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環保小鎮用垃圾廢品創造美學,還開出全球首個「零浪費」酒店

2020-12-04 Feekr旅行

經常聽到朋友們抱怨「今天又被社區阿姨靈魂質問「 你是什麼垃圾」「。

而當我國的垃圾分類還處在培養國民習慣的初步階段,隔壁日本早已將垃圾分類早做到了極致。

在日本,有個「環保小鎮」——上勝町,鎮上的垃圾不焚燒、找不到一個公共垃圾桶,做到了真正的「零垃圾」,引來無數環保專家前來考察。

近期,上勝町一家全球首個號召「零浪費」的酒店開業,再次將人們的目光聚焦到這個環保小鎮。

酒店以奇特的「問號」外形亮相,不僅造型惹人注目,而且酒店的整體項目仿佛一項藝術創作,讓我們開始思考人類和廢棄物之間的關係。

因為零垃圾

成為日本十大最美小鎮

位於日本山區的上勝町,距離日本德島縣城約50分鐘車程。日本人口老齡化的問題在這裡同樣存在,小鎮常年大約只有1500多位住戶,其中大部分都是65歲以上的老人。

因為遠離都市,多山脈阻擋,這裡一開始並不為人所知。

然而在2001年,上勝町一舉收穫日本最環保小鎮、日本最美村莊等美譽,一時間聲名大噪。而這一切,都離不開鎮上居民一點一滴的努力。

別看如今的上勝町鮮花遍地,山泉叮咚,據當地老人介紹,這裡原來的環境很糟糕,直到年輕人因為環境問題大批往外走,人們終於開始意識到環保的重要性。

上勝町選擇關閉了鎮裡的兩個垃圾焚化爐,用進20年的時間去實踐和解決人與自然共處的環保難題。

這裡是全日本垃圾分類最細緻的小鎮。

鎮上設置了統一的垃圾分類回收站,同時取消了居民區設置的垃圾桶,從此開始了漫長又嚴苛的垃圾分類工作——日常生活中產生的各種垃圾被細分為45種,居民們被要求按照規定自行將垃圾分類並且送至回收站。

不再僅僅針對幹垃圾、溼垃圾的簡單分類,而是細緻到更深層次的分類,比方說一個礦泉水瓶,瓶身、瓶蓋、瓶身上的標籤,都將被分進三種不同的分類箱,方便物料的再利用。

回收的牛奶盒可以製成繩子,乾電池、塑料瓶、螢光燈泡和鋼鋁金屬都被送往日本各種再回收加工的工廠。

雖然垃圾分類原則幾近瘋狂,但依然不缺人性化的服務。平時,有專職人員對居民垃圾分類進行指導;針對年紀大走動不變的住戶,會有志願者到家中幫忙回收;每個家庭都裝有廚房垃圾處理機,一來使得廚房垃圾處理起來更方便,二來實現了垃圾的堆肥化。

最終,小鎮80%的垃圾都被回收再利用或堆肥,只有20%的垃圾進行掩埋,沒有一個垃圾是進行焚燒處理的。

「每一件垃圾都會找到它的歸宿「。這種再利用的方法既改善了生態環境,又讓垃變廢為寶。2003年,上勝町發布了日本第一個零廢棄物的宣言,小鎮的目標是在2020年實現廢棄物零生產。

師從隈研吾,新開「問號」酒店

將零垃圾貫徹到底

最近,又有一家全球首個號召「零浪費」的酒店HOTELWHY,在上勝町開業了。

酒店由日本新生代設計師中村拓志(Hiroshi Nakamura)操刀設計。

因為曾師從隈研吾,他的設計理念有不少隈研吾的影子:擅長利用當地材料,結合當地文化,建造難以復刻的在地空間。

HOTEL WHY 酒店正是如此,採用了當地的雪松、廢棄的家具和門窗製成,結合上勝町的回收材料和使用需求,設計出外觀如問號「 ?」般的建築群。

巨型的問號造型,背後旨在讓入住這裡的客人能夠更加深刻地思考「為什麼」的環保概念,也是對於零浪費行動的一種號召。

問號下面的「點」,就是酒店的客房所在處。只有4間,每間面積45平方米,可以入住2-4人。

酒店根據入住人數收費,每個人每晚 11000 到 16500 日元不等,約合人民幣 726 元到 1089 元之間。

算下來其實價格不菲,而房間內卻是「空空如也」。採用的是日式寢具,有Wi-Fi、冰箱和空調,但是沒有電視。

由於提倡環保,酒店不提供牙刷和牙膏等一次性用品;為了減少水的消耗與汙染,房間內也不提供睡衣。

這樣的費用住這樣的房間,你願意為其買單嗎?

