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研究員到董事長 率先實現萬能超強親核催化劑4-二甲氨基吡啶...

2021-01-20 化工網

——記湖南斯派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段湘生

  段湘生網名瀟湘之子,除了寓意名字和湖南情結外,談起這個網名還有一個故事。在2006年3月29日長沙首發的記錄湖湘青年科技精英成長軌跡的大型畫冊取名《瀟湘之子》,全書通過圖文並茂的形式,展示了114位中國青年科技獎或湖南省青年科技獎得主的成材歷程和感人風採,而其中正有段湘生的化學人生片段。

  此時瀟湘之子已多年擔任海利化工股份的研究員,並且長期從事農藥科研和有機合成開發工作,作為課題主要負責人,先後取得科研成果20多項,其中,國家及省部級科技攻關、科技成果重點推廣、技改、中試項目10項。在農化領域的研究成果包括「年產30噸殘殺威中間試驗」、「高毒有機磷替代品種——甲基嘧啶磷的開發研究」、「新型殺蟲劑HNPC—A9908的研製與開發」、「高效、低毒殺蟲劑嘧啶磷的開發研究」、「年產500噸好安威原藥生產技改項目」、「高效殺蟲劑硫雙滅多威的開發研究」等;已產業化的項目近10項;所主持的「殘殺威原藥技術開發」、「年產30噸丁硫克百威中間試驗」,分別於2001年、1998年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排名第四)、湖南省科技進步二等獎(排名第一),此外,他還獲得化工部科技進步二等獎、「湖南省優秀工程諮詢一等獎」(排名第四)、國家發明專利(排名第二)各一項。他在《精細化工》、《農藥》、《湖南化工》等學術刊物及省級以上學術交流會議上先後發表科研論文近20篇。指導和培養初、中級專業技術人員數十名。

  而從研究到做企業的改變則恰恰是4-二氨基吡啶(DMAP)這個萬能超強親核催化劑。

  4-二甲氨基吡啶是一種廣泛應用於化學合成的新型高效催化劑,在有機合成、藥物合成、農藥、染料、香料等合成的醯化、烷基化、醚化等多種類型的反應中有較高的催化能力,對提高收率有極其明顯的效果。1、用量小,通常每摩爾反應物只需用到0.05-0.2毫摩爾即可;2、反應條件溫和,一般室溫下即可進行反應;3、溶劑選擇範圍廣,常規溶劑均可適用;4、反應時間大大縮短; 5、反應的收率高,如用吡啶幾乎不反應的空間位阻大的化合物,使用DMAP作催化劑,收率可達80-90%。

  2001年段湘生,曾文平,聶萍在精細化工中間體發表4-二甲氨基吡啶的合成及應用

  也正是看到DMAP的強大催化能力和廣泛的應用範圍,段湘生和他的團隊決定創立斯派克(chemspark)致力於DMAP的產業化。

  經過多年的發展,斯派克已成為國內領先的4-二甲氨基吡啶的生產商,並且出口到歐美日韓印度的全球化學產業發達的國家和地區,並於2014年實現新三版成功掛牌。

  附:4-二甲氨基吡啶的應用反應(摘自段湘生,曾文平,聶萍在精細化工中間體發表4-二甲氨基吡啶的合成及應用)

  1、酯化反應:羧酸和醇的酯化反應需在較高的溫度下進行,但對於胺基酸的酯化,在高溫時易得到消旋化產物。而在DMAP存在下,可以在較低的溫度下快速酯化,避免了在反應過程中原料和產物的消旋化。

  2、醯化反應:醯化反應是有機合成中應用最廣泛的單元反應。DMAP已普遍應用於高位阻、低活性的醇、酚的醯化反應,顯著地提高了反應收率,並且使反應條件變得溫和。

  3、醯胺化反應:對於一些位阻大,反應活性差的胺類,醯化反應常用吡啶或三乙胺作催化劑,反應條件苛刻,反應收率低;用DMAP作催化劑時,可使反應在比較溫和的條件下順利進行。

  4、異氰酸酯的反應:羧酸與異氰酸酯的反應,以DMAP替代吡啶作催化劑時,反應速度可大大提高。例如:苯乙酸與苯基異氰酸酯反應,用DMAP作催化劑,在24度下,反應5min,產率可達66%;而用吡啶作催化劑時,反應2h,產率僅為53%。該方法還可用在氨苄青黴素的半合成上。苯基異氰酸酯在DMAP催化下與亞磺酸反應,可得到高產率的亞磺醯胺。

