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維斯杯史上的中日之交 2中日首次交鋒,中國隊前兩日 領先

2021-01-09 網球天地雜誌

2中日首次交鋒, 中國隊前兩日領先, 日本隊用國家榮譽號召觀眾, 以地利、人和之勢逆轉。

3 月4 日, 中日之戰在刃公園的紅土球場拉開戰幕。第一場李時勤對福井烈,3盤球打了58 分鐘, 李時勤只贏了1 局。

第二場劉樹華對戰白戶仁, 劉樹華8 ∶ 6、6 ∶ 4 先勝2 盤, 之後體力下降, 以3 ∶ 6、4 ∶ 6 連失2 盤, 決勝盤中, 天公作美,下了半小時雨, 劉樹華略作休整, 奮力再戰, 以6 ∶ 4 贏得了這場比賽。

次日雙打, 劉樹華/ 馬克勤對白戶仁/ 米澤。劉/ 馬6 ∶ 4、6 ∶ 3 先贏2 盤。此時, 球場上廣播喇叭響起播音員的聲音:「日本隊危急, 觀眾加油呀!」

於是, 為日本隊加油的呼聲四起, 大為振奮的日本隊趁勢以6 ∶ 1、6 ∶ 4 扳回2盤。決勝盤, 雙方比分交替上升, 觀眾情緒也升至白熱化, 廣播員甚至異乎尋常地高喊:「這場比賽關係到國家榮譽。」此刻,劉/ 馬二人鎮定自如, 堅持發球上網和Passing History 2中日首次交鋒, 中國隊前兩日領先, 日本隊用國家榮譽號召觀眾, 以地利、人和之勢逆轉。

網前截擊, 終以7 ∶ 5 取得這場雙打勝利。頭兩天的比賽, 中國隊2 ∶ 1 領先日本隊, 第三天卻不盡如人意。劉樹華以3 個2 ∶ 6 敗給福井烈, 而李時勤敗於白戶仁的比分是2 ∶ 6、5 ∶ 7、4 ∶ 6。首次徵戰戴杯賽, 中國隊2 ∶ 3 失利, 無緣東方區決賽。從每場比分來看, 中國隊贏的兩場比賽都打滿了5 盤而且比分接近,贏得十分艱難。所輸的3 場都是0 ∶ 3 負於對手, 比分相差懸殊。日本隊派出的是職業球員, 兩隊之間的水平有一定差距。

不過, 比賽場地選在紅土場, 也是日本隊取勝的因素。紅土屬於慢速球場, 限制了中國隊發球上網、快速進攻的打法, 日本球員則盡情發揮了控球能力好、步法靈活、底線相持能力強的特長。