住酒店,就是一趟了解在地文化的旅程。在HOTEL WHY,你甚至可以像當地居民一樣體驗一場細緻的垃圾回收過程。

處理自己旅程中製造的垃圾,了解具體分類的方法和去向,從實踐中感受垃圾分類的意義。

貫徹零浪費的零廢棄中心

融入當地居民生活的一部分

問號的主體部分是上勝町的零廢棄中心,這裡聚集了當地居民垃圾分類的垃圾站、學習中心、實驗室和問訊處,更像是一個社區中心。

零廢棄中心的建築群是以雪松木為主要材料。

在建造的使用過程中,放棄汙染性的工程,而以傳統的釘合方式連接木材,從結構上保持木材的完整度,也方便在未來需要拆除時還能繼續利用。

建築師中村拓志根據零廢棄中心不同區域的具體用途,為整體的建築設計了不同的支撐結構和支柱傾斜程度,像是回收區由於需要貨車更方便運送回收物,就被設計成向內傾斜的樣式。

不僅如此,中村拓志還將當地回收的材料重新設計,拼貼在牆面上,原本不起眼的廢棄物搖身一變成為藝術品,各個角落都能發現小鎮「零廢棄」回收精神的痕跡。

不僅如此,這裡還鼓勵重複多次使用物品,例如可以免費交換閒置衣物的Kuru - kuru 店鋪,利用廢棄物製作成衣服、玩具和手袋,在推進環保的同時也解決了當地的就業問題。

小鎮裡還有一個「老網紅」——涵蓋倉庫、啤酒廠、酒吧、BBQ 功能的零垃圾啤酒廠。釀酒廠的所有建築材料幾乎都是來自回收的廢料,尤其是面高達8米,由廢棄窗框組成的「落地窗」。

「我們收集了過去曾經照亮小鎮的窗戶,希望它們可以成為這裡的明燈,照亮由於人們去城鎮裡苦苦打拼而導致人口下降造成的失落。」

餐廳的色彩斑斕的吊燈來自回收的瓶子,建築的外立面是小鎮木材加工廠的邊角料,地磚也是從廢棄房屋中收集到的。

當環保變成一種生活習慣,我們也許可以探尋出更多關於人類和自然的可能性,在改善生態環境的同時,也可以提升經濟和社會的發展。

抵達

汽車

距德島淡路機場(50.9km)約1小時5分鐘

距德島縣德島市(37.3km)約45分鐘

飛機和公共汽車

從德島淡路機場→德島站巴士:約30分鐘(440日元)

從德島站出發→橫瀨西巴士:約62分鐘(840日元)[德島巴士勝浦線至橫河西]-從橫河西→高保湖支店巴士:約20分鐘(400日元)[上勝町巴士]步行3分鐘

火車和公共汽車

從德島站→南小松島站JR:大約17分鐘(240日元)–步行4分鐘–

從小松島農業合作社前線→橫瀨西巴士:大約34分鐘(680日元)[德島巴士勝浦線橫河西行] -橫瀨西→高穗湖支線巴士:約20分鐘(400日元)[上勝町巴士]轉乘3分鐘

