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造肉」對身體有害嗎?它和真肉有什麼區別,看完終於明白了

2021-01-15 南方養生堂

鄰居家的小姐姐是一個堅定的素食愛好者,說什麼都不願意吃肉。

前幾天,朋友給她帶去了一包「人造肉」。到底要不要吃這個肉,這個肉對身體有沒有害,讓小姐姐糾結半天。

什麼是人造肉?那還要從人造肉是不是肉開始說起。

雖然人造肉叫做「肉」,但是是不是肉還要和它的製造開始說起。

一般人造肉有兩種做法:一種是讓大豆蛋白或者其他植物蛋白假冒動物蛋白,也就是說把植物化妝成肉。另一種做法是通過人工培育肌肉細胞得到肌肉組織,意思是,肉還是肉。

小姐姐拿出朋友送的人造肉一看,主要原料上寫著:大豆。就屬於前者,把素菜做成肉菜。而事實上,由於培育肌肉細胞的成本極大,一般我們見到的人造肉都是前者,如果不放心,可以學習一下小姐姐看一眼配料表就行啦~

想了解人造肉,不得不認識一下扮演演員——大豆。

大豆之所以能作為人造肉的主要替身,天賦和努力都是有的。因為大豆含有豐富的蛋白質,約佔其重量的22%~37%,其胺基酸組成與牛奶蛋白接近,在營養價值上幾乎與動物蛋白等同。

而且富含穀類蛋白質缺乏的賴氨酸,是與穀類蛋白質互補的天然理想蛋白,可以稱得上是最具營養價值的植物蛋白。

如果上面那一段都看不懂的話可以看結論:大豆蛋白是非常優質。具有營養價值的植物蛋白,可以放心食用。 此外,大豆的15%~20%為脂肪,其中絕大多數為不飽和脂肪酸,亞油酸佔比高達50%,還有不少大豆磷脂。

結論:這些物質對於血膽固醇有一定的調節作用。 還有研究表明,每日攝入足量的大豆可以降低乳腺癌的發病風險,對骨質疏鬆也能起到預防作用。

大豆的好處這麼多,但是遺憾的是,在中國豆製品的攝入僅僅為10.9克/人,和5~25克的推薦攝入量相差甚遠。這還不算,因為人均收入的提高,大多數居民的禽畜肉類食物的攝入量為90克/人,明顯高於推薦攝入量40~75克。

也就是說,中國人的豆製品攝入太少,而肉類攝入太多了。因此,大豆蛋白製作而成的人造肉,才能以比真肉更高的價格在市場中殺出一條血路,填補上「均衡膳食」中豆製品的缺口。

接下來視線轉向西方,人造肉的出現也處在相應的社會背景下。 和中國一樣,歐美國家的動物蛋白攝入要更高。尤其是高脂肪、高膽固醇的紅肉還被定義為「一類致癌物」,因此有些人希望用植物蛋白替代。

其次是一些消費者從環保、動物福利、宗教信仰等角度出發,認為應當減少飼養、屠宰肉用動物。 這些社會因素催生了大量的素食主義者,刺激了植物蛋白的需求,而這些人也需要享用美味食物,人造肉因此應運而生。

那麼問題來了,這種由大豆蛋白製成的人造肉和真肉到底有什麼營養上的區別呢? 曾經有人拿人造肉餅和漢堡的真肉餅進行對比,結果人造肉與真肉的蛋白質、飽和脂肪酸、總能量基本上相差無幾。而人造肉幾乎零膽固醇、無激素、無抗生素等優勢可以說是把真肉比了下去。

