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讓農業藉助科技的翅膀騰飛!山東省農科院發布百項農業科技成果
魯網11月23日訊(記者 王雅茜)11月23日上午,山東省農科院「十三五」百項農業科技成果新聞發布會在濟南舉辦。
-
山東省農科院發布百項農業科技成果,給農業插上科技的翅膀!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範佳11月23日上午,山東省農科院「十三五」百項農業科技成果新聞發布會在濟南舉辦。會上,發布了山東省農科院「十三五」具有代表性的100項科技創新成果,其中,農業新品種38個,農業新技術45項,農業新產品17個,這批新品種、新技術、新產品創新性強,先進實用,生產應用效果顯著,受到廣大農民朋友的青睞,隨著這百項農業科技成果的轉化應用,將有力支撐山東省乃至黃淮海區域農業產業高質量發展和鄉村振興。
-
上海師範大學與三省一市農科院共建長三角現代農業研究院
圖說:中科院院士許智宏致辭 馬亞寧 攝新民晚報訊(記者 馬亞寧)今天下午,浙江省、江蘇省、安徽省和上海市四所農科院共建的上海師範大學長三角現代農業研究院揭牌。中科院院士許智宏、陳曉亞、林鴻宣、曹曉風、種康等國內業界專家學者,以及長三角三省一市農科院相關代表參加揭牌儀式。一直以來,上海師範大學深入貫徹落實鄉村振興戰略和長三角一體化發展國家戰略,充分發揮學校在農學和生命科學等學科領域的優勢,聚焦長三角區域農業科技創新資源。
-
三省一市農科院攜手!長三角現代農業研究院在上師大成立
東方網記者傅文婧11月28日報導:集聚長三角農業科技創新資源,響應「菜籃子」「米袋子」和「美麗城市」工程,上海師範大學長三角現代農業研究院27日正式成立。中科院院士許智宏、上海市農委副主任陸崢嶸、長三角區域合作辦公室吳平與上海師範大學黨委書記林在勇共同為研究院揭牌。
-
科學網—聯合育種,讓肉牛「牛」起來
當前我國肉牛繁育體系主要是由種公牛站、核心育種場、擴繁場組成的三級繁育體系,應用傳統育種技術與基因組選擇、胚胎移植等現代育種與繁殖生物技術相結合的手段,加速種牛的培育與選擇。 2011年,原農業部發布實施《全國肉牛遺傳改良計劃》,提出建立健全種牛登記、生產性能測定、後裔測定和遺傳評估等四大體系。
-
上海師大與三省一市農科院共建長三角現代農業研究院
今天(11月27日)下午,上海師範大學長三角現代農業研究院正式揭牌該研究院由上海師範大學與浙江、江蘇、安徽、上海三省一市四所農科院共建,共同開展現代農業方面的科學研究與高層次應用型人才培養工作。國內業界專家學者以及長三角三省一市農科院副院長參加揭牌儀式。
-
助力鄉村振興 滬高校與長三角三省一市農科院共建長三角現代農業...
中新網上海新聞11月27日電 (記者 許婧)中科院院士許智宏、上海市農委副主任陸崢嶸、長三角區域合作辦公室吳平與上海師範大學黨委書記林在勇27日在滬共同為上海師範大學長三角現代農業研究院揭牌
-
探訪農作物分子育種實驗室:一天可檢測3萬個樣本,30秒鐘鑑別大米...
11月10日,在四川省農作物分子育種平臺推介暨學術交流會上,四川省農業科學院生物技術核技術研究所(下稱:省農科院生核所)副所長宋軍對分子育種技術介紹道。什麼是分子育種技術?分子育種能為農作物育種帶來哪些變革?當天,記者走進四川唯一、西南地區最大的農作物分子育種平臺一探究竟。
-
百邁客轉錄組雲計算生物信息培訓班
培訓時間:8月10日-8月12日,報名截止時間為8月7日培訓地點:北京百邁客生物科技有限公司8樓培訓室(北京市順義區府前街12號順捷大廈8樓)課程安排:時間b.雲平臺版結題報告講解17:10-17:30公司參觀 8月11日8:30-10:00經典案例分析雲平臺精品轉錄組案例呈現10:20-12:00數據提取
-
中國農科院首個省級智慧型現代農業服務體系研究項目啟動
原標題:中國農科院首個省級智慧型現代農業服務體系研究項目啟動
-
中國是全球水稻產消第一大國,「十三五」育種都有哪些突破?