- END -

相關焦點

  • 在日本,垃圾分類是一種生活方式
    圖片來自視覺中國 而花在垃圾上的時間,不僅僅是分類這麼簡單,扔掉之前,還需要對垃圾進行處理。比如,牛奶盒必須用水衝洗後,剪開晾乾,然後用繩子捆綁在一起;寶特瓶的瓶蓋、瓶體和標籤,也需要分開投放;超市裡的塑料盒,用完後會被清洗乾淨,直接送回超市。剛來日本的外國人有時調侃,「簡直要有個博士學位才能理解他們的垃圾回收規則。」
  • 中國當"全球最大垃圾場"幾十年 "禁廢令"決定讓世界警醒
    一時間,很多國家特別是發達國家的報端網站都能看到關於「垃圾危機」的報導:「中國拒絕當垃圾場,現在世界亂作一團」、「由於中國限制進口,美國可回收物堆積如山」「中國受夠了歐洲的垃圾」、「當中國終於對成為全球垃圾場說不時,世界應該醒悟」…… 中國對廢品進口的限制,令美國、英國、日本、澳大利亞等國家的廢料回收行業都受到不同程度的衝擊。
  • 零次方設計 | 金輝地產 · 建築空間的解構主義美學
    踏入室內,接待臺用現代藝術裝置探索空間,時間,科學和哲學的概念,用形式以外的機械運動表達出一種打亂思維後的安靜氛圍,存在於平衡中的美感。 踏入室內,接待臺用現代藝術裝置探索空間,時間,科學和哲學的概念,用形式以外的機械運動表達出一種打亂思維後的安靜氛圍,存在於平衡中的美感。
  • 垃圾分類用上了大數據 長春經開區優化區域環境有新招
    15日7時許,項目經理曹毅博早早來到位于洋浦大街上的經開區廚餘垃圾末端處置中心。走進「經開區垃圾分類大數據中心」,曹毅博仔細觀察掛在牆上的顯示器。「這是智慧垃圾分類管理平臺,通過它可以實時了解經開區20個垃圾分類試點小區和136個公共機構垃圾的清運情況。」
  • :再設計,塑料廢品進軍時尚圈
    而2018年的世界環境日主題為「塑戰塑決」,正凸顯了全球對抗塑料汙染的呼聲。 其實在時尚圈,塑料垃圾製品已悄然成為時尚風向標。CHANEL 2018春秋大秀上,把塑料材質用到了極致,從包包到長靴帽子手套,應有盡有。塑料與時尚並存,別有一番風味。 把塑料廢品變為時尚圈的寵兒,在這一點上,我國的環保社會企業P.E.T.
  • 深圳這家人一周垃圾只裝滿一小玻璃罐「零垃圾」生活是怎樣做到的
    每天,一林一家的「零垃圾」生活從起床洗漱開始。使用可降解的環保牙刷和自製牙膏洗漱,用自製無患子環保酵素洗衣服,帶上環保袋前往市場買菜,回家用防水的蜂蠟棉布包好食材再放進冰箱,吃剩的瓜果蔬菜留下來製造肥料。不用塑膠袋,不叫外賣,不使用一次性杯子喝咖啡奶茶。
  • 德藝術家打造500人垃圾人部隊 場面宏偉似異性生物來襲
    廢品垃圾就真的沒用嗎?不,它們還可以變成藝術品。有不少藝術家就盯上了這些既省錢又環保的回收材料,日本藝術家富田菜摘曾用廢品組成各種各樣的動物雕塑,以此呼籲愛惜資源。當地時間4月6日,德國概念派藝術家HA Schult再次打造垃圾人部隊,500人真人大小的「垃圾人」列隊以色列特拉維夫市阿里爾·沙龍公園,似異性生物來襲,引來遊客驚嘆。
  • 垃圾分類在日本意味著什麼?「都市礦山」相當於6800噸黃金
    日本實行嚴格的垃圾分類,不僅是為了營造整潔的城市環境更重要的是對資源回收利用3月14日,在日本德島縣上勝町的垃圾處理中心,一名工人整理廢舊報紙和雜誌。上勝町是日本四國島德島縣的一個小鎮,在日本國內以垃圾分類細緻而著稱,分類達到45 類。
  • 合肥一獨居拾荒老人去世留下滿屋廢品垃圾 老鼠、臭蟲出沒,鄰居苦...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訊 合肥市經開區芙蓉路與文殊路交口的翠微西園小區,一位70多歲的獨居大爺在去年去世了,但他的房裡堆滿了各種廢品、垃圾,滋生蚊蟲不說,老鼠、黃鼠狼,蟑螂、臭蟲等經常出沒,蟲子還爬到樓上樓下的鄰居家。鄰居們的正常生活被嚴重影響,實在是苦不堪言,他們希望垃圾能清理乾淨。
  • 共同創造愛的空間群分享:高坤老師零垃圾生態家園
    衣食住用及生物能源 減少對化學的依賴從而實現安老 教育 療愈工作 居住 生活都在一起自給自足 零垃圾 生態家園 讓綠水青山變成金山銀山.,減少對新資源的依賴;2、不可回收垃圾科學配比後,經過微生物轉化,成為實現海綿永續土壤的改良劑;3、運用自然農法培育永續食物森林,實現可持續性的採集農業;4、採集來的植物原料,經過自然加工工藝,生產出綠色日用品和食品,生產過程沒有汙染,用過的水是植物的營養液,還可以淨化汙水;5、生產出的產品首先自給自足,結餘分享,善意流通到城市,