  5、醇和酚的醚化反應:DMAP首先是作為醯化催化劑使用,但隨著對DMAP催化機理的更深入研究,DMAP也可用來催化醇和酚的醚化反應。如醇與三苯甲基氯化物的醚化反應,以DMAP為催化劑時,收率可提高20%~30%。酚的甲基化反應,在DMAP催化下酚與碳酸二甲酯的反應很完全,副產物為CO2、甲醇,無三廢,同時還可避免使用高毒的硫酸二甲酯,,酚與碳酸二甲酯的反應很完全,副產物為CO2、甲醇,無三廢,同時還可避免使用高毒的硫酸二甲酯。

  6、大環化合物的合成:由於DMAP優越的催化性能,它的應用範圍愈來愈廣,特別是在某些天然大環化合物的合成上,可以明顯地改善反應條件,提高產率及產品純度。

【版權聲明】秉承網際網路開放、包容的精神,化工網歡迎各方(自)媒體、機構轉載、引用我們原創內容,但要嚴格註明來源化工網;同時,我們倡導尊重與保護智慧財產權,如發現本站文章存在版權問題,煩請將版權疑問、授權證明、版權證明、聯繫方式等,發郵件至info@netsun.com,我們將第一時間核實、處理。

相關焦點

  • 百年DMAP終於迭代出最強的催化劑了
    N,N-二甲氨基吡啶,通常簡稱為DMAP,這是一種超強親核的醯化催化劑,是有機合成中最廣泛使用的一種催化劑,比如:1,催化醯化反應,能夠在較溫和的條件下,催化大位阻,低活性的羥基化合物(如醇/酚類等)的醯化反應,一般反應速度較快,收率也較高;
  • 常見的吡啶類化合物合成反應
    ,作為一種重要的精細化工原料,其衍生物主要有烷基吡啶、滷代吡啶、氨基吡啶、溴吡啶、甲基吡啶、碘吡啶、氯吡啶、硝基吡啶、羥基吡啶、苄基吡啶、乙基吡啶、氰基吡啶、氟吡啶、二氫吡啶等,其中農藥佔毗吒系列產品消費總量的50%左右;飼料添加劑約為30%;醫藥及其他領域佔20%。
  • 蘭州化物所親核催化的醯基遷移反應研究取得進展
    醯胺是方便易得的原料,通過醯胺的C-N鍵斷裂實現的醯基遷移反應可以合成許多羰基化合物,但已報導的諸多反應中都只利用了醯胺C-N鍵斷裂後的醯基,胺基部分則成為了副產物,致使反應的原子經濟性較低。如果能同時把醯胺C-N鍵斷裂後的醯基和胺基部分都利用起來,則可以實現高原子經濟性的C-N鍵斷裂轉化。
  • 廉價FeCl3作為催化劑實現芳香烴間位C-H鍵胺化
    Falck教授研究團隊利用廉價易得的FeCl3作為催化劑,實現了一系列2-吡啶甲酸苄酯芳基間位C-H鍵的胺化。相關研究工作發表在知名化學期刊J. Am. Chem. Soc.上。反應依舊使用Pd/降冰片烯催化體系,並藉助氨基進行保護基修飾的3-氨基-2-羥基吡啶作為配體完成了以上過程,但反應以DCM作為溶劑,並加熱至100 ℃,由此需要在密閉壓力體系中進行。除此之外,C-H鍵胺化後還需在酸性加熱條件下消除導向基團,限制了底物的適用範圍。
  • 我國自主智慧財產權合成吡啶新型催化劑技術開發成功
    2008年3月成功投產的安徽國星生物化學公司新建25kt/a吡啶生產裝置,滿負荷穩定運行達18個月,催化劑活性高、選擇性好、穩定性和再生性能優異,工業應用效果優於國外同類催化劑指標。為此,大連化物所和南京第一農藥集團合作以創新開發吡啶生產催化劑為突破口,成功開發出具有我國自主智慧財產權的乙醛-甲醛-氨合成吡啶高性能新型催化劑及生產技術,打破了國外跨國公司對吡啶生產催化劑及技術的壟斷,提高了我國吡啶生產技術水平和核心競爭力,為高效、低毒新一代環保型農藥生產和綠色生態農業發展做出重要貢獻。
  • 二氨基吡啶的基本介紹
    二氨基吡啶是一種重要的有機合成中間體,多用於藥物的合成,是製備PDE4抑制劑、抗惡性瘧原蟲藥、iNOS/nNOS抑制劑和蛋白激酶抑制劑的重要中間體之一 。二氯吡啶是白色或者淡黃色固體,有較強的刺激性氣味,較易升華,易溶於醇、苯等有機溶劑。
  • 方曉紅課題組開發光控釋放吡啶化合物新策略
    近期,中國科學院化學研究所分子納米結構與納米技術院重點實驗室研究員方曉紅課題組發展了通過抑制分子內電子轉移在水溶液中光解N-烷基吡啶鹽釋放吡啶的新策略。以7-二乙胺基-4-甲基香豆素保護的吡啶為研究對象,該課題組利用溶劑效應和TD-DFT理論計算發現,因存在香豆素與吡啶鹽的快速分子內光致電子轉移(Photoinduce Electron Transfer),脫去吡啶保護基團的光解反應難以進行。