但是人造肉畢竟是由大豆蛋白製成,其所含有的非血紅素鐵在吸收效率方面明顯低於真肉含有的血紅素鐵,因此每日攝入適量的肉類可對貧血可以起到一定的預防作用。

既然是肉,很多人就會關心它究竟好不好吃,與真肉的口感在色、香、味、質地等有什麼區別。

其實,色香味等相對好解決,通過安全的食品添加劑來模擬完全可以以假亂真,只要添加劑的使用符合中國的食品安全標準,就不會對公眾的健康造成危害。

而質地方面,以目前的技術,肌肉纖維、肌間脂肪、結締組織等帶來的咀嚼感幾乎無法模擬,因此人造肉還僅限於肉餅、肉餡、肉丸等用途。

說到這裡,很多人可能會將人造肉和素漢堡裡的肉餅劃上等號,然而人造肉並不僅僅是西方人腦洞大開的產物。 在中國,大豆蛋白早已被玩出花樣:豆漿、豆腐、豆腐腦、豆皮、豆泡、幹豆腐等等。

如果你覺得這些沒有肉的口感和香味,那麼素雞、素鴨、素肉、素魷魚……色、香、味甚至口感基本可以以假亂真,總有一款能滿足你的味蕾。

總的來說,人造肉也可放心吃,雖然植物以假亂真,但是比真的肉在營養方面要更有優勢。不如從現在開始,每天做到均衡膳食,用正確的營養知識為我們的健康保駕護航。

作者:鍾凱,圖片來源於網絡,侵權聯刪!

小野,一名逆襲成功的營養師,每天科普美食,用最簡單的食材,陪你遇見最好的自己。你有任何關於健康、養生、減肥、健身等問題,可以留言給我,有問必答!如果我的內容對你有幫助,不妨轉發給愛你的人一起健康~

