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見的吡啶類化合物合成反應

2021-01-17 有機合成

舊文重發,溫故知新


吡啶類化合物是目前雜環化合物中開發應用範圍最廣的品種之一,作為一種重要的精細化工原料,其衍生物主要有烷基吡啶、滷代吡啶、氨基吡啶、溴吡啶、甲基吡啶、碘吡啶、氯吡啶、硝基吡啶、羥基吡啶、苄基吡啶、乙基吡啶、氰基吡啶、氟吡啶、二氫吡啶等,其中農藥佔毗吒系列產品消費總量的50%左右;飼料添加劑約為30%;醫藥及其他領域佔20%。

吡啶的重要衍生物有煙酸、煙醯胺、異煙醯肼、菸鹼、馬錢子鹼、維生素B6等。吡啶具有接近正六角形的結構,與苯相似,具有相同的電子結構。由於環中氮原子的吸電子作用,使2,4,6位上電子云密度低於3,5位,在酸性介質中,親電取代反應發生在3,5位,親核反應如胺化、烷基化、芳基化、醯化發生在2,4,6位。吡啶是一種弱的叔胺,在乙醇溶液中能與多種酸(如苦味酸、高氯酸等)形成不溶於水的鹽;由於吡啶呈鹼性,能與鹽酸生成吡啶鹽酸鹽(C5H5N·HCl)。在鎳催化劑作用下,在200℃及15~30MPa下,加氫還原,可生成哌啶;也可電解還原為哌啶;它的還原性較苯容易。吡啶較苯難氧化,但用過氧化氫或過氧酸可將吡啶氧化生成N-氧化吡啶,這是一個重要的吡啶衍生物,因氮原子氧化後,不能形成帶正電荷的吡啶離子,有利於芳基的親電取代反應。吡啶的親電取代如硝化、磺化、滷化都較困難,但滷化較前二者稍易,在200℃以上,可得 3,5-二氯吡啶,或3,4.5-三氯吡啶。吡啶能與多種金屬離子形成結晶性的配位化合物。


點擊題目查看詳細內容。



一、Boekelheide反應


2-甲基吡啶氮氧化物用三氟乙酸酐或乙酸酐處理得到2-羥甲基吡啶的反應。



二、Boger吡啶合成反應


1,2,4-三氮唑和親二烯體(如烯胺)通過雜原子D-A加成脫去N2得到吡啶的反應。



三、Chichibabin吡啶合成反應


醛和氨縮合製備吡啶的反應。



四、Chichibabin反應

20世紀早期,A.E. Chichibabin利用吡啶和氨基鈉在二甲胺中高溫(110 °C)下反應,用水後處理後,以80%的收率得到2-氨基吡啶。十年後,在320 °C下,他將吡啶加入到KOH粉末中,用水後處理後得到2-羥基吡啶。與此類似的,吡啶及其衍生物與強親核試劑,如烷基或芳基鋰,反應可以得到2位的烷基或芳基吡啶。



五、Ciamician–Dennstedt重排

吡咯在強鹼條件下與滷仿(CHX 3 where X = Cl, Br, I)反應重排生成 3-滷代吡啶的反應。此反應是由G.L. Ciamician在1881年首先發現,後來M.Dennstedt 利用甲醇鈉催化吡咯和二碘甲烷反應製備得到吡啶,使此方法的應用範圍更加廣泛。後來在此研究的基礎上,利用吲哚和喹啉的方法也被發現。因此此類反應都統稱為Ciamician-Dennstedt重排反應。



六、Hetero-Diels–Alder reaction(雜-Diels–Alder反應)

雜二烯體和親二烯體(或者雜親二烯體和二烯體)進行Diels–Alder反應得到六元雜環的反應。最常見的是氮雜Diels–Alder反應和氧雜Diels–Alder反應。



七、Guareschi–Thorpe縮合


氰基乙酸酯和1,3-二酮在氨存在下縮合製備2-吡啶酮的反應。



八、Hantzsch二氫吡啶合成法


醛,β-酮酯和氨縮合得到1,4-二氫吡啶的反應。Hantzsch1,4-二氫吡啶在有機催化反應中是非常常用的還原劑。得到二氫吡啶衍生物,再用氧化劑(亞硝酸或鐵氰化鉀)氧化得到吡啶衍生物。這是一個用於合成吡啶同系物很普遍的反應。



