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韓國反對歐盟將航運溫室氣體排放納入其排放交易體系(ETS

2020-12-06 騰訊網

日本和韓國反對歐盟將航運溫室氣體排放納入其ETS中

信德海事網 馬琳

日本和韓國反對歐盟將航運的溫室氣體排放納入其排放交易體系(ETS)。

布魯塞爾提案要求船舶運營商為船舶在往返歐盟港口的航行中排放的廢氣買單。日本和韓國雖然是亞洲海洋強國,是少數幾個承諾到2050年實現碳中和的非歐洲國家之一,但他們也並不支持該提案。他們已向歐盟委員會(European Commission)提出了抗議,堅定地表達了反對態度。

日本和韓國都認為,在減少航運排放方面,建立全球層面的監管框架將比建立歐洲這一地區性體系更有效。

一份韓國政府文件表示:「國際航運的特殊性決定了政策的全球性。除了全球性的政策措施之外,沒有任何政策措施可以有效地捕集和控制航運業的排放。」

「如果將航運業納入歐盟ETS體系,結果可能會恰恰相反。因為由於要支出更多的成本,航運公司更可能選擇避免直接停靠歐盟港口,而是轉移到其他航線。託運人也可能因此改變運輸方式,這都反而會導致溫室氣體排放的增加。」

日本希望範圍是全球性的

日本政府表示:「無論是否僅限於歐盟內部,歐盟ETS擴展到國際航運都不應該。」

「歐盟ETS不但不會產生明顯的減排效果,還會增加碳排放增加的風險、增加和包括日本在內的非歐盟第三國扭曲地參與全球海上運輸和貿易的風險。」

IMO最近批准了一些短期的航運碳減排規定,並將於2023年生效,許多環保人士認為,這些措施不足以應對氣候變化。

日本對此表示認同,但是也認為只有全球性的措施(marketbased measures,MBM)才能真正推廣低碳、零碳的海洋燃料。

「IMO剛剛完成了對現有船舶的短期航運碳減排規定的制定,我們現在已經開始了下一階段政策的開發,以期儘快實現全球MBM。」

來自船東的反對

除了兩國政府表達了不滿之外,船東也表示他們對該提議的市場影響感到擔憂。日本船東協會(Japanese Shipowners' Association)在提交給歐盟的文件中表示:「將歐盟ETS應用於國際航運會產生雙重標準,這極有可能對全球海運市場造成影響。」韓國最大的集運公司HMM表示:「如果按照歐盟最初的提議進行無免費限額的全拍賣,航運公司的成本將因此大幅飆升,從而引發全球物流成本的增加。」

許多其他航運組織,包括Bimco和國際航運協會和賴比瑞亞船旗國,也一直反對將航運納入歐盟ETS中。他們普遍認為,地區性規則為船東創造了不公平的競爭環境,IMO才是唯一適合國際航運的監管機構。

還記得2012年,歐盟嘗試為進出歐洲機場的航班設定碳排放價格,此舉引發了中國、美國和其他一些國家的航空公司和政府的抗議。最終布魯塞爾被迫弱化這一規定,只將歐盟內部航班納入ETS。