  • 「零垃圾」實驗室能否變為現實?
    在全球垃圾汙染的時代,塑料在我們周圍無處不在,這樣的垃圾汙染實在太嚴重了。儘管我們無法徹底扭轉這一態勢,但仍有可能在某些領域做出改善。作為最初「3R策略」的補充,這裡介紹第4個R和第5個R:重新思考(Rethink)和替換(Replace)。
  • 零廚餘工廠,你見過嗎?東莞一企業從源頭杜絕糧食浪費現象
    為提倡「厲行節約、反對浪費」的社會風尚,進一步加強公眾節約糧食的意識,養成節約的行為習慣。近日,東莞市生態環境局開展「舌尖上的節儉——走進東莞零廚餘工廠」市民環保開放日活動,60餘名市民走進東坑仟貿電機有限公司,一起探秘企業「零廚餘」的奧秘。
  • 電子垃圾狂飆:人類的時尚 地球的哀傷
    現實是,這些電子垃圾最終流向了一個個偏遠農村,在那裡被手工拆解,甚至經過酸洗、焚燒等原始野蠻的手段實施分離,拆解出的部分金屬、塑料被當做廢品回收,剩下的化學殘液、固體殘渣、塑料則隨處傾倒掩埋,曾經美麗的鄉村因此失去了碧水藍天,地球環境與人類健康最終為電子消費時尚「埋單」。
  • 2030年馬斯垂克廢物零浪費計劃
    今天回到了我的第四個博客,這次是關於馬斯垂克的"零浪費"計劃。我要談談馬斯垂克及其居民試圖通過無浪費來減少對地球的傷害的方式。汙染零廢物生活方式的普及和越來越多的證據表明氣候變化將成為本世紀的決定性事件並不是巧合。
  • 歐空局啟動全球首個太空垃圾清理任務,五年後發射特殊衛星
    歐空局啟動全球首個太空垃圾清理任務,五年後發射特殊衛星 據美國《科學》雜誌網站12月1日報導,歐洲空間局(ESA)當天與瑞士初創公司「清潔太空」(ClearSpace)籤署了總額為8600萬歐元的合同
  • 歐空局啟動全球首個太空垃圾清理任務 投入千萬歐元
    原標題:歐空局啟動全球首個太空垃圾清理任務 投入8600萬歐元 擬2025年發射太空飛行器據美國《科學》雜誌網站1日報導,歐洲空間局(ESA)當天與瑞士初創公司「清潔太空」(ClearSpace)籤署了總額為8600萬歐元的合同,委派該公司製造一款特殊衛星
  • 作為網購大國 中國去年產生快遞垃圾400多萬噸
    由於缺乏足夠的二次利用渠道和方法,它們往往使用一次後就被隨意丟棄,絕大多數最終去向就是廢品回收站,既不經濟也不環保。如何循環利用、變廢為寶,給巨量快遞垃圾二次、三次乃至多次生命,從而減輕對環境的汙染,減少製造紙箱對木材的消耗?這是一個嚴峻的現實問題,更是一個無法迴避的社會課題。
  • 被塑料垃圾逼瘋的日本人,研發出了可以吃的餐具!
    近年來,一次性餐具和塑料包裝的用量成倍增長,塑料打包盒、塑料餐具已經成為城市的頭號垃圾。於是有一家日本公司就開始開腦洞了:我們能不能把這些餐具都變成吃的?用餐結束後順便把垃圾吃掉?這家腦洞巨大的日本公司名叫丸繁制果公司,近日因推出了一款可食用的咖啡杯而受到了人們的關注,由於該產品既環保又美味,一時間吸引了來自世界各地的遊客紛紛嘗試。這家公司原本是一家生產冰淇淋甜筒為主的公司,只有50個員工。但是2011年起,該公司開始腦洞大開研發了食用餐具。丸繁制果公司最初生產是一種可食用的託盤,主要用於戶外活動中盛裝食物。
  • 零垃圾:時尚生活新方式—新聞—科學網
    二是我的一名同學每周上課都帶午餐,他一直用塑膠袋、一次性塑料瓶以及塑料外賣容器裝午餐。我坐下沉思,我們是地球的未來,我們卻在用垃圾將其弄亂。」 毫無猶豫,Lauren開始踐行自己的零垃圾生活。 對於年輕女性來說,服裝一直是消費中比例頗重的一塊。
  • 成都瑯珀-凱悅臻選酒店攜手愛馬仕「上下」詮釋「東方美學」
    成都瑯珀·凱悅臻選酒店,作為凱悅集團旗下在中國西部地區最新一家奢華酒店,致力於呈現「中國古典生活方式的現代表達」,這與「上下」打造當代東方雅致生活品牌的理念不謀而合。> 作為成都瑯珀·凱悅臻選酒店品牌預覽首秀,此次沙龍地點選在了位於太古裡的「上下」全球首家茶事空間「上下茶事」,這一空間由藝術家暨設計師蔣友柏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