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覺不關燈愛玩手機和平板?研究:長期暴露於夜間藍光,患結直腸癌...

2020-12-04 騰訊網

在繁華都市的城市戶外照明中,在日夜平板電腦和手機屏幕前的節奏中,伴隨我們的通常是無孔不入的藍光反射。夜間藍光輻射對人體的影響不少人都有所耳聞,但最新研究顯示——長期這樣,你的患癌風險也會升高。

最近,巴塞隆納全球健康研究所(ISGlobal)領導的團隊對夜間夜間暴露於室外人造光與結直腸癌(大腸癌)之間的關係進行了首次研究。他們的成果已發表在《流行病學》(Epidemiology)雜誌上,題為「Association Between Outdoor Light-at-night Exposure and Colorectal Cancer in Spain」。

先前的研究發現,夜間暴露於人造光(尤其是藍光)與各種不良健康影響之間存在關聯,包括睡眠障礙、抑鬱、肥胖、損傷視網膜和各種癌症風險的增加,這在影響夜班工人的身體健康方面體現得尤為明顯。

美國醫學會內科醫學期刊(JAMA Internal Medicine)發布的一項大規模研究顯示,有開燈或者看電視入睡習慣的女性,體重增加的機率增高17%。《柳葉刀·精神病學》上的一項研究調查了91105名中年人的數據,研究發現,那些睡眠模式紊亂的人更有可能患有抑鬱症或雙相情感障礙。

藍光是大多數白色LED以及許多平板電腦和手機屏幕發出的可見光譜範圍。與傳統光源(如白熾燈泡)相比,不會褪色的LED顯示屏/燈會發出更多的藍光。ISGlobal較早的一項研究還發現,夜間暴露於藍光與乳腺癌和前列腺癌風險增加之間存在聯繫。

Severo Ochoa科學總監Manolis Kogevinas解釋說:「使用與以前的研究相同的方法,我們決定分析暴露於人造光和結直腸癌之間的關係。結直腸癌(大腸癌)是全世界第三大癌症,僅次於肺癌和乳腺癌。

世界衛生組織的國際癌症研究機構(IARC)將夜班工作歸類為可能對人類致癌的物質——乳腺癌、前列腺癌和結直腸癌的風險最高。

作者分析了通過MCC-Spain項目獲得的有關巴塞隆納和馬德裡約2,000名成年人的數據,其中660名患有大腸癌,其餘人則是從當地人群中隨機選擇的。有夜班工作經歷的個人被排除在外。他們使用國際空間站(ISS)的圖像確定了室外人造光的夜間水平。

來自這兩個城市的結果均顯示,與較少暴露的人群相比,暴露於藍光最多的參與者患結直腸癌的風險高60%。

Kogevinas解釋說:「根據光的強度和波長,夜間暴露於光——特別是藍光譜的光,會降低褪黑激素的產生和分泌。」

由於暴露的光線是使用衛星圖像估算的,因此該計算未考慮個人行為,例如使用捲簾百葉窗,這在西班牙和其他地中海國家很常見。因此,可以將曝光估算值解釋為人們在出門時(西班牙的常見模式)以及在關閉百葉窗並上床睡覺前所接受曝光的光照量。

Kogevinas評論說:「人們越來越關注光對生態系統和人類健康的影響。」「關於曝光的潛在影響的研究仍處於起步階段,因此需要做更多的工作來提供可靠的、循證的建議,以防止不良後果。」

編譯/前瞻經濟學人APP資訊組

原文來源:https://scitechdaily.com/night-time-exposure-to-blue-light-including-many-tablet-and-phone-screens-associated-with-increased-risk-of-cancer/

https://journals.lww.com/pages/results.aspx?txtKeywords=10.1097%2fEDE.0000000000001226