相關焦點

  • 2050年比2008年減半:溫室氣體排放大戶國際航運要改革 | 好奇心小...
    4 月 13 日,國際海事組織(IMO)的 100 多個成員國在倫敦討論了一周之後,拿出了一份「減排戰略」,提出在 2050 年將國際航運的溫室氣體排放降到 2008 年的一半以下,並爭取在本世紀內逐步實現零排放。這是國際航運領域的首個減排戰略。
  • 國務院關於印發「十三五」控制溫室氣體排放工作方案的通知
    國務院關於印發「十三五」控制溫室氣體排放工作方案的通知國發〔2016〕61號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國務院各部委、各直屬機構:現將《「十三五」控制溫室氣體排放工作方案》印發給你們,請認真貫徹執行。
  • 減少溫室氣體排放也能賺錢(圖)
    溫室氣體排放權交易,也稱「碳交易」。由於發達國家減排二氧化碳成本很高,《京都議定書》建立了清潔發展機制(CDM),發達國家或者企業幫助發展中國家每分解一噸標準二氧化碳的溫室氣體,就可以獲得一噸標準二氧化碳溫室氣體的排放權。
  • 歐盟去年溫室氣體排放量下降到30年來最低水平
    據天然氣新聞2020年11月30日倫敦報導,歐盟委員會(EC)11月30日表示,去年歐盟經濟系統溫室氣體排放量下降了3.7%,下降到了30年來的最低水平。
  • 我國完善溫室氣體排放核算規則
    我國政府相關管理部門對溫室氣體排放核算及報告工作進行了規範與完善,國家、試點地方層面先後推出溫室氣體排放核算和報告規則,有效解決了溫室氣體排放標準缺失、核算方法不統一等問題,為相關企業開展溫室氣體排放核算與報告工作提供方法參考。
  • 《組織的溫室氣體排放量化和報告指南》的政策解讀
    SZDB/Z 69-2012《組織的溫室氣體排放量化和報告規範及指南》(以下簡稱「原指南」),規定了組織溫室氣體量化和報告的原則和要求,自2012年發布以來,有效指導了管控單位和核查機構碳排放量化及報告工作,為深圳市碳排放權交易及溫室氣體減排行動提供堅實的技術支持。
  • 山東省人民政府關於印發山東省「十二五」控制溫室氣體排放工作...
    各級、各部門要圍繞到2015年全省單位地區生產總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10年下降18%的目標,調整優化產業結構和能源結構,大力推進節能降耗,控制非能源活動溫室氣體排放,努力增加碳匯,加快形成以低碳為特徵的工業、能源、建築、交通等產業體系和消費模式。  各級、各部門要充分認識控制溫室氣體排放工作的重要性、緊迫性和艱巨性,將其納入總體工作布局,加強組織領導,健全管理機制。
  • 官方:重點排放單位虛報瞞報溫室氣體排放報告最高罰三萬
    中新經緯客戶端1月5日電 據生態環境部網站5日消息,《碳排放權交易管理辦法(試行)》已於2020年12月25日由生態環境部部務會議審議通過,現予公布,自2021年2月1日起施行。  《辦法》提出,生態環境部根據國家溫室氣體排放控制要求,綜合考慮經濟增長、產業結構調整、能源結構優化、大氣汙染物排放協同控制等因素,制定碳排放配額總量確定與分配方案。省級生態環境主管部門應當根據生態環境部制定的碳排放配額總量確定與分配方案,向本行政區域內的重點排放單位分配規定年度的碳排放配額。
  • ...天水市人民政府關於印發天水市十三五控制溫室氣體排放工作實施...
    [l4] 重點排放單位納入碳排放權交易市場進行交易,統計核算、評價考核和責任追究制度得到健全,探索開展低碳試點示範,減汙減碳協同作用進一步加強,公眾低碳意識明顯提升。   (三)基本原則   ——控排和應對同步推動。在調整產業結構、優化能源消費、加快工業轉型,積極控制溫室氣體排放的同時,加強應對氣候變化研究,增強不同領域應對氣候變化能力,因地制宜採取有效的適應措施。
  • 正確認識溫室氣體排放核算
    溫室氣體類似於溫室截留太陽輻射,並加熱溫室內空氣的作用。這種溫室氣體使地球變得更溫暖的影響稱為「溫室效應」。  為什麼要減排溫室氣體?  面對溫室氣體,我們無須逃之夭夭。其實溫室氣體是影響氣候的「雙刃劍」。
  • 科學家稱農業源溫室氣體排放是「生存排放」