九、Kröhnke吡啶合成

由α-吡啶基甲基酮鹽和α,β-不飽和酮反應製備吡啶的方法。



十、Zincke反應

N-(2,4-二硝基苯基)吡啶鹽( Zincke鹽)與苯胺或脂肪胺作用進行胺交換生成相應的N-芳基或N-烷基吡啶鹽的反應。



十一、Ladenburg吡啶苄基化反應

銅鹽作用下,吡啶和苄基滷代物反應得到2位或4位苄基化產物的反應。其他的一些烷基滷代物也可以進行此反應,但產率不高。



十二、Kaiser-Johnson-Middleton二腈環化反應

HBr作用下,二腈關環合成溴取代的五元,六元或七元環雜環的反應。合成吡啶。



十三、Baeyer吡啶合成反應

吡喃酮和胺(氨)關環合成吡啶的反應。



十四、Hammick吡啶烷基化反應

2-吡啶甲酸加熱脫羧後對羰基化物進行親核加成得到2-吡啶甲醇的反應。



十五、Michaelis-Nylen吡啶膦酸化反應

膦酸二烷基酯鋰鹽親核進攻吡啶-N-氧化物得到二位吡啶膦酸二烷基酯的反應。類似反應Michaelis-Arbuzov膦酸酯合成。



十六、Minisci反應



十七、稠環吡啶

常見的喹啉合成反應

常見的異喹啉合成反應



十八、其他

Bohlmann-Rahtz吡啶合成

烯胺和乙炔基酮縮合後加熱誘導E/Z異構化,關環脫水得到取代吡啶的反應。



Katritzky吡啶合成反應

α,β-不飽和酮, α-(N-苯並三氮唑)酮和乙酸銨在乙酸存在下加入關環得到2,4,6-三取代吡啶的反應。機理同Kröhnke吡啶合成。



【實用有機合成化學】吡啶類雜芳環亞磺酸鹽的Pd催化偶聯反應

【實用有機合成化學】NaH/LiI作用下吡啶甲氧基的胺親核取代

【化學空間】前手性自由基與乙烯基吡啶的不對稱加成反應

【有機合成路線】製藥巨頭Merck科學家又放大招,JACS報導吡啶2-位高選擇性直接胺化反應

【有機合成路線】酸胺縮合試劑實現鈀催化偶聯效果,高效吡啶鄰位C-N鍵構建

【CBG資訊】鹼介導的滷舞反應:3-滷代吡啶的選擇性4-取代反應

【CBG資訊】Angew:光催化的甲基酮的鄰位氨基吡啶化反應

【CBG資訊】大連理工大學包明教授課題組:無過渡金屬催化的2-吡啶甲酸類化合物的脫羧滷化反應


相關焦點

  • 常見的咪唑合成反應
    咪唑是有機合成中重要的中間體,很多藥物中都含有此結構,如抗真菌類藥物酮康唑,咪康唑,克黴唑等,下面對本號之前發布的常見的合成咪唑的反應進行匯總,
  • 常見的喹啉合成反應
    下面介紹常見的喹啉類化物的合成方法,方便學習交流,點擊題目,查看詳細內容。一、Camps喹啉合成(Camps Quinoline Synthesis)Doebner–von Miller反應,又稱Skraup–Doebner–von Miller喹啉合成反應,芳胺與α,β-不飽和羰基化合物縮合,生成取代喹啉的反應。此反應是Skraup反應的一個變體。
  • 常見呋喃合成反應
    下面對一些常見的呋喃環合成反應進行匯總,方便學習交流。內容不全歡迎大家,提出建議(關注有機合成公眾號)。一、Feist–Bénary呋喃合成反應在鹼性條件下,由α-滷代酮和β-酮酸酯反應製備呋喃的反應。常用的催化劑有胺或吡啶。二、Paal–Knorr呋喃合成
  • 方曉紅課題組開發光控釋放吡啶化合物新策略
    目前用於被保護的化學基團大多局限於羧基根等常見離去基團,不含這些基團的活性分子難以利用光控釋放策略進行研究,特別是吡啶類化合物,它們作為芳香性雜環化合物,大多數具有生物活性,吡啶結構也廣泛存在於藥物分子中(如抗癌藥Nilotinib)。然而,在水溶液中光控釋放吡啶具有較大的挑戰性。
  • 【有機】無金屬條件下咪唑並吡啶類化合物C-3位高選擇性硫氰化反應
    X-MOL Tips(點擊閱讀詳情)咪唑並吡啶類化合物廣泛存在於天然產物及具有生物活性的分子中,很多上市的藥物中也含有此類結構片段
  • 蒽醌類化合物
    蒽醌類化合物
  • 芸苔素內酯類化合物的合成方法
    芸苔素內酯類化合物的種類比較多,除了天然的芸苔素內酯,市場上使用比較多的還有長效芸苔素內酯(丙醯芸苔素內酯)、28-高芸苔素內酯和24-表芸苔素內酯,今天就著重講一下這幾種化合物的合成方法。丙醯芸苔素內酯國家芸苔素內酯類產品技術研究推廣中心設計一種丙醯芸苔素內酯的合成方法,以大豆甾醇為起始原料,經磺醯化、關環、開環異構、氧化酯化和內酯化五步反應後得到丙醯芸苔素內酯。
  • 吡啶廢水處理方法
