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06隻石珊瑚!廣州一水族市場成國家保護動物非法買賣集散地
廣州一水族市場成國家保護動物非法買賣集散地金羊網 作者:張璐瑤 2018-11-21 200名警力出動抓獲51人石珊瑚系國家保護動物,非法收購、運輸、出售等均屬違法行為金羊網訊 記者張璐瑤 通訊員 施桂鴻 李璽迪報導:906隻石珊瑚、1隻硨磲,這些國家保護動物竟暗藏在廣州的花鳥魚藝水族市場內。
-
我國這片海域剛剛發現了造礁石珊瑚!
快來圍觀——自然資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科研人員在最近對南澎列島國家自然保護區的調查中發現,位於北回歸線的海域中分布著至少15種造礁石珊瑚。該發現豐富了我國珊瑚礁分布區、擴展了華南沿岸造礁珊瑚的分布範圍、填補了從大亞灣到我國珊瑚分布北緣東山海域之間的空白,證實我國大陸沿海從北回歸線往南均有珊瑚礁生態系統分布。
-
石珊瑚是如何生長的?
大多數的石珊瑚有非常小的珊瑚蟲,平均直徑只有1到3毫米,但是整個菌落都能長得非常大,重達幾噸。隨著它們的生長,這些珊瑚礁為成百上千種不同的脊椎動物和無脊椎物種提供了結構棲息地。當單個的珊瑚蟲從它們所居住的腔內的底部向上抬起時,石珊瑚就會生長,並在上面形成一個新的基礎。石珊瑚的骨架是由珊瑚蟲的下半部分分泌的。這個過程會產生一個類似於杯子的珊瑚蟲底座。
-
海南又發現一個新植物種類【附圖】
海南是全球生物多樣性熱點地區,已知有野生維管植物約275科,1240屬,4579種。但這不代表海南的物種已經被完全發現,自2005-2020年在海南熱帶雨林中發現了大量的植物新種,共有45科76屬105種,佔已發現全部植物科屬種的16%、6%、2.3%。
-
潮說100|海洋野生保護動物知多少?
潮說100|海洋野生保護動物知多少? 我國管轄海域300多萬平方公裡,據資料至2019年初步統計,我國管轄海域有記錄的海洋生物物種28000餘種,分屬59個門類,佔全球海洋已知物種數的10%以上。其中,藻類2477種,原生動物2897種,棘皮動物588種,蝦蟹等甲殼動物4320種,貝類等軟體動物3914種,魚類3213種。
-
買賣石珊瑚給水族箱造景犯法?18人因非法收購出售被判刑
然而,又名六射珊瑚的石珊瑚屬於瀕危野生動物,為牟取個人利益盜挖、買賣石珊瑚不僅給海洋生態系統和人類生存環境帶來破壞,也給自己帶來嚴重後果。12月24日上午,廣州市越秀區人民法院通過遠程視頻方式對8宗非法收購、出售珍貴、瀕危野生動物石珊瑚案件的18名被告人進行公開宣判,最高被判處一年一個月。
-
科學家發現全球第五種淡水豚
阿拉瓜亞淡水豚【環球網綜合報導】淡水豚是全球稀缺的物種之一據香港《東方早報》報導,巴西科學家近百年以來首次發現新品種淡水豚,這也是世界目前所知的第5種淡水豚。由於新種淡水豚在巴西阿拉瓜亞河域(Araguaia)被發現,暫以此將其命名為阿拉瓜亞淡水豚。據報導,目前僅有1000條淡水豚棲息在阿拉瓜亞,由於其基因多樣性低,加上受到當地居民修築水壩、農牧等活動的侵擾,令它們的正面臨著威脅。
-
深圳大亞灣核電基地陸地及海洋物種超過200種
在大亞灣核電基地棲息的白鷺(資料圖)中廣核供圖中新網深圳6月1日電(記者 鄭小紅)「大亞灣核電基地動植物物種超過200餘種,其中陸地上發現有國家級重點保護動植物8種,周邊海域發現國家二級保護的石珊瑚種類7種,生物多樣性得到了很好的保護。」
-
買賣石珊瑚給水族箱造景?小心犯法!