    據《中國農業工程學報》2008年10月報導,農業源溫室氣體排放佔我國溫室氣體排放總量的17%,但來自農業源的排放是農業生產的自然過程,農業源的溫室氣體排放屬於「生存排放」。研究表明,通過改善反芻動物營養、推廣稻田間歇灌溉、建設沼氣、推行緩釋肥、長效肥料可以減緩農業源溫室氣體排放,但急需進行技術和經濟性評估。
  • 交通業是全球溫室氣體第二大排放源
    交通業是全球溫室氣體的第二大排放源。以歐盟為例,2010年歐盟27國排放了47.21億噸溫室氣體,其中交通部門貢獻了9.31億噸,比重為19.72%,僅次於能源部門。因此,世界各國都非常重視推進交通運輸的低碳化。  歸納起來,世界各國發展城市低碳交通的基本策略包括避免(Avoid)、轉移(Shift)以及改善(Improve)3種。
  • 為減少海運溫室氣體排放 國際海事組織籤署協議
    為減少海運溫室氣體排放 國際海事組織籤署協議 2018-04-14 14:24:49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
  • 保護臭氧層同時減少溫室氣體排放
    HFCs是目前唯一一類世界各國都設定了減排時間表的溫室氣體。2006年,歐盟公布《含氟溫室氣體法案》開始管控HFCs;2013年6月;中美兩國達成關於控制HFCs的減排協議;2016年;全球在《蒙特婁議定書》下形成了減排HFCs的《基加利修正案》,全球實質性HFCs減排行動已經開始。
  • 控制溫室氣體排放真的可望而不可及?
    過去,我國的二氧化碳和其他溫室氣體排放,還沒有引起國際社會的關注。沒想到,現在我國即將成為溫室氣體排放國排放第一大國,這無疑給我國經濟發展形成了巨大壓力。根據《京都議定書》的規則,我國雖沒有減排義務,但今後面臨國際上的壓力將越來越大。由於2012年《京都議定書》將到期失效,國際社會將可能啟動一個新的國際機制來控制二氧化碳排放。
  • 河北省「十三五」控制溫室氣體排放工作實施方案(全文)
    北極星大氣網訊:日前,北極星節能環保網獲悉,《河北省「十三五」控制溫室氣體排放工作實施方案》已經印發。全文如下:河北省人民政府關於印發河北省「十三五」控制溫室氣體排放工作實施方案的通知各市(含定州、辛集市)人民政府,各縣(市、區)人民政府、省政府有關部門:現將《河北省「十三五」控制溫室氣體排放工作實施方案》印發給你們,請結合本地本部門實際,認真貫徹執行。
  • 嚴控溫室氣體和大氣汙染物排放
    因此,「打通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並不是純物理意義上多一個碳和少一個碳的問題,而是意指將控制空氣汙染物與溫室氣體排放協同起來,甚至將生態環境保護與應對氣候變化協同起來,實現協同增效、良性互動。2怎麼打通?理解協同控制的「同」與「異」準確理解「同根同源」的程度。化石燃料燃燒是導致空氣汙染的重要原因,也是溫室氣體的主要人為來源。
  • 溫室氣體減排的法律路徑:溫室氣體和大氣汙染物協同控制 ——評...
    北極星大氣網訊:摘要:以國際、國內應對氣候變化現狀為背景,我國於2016年修訂《大氣汙染防治法》,增加「大氣汙染物和溫室氣體實施協同控制」條款,首次將控制溫室氣體減排納入法治軌道。但是,該條款定性模糊,內容概括,不利於溫室氣體減排目標的達成。
  • 降低溫室氣體排放 否則恐將引發生態和社會災難
    中國園林網11月3日消息:據法國國際廣播電臺報導,聯合國氣候變遷問題專家組11月2日在丹麥首都哥本哈根推出對全球氣候狀況的最新評估報告,報告以超乎尋常的強烈用詞警告,人類面對地球生態環境快速惡化的風險,各國政府必須儘快行動,降低溫室氣體排放,實現在2100年前將溫室氣體排放量減至零,否則恐將引發生態和社會災難
  • 西方科學家指責亞洲水稻排放溫室氣體甲烷
    水稻專家認為這種觀點太過極端  農民應該不算是溫室氣體排放大戶,相對城裡人,他們很少坐飛機出行,很少開大排量汽車郊遊。  不過,在如今這個時興談論氣候變化的時代裡,一幫西方科學家又將矛頭指向亞洲的米農,稱他們種植的水稻田全天候排放著比二氧化碳還要厲害的溫室氣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