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新聞記者 阮玄墨
2017-08-01 17:48 來源:澎湃新聞
據北京市海澱區人民法院官網——海澱法院網8月1日的「案件快報」,日前,該院受理了中國文字著作權協會起訴《中國學術期刊(光碟版)》電子雜誌社有限公司和同方知網(北京)技術有限公司侵犯著作權一案。
海澱法院網相關頁面此次涉案的作品為汪曾祺的短篇小說《受戒》。在汪曾祺及夫人去世後,其著作權利由三名子女汪明、汪朗、汪朝共同繼承。現汪曾祺子女為中國文字著作權協會會員,授權文著協集體管理包括《受戒》在內的所有文字作品。文著協為2008年國家批准設立的著作權集體管理組織。
中國文字著作權協會於2017年6月發現,《中國學術期刊(光碟版)》電子雜誌社有限公司和同方知網(北京)技術有限公司未經授權,通過電子化複製,將《北京文學》《文學界》、《芳草》《朔方》《雪蓮》《閱讀》《天涯》《可樂》《名作欣賞》九種期刊、雜誌上刊載的涉案作品在被告一經營的中國知網(http://www.cnki.net),及被告二經營的「全球學術快報安卓手機客戶端」、「全球學術快報蘋果手機客戶端(IOS)」平臺上向公眾提供。其中PC端網頁(http://www.cnki.net)通過付費下載800餘次;安卓客戶端通過付費下載近400次;IOS客戶端通過付費下載近400次。
據文著協提供的信息,目前知識資源資料庫生產企業通過向報社、期刊社購買報紙、期刊同期電子版的方式和其他渠道,獲得新聞作品、學術論文、學位論文、會議論文、文學藝術科學作品等海量知識資源。但許多報刊社沒有得到作者或權利人的許可,不能對作者的信息網絡傳播權等權利進行轉授權。
2016年5月,文著協曾代表會員和權利人正式向中國知網的運營方同方知網(北京)技術有限公司、《中國學術期刊(光碟版)》電子雜誌社有限公司發出函件,要求儘快解決涉及的著作權問題。一年多時間裡,文著協與兩家公司交涉多次,但都未能獲得解決問題的具體方案。
汪曾祺小說精選集《受戒》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記者獲悉此侵權案件後,分別在中國知網和「全球學術快報安卓手機客戶端」搜索此案提及的《受戒》原文,並沒有發現相關結果。文著協總幹事張洪波向澎湃新聞記者表示,他們已經對相關證據進行了公正,即使被告現在刪除涉案作品也於事無補。
在張洪波向澎湃新聞記者提供的相關信息中,中國知網未經許可使用的作品中還有非常多涉及文著協會員的作品。此次,文著協選取《受戒》進行訴訟,主要因其在知識資源資料庫平臺收錄的作品當中具有典型代表性。
目前,文著協依據《著作權法》第四十八條及《民事訴訟法》的相關規定,特訴至法院,請求法院判令被告一和被告二連帶賠償原告經濟損失5萬元;判令被告承擔原告因本案支出的合理費用包括公證費、律師費等費用共計(暫定)1萬元。
據悉,這是文著協依法維護會員信息網絡傳播權的第一案,他們陸續還將對侵犯會員著作權的其他知識資源資料庫平臺、有聲讀物製作機構和平臺展開訴訟維權行動。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關鍵詞 >> 知網,汪曾祺,中國文字著作權協會
相關推薦
評論(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