    吡啶類化合物屬於高附加值的精細化工產品,作為一種重要的工業原料,廣泛應用於化工,醫藥工業、農yao等行業在生產製造過程中自然而然產生了大量的含吡啶廢水,這些廢水成分複雜,大量雜環類不可降解有機物質,具有COD濃度高、有機氮含量高、毒性高等特點海普定製化工藝簡介:江蘇海普功能材料有限公司地處蘇州工業園區
  • 吡啶的物理性質介紹
    1.64臨界溫度(℃):346.85臨界壓力(MPa):6.18電導率(25℃)(μS/cm):4熱導率(20℃)(W/m.K):0.182黏度(15℃)(mPa.S):1.038(20℃)(mPa.S):0.952(30℃)(mPa.S):0.829蒸發熱(25℃)(KJ/mol):40.4277熔化熱(KJ/mol):7.4133生成熱(液體)(KJ/mol):99.9808偶極距:2.22D 吡啶為極性分子
  • 吡啶的芳香性質介紹
    吡啶是有機化合物,是含有氮雜原子的六元雜環化合物。可以將其視為苯分子中的一個(CH)被N取代的化合物,因此也稱為硝基苯,一種無色或微黃色液體,具有難聞的氣味。吡啶及其同系物存在於骨焦油,煤焦油,煤氣,頁巖油,石油中。
  • 新型冠狀病毒32:煙醯胺,醇,甘油,吡啶
    ;niacinamide):煙酸的醯胺化合物,為白色的結晶性粉末;無臭或幾乎無臭,味苦;略有引溼性。難溶於苯(C H )、氯仿(三氯甲烷:CHCl3)、四氯化碳(CCl4)、二硫化碳(CS )和油類。 丙三醇是甘油三酯分子的骨架成分。相對密度1.26362。熔點17.8℃。沸點290.0℃(分解)… …氰:碳和氮兩種元素的化合物,化學式(CN)2,結構式N≡C—C≡N。
  • 農藥重要中間體——氯代吡啶發展潛力巨大
    在農化領域,有一種化學結構幾乎隨處可見,這就是吡啶。吡啶從結構上看,是含有一個氮雜原子的六元雜環化合物。在應用上,吡啶可以說是一種「橫掃」三藥(農藥、醫藥、獸藥)的重要中間體,不僅市場需求大,而且對推動農化等行業的綠色發展也具有極其重要的作用。   記者了解到,吡啶類特種精細化學品種類繁多,其中又以氯代吡啶一類為發展潛力很大的高附加值產品。
  • 上海有機所在鎳催化吡啶選擇性C-H官能團化反應方面取得進展
    吡啶是一類重要的雜環,廣泛存在於藥物和活性天然產物分子中。據FDA統計,吡啶是藥物分子中出現最多的含氮芳環。此外,吡啶是一種重要的合成中間體以及配體設計的重要結構單元。因此,對吡啶類化合物構建和修飾方法的研究具有重要意義。其中,吡啶的不對稱C-H鍵官能團化是合成手性吡啶類化合物最直接的方法,具備高度的原子經濟性和步驟經濟性。
  • 常見的碳碳鍵生成的縮合反應
    通過使用具有手性輔助基團的烯醇化合物可以得到立體化學純度很高的羥醛縮合產物。D.AEvans 等發現通過由S-纈氨酸或(1S,2R)-去甲麻黃鹼製備的惡唑烷酮類化合物製備的羥醛縮合產物有很好的光學純度。
  • 丙二酸酯合成反應
    1863年,Geuthe第一次報導了活性亞甲基化合物(亞甲基或次甲基上連有兩個吸電子基團)烯醇鹽的C-烷基化反應。
  • 吡啶的芳香性介紹
    吡啶的結構與苯非常相似,近代物理方法測得,吡啶分子中的碳碳鍵長為139pm,介於C-N單鍵 (147pm)和C=N雙鍵(dao128pm)之間,而且其碳碳鍵與碳氮鍵的鍵長數值也相近,鍵角約為120°,這說明吡啶環上鍵的平均化程度較高,但沒有苯完全。
  • ...帕博西比耐藥的ER+乳腺癌有效的新型吡咯並吡啶酮BET抑制劑的發現
    Vidler等人通過虛擬篩選鑑定了吡咯並吡啶酮支架。吡咯並吡啶酮環充當乙醯化的賴氨酸模擬物(下圖),與Asn140(BRD4-BD1)形成雙齒氫鍵。結合溴孢黴素(8)的磺胺部分、I-BET151(9)的雜芳基部分,對這三個部位進行探索發現,化合物8的磺醯胺基團與ZA環相互作用,而化合物9的雜芳基部分結合疏水性WPF架,而這兩個是BD1結合位點的兩個重要結構特徵。作者首先設計出的化合物10以「反式「排列結合了這些關鍵設計元素,預計會與ZA環和WPF架結合,從而增加親和力和效力。
  • Larock吲哚合成反應
    在鈀催化下,鄰碘苯胺和二取代炔烴進行雜環化合成2,3-二取代吲哚的反應被稱為Larock吲哚合成反應。此反應的特點:1、各種取代炔烴都可以參與此反應,炔烴的R2和R3取代基對於反應的進行幾乎沒有影響。2、苯胺的N原子上也可以進行各種取代。3、只有鄰碘苯胺才能很好的進行此反應,鄰溴苯胺幾乎不反應。4、此反應有很好的立體選擇性:大的炔烴取代基(R2)幾乎總是在產物吲哚的2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