相關焦點

  • 還在熬夜玩手機?新研究:夜間暴露於藍光,結直腸癌風險高60%
    當我們結束了一天,躺在床上與朋友微信互道晚安後,很多人並不會立馬睡覺,而是關燈開啟屬於自己的夜生活:追劇、刷微博朋友圈、逛購物網站……在平板、電腦和手機的無縫對接中,伴隨而來的是無孔不入的藍光。點擊播放 GIF 0.0M夜間藍光輻射對人體的影響不少人都有所耳聞,但最新研究顯示——長期暴露在藍光下,患癌風險也會升高。
  • 沒那麼可怕 無需過分擔心手機屏幕的藍光所帶來的影響
    最終,大部分關於屏幕藍光問題的討論,都指向了幾年前哈佛醫學院研究人員的一些研究。這份研究的結果將夜間暴露在藍光面前與人們的晝夜規律幹擾聯繫到一起,基本上與我們的睡眠周期和白天/夜晚的作息有關,這就是這種可怕說法的最初起源。
  • 防藍光與預防近視沒有直接關係,關燈玩手機對眼睛沒有實質性傷害
    藍光分為長波藍光和短波藍光,只有短波藍光才會影響眼睛健康,但這需要長時間、高強度、不間斷照射,質檢合格的電子產品已經過濾有害的短波藍光。在日常生活中,我們使用正規廠家生產的電子產品,沒有必要加裝防藍光設備。
  • 研究表明讓屏幕變黃的「夜間模式」比藍光更影響睡眠 破壞晝夜節律
    稿源:cnBeta.COM一項研究表明將設備屏幕變黃的 "Night Mode"(夜間模式)可能會起到反作用,和藍光一樣也能影響睡眠,破壞晝夜節律。近年來手機廠商和消費者的都達成了共識:藍光抑制褪黑素分泌,使大腦變得警覺,不犯困。
  • 男子關燈玩手機失明!愛玩手機的人,牢記1個失明前兆
    近日,江蘇的楊先生因為睡前熄燈玩手機,導致眼睛短暫失明,被確診為「眼卒中」。眼科醫生表示,長時間玩手機是眼卒中的誘因,嚴重可導致失明。 眼卒中,也就是臨床上指的視網膜動脈阻塞,是一種發病急驟、病情嚴重的致盲性眼病,首要症狀就是視力突然變暗,然後喪失。
  • 晚上關燈後看手機,是用冷色調好還是暖色調好?
    在微博上看到的科普以及自己在網上搜索的結果是需要使用冷色調,但是一些夜間模式(例如iphone的Night Shift)卻是把色調調暖。那晚上關燈後看手機到底該用冷色溫還是暖色溫呢?研究發現即便你不直接照射藍光,只要環境中存在藍光,ipRGC細胞都能立馬感知到,從而發出信號讓松果體抑制褪黑素的分泌。褪黑素被稱為"睡覺的荷爾蒙",沒有這種神經內分泌激素,人就不想睡覺了。藍光輻射的峰值波長與視網膜傷害特徵曲線和人體晝夜節律靈敏度曲線有比較大的重合,當藍光很強時,人會沒有睡眠的欲望,擾亂我們的生物鐘,同時還會傷害視網膜,造成人眼不可逆的損傷。
  • 男子關燈玩手機,突然失明,失明的前兆,愛玩手機的人需警惕
    如果問你每天一定要帶在身邊的東西是什麼,可能很多人的回答都是手機,只要手機不在身邊,就很沒有安全感。每天早上一睜眼先看手機、晚上睡覺前還是看手機,但有位年輕小夥卻因為睡前關燈玩手機,引來了大麻煩,他的經歷,希望能給大家敲響警鐘,避免犯與他相同的錯誤。
  • 開燈睡覺有什麼壞處 睡覺不關燈竟有這危害
    褪黑色素的分泌受到抑制,身體內的癌細胞和腫瘤細胞可能就會飛速裂變生長,這也就增加了患上癌症的機率,像乳腺癌、前列腺癌等。4、損害視力晚上開燈睡覺,會使得瞳孔無法真的的放鬆休息,光線對眼睛的刺激會持續不斷,眼睛肌肉和神經一直處於緊繃狀態,容易導致眼睛近視和視網膜損傷,甚至是增加白內障出現的機率。
  • 防藍光屏幕是智商稅?藍光是否會對眼睛造成傷害?
    我讓小編全文翻譯了這篇文章,念出來供大家參考:當你盯著屏幕看,一看就是幾小時的時候,不管這個屏幕是電腦還是電視、手機或平板,你都暴露在了來自這臺設備的藍光裡。但沒有科學證據表明:數碼設備發出的藍光會對眼睛造成傷害。一些人看完屏幕後會有不適感,這最有可能是數字視疲勞。
  • 長期睡前玩手機,近視是小,用不了多久幾件麻煩事或許就會找上門
    對於那些晚上睡不著,白天不愛起床的人,而且就算是起床之後連連的打哈欠,這究竟是什麼原因呢?晚上睡覺之前玩手機不經意間就會達到凌晨1:00~2:00甚至更長的時間對於我們的身體來說是非常吃不消的,除了近視眼以外散光眼以外還有很多的麻煩事找上你,千萬不要知道的太晚!
  • 結腸鏡檢查正常,結直腸癌的長期風險如何?
    為了評估正常結腸鏡檢查後結直腸癌及其相關死亡的長期風險,該研究在大型社區環境中,對結腸鏡檢查結果陰性的個體與未篩查的個體進行了比較。研究結果在線發表於12月17日JAMA Internal Medicine上。在北加州一所400多萬會員的綜合醫療保健中心,進行了回顧性隊列研究。