買賣石珊瑚給水族箱造景?小心犯法! 石珊瑚屬瀕危野生動物 18人因非法收購出售石珊瑚被判刑 廣州日報訊 (全媒體記者方晴 通訊員嶽巖、越檢宣)珊瑚有很高的觀賞性,不少人喜歡用珊瑚來給水族箱造景。然而,又名六射珊瑚的石珊瑚屬於瀕危野生動物,買賣石珊瑚不僅給海洋生態系統和人類生存環境帶來破壞,也給自己帶來嚴重後果。
-
SCP-672石珊瑚,生長在沙漠之中,最喜歡吃葷的
SCP-672石珊瑚的外表SCP-672石珊瑚是一種生長在沙漠的奇葩珊瑚,這些珊瑚的顏色綠得發黑,根據調查證明這些綠色來自於SCP-672石珊瑚身上的一種未知的蟲黃藻,所有就以上幾點讓我們第一時刻人為這貨就是植物,但是事實上這些SCP-672石珊瑚並不是植物。
-
本月或成香港歷來最熱10月 11天溫度上30度(圖)
本月或成香港歷來最熱10月 11天溫度上30度(圖) 2008年10月31日 11:14 來源:中國新聞網 (圖片來源:大公報) 中新網10月31日電 據香港《大公報》報導,一星期後便是農曆立冬,但是香港不少女士仍穿著背心短裙,厚衣圍巾仍藏衣櫃深處,感覺仍在炎夏。
-
黑龍江省遷徙候鳥種類達350種 佔全國一半以上
19日,在哈爾濱舉行的首屆黑龍江流域候鳥遷飛區保護網絡會議透露,黑龍江流域是全球九大候鳥遷徙路徑之一的東北亞-澳大利亞候鳥遷徙路徑重要組成部分,我省遷徙候鳥達350種,佔全國遷徙鳥類的一半以上。全國有鳥類1400多種,其中遷徙候鳥種類達600多種,而我省遷徙候鳥就達350種,佔全國候鳥種類總量的一半以上。目前全省有248處自然保護區,總面積達766平方千米,國家級36處,省級85處。 每年候鳥遷徙期,時有亂捕濫獵事件發生。
-
植物新種尖峰水玉杯被發現 目前僅見於海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
該物種形態似紅色燈籠,該屬植物種類英名稱翻譯為中文,即精靈燈籠或仙子燈籠。 水玉杯屬植物全球約有40多種,主要分布在泛熱帶地區,此前中國有5種:臺灣水玉杯、三絲水玉杯、貢山水玉杯、香港水玉杯和黃金水玉杯,其中臺灣水玉杯僅見於臺灣高雄地區,為僅見於臺灣的特有植物。
-
調查顯示:七成香港青年對未來發展表示樂觀
中新網11月10日電 根據香港青年協會公布最新的「香港青年價值觀指針」顯示,受訪的逾千名青少年中,認為香港是一個「有機會」的地方的穩佔7成。同時,對於內地未來1年的發展抱樂觀態度者,亦高達84.3%。
-
香港新增13個螞蟻品種 其中3種為全球首次發現
新華社香港4月1日電(記者張雅詩)香港大學1日宣布,該校研究團隊發現香港新增了13個螞蟻品種,其中3種是全球首次發現的新品種。 港大生物科學學院助理教授管納德的研究團隊最近在學術期刊《生物鑰匙》和《亞洲蟻學》分別發表論文,記錄香港新增的13個螞蟻品種,使香港已知的螞蟻品種增加至187種。
-
海南鳥兒種類豐富 現有記錄的鳥類種類超過420種
原標題:海南現有記錄的鳥類種類超過420種 綠林掩映、鳥兒蹁躚,是很多遊客來海南的第一印象。海南的鳥兒種類有多豐富?3月26日,2019年海南省「愛鳥周」活動啟動儀式在海南東寨港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舉行,海南日報記者從啟動儀式上獲悉,海南適宜的氣候和良好的生態孕育了種類繁多的常住留鳥,現有記錄的鳥類種類超過420種,約佔全國現有記錄鳥類的1/3。 當天上午8時30分,在海口市演豐鎮博度村退塘還林示範區,參加紅樹林生態修復與水鳥生境管理現場體驗的代表們走進拋荒的魚塘,種下一株株紅樹林樹苗。
-
香港人均壽命84歲,居全球首位,港人的一些習慣,值得我們學習
2019年,我國大陸的人均壽命在76.1歲左右,排在世界第53的位置,而香港的的人均壽命為84歲,居全球首位,可以說是達到了長壽的標準。近些年來,由於內地的生活水平穩步提升,對於生命也有了更高的追求,想要提高壽命,很多人都開始關注起了很多的養生知識,主動學習長壽地區的生活經驗,為何都是中國人,香港地區會比較長壽?港人的一些習慣,值得我們學習。
-
臺灣師範大學研究團隊發現新種鈍頭蛇(圖)
據報導,學界本以為臺灣地區只有一種鈍頭蛇,但臺師大透過鈍頭蛇愛吃的食物種類進一步分辨,發現原來鈍頭蛇有3種,這次新發現的是愛吃蝸牛的泰雅鈍頭蛇,是繼84年前日本學者發現命名「駒井氏鈍頭蛇」後,首次由島內民眾發表臺灣地區特有蛇種
-
在海底「種」珊瑚
人民網-人民日報熱海所科研人員在海底修復珊瑚。 海南熱海所供圖 核心閱讀成片的珊瑚及珊瑚礁,是天然的防波堤,能夠有效減弱海浪對海岸的衝擊。然而,珊瑚礁曾在一些海域逐步消失。在海南省三亞市鳳凰島西側海域,多年來,研究人員年復一年地在海底「種」珊瑚。珊瑚移植筏抵達試驗海域後,研究人員換上潛水服,向海中一躍——這是海南南海熱帶海洋研究所(以下簡稱「熱海所」)珊瑚養殖組研究人員工作的日常。在海上試驗平臺上,熱海所所長陳宏正帶領研究團隊把採集來的珊瑚親本分解成小塊,綁在苗床上。稍後,這些珊瑚苗床將被種入海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