相關焦點

  • 中日搏擊最強火力PK 武警悍將領銜誓零封日本
    原標題:中日搏擊最強火力PK 武警悍將領銜誓零封日本 武警悍將領銜中國戰隊  「英雄傳說 亞洲巔峰」中日賽區第四戰將於明日晚20:00在重慶體育館(兩路口)舉行,日本隊組建最強火力陣容,武警悍將馮興禮領銜一兆韋德中國隊全面應戰
  • 「棋聖」聶衛平迎63歲生日 中日圍棋擂臺賽是巔峰
    他在前四屆中日圍棋擂臺賽中11連勝,為圍棋在中國大陸的普及產生了深遠影響。著有《我的圍棋之路》、《聶衛平自戰百局》等書。 巔峰歲月 聶衛平的顛峰歲月是在八十年代在舉國矚目的中日圍棋擂臺賽。他連任數屆中國隊主將,為中國隊的連勝立下奇功。
  • 淺談中日關係的現狀和趨勢 中日關係真的解凍了嗎?
    至誠網(www.zhicheng.com)2月19日訊  美國外交學者網站2月16日發表文章稱,中日關係中的不信任和信任始終是一枚硬幣的正反兩面。雖然私人資本通過貿易和投資主導著中日之間的信任,但由於內部和外部政治結構關係,不信任情緒依然盛行。
  • 戴維斯杯史上的中日之交 4 獲得場地選擇權可助你一臂 之力
    1986 年戴杯賽, 中國隊第1 輪輪空,第2 輪勝香港隊後, 第4 次進入東方區半決賽, 對手仍然是日本隊。比賽日期是7月17 - 19 日, 此時正值伏暑天氣, 日本隊又把比賽選在列島南端的熊本市。比賽館內無空調和其他通風設備, 再加上照明和水銀燈散發的熱量, 溫度高達38℃ ,這使得中國隊處於極難忍耐的困境中,5場比賽僅勝1 場, 第3 次輸給日本隊。
  • 專家:中日軍事話語權之爭是正義與邪惡之爭
    對日交鋒,中國要牢握軍事話語權楊運忠軍事話語權是一個國家在世界上進行有關軍事活動發言的影響力,是國家話語權的一種。近年來,隨著日本右翼政權在釣魚島問題上對我國的公然挑釁日漸升級,中日軍事話語權的交鋒異常激烈。兩國軍事話語權的交鋒,是兩國軍事交鋒的重要戰線。在非戰爭狀態下,誰擁有軍事話語權,誰就擁有軍事主動權和主導權。就我軍而言,掌控對日軍事交鋒的話語權,既具有客觀必要,又具有現實可能。首先,日本是一個不具有完全軍事話語權的國家。
  • 紅色槍騎兵:中日友好的最佳模板是「福原愛與大魔王」
    我們希望中日兩國有更多人士能夠致力於中日友好,為推動中日友好交流合作做出貢獻。」 在這期間,中日外交關係經歷了平穩-冰封-緩和-又冰封的一波三折。中日經貿關係從互補到競爭,從競爭又到互補,民間情緒更是經歷了靖國神社參拜、釣魚島爭端、詹其雄事件一輪輪高漲的對立。 然而,中國民眾對愛醬的友好卻穩固而廣泛,為其他「中國人民老朋友」所望塵莫及,簡直是中日友好的定海神針。「愛醬」與「大魔王」的關係,真是中日友好的最佳模式。
  • 「後日美同盟時代」的中日關係展望
    最近中日兩國執政黨建立了定期協商機制,小澤一郎民主黨幹事長將未來的中日關係定位在「21世紀人類史上的夥伴關係」。中國樂見日本走向「自主獨立」,也希望美國在亞太地區與中國、日本以及其他亞太國家共同發揮作用。東亞區域合作是亞太區域合作的重要組成部分,美國應當積極支持。
  • 丹超即將重啟,中日德蘭是否依然喜歡小比分?
    丹麥目前在歐足聯的積分不算低,排名第13,領先於蘇格蘭、捷克等聯賽。丹超的頭號豪門是首都球隊哥本哈根,歷史上13次奪得聯賽冠軍,本賽季的歐聯杯,丹麥豪門依然保留殺入八強的希望,繼續為丹麥足球積攢著歐戰積分。
  • 馮昭奎:中國對日方針與中日關係演變
    這個文件肯定了上述對日工作總方針,提出對日政策五點基本原則:(1)反對美國在日建立軍事基地,反對重新武裝日本和復活軍國主義;(2)根據平等互利原則,爭取改善中日關係,逐步達到外交關係正常化;(3)爭取日本人民,發展中日人民友誼;(4)孤立美國,迫使日本政府改變對中國的關係;(5)間接影響和支持日本人民反美和要求獨立、和平、民主的運動。
  • 中日召開海洋垃圾處理合作專家對話平臺首次會議
    原標題:中日召開海洋垃圾處理合作專家對話平臺首次會議 近日,中日專家在大連市舉行海洋垃圾處理合作專家對話平臺首次會議,雙方同意於今年6月份在中國舉辦首屆中日海洋垃圾研討會。來自中國國家海洋局和日本環境省以及兩國相關的海洋科研機構和高校的代表參加了會議。
  • 中日相互認識的未來走向