  • 吸菸與結直腸癌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教你兩招防腸癌
    圖1:研究在線發表於The American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吸菸:結直腸癌的元兇之一該研究對吸菸與結直腸癌的關係進行了系統回顧和薈萃分析,收集了1958年~2018年間發表的188篇原始研究,共計納入383154例結直腸癌病例,提供了關於吸菸與結直腸癌風險之間關係的最全面、最新的證據。
  • 手機屏幕「藍光」真的是十惡不赦嗎,這些「防藍」誤區你中了沒?
    十一在家,天天與電子產品為伴,一起來了解下令人聞風色變的——藍光。當我們結束了一天,躺在床上與朋友微信互道晚安後,很多人並不會立馬睡覺,而是關燈開啟屬於自己的夜生活:追劇、刷微博朋友圈、逛購物網站……在平板、電腦和手機的無縫對接中,伴隨而來的是無孔不入的藍光。
  • Nature子刊:中國科學家發現夜間藍光會導致抑鬱!電子產品最好收起來!
    先前的研究表明,上夜班的人比上白班的人更容易患抑鬱症,但原因還不清楚。最近的研究表明,經常在晚上使用智慧型手機也可能會導致抑鬱。圖片來源:Nature Neuroscience在這項新的研究中,研究人員想知道夜間眼睛感受到的光線是否也是問題的一部分--或者在這種情況下,是否只是藍光產生了影響。
  • 藍光很傷眼,iPhone手機可以打開護眼模式
    智慧型手機是藍光的主要來源根據臺灣的最新研究,實驗中使用的白老鼠在藍光照射的環境中連續生活12小時7天,眼睛的視網膜會膨脹和增厚。本研究推斷,在相同的情況下,小學的生長時間將暴露在藍光下,視網膜病變可能僅在2 - 3年後發生,如果繼續下去,將有失明的可能!請單擊此處輸入圖片說明相關實驗讓實驗大鼠在夜間活動,並將環境光源模擬成手機的藍光。
  • 手機藍光不僅傷害眼睛:還有可能增加抑鬱機率
    近期,韓國崇信女子大學研究人員發表在美國的《睡眠》期刊上的一項研究表明,睡前看手機推遲睡眠時間,影響心理健康,更易患上抑鬱和焦慮症。而其中的 " 兇手 " 很有可能就是黑夜裡手機發出的光。該研究調查了 160 個年齡在 20 歲到 30 歲之間的人,睡前玩手機的時間是普通人 5 倍。
  • 2020結直腸癌免疫療法大盤點
    近年來,免疫療法在腫瘤領域突飛猛進的發展為結直腸癌的治療打開了新思路,結直腸癌的免疫治療也成為研究熱點。 前期研究發現,結直腸癌基因分型對免疫治療效果有很大影響,大腸癌免疫治療主要獲益人群是基因錯配修復(dMMR)或微衛星高度不穩定型(MSI-H)的患者,而這部分患者只佔結直腸癌整體人群的5%左右。因此,結直腸癌的免疫治療仍需更多探索和突破,來使更多患者受益。
  • 蘋果夜間模式還可以幫助睡眠?
    很多人晚上睡覺之前都喜歡玩手機或者平板電腦。However, the light from mobile devices can interfere with sleep.But not all light carries the same risk.但行動裝置發出的光可能會影響睡眠。但並非所有光都有相同風險。
  • Nature子刊:睡前愛玩手機的你,小心抑鬱找上門!
    6月1日,中國科學院研究團隊發現夜間藍光可誘導類似抑鬱的行為。研究人員建立了一種小鼠夜間照明(LAN)和白天照明(LID)模型,分別在白天和黑夜給予2小時藍光照射,3周後結果與基線相比,遭受LAN的小鼠表現出類似抑鬱的行為,表現為強迫遊泳試驗(FST)不運動的增加,和蔗糖偏好測試(SPT)的偏好降低。實際上,LID和LAN都沒有改變動物的一般晝夜節律,這是由它們的輪轉活動以及時Per1蛋白的節律表達所決定的。
  • 專家提醒:睡前關燈刷手機小心傷眼
    不少人晚上有關了燈躺在床上刷會兒手機再睡覺的習慣。專家提醒,黑暗環境中刷手機,屏幕亮而周圍環境暗,光線對比度強,對眼睛刺激大,時間長了會損害視力。今年35歲的孫先生每天晚上11點左右關燈上床,上床後刷一兩個小時的手機才入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