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北京麥田房產統計,最近一年,北京市場中的成交房源,49%都被80後買走了。在我們身邊,如今最晚的80後也即將跨入而立之年,他們早已被時間的浪潮趕到了結婚生子的年齡,買房需求自然而然被提上日程。
雖然80後買房數量最多,但是套均成交總價卻在各個年齡段墊底,這也與其需求多元化、價格跨度大有關。
成交量佔市場49%,80後成購房主力
北京麥田房產統計顯示,最近一年以來,北京市場上80後成交佔比49%,是二手房市場絕對的成交主力,遠遠超過70後的25%和90後的10%。
從數據上來看,80後的成交佔比總體來說穩中有升,最近一年同比微漲0.86個百分點,90後最有「衝勁」,最近一年成交佔比同比上漲了2.14個百分點。
北京麥田房產大郊亭區域一位業務經理表示,「80後買房一般比較務實,更多地會看重區域位置,還有落戶或子女上學等功能」。
84年的陳先生就是最好的一個案例。陳先生3年前,他與妻子結婚時,在後現代城買了一套一居的婚房,最近正在完成他的第二次置業。因為想要生寶寶,並且接老家的母親過來一起照顧,想要把之前的一居賣掉,在同區域換一套二居。
眼下,像陳先生這樣的80後不在少數,他們正在成為樓市最主要的成交力量。從戶型的選擇的統計上來看,體現了大多數80後的「務實」,僅有不到一成80後選擇四居以上大戶型。北京麥田房產數據統計顯示,二居仍然是80後選擇最多的戶型,達到37.3%,其次是一居和三居,分別是28.0%和27.3%,四居及以上戶型僅佔7.4%。
「房奴」最多,71%的80後買房靠貸款
「工作快十年了,沒外債但也沒多少存款,工資遠遠趕不上房價的上漲,」87年的張先生說,去年他和媳婦結婚時,兩家人湊了130萬首付,又貸款了200多萬,在東五環買了一套小二居,現在每個月需要還月供16000多元,壓力不小,所以靠自己存款買房那真是太難了。
事實上,從「317」新政之後,各個年齡段貸款購房的比例都有所減少,特別是商貸,這主要是由於二套房貸款政策收緊、首付比例提高等因素所致。從數據統計上看,上一年80後貸款買房比例為79%,比最近一年的71%明顯要高。
從貸款數據上來看,80後貸款買房的比例最高,相較於70後和90後,80後是「房奴」最多的群體。
平均每套房成交總價 80後比90後要低5.3%
據北京麥田房產統計,最近一年,在80後的成交中,購買600萬元以上中高端房產的比例佔到46.8%,略高於90後的46.0%。比如一位85年的從事金融行業的男士,今年8月份就花了3000多萬在北五環買了一套380平米的大平層,購房目的是用於家庭的居住改善。
但是,根據統計顯示,最近一年,80後套均成交總價612萬,相比90後要低5.3%。為什麼會出現這種現象呢?北京麥田房產分析認為,出現這種情況,主要是由於80後的置業呈現多元化特點,改善需求和首次置業剛需並存,還有一些80後因為家庭結構的變化或子女上學的考慮,添置小戶型。這都導致80後置業成交價格跨度較大。
而對於90後來說,因為結婚生子等需求買房暫時還不是主流,而且很多買房的90後,背後都有支持他的父母,所以其平均成交總價比80後還要略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