相關焦點

  • 人造培根和牛排將面世,人造肉能代替天然肉嗎?
    人造肉能代替天然肉嗎?人造肉和天然肉有什麼區別?人造肉上市,你敢吃嗎?這家人造肉公司今年一季度銷售額達4020萬美元,較去年同期飆升215%。除了開發新產品外,BeyondMeat還在不斷改進其已推出的肉類替代品,改進了漢堡肉餅,使用椰子油和可可脂,使其產品吃起來更像真肉。  人造肉是怎麼製造出來的?
  • 「人造肉」怎麼造?造出來的「植物肉」和「動物肉」有什麼區別?
    其次,就算人造動物肉也可以分為人造牛肉、人造肌肉,甚至人造魚肉和豬肉等等。人造植物肉,顧名思義就是以植物蛋白為原料,人造的肉,它的主要原料來自大豆、豌豆、綠豆等豆類蛋白,但這跟你在菜市場買的素雞等素肉又不是一回事兒。素雞製作相對簡單,植物肉卻更複雜,因為它要在外觀、口感、味道等一系列指標上無限接近真肉。
  • 純素肉好吃嗎是怎麼做的 和人造肉有什麼區別
    純素肉好吃嗎是怎麼做的 和人造肉有什麼區別 最近,純素肉鋪在英國開張,接待了第一批客人。在英國開的純素食肉店與普通肉店不同,這裡賣的臘肉、香腸等產品都是大豆或麵筋做的,不含任何動物製品。隨著越來越多的人減少飲食中肉類和奶制   原標題:純素肉鋪在英國開張!
  • 【健康】「植物肉」概念又來了?它和一度風靡的人造肉有何區別?
    那我們接下來就看看他們的區別是什麼。 人造肉是什麼? 顧名思義,他是通過人工手段造出來的肉,目前人造肉有兩種,一種是是通過人工將植物蛋白、植物纖維、植物油、調味料和營養素重新組合排列製成的植物人造肉。植物人造肉被視為前景廣闊的產業,目前在美國最知名的兩大人造肉品牌Impossible和Beyond均屬於此。
  • 人造肉到底是用什麼做的,裡面有肉嗎?
    你吃肉嗎,你愛吃肉嗎?這看起來很簡單的問題,其實是個大問題,這眼看就要過年了,但是豬肉的價格是居高不下,其它肉類都有漲價,看起來今年春節要想吃肉都困難了。
  • 人造貓眼石對人體有害嗎?看完這些你就知道了!
    貓眼石在當今寶石市場非常火爆,價格也是一直在漲,因為貓眼石十分稀有,所以在市場上也是出現了很多人造貓眼石,很多人會疑慮人造貓眼石對身體是否有害,下面小編就來給大家全面解答一下!1、人造貓眼石是貓眼石的仿製品,近年來在珠寶市場比較常見,人造貓眼石有害嗎。
  • 這5種肉是人工合成肉,對身體無益,你還在買給孩子吃嗎
    哈嘍,大家好,我是小編今天給大家分享的是5種人工合成的肉,吃了對身體一點好處都沒有,你還在買給孩子們吃嗎? 現在人們生活過越來越好,餐桌上也越來越離不開肉了,不管是什麼時候都會有一個葷菜,做為家長也是會多給孩子們吃點肉,畢竟是長身體,但是這5種肉以後就不要給孩子們吃了,對身體一點都沒有營養,快來看看是什麼肉吧。
  • 最近特別火的「人造肉」就是豆製品?這不早就有了嗎?
    今年以來,市面上已經出現了不少打著人造肉旗號的產品。今年中秋,一款"人造肉月餅"6個一盒,每盒售價88元,限量3000盒還很快銷售一空。1那麼,人造肉到底是什麼?記者隨即在採訪了一些市民,大家卻向記者拋回了更多的問號。「它是什麼做的啊?」
  • 看完生產全過程,終於明白了!
    看完生產全過程,終於明白了!鉛筆是我們學生時代經常用到的一個學習用品,每一個學生從開始學習的時候都會用到鉛筆,但是大家知道鉛對人體是有害的,那麼鉛筆為什麼會被製造出來呢。其實鉛筆中的主要成分來自石墨,鉛筆芯是通過把石墨與黏土按照比列調好融合,調好的鉛筆芯再放進木頭裡製作出來的,那麼鉛筆芯是怎麼樣被塞到木頭裡的呢,看完生產全過程終於明白了。
  • 肯德基星巴克都賣起「人造肉」,植物肉距離你家餐桌還有多遠?
    星巴克人造肉餐食正式上架 圖/視覺中國薛巖認為,目前國內的情況是,技術上有進步,但是消費者依然有疑問,認為植物肉跟素雞差不多。「看網上的評價,很多人對植物肉還是有誤解,覺得這就是素雞——不過是素雞偷換概念。」
  • 人造太陽能夠代替太陽嗎?它有什麼用?
    就拿太陽來說吧,它是我們生存必不可少的存在,太陽光讓植物可以進行光合作用,而植物又能給食草動物提供食物,食草動物又能給食肉動物提供食物。正應了那句歌詞「萬物生長靠太陽」。除了陰天和夜晚,太陽總是會掛在天上給地球上的萬物以光亮,那麼,人造太陽有什麼用呢?我們簡單的來探討一下這個問題。