    在兩千多年的中日交流史當中,直至19世紀末,中國人的「日本觀」都沒有擺脫「東夷觀」的束縛,日本人的「中國觀」則隨著中國實力的消長呈現出明顯的「實用主義」特徵。即,每當中國強大時,日本就像認同中華文明的方向發展,而當中國處於衰落之時,日本的「中國觀」就像蔑視中華文明的方向發展。
  • 五位專家談中日關係現狀及發展
    近兩年來,中日關係在總體狀況良好的大前提下也遇到了一些新的問題,本次訪問將進一步調整和強化兩國關係並使之向前發展,因而具有明顯的現實意義和深遠的影響。  在經濟環境不斷變化發展的今天,中日分別作為亞洲最大的發展中國家和發達國家,雙邊互補性不言而喻。
  • 第六輪中日企業家和前高官對話線上召開
    新華社北京12月2日電(記者安蓓)第六輪中日企業家和前高官對話2日以視頻方式舉辦。雙方代表圍繞「中日經濟發展現狀及後疫情時代中日經濟合作前景展望」展開坦誠對話,議題涉及中日經濟形勢和疫情對中日經濟的影響、世界經濟形勢和企業活動、數位化轉型、貿易和投資、可持續發展等。
  • 中日學者歷時三年研究成功《中日共同歷史研究報告》出版
    2006年10月8日,中日兩國領導人就年內啟動中日學者之間的共同歷史研究達成了共識。同年11月26日,中日兩國外長在舉行會談之時就中日共同歷史研究的實施框架達成協議,確定基於中日聯合聲明等三個政治文件的原則及正視歷史、面向未來的精神,開展中日共同歷史研究。在這一共識與實施框架的基礎上,中日雙方各10名學者組成共同歷史研究委員會,分為古代與中世紀史、近現代史兩個組,開展了共同研究。
  • 甲午中日海戰,清軍兵力是日軍的2倍之多,傷亡率呢?
    甲午中日海戰,對於我國意義重大,它的失敗奠定了日本後來的侵華戰爭。這場戰爭中,雙方無論是兵力還是武器都相差懸殊,但卻各有優勢。日軍的軍艦比較先進,清軍則是兵力豐沛,是日軍的2倍之多,在這樣的狀況下,他們的傷亡率又是幾比幾呢?
  • 中日智庫學者:需從全球變局背景下理解研判中日關係轉圜
    中新網北京5月13日電 (記者 肖欣)中日兩國智庫專家學者12日在北京以「全球變局下的中日關係:務實合作與前景展望」為主題,就中日第三方市場合作、政治安全關係、社會文化民間交流、在國際地區事務中的溝通協調等議題,深入探討中日實現全方位務實合作的路徑方式,對兩國關係未來發展作出展望與預判。  兩國學者共同指出,目前應從全球變局的時代背景下理解中日關係。
  • 日本式的風俗畫:中日甲午戰爭
    清日三國交涉的情景中日戰爭對中日兩國以及東亞地區的國際形勢具有重要的意義,中日兩國今日國運的淵藪都是如此。這個系列的風俗畫是當時日本畫家對戰爭的寫照。此圖為1894年6月至7月的三方談判。在中日戰爭前,日本為了控制朝鮮,選擇扶植宮廷君李氏應取代閔妃集團。圖中即反映了日本人協助院君李應進入景福宮,取代高宗和閔妃第三次掌權的情景,但他只是日本人的傀儡。牙山之戰牙山戰役,也叫「成歡驛戰役」,是1894年7月,中日軍隊在朝鮮展開的第一次陸戰。這場戰鬥在朝鮮忠清南道牙山的成歡驛附近進行,以日本軍隊的勝利而告終。
  • 治良匡成:日政要訪華能讓中日關係回暖嗎
    那麼,中日關係是否會因此而轉暖?筆者認為,有回暖趨勢,但不會樂觀!中日關係更不會一帆風順!日本公明黨是當下安倍政權的聯合執政黨,其政治決策將直接影響自民黨的判斷。在公明黨歷史上,其創始人池田大作是中日建交的推動者,一生致力於中日友好。自安倍政權重新上臺後,公明黨也再一次成為了執政黨。而從今年初開始,山口那津男就在各種場合高調表態要改善中日關係,系列發言引起日本國內關注。
  • 中日國產客機之爭:起點相同命運卻天差地別,為何能勝出的是中國
    >導語:11月10日,中國商飛首次向中日國產客機之爭:相同的起點,命運卻截然不同ARJ21與MRJ,相似的名字,差不多的立項時間(ARJ21於2002年立項,MRJ於2003年立項),命運卻截然不同。過去較長一段時間,加拿大CRJ系列支線客機一直主導著支線市場,巨大的支線市場讓中日在內的不少國家都躍躍欲試。
  • 復旦大學年度中日關係戰略報告書發布
    該報告書是繼《中日關係的現狀與未來趨勢——多層面和中長期戰略的視角》(2014年)、《中日關係:2015》、《中日關係:2016——低位徘徊與嬗變》、《中日關係2017:戰略對峙中的轉機》等四本年度報告書之後所推出的第五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