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日本共同社消息,日本公明黨黨首山口那津男於22日訪問北京。他表示將向中方傳達其關於釣魚島的想法——「交由後世解決是避免不測事態的方法」。山口對媒體強調:「日本與中國持對立立場。雙方基於相關主張相對峙是無法解決問題的。」山口那津男今將攜帶首相安倍晉三的親筆信訪華,這是安倍政權上臺以來,首個訪華的執政黨政治家。那麼,中日關係是否會因此而轉暖?筆者認為,有回暖趨勢,但不會樂觀!中日關係更不會一帆風順!
日本公明黨是當下安倍政權的聯合執政黨,其政治決策將直接影響自民黨的判斷。在公明黨歷史上,其創始人池田大作是中日建交的推動者,一生致力於中日友好。自安倍政權重新上臺後,公明黨也再一次成為了執政黨。而從今年初開始,山口那津男就在各種場合高調表態要改善中日關係,系列發言引起日本國內關注。
就在山口那津男訪華前的1月21日,山口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談到了對於釣魚島問題的看法,稱「釣魚島問題現在仍然難以解決,冷卻化處理依舊是當下最好的選擇」。即主張應擱置釣魚島主權問題。據悉,山口那津男將於22日至24日訪華,山口此行除將會晤中日友好協會會長、原國務委員唐家璇之外,還希望同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舉行會談。這是自日本去年9月將釣魚島國有化中日關係遇冷後,中日間首個真正意義上的「接觸」。
這一切,都可以看出在面對中國嚴厲動作之後,日本不得不提出改善中日關係的急迫心情。山口日前在接受記者採訪時,主張釣魚島問題應當擱置,並儘快恢復兩國領導人對話。對於近期中國公務船和飛機在釣魚島附近的巡視,山口提議「中日雙方軍機都不要出現在釣魚島上空」。
眾所周知,中日關係最大癥結有兩點:一為日本政府不肯道歉,首相等高官參拜靖國神社,中華民族對日本政府的死硬態度表示極端厭惡。二則是更為實際的東海劃界問題。而東海劃界及島嶼爭端背後的深層次原因則是海域及海下的資源分配問題。正因為這點,2012年,日本政府執意推行釣魚島「國有化」,導致中日關係降到兩國建交40年來的最低點。那麼,隨著2013年安倍晉三再次執政,日本會怎樣做呢?筆者陋見,我國應該對日本「聽其言、觀其行」。重在「行」。
筆者認為,在2013年裡,日本在東海和釣魚島等問題上小動作肯定會有的,但出現像「國有化釣魚島」這種實際破壞中日關係的行為,可能性應該不會很大。中日關係因為釣魚島問題已經跌入冰點,連一直以來熱鬧的經濟貿易也明顯下降,對日本經濟造成不小的損害,民主黨下臺的最主要原因就是經濟沒搞好。而安倍晉三代表的自民黨重新上臺後,要想發展經濟,就必須改善中日關係,就不能在釣魚島問題上繼續挑釁中國。無論你是鷹派還是鴿派,你對日本民眾搞不好,都得要下臺的。當然,由於日本國內鷹派勢力有所增強,再加上日本國民的民族主義情緒,安倍政府迫於壓力,可能還是會採取一些小動作,至少在言辭上會顯得比較強硬。
儘管中日雙方吵的很激烈,但是中日兩國政府在釣魚島問題上總體來說其實還是比較克制的。中方雖然派公務船、海監飛機到釣魚島巡航,但並沒有派人登島;日方也沒有派海上自衛隊對付中國的公務船,向島上派駐公務員的說法也沒了下文。而且,就連日方派了F-15軍機也沒有打傷或擊落中國飛機。雙方真正的衝突雖然「真沒有」,但是至少非正式的接觸和協商是「可以有」的。
此外,另外一個重要因素我們是不改忽視的。那就是中日紛爭中的美國因素。就在18日舉行的日美外長會談中,美國國務卿希拉蕊·柯林頓敦促日中緩解釣魚島緊張局勢,避免發生「擦槍走火」事故。希拉蕊在會後與重申了美國在釣魚島的最終主權上不持立場,但她也表示美方承認釣魚島在日本的管轄之下,反對任何單方面破壞日本管轄權的行動。這看似公正,其實明眼人一下就可以看清楚這不過是美國的護短立場。
果不其然,日本共同社宣傳,「這是美國官員首次明確表示反對中國進入釣魚島領海領空,它將成為美國釣魚島政策的轉折點。還有日本媒體預言,有美日同盟這一具備強大威懾力的保護傘在,中國不敢輕舉妄動。」
可我們都知道,中日之間,美國拉偏架並不是突然才出現的,在東海和南海爭端中美國一直都沒中立過。日本不過是美國在東亞安防的一條狗而已!中國打了狗,狗轉身向主人哭訴,狗主人哪能不管?至少也得跟著汪汪兩聲才行啊。
讓我們用外交部發言人洪磊的回應來結束這篇文章吧:中方在釣魚島問題上的立場是一貫、明確的,中方捍衛國家領土主權的意志和決心堅定不移。同時我們一貫主張通過對話磋商解決領土爭端。中日之間就釣魚島問題保持著溝通。我們希望日方在釣魚島問題上切實地冷靜對待,顯示誠意,與中方相向而行,通過磋商找到妥善解決和管控問題的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