  • OPRD親核取代案例總結
    醇的親核取代2.      酚的親核取代3.      胺的親核取代4.     酚對OMs親核取代, K2CO3就夠了4.OPRD 2016, 20 (2), pp195–198吡啶內醯胺只要使用K2CO3後者Na2CO3,一般酚酸性比較強,所以一般用碳酸鹼就OK了。
  • Angew:吡啶化學家Chichibabin
    在二十世紀頭15年,俄國化學家AlekseiYevgen』evich Chichibabin (1871–1945)和他的學生對吡啶化學的研究,改變了人們對吡啶化學的看法。在1914年,他與他的學生OskarAleksandrovich Zeide 一起發表了一篇論文,描述了一個通用的芳烴親核取代反應,提供了一個簡便的合成吡啶衍生物的方法,為吡啶衍生物的藥物應用打開了一扇大門。Chichibabin出生於1871年3月,生活在一個極其動蕩的時期,這正是俄帝國向蘇聯過渡的時期。
  • 過渡金屬催化劑難以實現的偶聯反應,它做到了!
    例如,雜芳香烴類底物中包含具有Lewis鹼性的N、O、S等雜原子,其可與過渡金屬中心產生較強的配位作用,從而導致催化劑失活,有時提高反應溫度及催化劑負載量也無法得到滿意的反應結果。此外,許多雜芳香烴衍生的芳基硼酸、芳基金屬試劑穩定性也較差,很難用於高效設計相應的過渡金屬催化反應。
  • Angew:無金屬催化劑讓CO2轉換效率「硼」蓽生輝
    催化劑1c的活性高,所以用此催化劑來研究反應壓力和溫度對環狀碳酸酯轉換反應活性的影響。反應溫度從80℃增加到90℃、100℃和120℃時,催化活性顯著提高,TOFs從257 h-1提高到285 h-1、360 h-1和446 h-1,該催化劑在溫度高達150℃時不失活。在溫度為120℃時研究了CO2壓力對轉換率的影響,結果表明,在5~20 bar之間,PO的轉化率變幾乎不隨著CO2壓力變化。
  • Angew:無金屬催化劑讓CO2轉換效率「硼」蓽生輝
    浙江大學伍廣朋(通訊作者)研究員等人製備的一系列有機硼催化劑用於CO2和內環氧化合物的共聚,具有較高的反應活性和可伸縮的優點。研究發現在催化劑結構中增加一個烷基硼的中心後,雙核硼化合物對環氧化合物的開環聚合反應能達到前所未有的催化活性。此外,該工作中催化劑的合成方法簡單、有效,能滿足量產需求。
  • 吡啶的芳香性質介紹
    吡啶是有機化合物,是含有氮雜原子的六元雜環化合物。可以將其視為苯分子中的一個(CH)被N取代的化合物,因此也稱為硝基苯,一種無色或微黃色液體,具有難聞的氣味。吡啶及其同系物存在於骨焦油,煤焦油,煤氣,頁巖油,石油中。
  • 吡啶的芳香性介紹
    吡啶的結構與苯非常相似,近代物理方法測得,吡啶分子中的碳碳鍵長為139pm,介於C-N單鍵 (147pm)和C=N雙鍵(dao128pm)之間,而且其碳碳鍵與碳氮鍵的鍵長數值也相近,鍵角約為120°,這說明吡啶環上鍵的平均化程度較高,但沒有苯完全。
  • 吡啶廢水處理方法
    ,是一家以特種吸附劑、催化劑為核心技術,配套應用工藝開發、技術服務、工程實施等,為客戶解決相關環保難題的國家高新技術企業。吸附處理廢水常規工藝圖採用海普的吸附工藝處理吡啶廢水時,將廢水預先過濾去除其中的懸浮和顆粒物質,然後進入吸附塔吸附,吸附塔中填充的特種吸附材料對廢水中的吡啶進行選擇性吸附並富集到吸附材料中,吸附出水吡啶濃度降低。
  • 苯酚經芳基氟磺酸(ArOFs)中間體親核脫氧氟化反應
    用硫醯氟(SO2F2)和四甲基氟化銨(NMe4F)通過芳基氟磺酸鹽(ArOFs)中間體對苯酚進行脫氧氟化反應,不需要昂貴的催化劑,反應條件溫和,反應底物易於獲取。芳基氟磺酸鹽(ArOFs)相比於傳統的芳基親電試劑,比如氯化芳基(-Cl),三氟芳基(-OTf),甲磺酸芳基(-OMs)等,與四甲基氟化銨(NMe4F)進行親核氟化反應時收率要高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