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星期過去了,我們還沒有聽到新一個物種即將滅絕的消息,這表明人類的動物保護工作起了作用。在長達6年的外交僵局之後,南極洲周圍各國終於達成協議,宣布羅斯海是一個官方的海洋保護區,使它成為世界上最大的受保護的海洋區。另外,這是第一次多個國家一起合作保護一個不屬於任何一個國家的管轄範圍內的地方。這項保護羅斯海的協議最先由紐西蘭和美國提起,俄羅斯起先擔心會影響其捕魚產業而不同意加入,後終於和其他24個國家及歐盟一道同意了這項協議。這項協議的期限只有35年,但這已經是人類跨出的積極的第一步。
羅斯海海域面積達155萬平方公裡,因其原始的生態系統而被稱為「最後的海洋」和「南極的塞倫蓋蒂平原」。其偏遠的地理位置使得它免受人類活動的侵擾,如過度捕撈和汙染,因而有著10000多個物種和近乎原始的海洋生態系統。
然而近年來,因其豐富的南極犬牙魚資源,商業漁船已開始侵佔羅斯海。這周五,南極海洋生物資源保護委員會(CCAMLR)通過了一項協議,以保護羅斯海免受商業捕魚的侵害。它於2017年12月生效,到時72%的海域都會成為禁止捕魚區,在接下來的5年內,還會有禁止磷蝦捕撈的限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