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3年1月29日 周恩來提出四個現代化

2020-11-27 手機鳳凰網

1963年1月29日 周恩來提出四個現代化

1963年1月29日,周恩來在上海科學技術工作會議上講話指出:我們要實現農業現代化、工業現代化、國防現代化、科學技術現代化,簡稱「四個現代化」。把我國建設成為一個社會主義強國,關鍵在於實現科學技術現代化。講話指出:我們要實現農業現代化、工業現代化、國防現代化、科學技術現代化,簡稱「四個現代化」。把我國建設成為一個社會主義強國,關鍵在於實現科學技術現代化。

(人民網資料)

王鑽忠

相關焦點

  • 周恩來與四個現代化
    周恩來是我們黨第一代領導集體中最早提出四個現代化奮鬥目標的領導人。從新中國建設與發展歷程看,作為國務院總理,他領導了新中國的各項經濟建設,組織編制並實施了第一至第四個五年計劃。  一、關於四個現代化的命題  周恩來最早提出四個現代化的初步思想,是在1954年9月,他在第一屆人大第一次會議上所作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我國的經濟原來是很落後的。如果我們不建設起強大的現代化的工業、現代化的農業、現代化的交通運輸業和現代化的國防,我們就不能擺脫落後和貧困,我們的革命就不能達到目的。」
  • 歷史上的1月4日 周恩來第一次提出四個現代化
    新華網北京1月3日電  1月4日  1960年1月4日,歐洲自由貿易聯盟又稱「小自由貿易區」公約籤訂。這一天,奧地利、丹麥、挪威、葡萄牙、瑞典、瑞士和英國在斯德哥爾摩籤訂《建立歐洲自由貿易聯盟公約》,即《斯德哥爾摩公約》。
  • 「四個現代化」是如何提出與發展的
    1954年9月,周恩來在一屆全國人大第一次會議《政府工作報告》中首次提出「四個現代化」:「我國的經濟原來是很落後的。如果我們不建設起強大的現代化的工業、現代化的農業、現代化的交通運輸業和現代化的國防,我們就不能擺脫落後和貧窮,我們的革命就不能達到目的」。
  • 1964年提出「四個現代化」的來龍去脈
    鳳凰衛視9月17日《騰飛中國》節目播出「1964年『四個現代化』的來龍去脈」以下為文字實錄:何亮亮:1964年12月21日至1965年1月4日,第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在北京召開,中國共產黨第一次正式和完整地向全國人民提出了「四個現代化」的任務。
  • 「四個現代化」目標的提出
    但是毛澤東仍然對建立新中國的目標進行了思考,並在中共七大提出的建設一個工業化和農業近代化的富強的新中國的基礎上,又增加了建立強大國防的內容。這使四個現代化的思想又進一步。1953年,毛澤東和黨中央公布了黨在過渡時期的總路線。
  • 四個現代化宏偉目標的提出
    23日,周恩來在這次會上所作的政府工作報告中,從「擺脫落後和貧困」必須具備的條件出發,提出要「建設起強大的現代化的工業、現代化的農業、現代化的交通運輸業和現代化的國防」。這是新中國領導人第一次提出四個現代化的概念。這是毛澤東主席在第一屆全國人大第一次會議開幕式上致開幕詞。
  • 「四個現代化」是怎麼提出來的?
    「四個現代化   1954年9
  • 聚焦四中全會丨從「四個現代化」到「五個現代化」
    海外媒體熱評這個具有歷史意義的會議,認為,中國的「四個現代化」走向了「五個現代化」。  這是一句大實話,也是一個客觀的評價。  歷史不會忘記,1964年12月20日到1965年1月4日召開的第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舉行,周恩來在會上向全國人民宣布實現「四個現代化」的任務:就是要在不太長的歷史時期內,把我國建設成為一個具有現代農業、現代工業、現代國防和現代科學技術的社會主義強國,趕上和超過世界先進水平。1975年召開的四屆人大重申這個發展目標。
  • 鄧小平「三起三落」 提四個現代化遭遇四人幫
    核心提示:1964年12月21日,周恩來總理在三屆人大第一次會議上宣布,中國今後的戰略目標是要在不太長的歷史時期內,發展成為一個具有現代農業,現代工業,現代國防
  • 中華人民共和國大事記(1949年10月-2019年9月)
    12月20日-翌年1月5日 全國政協四屆一次會議舉行。會議推舉毛澤東為全國政協名譽主席,選舉周恩來為主席。12月21日-翌年1月4日 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舉行。周恩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要在不長的歷史時期內,把我國建設成為一個具有現代農業、現代工業、現代國防和現代科學技術的社會主義強國。