  • 中科院院士吳奇:目前的「人造肉」只是素食
    素肉和素食的區別在於口感目前,包括美國「人造肉第一股」Beyond Meat(BYND.NASDAQ,別樣肉客)、Impossible Foods等在內的企業已經推出利用植物蛋白替代動物蛋白所合成的「植物肉」。
  • 醞釀了兩年多的中國「人造肉」預計9月上市,你願意吃嗎?
    聽說它的味道已經和真肉所差無幾。而且,和很多植物肉一樣,它的優秀點就是——零膽固醇。可以說是三高人群的福利了!就這樣一款小小的「人造肉」,花了實驗室團隊兩年多的時間去研發。這兩家企業的人造肉已經在國際上流通,也和很多連鎖餐廳有了長期合作。消費者的反響更是超出了他們的預期。甚至因為這些人造肉帶動了餐廳的流量,還引發了網絡上一場聲勢浩大的新品試吃。
  • 香蕉、芭蕉和小米蕉有什麼區別?你的香蕉都買對了嗎?看完漲知識
    香蕉、芭蕉和小米蕉有什麼區別?你的香蕉都買對了嗎?看完漲知識香蕉、芭蕉和小米蕉有什麼區別?你的香蕉都買對了嗎?看完漲知識。首先說【形狀】香蕉最好區分,芭蕉和小米蕉比較接近,看的時候結合圖片更好對比。【上圖從左到右,依次是香蕉、芭蕉和小米蕉,本文配圖的順序都是這樣,看的時候對比下就明白了】芭蕉:比較短,兩端細,中間比較胖,是一個「小胖墩」的造型;而且芭蕉彎曲的弧度比較小,是一邊彎曲,另一邊略微扁平;果柄整體比較長,果皮上有很明顯的3個稜。其次說【顏色】三種蕉成熟以後顏色比較接近,但是還是略有差異,仔細看就明白了。
  • 「植物奶油」對身體有害嗎? 如何區分植物奶油和動物奶油?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植物奶油對身體有害嗎? 如何區分植物奶油和動物奶油? 自從我有了孩子之後,就對孩子入口的食物要求非常嚴格,我自己動手製作孩子吃的食物,就是為了 地減少孩子攝入對身體有害的物質。
  • 人造肉來了,它「香」嗎?
    它究竟可以給人類帶來怎樣的肉類消費新選擇,對中國食品產業的轉型來說,又意味著什麼? 1 為啥要生產人造肉? 受新冠疫情衝擊,全球不少地方都在為「吃肉難」而發愁。在動物肉供應鏈斷裂的情況下,人們紛紛將目光投向近年來日益成熟的人造肉。
  • 人造肉的意義我們都懂,但它可能走錯了路 | 愛範兒
    我知道你們好奇什麼……關於人造肉好不好吃的問題,請直接拖到文末。人造肉,這個兩年前從矽谷精英群體裡火起來的概念終於拍到了中國普羅大眾臉上。一家植物蛋製品公司 Just(中文品牌「皆食得」)的 CEO 認為,Just 在中國和美國市場有著相同的目標群體:關注身體健康的年輕女性[4]。素食主義不能拯救地球,但食品工業可以植物肉是一種很「擰巴」的食物。圍繞「素肉」產生的市場操作,把這種「擰巴」表現得淋漓盡致。
  • 日本東京大學培養3D肌肉組織,預期每年可生產幾十噸「人造肉」
    人造肉索然無味的時代可能要一去不復返了!據《讀賣新聞》5月12日報導,日本東京大學工業科學研究所正在培養3D肌肉組織人造肉,有望再現肉的質地和風味,預期年產幾十噸。去年春天,該課題的的主要負責人Shoji Takeuchi教授和其他研究人員成功培育出了世界上第一個三維肌肉組織。這種肌肉組織由肌小節結構組成,細胞在其中融合成蛋白條帶。Takeuchi教授發現,在培養物中添加維生素C可以促進肌肉細胞融合,通過把幾十個平行放置肌肉纖維的細胞片堆疊在一起,就可以培育出來三維肌肉組織。
  • 粗煙和細煙有什麼區別?到底哪種的更好呢?看完可算明白了
    大家好,我是秋天不穿秋褲、人醜也要風度的小編,今天繼續和大家分享生活中的精彩內容,廢話不多說,下面就跟著美麗的小編一起來看一下吧!   經常抽菸的朋友都知道,在買煙的時候,煙有粗杆煙和細杆煙兩種區別,那麼到底哪種的更好?
  • 豬肉上的肉蓋紅章和藍章,有什麼區別?你真的知道嗎?可別買錯了
    豬肉上的肉蓋紅章和藍章, 有什麼區別? 你真的知道嗎?可別買錯了!食品安全在近幾年一直是人們很關注的一大焦點,大家每天買菜、買肉的時候都很擔心自己買到含有有害物質的食材,給家人和自己的健康帶來威脅。當看到豬肉上蓋著印章的時候,不少人都納悶:這些印章究竟是什麼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