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記者近日從中國農業科學院獲悉,「十三五」期間,以中國農業科學院為第一單位共審定水稻新品種74個,其中國審品種23個,新育成一批具有國際領先水平的水稻新品種。在水稻育種基礎研究方面,中國農科院在基礎研究與現代育種技術方面取得突破性進展,通過建立功能基因組學、蛋白組學、代謝組學等研究平臺,成功解析水稻產量、外觀、柱形和抗性等重要性狀形成的分子基礎,建立了「分子模塊」到「設計型品種」的現代生物技術育種創新體系,整體處於國際領先水平。
-
Nature Genetics | 華南農業大學王海洋團隊解析現代玉米「育種...
、亞熱帶農業資源保護與利用國家重點實驗室王海洋教授團隊與合作者在Nature Genetics發表了題為Genome-wide selection and genetic improvement during modern maize breeding的論文。
-
深圳形成生物育種研發推廣完整產業鏈
雜交水稻之父、中國工程院院士袁隆平將種子形容為現代農業的「晶片」,凸顯出種業在現代農業中的地位。近年來,在沒有農村、沒有農民建制、農業用地僅10萬畝的深圳,湧現出一股生物育種的新興力量。圍繞種子這個「晶片」,我市在生物育種基礎研究、技術應用研究和產業示範推廣等方面,逐漸形成了較為完整的產業鏈。
-
百邁客雲平臺——助您輕鬆搞定GO、KEGG富集圖繪製
適用數據類型:轉錄組研究數據和基因組研究數據軟體:R包(ggplot2)操作步驟登錄百邁客雲首頁(www.biocloud.net)——分析——工具——繪製GO和KEGG富集圖。操作方法1.輸入文件Anno: 是所有基因功能注釋的結果總表,一般百邁客的有參、無參項目中會有這個數據,通常的命名為All_Database_annotation.xls。Genes_id: 指需要進行分析的基因集文件,txt文本格式,每一行是一個基因的名字。
-
...系列報導之六(甘肅農業大學傑出校友篇)張學勇:小麥細胞遺傳...
中國農科院二級研究員,博士生導師。現任農業部作物基因資源與種質創製綜合性重點實驗室主任,國家973項目及十三五育種專項首席科學家,中國農科院作物基因發掘與利用創新團隊首席專家。張學勇訪問英國劍橋大學張學勇長期從事小麥細胞遺傳學、遺傳多樣性和種質創新、產量性狀遺傳解析等方面的研究。
-
農科院將啟動30項科研攻關任務 包括非洲豬瘟防控
農民日報訊(記者 李麗穎)記者從1月8日召開的中國農業科學院2020年工作會議上獲悉,未來3年全院將陸續啟動30項重大科研聯合攻關任務,其中2020年將先期啟動多項重大科研攻關任務,包括非洲豬瘟防控,草地貪夜蛾防控,水稻、小麥、玉米、大豆4大作物「藏糧於技」科研攻關,肉牛、豬良種化科研攻關
-
山東發布「十三五」百項農業科技成果
今天上午,山東省農科院在濟南舉辦新聞發布會,發布「十三五」具有代表性的100項科技創新成果,包括農業新品種38個,農業新技術45項,農業新產品17個,這批新品種、新技術、新產品創新性強,先進實用,生產應用效果顯著,受到廣大農民朋友的青睞,隨著這百項農業科技成果的轉化應用,將有力支撐山東省乃至黃淮海區域農業產業高質量發展和鄉村振興。
-
百邁客獨家贊助2017新疆植物學會—加快研究和保護新疆特有種質資源和生態環境
2017年12月2日,2017新疆植物學會、2017年學術年會暨第三屆植物學科研究生論壇在新疆農業大學順利召開,百邁客作為獨家贊助商,以新一代高通量測序技術領跑者的身份出席了此次學術會議
-
2017中國農業科學院作物科學研究所水稻分子遺傳與分子育種課題...
中國農業科學院作物科學研究所水稻分子遺傳與分子育種課題組主要從事水稻分子育種新方法、有利等位基因發掘、分子育種與分子遺傳資料庫和功能基因組學等研究,積累了以高代回交導入係為代表的大量分子育種材料,在國際的水稻遺傳育種領域具有較為廣泛的聯繫和影響。課題組承擔了包括國際合作 「蓋茨基金」、國家「自然基金」、「863」、「重大專項」等在內的研究項目。
-
中國航天育種發展報告發布 創新聯盟迎14個新成員
論壇以「助力農業和環境生態建設」為主題,120多位航天育種及現代農業領域的專家學者、企業代表參會,圍繞航天育種技術基礎研究以及在主糧作物、園藝作物、林草花卉和經濟作物新品種創製方面的技術成果和推廣應用開展學術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