  • 周恩來生平簡介
    周恩來(1898~1976),偉大的無產階級革命家、政治家、軍事家和外交家,中國共產黨和中華人民共和國主要領導人之一,中國人民解放軍創建人之一。原藉浙江紹興,1898年3月5 日生於江蘇淮安。1917年在天津南開學校畢業後赴日本求學,開始接觸馬克思主義,思想發生重要轉折。
  • 周恩來誕辰121周年:願相會於中華騰飛世界時
    1943年,周恩來1945年抗戰結束後的周恩來周恩來在梅園新村三十號院內1946年5月,周恩來1949年10月1日,周恩來和毛澤東在天安門城樓上新中國建立之初的周恩來新中國建立之初的周恩來1950年6月,周恩來和朱德在全國政協會議休息時交談1950年8月,周恩來與鄧穎超結婚25
  • 學習周恩來加強武警部隊建設的思想
    1950年1月至5月,以公安中央縱隊、地方公安武裝及部分野戰軍為基礎,分別組成各地公安部隊。1950年9月22日,中央軍委發布《關於成立公安部隊領導機構的電令》,組成了中國人民解放軍公安部隊。從那時起至今的47年時間裡,這支部隊的體制編制、隸屬關係、名稱有過多次變動和調整,曾先後稱「中國人民公安中央縱隊」、「中國人民解放軍公安軍」、「中國人民公安部隊」、「中國人民武裝警察部隊」。
  • 當年今日——歷史上的10月29日
    1889年10月29日,李大釗出生在河北省樂亭縣大黑坨村。他積極領導「五·四」運動。1920年他在北京組織建立了共產主義領導小組,當時很多青年在他的影響下接受了馬克思主義,有些人後來成了中國共產黨的早期活動家,像鄧中夏,高君宇等。毛澤東和周恩來也受過李大釗革命思想的影響,毛澤東曾經說過,李大釗是他的老師,他是在李大釗的幫助和影響下才接受了馬克思主義的。
  • 早讀丨歷史上的今天(1月3日)
    1、國、共、美協商成立停戰機構1946年1月3日,周恩來向馬歇爾通告,中共中央歡迎他參加有關停戰、受降、恢復交通諸問題的協商。此前,馬歇爾表示如果中共能接受政府關於三方會商的建議,建議國、共、美三方各出1人組成委員會,職責為處理有關停戰、恢復交通和受降事宜,取一致協議方式,每方都有否決權。一切決議均須送國共最高當局核准後始生效。3人委員會可在離衝突地區較近的地方設一機構,處理有關的一切具體問題。周恩來表示:中共歡迎外來的友誼,但也希望盟國恪守「不幹涉中國內政」的諾言。
  • 四個現代化何時提出來的?
    1954年召開的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明確的提出要實現工業、農業、交通運輸業和國防的四個現代化的任務, 1964年底到1965年初召開的第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提出「四個現代化」的宏偉目標,並宣布:調整國民經濟的任務已經基本完成。
  • 12月30日:「神舟」四號飛船發射成功
    ○ 1940年12月30日 中國人民廣播事業誕生  1940年春天,周恩來同志由蘇聯回國,帶回一部廣播發射機,黨中央決定成立廣播委員會,由周恩來任主任,領導籌建廣播電臺。臺址選在延安城西北的王皮灣村。
  • 全國2008年4月高等教育自學考試毛澤東思想概論試題
    全國2008年4月高等教育自學考試  毛澤東思想概論試題  課程代碼:00004  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30小題,每小題1分,共30分)  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備選項中只有一個是符合題目要求的
  • 每周大事(2019年10月26日~11月1日)
    每周大事(2019年10月26日~11月1日)提要 〇中共十九屆四中全會在京舉行 〇中共中央召開黨外人士座談會 習近平主持並發表重要講話 〇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新時代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 〇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四次會議在京閉幕
  • 【黨史上的今天】1月8日
    1975年1月8日至10日 中共十屆二中全會召開。1月5日,中共中央發出文件,任命鄧小平為中共中央軍委副主席兼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參謀長。全會討論了四屆全國人大的準備工作,選舉鄧小平為中共中央副主席、中央政治局常委。